-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大约11分钟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悬停,自动进行月面识别,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以自由落体方式着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月球车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阅读材料中的下列数据表示时刻的是( ) A. 21时11分 B. 11分钟 C. 几个小时 D. 3个月 【答案】A 【解析】 【详解】A.“21时11分”是指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虹湾地区的时刻,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2.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悬停,自动进行月面识别,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以自由落体方式着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月球车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嫦娥三号绕月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嫦娥三号看作质点 B. 研究嫦娥三号进行姿态调整情况时,可以把嫦娥三号看作质点 C. 研究月球车太阳能帆板展开情况时,可以把月球车看作质点 D. 研究月球车轮子的转动情况时,可以把月球车看作质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究嫦娥三号绕月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嫦娥三号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嫦娥三号看作质点,选项A正确; B.研究嫦娥三号进行姿态调整情况时,嫦娥三号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把嫦娥三号看作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月球车太阳能帆板展开情况时,月球车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把月球车看作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月球车轮子的转动情况时,月球车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把月球车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3.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悬停,自动进行月面识别,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以自由落体方式着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月球车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嫦娥三号探测器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反作用力使探测器减速 B. 发动机向外喷气,喷出气体对探测器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探测器减速 C. 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发动机虽然向前喷气,但无法使探测器减速 D. 月球对探测器的吸引力大于探测器对月球的吸引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发动机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探测器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探测器减速,故A错误,B正确; C.发动机虽然向前喷气,发动机对喷出的气体产生一个作用力,喷出的气体对探测器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探测器减速,故C错误; D.月球对探测器的吸引力与探测器对月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4.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悬停,自动进行月面识别,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以自由落体方式着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月球车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开始执行为期3 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嫦娥三号落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 A. 12.8m/s B. 9m/s C. 3.6m/s D. 1.6m/s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v2=2gh可知嫦娥三号落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A.12.8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9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3.6m/s,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1.6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是( ) A. ,a随t减小 B. ,a恒定 C. ,a随t减小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连接图象的起点和终点可得到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其平均速度为;而由图可知,变加速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可知,变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 ; A.,a随t减小,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a恒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a随t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无法确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 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斜面体上,滑块与斜面体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mgcosθ B. 滑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为mg C. 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 若只是增大滑块的质量,其它条件不变,释放滑块后,滑块可能沿斜面下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先对木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然后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 解:A、先对木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 f="mgsinθ" ① N="mgcosθ" ② 故A错误; B、斜面体对木块有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两个力,斜面体对木块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所以斜面体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mg,故B正确. C、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N=(M+m)g,静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 D、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有:mgsinθ≤μmgcosθ; 如果只是增大滑块的质量,依然有:mgsinθ≤μmgcosθ;故滑块依然保持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结合求解比较简单方便.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的原长相等,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其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小球的质量相等,故三种情况下小球对弹簧产生的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可知,各弹簧的形变量相等,由于原长相等,故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都相等,选项A正确。 8. 一个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 A. 3L/4 B. C. L/2 D. L/4 【答案】D 【解析】 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则当它的速度是v/2时,。答案选D。 9.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高度为m时,石块B自离塔顶n处(在塔的下方)自由下落,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 A. m+n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塔高为h,石块B下落时间为t,对B有,解得:, 石块A下落的时间为,A、B下落时间相同,可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B运动的时间,而A、B运动时间相等,从而求出塔高。 10.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关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②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③前2s内乙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s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④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物体相遇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CD 【解析】 【详解】①甲和乙都在t=0时刻开始运动,故①正确。 ②由图可知甲从原点出发,乙从距原点2m处出发,故②错误。 ③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从图象中看出直线甲斜率大于直线乙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故③错误。 ④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者位移相等,两物体相遇,故④正确。 A.①②③,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符合题意; B.①④,与结论相符,选项B不符合题意; C.②③,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 D. ①③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符合题意; 1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N的力F 作用下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错误的为( ) A. 5N,沿斜面向下 B. 5N,沿斜面向上 C. N,沿斜面向下 D. N,沿斜面向上 【答案】ABC 【解析】 【详解】垂直于斜面方向: FN-mgcosα=0; 平行于斜面方向: 方向沿斜面向上。 A.5N,沿斜面向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符合题意; B.5N,沿斜面向上,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符合题意; C.N,沿斜面向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 D.N,沿斜面向上,与结论相符,选项D不符合题意; 1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 m/s2,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 ①物体第2 s末的速度为20 m/s ②物体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③物体前2 s内下落高度为20 m ④物体第2 s内下落的高度是10 m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BD 【解析】 【详解】①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v2=gt2=20m/s 故①正确; ②根据得第2 s内的平均速度: 故②错误; ③物体前2 s内下落的高度为 则③正确; ④物体第2 s内下落的高度为 则④错误。 A.①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符合题意; B.③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符合题意; C.①③,与结论相符,选项C不符合题意; D.②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 C (2). F′ (3). B 【解析】 详解】(1)[1].A.两根细绳不一定必须等长,选项A错误; B.橡皮条不一定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选项B错误;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选项C正确; (2)①[2].图乙中的F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两个分力的理论值;F′是用一个力拉橡皮条时拉力的值,则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②[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14.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运动.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_____ m/s,vC=________m/s,vD=_________m/s.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 t图线, ( ) 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保留2位小数)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匀加速直线 (2). (3). 1.38 (4). 2.64 (5). 3.90 (6). 11.75 (7). 0.3 (8). 小车运动的初速度 【解析】 【详解】(1)[1].△x1=xBC-xAB=12.60cm,△x2=xCD-xBC=12.60cm,△x3=xDE-xCD=12.60cm,知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量都相等,故可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2][3][4].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5].小车的v -t图线如图: [6].根据图线求出 (3)[7][8].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0.3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小车运动的初速度. 三、计算题 1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的重量为GP=10N,与P相连的细绳通过光滑的滑轮挂了一个重物Q拉住物体P,重物Q的重量为GQ=2N,此时两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物体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0.2,则物体P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F1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2各位多大? 【答案】9N;N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P的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F1=Fcos30°----① 竖直方向 F2+Fsin30°=GP---② 又 F=GQ=2N----------③ 联合①②③解得 F1=N,F2=9N 1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内位移为,停止运动前的最后内位移为,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答案】(1)(2) 【解析】 【详解】(1)设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为 由于质点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则: 所以 质点在第1秒内有位移为6m, 所以 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2)对整个过程逆向考虑 ,所以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7.前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中浮游大量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道路交通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某日雾霾天气,路上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问的距离)为70m,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该司机的反应时间∆t=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a=5 m/s2. (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t内行驶多长距离? (2)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旦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汽车能否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答案】(1)12.5m (2) 碰撞 【解析】 【详解】(1)90km/h=25m/s;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t内行驶的距离 x1=v0△t=25×0.5m=12.5m. (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则汽车通过的位移 x=x1+x2=12.5+62.5m=75m>70m. 知汽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质量为m的光滑球B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方法结合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题。 【详解】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N-(M+m)g=0 F=f 可得:N=(M+m)g。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N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NB cosθ=mg NBsinθ=F 解得:F=mgtan300=mg 所以有:f=F=mg。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