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六月份语文月考卷 命题人: 总分:150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长期以来,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人不信宗教,因而没有真正的信仰。这种观点是武断的,其实,中国的民间信仰实质上就是中国宗教。‎ ‎    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宗教的国度,但民众却不缺少宗教信仰;虽然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明确的宗教归属,但却似乎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的先民自古就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建造了如此之多的神庙供人们进行宗教祭祀活动,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从事着如些复杂多样的宗教祭祀活动。‎ ‎    在祭祀的对象上,中国人按照与自身关系的远近把整个统一的神灵世界划分为“天”与“祖”两个系列,于是,祀天祭祖二神崇拜就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这种独特的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中,其中祭祖、崇祖既是基础和本质的东西,又是主要的载体,而祀天、敬天则是演化和派生出来的一种观念,它历来都附着于祭祖和崇祖的活动和礼仪之中。正如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所说的:“祖先崇拜事实上才是中国的真正的宗教。”‎ ‎    在祭祀的主体上,按照国家的行政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先秦时期,祭祀活动从上至下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分别掌管。秦之后,其祭祀的政府主体就由天子以及各级官吏担任。在民间,其基本的祭祀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所从事的私人祭祖或祀神活动完全遵循传统习俗自发而为,但宗祠或地区性的大型集体祭祀活动则由家族首领和地方会首出面组织和主持。至于国家的祭祀天地的活动,是为天子的特权,秦汉之际,天子主要通过封禅和郊祭来祭祀天帝,秦汉之后,祭天和祭地同时进行,其仪式更为隆重和繁琐。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南郊还专门建造了天坛供祭天之用。‎ ‎    在祭祀的性质上,按照神灵的属性可区分为不同的种类。与西方的一神教不同,中国的宗教神灵除了至高无上的“天”之外,其他的神祗都属于有限的特殊神。如山神、门神、灶神、土地神以及其他的动植物神和行业神,都属于担负特定职能的神祗,只能给人们提供某一方面的护佑。但有些地方社神,却被演化和升格为具有多种社会职能的地区守护神。由于在整个封建社会,祭祀至上神“天”乃为天子的特权,民间不得擅自祭祀,这种神权垄断状况一方面造成了民间信仰实用性的不断强化,致使原始的自然崇拜难以得到扬弃和升华;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多神信仰在民间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不致发生像西方那样的宗教冲突和战争。‎ ‎    各种祭祀活动是信仰的载体,是一定宗教信仰的外在物化形式。透过它我们看到这种扎根于民众生活、内存于民众精神世界的信仰是如此之深厚,无论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自创的道教,都不曾动摇过它的地位。“文化大革命”也未能真正摧毁它。改革开放之后,民间信仰迅速复兴。这再次证明了一个客观规律,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一个民族的信仰就是其内在的“活的灵魂”,它如同遗传基因一样通过这个民族的世代相传而得以延续,而不因个体的消亡而消亡。因此,对于信仰特别是一个民族的信仰来说,我们是无法用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将其从人们的精神中加以消灭的,外在的强力只能消灭人的肉体,而无法消灭人的信仰,信仰的存在和改变是一个遵循其内在固有的逻辑而缓慢演化的过程。‎ ‎(节选自《中国乡村发现》,作者左亚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民间信仰的内容虽然是祀天祭祖之事,但也属于真正的信仰。因此,中国人不信宗教这说法是不准确的。 B.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有明确的宗教归属。 C.祭祖和祀天就是中国的宗教信仰,而且宗教信仰的范围之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大都有真正的信仰。 D.祀天祭祖二神崇拜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这是由中国人把神灵世界划分为“天”与“祖”两个系列的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中国民众笃信神灵的角度,提出这种以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为表现形式的民间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B.文章从祭祖和祀天两个维度理解中国的民间信仰,并认为二者关系并重,都是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 C.文章认为“文化大革命”也未能真正摧毁中国民间信仰,彰显了中国民间信仰是我们民族内在的“活的灵魂”。 D.文章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的对象、主体和性质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民间信仰实质上就是中国宗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何情况都不曾动摇过中国民间祭祀活动的地位。可见,各种祭祀活动扎根民众生活之深,内存民众精神之坚。 B.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而体现宗教信仰的祭祖和祀天都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因此民间信仰就是宗教信仰。 C.从历史上看,西方的宗教矛盾分歧较多,冲突和战争不断,而东方国家则因为神权垄断而多神信仰和平共处。 ‎ D.中国的祭祀活动就是人的精神生命,是中华民族内在的“活的灵魂”,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是没有道理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材料一:‎ ‎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茶道、美国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    材料二:‎ ‎    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    材料三:‎ ‎    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应》,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    材料四:‎ ‎    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目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4)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 ‎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仍要不失原有韵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6)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 ‎ ‎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稻草人 候发山 ‎    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照得大地暖烘烘的。