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 2021 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下图为加拿大某区域等高线图,该区域是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图中的斑点湖的湖水蒸发 后, 结晶出很多矿物质, 形成许多面积 10m2 左右白色镶边的浅池, 浅池里富含矿物质的水不同季节会呈现 深浅不同的黄、蓝、绿等奇特的颜色,图中甲图为该湖的景观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斑点湖的面积最可能是 A. 0.12km 2 B.0.5km 2 C.0.8km 2 D.1km 2 2.据图推测,图示地区成为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的原因可能有 ①盛行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②夏季副高控制,晴热天气较多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④位于山间盆地,热量不易扩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斑点湖湖水颜色的变化,除受到湖水矿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外,还可能是因为 A.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 B.周围景色的季节变化 C.湖中藻类种类的差异 D.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 【答案】 1.A 2.D 3.B 【解析】 【分析】 本组试题以加拿大某区域等高线和斑点湖景观图为背景,考查气候和地图的相关知识。 1.根据图幅下方比例尺量算出该湖的大致长与宽,将单位换算成 km,然后估算即可得到面积约为 0.1km×1km=0.1km 2 左右,与 A 接近。故选 A。 2.根据经纬度和等高线可知,斑点湖位于北美大陆中高纬度西海岸的山间盆地,成为加拿大最热的地区 之一的原因是处于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加上位于山间盆地,热量不易扩散。而该地纬度较高,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纬度较高,不受副高影响。故选 D。 3.材料“浅池里富含矿物质的水不同季节会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蓝、绿等奇特的颜色”,该地处于温带 地区,周围地区植被颜色会变化,所以斑点湖湖水颜色的变化,除受到湖水矿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外,还 受到周围景色季节变化的影响。故选 B。 2. 下图为某季节美国东南部出现频率较高的某天气系统过境前示意图。图中低压槽线向东南方 向移动,移动速度为 90 千米/天。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季节 A.洛杉矶唐人街落叶纷飞 B.索马里海域渔船作业繁忙 C.南疆牧民忙于灌溉棉花 D.南非高原的牧草茂盛 2.未来两天,甲地天气 A.风沙满天 B.雨雪纷飞 C.阳光普照 D.阴雨绵绵 【答案】 1.D 2.B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美国东南部地区冷锋出现频率高的季节主要在冬季。洛杉矶唐人 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为常绿硬叶林;索马里海域为季风洋流,夏季是其渔业资源最丰富、渔船作业繁忙 时节; 南疆地区灌溉棉花在夏季; 南非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此季节正值当地夏季, 牧草茂盛。 故 D正确, ABC错误。 故选 D 2.随着该低压槽线以 90 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未来两天甲地将经历冷锋过境,会形成雨雪天 气;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不会出现沙尘暴; 阴雨绵绵天气是暖锋或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故 B 正确, ACD错误。 故选 B 3. 成昆铁路攀枝花至昆明段 6161 次列车,途经 22 个站点,但全程票价仅 39 元,列车根据乘客 携带货物的多少再额外收取少量费用。预计 2019 年底,设计时速达 160km/h 的成昆铁路攀枝花至昆明复 线改造工程将建成通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161 次列车被网友评为“最缓慢火车”,火车线路大致沿着河谷慢慢行进,许多沿途站点的菜农在火 车上进行交易,形成西南山区特有的“火车市场”,下列不可能为菜农出售的本地蔬菜水果是 ( ) A.芒果 B.枇杷 C.草莓 D.红枣 2.成昆铁路攀枝花至昆明段绿皮火车运行近半个世纪,提速改造主要面临的困难是 ( ) A.资金匮乏 B.地质复杂 C.技术落后 D.道路曲折 【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1.沿线河谷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同时受到地形影响,山高谷深,形成干热河谷,光热资源丰富,可生 长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芒果、枇杷、草莓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红枣为温带水果,不适合在该地生长。 故选 D。 2.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成昆铁路提速改造资金、技术都不是主要困难,道路曲折可通过技术手段修直, 主要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修建难度大,是提速改造主要面临的困难。故选 B。 4.登上火星的宇航员与团队失联,艰难生存,重返地球,往往成为科幻影片中的情节。据此回答下面小 题。 距太阳 (地球 =1) 质量 (地球 =1) 体积 (地球 =1) 表面平均 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 小时 56 分 火星 1.52 0.11 0.15 - 23℃ 24 小时 37 分 1.宇航员登陆火星表面时,他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火星 B.地球 C.太阳 D.银心 2.与地球相比,据表可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火星距离太阳远,得到太阳辐射少 B.火星自转周期长,昼夜更替时间长 C.火星体积质量小,火星上大气稀薄 D.火星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 【答案】 1.A 2.C 【解析】 1.火星周围有两颗卫星围绕其运行,火星与其周围运行的卫星共同组成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行星系) , 火星是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故 A 正确, B、C、D 错误。 2.火星与地球相比较,火星的质量和体积太小,使得其周围没有形成厚厚的大气层;大气稀薄,白天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小,昼夜温差大,故 C 正确。“火星距离太阳远,得 到太阳辐射少”、“火星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与昼夜温差大无关;图中资料显示火星自转周期 与地球自转周期接近,火星自转周期长不到 1 小时,不是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 A、 B、D 错误。 5. 法国依云小镇是世界特色小镇的典范,以温泉养生功效为主题特色,温泉养生的发展距今已 有近 200 年历史,当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天然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 光、美体保健等为衍生的产业体系。在矿泉水制造商的组织下,依云小镇成立了 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 地周围的村民,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保护土壤,尽量不使用化肥。下图为依云小镇地理位置 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摄影师准备拍摄一张依云小镇的风光相片,呈现出小镇、雪山、湖水、阳光的美丽景色,最好的拍 摄时间和角度可以选择( ) A.春季 甲 B.夏季 乙 C.春季 丙 D.夏季 丁 2.依云小镇当前产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风景秀丽 B.地租便宜 C.交通便利 D.产业基础好 3.