麦子已经由青变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子特有的那种味道,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香甜,那样的润人肺腑,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庄稼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会云消雾散。香草走在田埂上,脚步也不由得变得轻快了。‎ ‎    “妈妈,等等我。”耳边传来了小孩子的叫唤声。‎ ‎    香草这才想起儿子还在后边。大军走了,不是还有儿子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有这样一句台词,女主人公喜欢,香草同样也喜欢一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 也正因为这样,送走了大军后在家闷了这么多天,香草便想到田里看看,换一下心情。‎ ‎    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 ‎    香苹本想说“麦子成熟了”,话到嘴边却变了,她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因为土地公公养育了它们。‎ ‎    儿子停下脚步,摘掉草帽,转身向香草鞠了一躬:“妈妈,谢谢你,你也养育了我。”‎ ‎    才六岁的孩子啊,却那么懂事,那么疼人。香草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得好好活着,把儿子抚养大。这,怕也是大军所牵挂的。对,好好过,不能让大军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他自参加工作,就没黑没夜,没有节假日, 太辛苦了。如果不是毒贩的那一刀,他应该还在东奔西跑呢。是该好好歇歇了,到了下面,他应该可以闲下来了吧。‎ ‎    “妈妈,地里怎么都有稻草人啊?它们会干活吗?”‎ ‎    “孩子,麦子成熟了,那些麻雀闻到香味就会来偷吃。所以大家就弄一些稻草人吓唬那些麻雀……”‎ ‎    没等香草说完,儿子抢话道:“妈妈, 我知道了,稻草人是不是就是保护麦子的警察?就 像爸爸一样——”儿子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 ‎    香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怕吓着儿子,忙说:“儿子, 汗流进妈妈眼里了,妈妈没事。”‎ ‎    儿子皱着小眉头说:“妈妈,你说爸爸太累了,去睡了,他什么时候才醒来啊?我想让他带我去海洋馆玩。”‎ ‎    儿子还小,还不懂得什么是死亡。唉,能骗一天是一天,等他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也会为大军感到自豪的。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平静了一下心情,说:“儿子, 等收割了麦子, 妈妈带你去海洋馆。”‎ ‎    “行!”儿子歪着头想了想, “不行!爸爸答应我好几次了,他得说话算数……我们拉过勾。”‎ ‎    香草轻轻叹了口气。‎ ‎    “妈妈,咱的麦地里也有稻草人吗?”‎ ‎    “有,都有。”‎ ‎    “麻雀真可怜,它吃什么啊?”‎ ‎    “这……《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答案,你回去好好看看就知道了。”香草为自己的机智而高兴。对,以后回答不出来儿子的问题,就让他去书里找。‎ ‎    “妈妈,咱家的麦地在哪里?”这是儿子头一次去自家田头。‎ ‎    “拐过前面那个弯就是了。”香草想起田里的低垂的麦子,声音变得轻快起来。‎ ‎    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麦熟一晌,蚕老一霎。不该啊。前几天收割机来 了,老贵说今年天旱,麦子焦,不能经机器。老贵是村里的支书,他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再者,他说的也是实情。即便麦子不焦,收割机过后,麦粒飞得到处都是,看着真让人心疼。不过,这下可喜欢坏了那些麻雀,一个个飞到地里拼命地啄食。它们若是和田鼠一祥聪明,怕是过冬的食物都能储存来……哎,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答案呢。自己还是笨,还以为聪明呢。‎ ‎    收割机走的时候,香草还有点不舍得。看到大伙几都不用,她也不好意思用。有两年没用机器了,大军又不在家,两亩多的麦子不都是自己一个人割的?村里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了, 家里不都是妇女?她们能干,自己也能干!她是大军的妻子,不能让人小瞧了。‎ ‎    “哇,妈妈,你看,好多好多稻草人!”儿子显得有点兴奋。‎ ‎    香草收回思绪,抬头一看,发现自家的麦田里有好多人!定晴再看,原来是老贵带着乡亲们在收割麦子……一个个都带着草帽,儿子以为是稻草人呢。‎ ‎    “妈,你眼里又流汗了。”儿子说罢,摘下草帽,使劲给香草呼扇着。‎ ‎    “我长大了也要当稻草人,保护庄稼,帮你干活。”儿子稚嫩的声音坚定无比。‎ ‎    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耐人寻味。“稻草人”既是守护成熟麦子的实物道具,也喻指守护人民幸福的警察,还暗指关爱弱小的朴实乡邻们。 B.“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这不经意的一问,为下文乡亲们急人所困,先帮香草收割麦子埋下了伏笔。 C.小说善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一路上母子的对答,既写出了儿子的懵懂好奇与活泼可爱,也写出了香草的温柔善良与坚强独立。 D.小说构思巧妙,通过香草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她因丈夫无暇顾家而独力挑起家庭重担的事实,让读者感同身受,为香草抱不平。‎ ‎(8)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香草情不自禁地流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 (9) 这篇小说如同一部以弘扬爱为主旋律的微电影;不同角色身上体现的爱的内涵有别,予人启发不同,对比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佑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似子民,民得从便受粟。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教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时自三省百职事,选授一新,除书日至十数,人人举其职,于训辞典约而尽。寻掌延安郡王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至是特属之。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B.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C.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D.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石见/劳问甚宠/‎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平,指常平仓,是古代官府设置的粮仓,丰年购粮,灾年卖出,用以调节粮价。 B.上僭,指超越名位和礼制,擅自使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号、礼仪或者器物的行为。 C.保伍,泛指古代基层的户籍编制,成员平时耕种,若有盗贼就承担防范围剿之责。 D.传舍,原指战国时贵族门下食客食宿的馆舍,后来指专供官员、驿使食宿的地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曾巩年少有才,名闻四方。他十二岁时试写六论,提笔立就,文辞很有气势;他的文章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肯定。 ‎ B.曾巩应对饥荒,赈灾得法。他让下属劝富人卖粮食给百姓,以缓解灾情;为不误农事,借种粮给百姓,让他们收获后再偿还。 C.曾巩铲除奸盗,治政有方。他在齐州将残害乡里的周高绳之于法;又发配了所有聚众为盗的章邱村民,州里治安得以改善。 D.曾巩体恤百姓,减轻徭赋。河北征调民夫疏浚黄河,他减少夫役人数,节省了大量费用;又废除无名渡钱,裁撤部分驿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①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 ‎②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①‎ 三径初成,鹌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② , 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③。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茸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②甚:为什么。云山:田园。③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 ‎ ‎ 四、默写(共3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待之“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动静相生的手法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所谓“夜经济”,一般指从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6点之间发生的各种消费活动,包括旅游、餐饮、购物,健身等。“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   )。在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的____ 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______劳动效率提升。生产线_____手工作坊之后,人们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______。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达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这份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不同的工作生活表,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进而拉动“夜经济”。‎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B.“夜经济”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根本动力,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C.“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 D.“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这一现象被称为“收入—幸福感悖论” B.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人们称这一现象为“收入—幸福感悖论” C.“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开始出现,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 D.开始出现“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关性   倒逼   取代   持续增加 B.关联度   倒逼   替代   越来越多 C.关联度   促使   取代   越来越多 D.相关性   促使   替代   持续增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 瑞典研究人员首次发现,①________。 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快,某些鸟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从而难以应付新出现的疾病。研究发现,一个物种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与它所处气候环境有关。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鸟类的免疫系统完成了精准“校准”, 使它们能够②________比如,生活在热带雨水充足地区且不迁徙的物种,其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最丰富多样,使其能应对更多病原体。研究还发现,快速的气候变化会给这些“量身定制”的免疫系统带来挑战。受到相关影响的动物并不限于鸟类,③________,因为他们研究的免疫系统相关基因在所有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 ‎    一支话筒、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就能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2019年以来,在一些网红主播的带动下,直播带货彻底“出圈”了。近期,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导购、企业高管、 健身教练、银行柜员等,纷纷变身主播登上屏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新风景。‎ ‎    直播的一个好处是“所见即所得”,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对产品品质直观的信任感;同时,直播把单向购买变成双向互动,交流更有温度和趣味性,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一举超过4000亿元,诞生了“5分钟卖掉1.5万支口红”的带货纪录。‎ 开拓销售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许多企业在困境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当“宅”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直播不仅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用户之间的交互也形成了万人同购物的特殊消费体验。线下消费停滞、线上市场复苏,许多传统行业乘势而为,抓住这一机遇,大大降低因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尤其是当前的“直播+助农”,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 六、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    “我一直认为,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个局外人,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现在,我亲眼看到了,就知道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属于这里了。这场疫灾关系到我们所有人。”——阿尔贝·加缪(鼠疫》‎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居……无论是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是人类一员。”——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堂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 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版详解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长期以来,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人不信宗教,因而没有真正的信仰。这种观点是武断的,其实,中国的民间信仰实质上就是中国宗教。‎ ‎    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宗教的国度,但民众却不缺少宗教信仰;虽然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明确的宗教归属,但却似乎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的先民自古就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建造了如此之多的神庙供人们进行宗教祭祀活动,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从事着如些复杂多样的宗教祭祀活动。‎ ‎    在祭祀的对象上,中国人按照与自身关系的远近把整个统一的神灵世界划分为“天”与“祖”两个系列,于是,祀天祭祖二神崇拜就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这种独特的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中,其中祭祖、崇祖既是基础和本质的东西,又是主要的载体,而祀天、敬天则是演化和派生出来的一种观念,它历来都附着于祭祖和崇祖的活动和礼仪之中。正如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所说的:“祖先崇拜事实上才是中国的真正的宗教。”‎ ‎    在祭祀的主体上,按照国家的行政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先秦时期,祭祀活动从上至下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分别掌管。秦之后,其祭祀的政府主体就由天子以及各级官吏担任。在民间,其基本的祭祀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所从事的私人祭祖或祀神活动完全遵循传统习俗自发而为,但宗祠或地区性的大型集体祭祀活动则由家族首领和地方会首出面组织和主持。至于国家的祭祀天地的活动,是为天子的特权,秦汉之际,天子主要通过封禅和郊祭来祭祀天帝,秦汉之后,祭天和祭地同时进行,其仪式更为隆重和繁琐。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南郊还专门建造了天坛供祭天之用。‎ ‎    在祭祀的性质上,按照神灵的属性可区分为不同的种类。与西方的一神教不同,中国的宗教神灵除了至高无上的“天”之外,其他的神祗都属于有限的特殊神。如山神、门神、灶神、土地神以及其他的动植物神和行业神,都属于担负特定职能的神祗,只能给人们提供某一方面的护佑。但有些地方社神,却被演化和升格为具有多种社会职能的地区守护神。由于在整个封建社会,祭祀至上神“天”乃为天子的特权,民间不得擅自祭祀,这种神权垄断状况一方面造成了民间信仰实用性的不断强化,致使原始的自然崇拜难以得到扬弃和升华;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多神信仰在民间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不致发生像西方那样的宗教冲突和战争。‎ ‎    各种祭祀活动是信仰的载体,是一定宗教信仰的外在物化形式。透过它我们看到这种扎根于民众生活、内存于民众精神世界的信仰是如此之深厚,无论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自创的道教,都不曾动摇过它的地位。“文化大革命”也未能真正摧毁它。改革开放之后,民间信仰迅速复兴。这再次证明了一个客观规律,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一个民族的信仰就是其内在的“活的灵魂”,它如同遗传基因一样通过这个民族的世代相传而得以延续,而不因个体的消亡而消亡。因此,对于信仰特别是一个民族的信仰来说,我们是无法用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将其从人们的精神中加以消灭的,外在的强力只能消灭人的肉体,而无法消灭人的信仰,信仰的存在和改变是一个遵循其内在固有的逻辑而缓慢演化的过程。‎ ‎(节选自《中国乡村发现》,作者左亚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民间信仰的内容虽然是祀天祭祖之事,但也属于真正的信仰。因此,中国人不信宗教这说法是不准确的。 B.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有明确的宗教归属。 C.祭祖和祀天就是中国的宗教信仰,而且宗教信仰的范围之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大都有真正的信仰。 D.祀天祭祖二神崇拜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这是由中国人把神灵世界划分为“天”与“祖”两个系列的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中国民众笃信神灵的角度,提出这种以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为表现形式的民间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B.文章从祭祖和祀天两个维度理解中国的民间信仰,并认为二者关系并重,都是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 C.文章认为“文化大革命”也未能真正摧毁中国民间信仰,彰显了中国民间信仰是我们民族内在的“活的灵魂”。 D.文章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的对象、主体和性质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民间信仰实质上就是中国宗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何情况都不曾动摇过中国民间祭祀活动的地位。可见,各种祭祀活动扎根民众生活之深,内存民众精神之坚。 B.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和祭祀天地神灵,而体现宗教信仰的祭祖和祀天都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因此民间信仰就是宗教信仰。 C.从历史上看,西方的宗教矛盾分歧较多,冲突和战争不断,而东方国家则因为神权垄断而多神信仰和平共处。 D.中国的祭祀活动就是人的精神生命,是中华民族内在的“活的灵魂”,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是没有道理的。‎ ‎【答案】 (1)B (2)B (3)D ‎ ‎【解析】【分析】(1)B项,“都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所以”错误,原文“虽然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明确的宗教归属,但却似乎比任何民族更笃信神灵”, 原文句意为转折关系,此处为因果关系;“都”表述太过绝对。故选B。 (2)B项,“二者关系并重”错误,原文认为“祀天祭祖二神崇拜就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基本形态……其中祭祖、崇祖既是基础和本质的东西,又是主要的载体,而祀天、敬天则是演化和派生出来的一种观念,它历来都附着于祭祖和崇祖的活动和礼仪之中”。故选B。 (3)A项,“任何情况”错误,表述太绝对,原文“无论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自创的道教,都不曾动摇过它的地位”;B项,“体现宗教信仰的祭祖和祀天都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错误,中国的民间信仰包罗万象,只有在对象、主体的组织性和性质上符合要求的祭祖和祀天等才属于宗教信仰;C 项,“冲突和战争不断”错误,无中生有,原文“不致发生像西方那样的宗教冲突和战争”;“东方国家”错误,范围扩大,文章只谈中国。故选C。 ‎ 故答案为:⑴B;⑵B;⑶D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材料一:‎ ‎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茶道、美国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    材料二:‎ ‎    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    材料三:‎ ‎    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应》,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    材料四:‎ ‎    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目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1)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 ‎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仍要不失原有韵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3)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 ‎ ‎【答案】 (1)B (2)C (3)①传统戏曲并未过时。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同时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②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传统戏曲并不冲突。青春版《牡丹亭》全新的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压缩后的演出时长,年轻演员的角色造型,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稻草人 候发山 ‎    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照得大地暖烘烘的。麦子已经由青变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子特有的那种味道,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香甜,那样的润人肺腑,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庄稼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会云消雾散。香草走在田埂上,脚步也不由得变得轻快了。‎ ‎    “妈妈,等等我。”耳边传来了小孩子的叫唤声。‎ ‎    香草这才想起儿子还在后边。大军走了,不是还有儿子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有这样一句台词,女主人公喜欢,香草同样也喜欢一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 也正因为这样,送走了大军后在家闷了这么多天,香草便想到田里看看,换一下心情。‎ ‎    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 ‎    香苹本想说“麦子成熟了”,话到嘴边却变了,她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因为土地公公养育了它们。‎ ‎    儿子停下脚步,摘掉草帽,转身向香草鞠了一躬:“妈妈,谢谢你,你也养育了我。”‎ ‎    才六岁的孩子啊,却那么懂事,那么疼人。香草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得好好活着,把儿子抚养大。这,怕也是大军所牵挂的。对,好好过,不能让大军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他自参加工作,就没黑没夜,没有节假日, 太辛苦了。如果不是毒贩的那一刀,他应该还在东奔西跑呢。是该好好歇歇了,到了下面,他应该可以闲下来了吧。‎ ‎    “妈妈,地里怎么都有稻草人啊?它们会干活吗?”‎ ‎    “孩子,麦子成熟了,那些麻雀闻到香味就会来偷吃。所以大家就弄一些稻草人吓唬那些麻雀……”‎ ‎    没等香草说完,儿子抢话道:“妈妈, 我知道了,稻草人是不是就是保护麦子的警察?就 像爸爸一样——”儿子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 ‎    香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怕吓着儿子,忙说:“儿子, 汗流进妈妈眼里了,妈妈没事。”‎ ‎    儿子皱着小眉头说:“妈妈,你说爸爸太累了,去睡了,他什么时候才醒来啊?我想让他带我去海洋馆玩。”‎ ‎    儿子还小,还不懂得什么是死亡。唉,能骗一天是一天,等他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也会为大军感到自豪的。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平静了一下心情,说:“儿子, 等收割了麦子, 妈妈带你去海洋馆。”‎ ‎    “行!”儿子歪着头想了想, “不行!爸爸答应我好几次了,他得说话算数……我们拉过勾。”‎ ‎    香草轻轻叹了口气。‎ ‎    “妈妈,咱的麦地里也有稻草人吗?”‎ ‎    “有,都有。”‎ ‎    “麻雀真可怜,它吃什么啊?”‎ ‎    “这……《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答案,你回去好好看看就知道了。”香草为自己的机智而高兴。对,以后回答不出来儿子的问题,就让他去书里找。‎ ‎    “妈妈,咱家的麦地在哪里?”这是儿子头一次去自家田头。‎ ‎    “拐过前面那个弯就是了。”香草想起田里的低垂的麦子,声音变得轻快起来。‎ ‎    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麦熟一晌,蚕老一霎。不该啊。前几天收割机来 了,老贵说今年天旱,麦子焦,不能经机器。老贵是村里的支书,他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再者,他说的也是实情。即便麦子不焦,收割机过后,麦粒飞得到处都是,看着真让人心疼。不过,这下可喜欢坏了那些麻雀,一个个飞到地里拼命地啄食。它们若是和田鼠一祥聪明,怕是过冬的食物都能储存来……哎,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答案呢。自己还是笨,还以为聪明呢。‎ ‎    收割机走的时候,香草还有点不舍得。看到大伙几都不用,她也不好意思用。有两年没用机器了,大军又不在家,两亩多的麦子不都是自己一个人割的?村里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了, 家里不都是妇女?她们能干,自己也能干!她是大军的妻子,不能让人小瞧了。‎ ‎    “哇,妈妈,你看,好多好多稻草人!”儿子显得有点兴奋。‎ ‎    香草收回思绪,抬头一看,发现自家的麦田里有好多人!定晴再看,原来是老贵带着乡亲们在收割麦子……一个个都带着草帽,儿子以为是稻草人呢。‎ ‎    “妈,你眼里又流汗了。”儿子说罢,摘下草帽,使劲给香草呼扇着。‎ ‎    “我长大了也要当稻草人,保护庄稼,帮你干活。”儿子稚嫩的声音坚定无比。‎ ‎    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耐人寻味。“稻草人”既是守护成熟麦子的实物道具,也喻指守护人民幸福的警察,还暗指关爱弱小的朴实乡邻们。 B.“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这不经意的一问,为下文乡亲们急人所困,先帮香草收割麦子埋下了伏笔。 C.小说善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一路上母子的对答,既写出了儿子的懵懂好奇与活泼可爱,也写出了香草的温柔善良与坚强独立。 D.小说构思巧妙,通过香草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她因丈夫无暇顾家而独力挑起家庭重担的事实,让读者感同身受,为香草抱不平。‎ ‎(2)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香草情不自禁地流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3)这篇小说如同一部以弘扬爱为主旋律的微电影;不同角色身上体现的爱的内涵有别,予人启发不同,对比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 ‎【答案】 (1)D (2)①第一次是儿子提起了为公牺牲的丈夫而伤心流泪;第二次是看到乡亲们帮忙收割麦子和儿子说长大后替她分担感到暖心而流泪。)②两次流泪相互照应,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让香草走出情感低谷显得真实可信;同时也表现了儿子的可爱懂事和乡亲们的体恤关爱,营造了温馨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关于爱的主题。 (3)①香草启发我们要热爱生活。丈夫在世时,她默默支持丈夫,守护家庭;丈夫牺牲后,她走出情感低谷,带领儿子开启新生活。②大军启发我们要热爱工作。作为警察的他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人民甚至英勇牺牲。③老贵及乡亲们启发我们要关爱弱小。他们温和善良,自发帮助失去丈夫的香草收割麦子。④儿子启发我们要懂得感恩。他年龄虽小,但感受到妈妈的辛劳,感谢她的养育之恩,立志为妈妈分担农活。 ‎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9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佑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似子民,民得从便受粟。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教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时自三省百职事,选授一新,除书日至十数,人人举其职,于训辞典约而尽。寻掌延安郡王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至是特属之。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B.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C.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D.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石见/劳问甚宠/‎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平,指常平仓,是古代官府设置的粮仓,丰年购粮,灾年卖出,用以调节粮价。 B.上僭,指超越名位和礼制,擅自使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号、礼仪或者器物的行为。 C.保伍,泛指古代基层的户籍编制,成员平时耕种,若有盗贼就承担防范围剿之责。 D.传舍,原指战国时贵族门下食客食宿的馆舍,后来指专供官员、驿使食宿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曾巩年少有才,名闻四方。他十二岁时试写六论,提笔立就,文辞很有气势;他的文章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肯定。 ‎ B.曾巩应对饥荒,赈灾得法。他让下属劝富人卖粮食给百姓,以缓解灾情;为不误农事,借种粮给百姓,让他们收获后再偿还。 C.曾巩铲除奸盗,治政有方。他在齐州将残害乡里的周高绳之于法;又发配了所有聚众为盗的章邱村民,州里治安得以改善。 D.曾巩体恤百姓,减轻徭赋。河北征调民夫疏浚黄河,他减少夫役人数,节省了大量费用;又废除无名渡钱,裁撤部分驿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①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 ‎②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答案】 (1)B (2)D (3)C (4)①到了期限后,征税的人想多得收入,仍旧向乡民收取赋税,曾巩查明了情况后,立禁止了这种做法。②曾巩把节用作为治理财政的关键,当世论治理财政的人,都没有能提出比得上他的见解。 ‎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起笔就写出来了,而且文辞十分壮美。刚到二十岁,已经名闻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后大为赞赏,对他的才能表示十分惊异。嘉祐二年,他考中了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越州原来预支酒场的税钱来招募牙兵,因为钱不够,就从乡民中征收专门的赋税,并约定征收期限为七年。到了期限后,征税的人想多得收入,仍旧向乡民收取赋税,曾巩查明了情况后,立刻禁止了这种做法。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于是他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得到了十五万石粮食,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曾巩又让官府借种子给农民,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管理这个地方,把根治邪恶、急惩盗贼作为根本。曲堤的周氏家族,凭雄厚的财力称霸乡里,这家族中有一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污辱妇女,衣服器物超越本分,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并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流放了其中的三十一个人,又令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并从其他地方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征调民夫二万人。各县起初按户籍分派,三个男丁出一夫役,曾巩清理了隐瞒和遗漏的人数后,使征调比例达到九人取一,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他又免除了无名渡钱,建造了桥梁,利于往来行人。迁移了原来的传舍,将驿路改为从长清经过博州,最后通至魏州,这样不但共省去了六个驿站,而且还让人们都觉得比过去更便利了。朝廷军队远征安南,所经过的州要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横征暴敛,百娃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筹划安排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曾巩久负才华超群的盛名,长期在地方任职,世人都认为他性情孤傲不善于同别人相处。这一时期,优秀的青年们大量涌现,曾巩对他们的态度是淡薄的。一次,回京师,神宗召见了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爱。他上疏提出解决经费问题的意见,皇帝说:“曾巩把节约用度作为治理财政的关键,当世论说治理财政的人,都没有人能达到他的这个高度。”刚好遇上实行新的官制,拜曾巩为中书舍人。当时自三省百官开始,都作了新的调整选拔,任命的诏书每天多达十数道,诏书对每个人的职事权限等的阐述规定都非常简明扼要。随即掌管延安郡王上呈皇上的表奏,过去这类事情都属于翰林学士管辖,这时则特别转交他来掌管。几个月以后,他因母丧离去。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9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①‎ 三径初成,鹌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② , 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③。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茸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②甚:为什么。云山:田园。③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 ‎【答案】 (1)B (2)①表现退隐之志:借猿鹤的话曲折表现对归隐的向往。②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之情:“秋江上”三句,点出词人归隐原因,表达对官场的厌恶。③表达了对崇高品质的追求:设想隐居后亲手种植竹、梅、菊、兰,表达词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向往。④书写了爱国之志:“怕君恩未许”一句,委婉流露出词人不忘复国、积极从政之心。 ‎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待之“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动静相生的手法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 ‎【答案】 (1)鼓瑟吹笙;契阔谈讌(宴) (2)六王毕;四海一 (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瑟”“笙”“契阔”“讌”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 故答案为:⑴鼓瑟吹笙;契阔谈讌(宴) ⑵六王毕;四海一 ⑶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 五、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    所谓“夜经济”,一般指从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6点之间发生的各种消费活动,包括旅游、餐饮、购物,健身等。“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   )。在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的____ 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______劳动效率提升。生产线_____手工作坊之后,人们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______。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达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这份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不同的工作生活表,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进而拉动“夜经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B.“夜经济”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根本动力,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C.“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 D.“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这一现象被称为“收入—幸福感悖论” B.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人们称这一现象为“收入—幸福感悖论” C.“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开始出现,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 D.开始出现“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关性   倒逼   取代   持续增加 B.关联度   倒逼   替代   越来越多 C.关联度   促使   取代   越来越多 D.相关性   促使   替代   持续增加 ‎【答案】 (1)C (2)A (3)A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 瑞典研究人员首次发现,①________。 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快,某些鸟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从而难以应付新出现的疾病。研究发现,一个物种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与它所处气候环境有关。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鸟类的免疫系统完成了精准“校准”, 使它们能够②________比如,生活在热带雨水充足地区且不迁徙的物种,其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最丰富多样,使其能应对更多病原体。研究还发现,快速的气候变化会给这些“量身定制”的免疫系统带来挑战。受到相关影响的动物并不限于鸟类,③________,因为他们研究的免疫系统相关基因在所有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答案】 鸟类的免疫系统与它们生活的气候环境有关;应对所居住的特定环境和气候中的疾病;这项新发现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动物(或“脊椎动物”)。 ‎ ‎9.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 ‎    一支话筒、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就能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2019年以来,在一些网红主播的带动下,直播带货彻底“出圈”了。近期,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导购、企业高管、 健身教练、银行柜员等,纷纷变身主播登上屏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新风景。‎ ‎    直播的一个好处是“所见即所得”,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对产品品质直观的信任感;同时,直播把单向购买变成双向互动,交流更有温度和趣味性,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一举超过4000亿元,诞生了“5分钟卖掉1.5万支口红”的带货纪录。‎ ‎    开拓销售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许多企业在困境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当“宅”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直播不仅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用户之间的交互也形成了万人同购物的特殊消费体验。线下消费停滞、线上市场复苏,许多传统行业乘势而为,抓住这一机遇,大大降低因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尤其是当前的“直播+助农”,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 ‎【答案】 关键信息:①直播成为-种全新的销售方式,②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③直播可为企业开 六、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    “我一直认为,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个局外人,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现在,我亲眼看到了,就知道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属于这里了。这场疫灾关系到我们所有人。”——阿尔贝·加缪(鼠疫》‎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居……无论是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是人类一员。”——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堂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 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 当一滴水融入海洋 ‎    滚滚河流中,“我”是一滴水。渺小吗?也许“我”决定着一株植物的命运。‎ ‎    大千世界里,“我”是一朵花。卑微吗?也许“我”改变了一片土地的荒芜。‎ ‎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世界,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心怀他人。‎ ‎   ‎ ‎ 树立责任感需要培养职业责任意识。是一只火把,就应照亮一段道路;是一把斧头,就应开辟一片坦途;是一缕阳光,就应温暖一方土地;是一捧清水,就应洗净一片浊污。人人地位不同,个个责任重大。克里姆林宫的清洁工说:“我的任务和叶利钦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是在打扫俄罗斯而已。”有了职业责任感,才有了王顺友几十年行走在山间的邮路上;才有了张艺谋推掉高额报酬,为奥运耗尽心血;才有了神七宇航员执行任务时的沉着冷静。树立职业责任感,是树立责任意识的基石。‎ ‎    树立责任感要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红烛照深山,温暖洒人间。李桂林、陆建芬怀着对二坪村的责任,将荒芜变为希望,将沙漠变为绿洲,从此,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文化的光芒在这里耀亮夺目。“微尘”这个看似渺小的名字,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社会责任意识。无声奉献,更显其伟大;心怀社会,更显其崇高。树立社会责任感更为重要,它是树立责任感的保障。‎ ‎    树立责任感要培养国家责任意识。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袭,每个人树立国家责任感,国家必会长盛不衰。拥有国家责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张自忠的杀敌报国,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家责任感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 ‎    反观当今,责任意识的缺失却成为一大通病。范美忠一跑留骂名,专家们偏爱孔方兄,学者们执着于闪光灯,媒体渲染浮夸成通病。树立责任意识,自古重要,而今更是必不可少。因为真正的伟大不是“自保”,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奉献、是博爱;真正的明智,不是割裂自己与他人,而是始终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共同为一个崇高的目标去奋斗;有一天肉体不存在了,精神也会永存!‎ ‎    相信自己对别人的影响,相信别人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为之付出行动,播撒爱与善良。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将它融入海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