依云小镇成立 APM协会有利于( ) ①保护依云水资源 ②促进依云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③美化环境 ④当地农业增产增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依云小镇位于湖南岸,雪山应该位于勃朗峰或阿尔卑斯山上,小镇、雪山都位于图中的湖的南侧;要 拍摄到湖水、小镇、雪山,拍摄者的位置应该在湖北岸甲、乙处;阳光夏季更充足,因此最佳的时间和角 度是夏季、乙处。 B 正确。 2.法国依云小镇是世界特色小镇的典范,以温泉养生功效为主题特色,温泉养生的发展距今已有近 200 年历史⋯⋯逐步形成了以天然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 等为衍生的产业体系, 由此可见, 当前依云小镇产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产业基础好。 该地依山傍湖, 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是优势条件,但不是最主要的优势条件;该地远离大城市,地租相对便宜,但也不是 主要优势条件。故选 D 3.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地周围的村民,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保护土壤,尽量不使用化肥, 这样做可以美化环境,保护好水源地的水质,进而促进依云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影 响较小。故选 A。 6. 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 游地。图中三个瀑布甲落差最大,丙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 1 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 等高线数值是 A. 0 B.100 C.0 或 100 D.100 或 200 2.该地漂流活动和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乙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 1 米 B.40 米 C.50 米 D.60 米 4.图示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答案】 1.A 2.B 3.B 4.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并能利用等高线判断河流流速及高差的估测。 1.本题考查的是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a 为闭合等值线,位于 0 和 -100 之间,等值线数值要求相邻的等值 线的差值为固定高差或者为 0,所以闭合的等值线的值为只可以是其两侧的等值线的值之一。故 A 正确。 2.由材料可知,该地为东南沿海某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是漂流活动或 者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故 B 正确。 3.由材料可知丙地瀑布落差最小,甲瀑布落差最大,所以乙瀑布的值应大于 1,但由于甲、乙瀑布位于 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两个瀑布高差的和小于 100,所以乙瀑布的高差一定小于 50,否则乙瀑布的高差将 大于甲,不符合题意,故 B 正确。 4.①②③三段河流都是自 100m 等高线高度流入河流,其中①和②注入河段偏上游,因此①②河段高差 小于注入下游河段③,故③高差最大,流速最快;①河段等高线较②河段稀疏,可知①流速慢。故 D 正 确。 7.下图为“ 2016年 11 月 16 日我国雾霾与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重度霾主要出现在 A.晋 B.豫 C.鲁 D.皖 2.该地出现重度霾的天气原因是 A.风力小,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B.上升气流,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沉降 C.辐合气流,污染物向中心集聚 D.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污染物分解慢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例,结合省区轮廓判断,重度霾主要出现在河南省,简称豫, B 对。晋是山西,鲁是山东,皖 是安徽, A、C、D错。 2.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出现重度霾的天气原因是风力小,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A 对。上升气流,大气 污染物容易扩散, B 错。辐合气流,污染物在中心上升,易扩散, C错。 受冷锋影响,一般多大风天气, 污染物易被吹走, D错。 8.下图为 2005~ 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3 年江苏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耕地面积扩大 B.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C.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D.粮食主产区人口减少 2.江苏省内各地市人口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人口生育意愿差异 C.人口老龄化的差异 D.医疗卫生水平差异 3.苏州市粮食增产较其他地市低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快,农业劳动力少 B.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少 C.农业重视程度差,投入不足 D.城市化进程快,农业结构调整 【答案】 1.C 2.A 3.D 【解析】 【分析】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耕地被占用,农业耕地面积不会扩大, A 错误。江苏省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 降水较多, 农业灌溉条件不是影响江苏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 B 错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单产不断提高,所以,江苏省粮食增产, C正确。粮食主产区人口减少,劳动力 减少,会使粮食减产, D 错误。故选 C。 2.读图可以看出,苏南地区人口增加,而苏北地区人口减少,其原因是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工资水平高,而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苏南地区吸引苏北地区人口迁入, A 正确。人口生育意愿、 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水平都不是影响江苏省内各地市人口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BCD错误。故选 A。 3.读图可知,苏州市人口增加比例最高,城市化进程快,导致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所以 粮食增产较其他地市低, D 正确。苏州市人口增多,农业劳动力不一定减少,就算农业劳动力有所减少, 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A 错误。苏州属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不大, B 错误。对农业重视程度不会差, C 错误。故选 D。 9.2019 年 11 月,地中海沿岸城市威尼斯遭受 53 年来最严重的水患,全城 80%被淹,此季节该地多雨的 主要原因( )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中纬西风带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所以该地此 季节多雨的原因是西风影响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流动沙地,由于具有相对优越的水分条件,采取生物措施治理风沙是最佳途径。但 某些风口地段的流动沙丘,植树种草难以成活,利用活体杨树枝条制作沙障(如图) ,可以成活为林,是 一项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统一的治沙工程。 结合这类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沙障成林后可以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春季大风日,林内可以削减风速;夏季林内温度降低,增加空气湿度;表土层黏粒增加(防风固 沙,土壤颗粒增加) ,土壤有机质增加,促进土壤稳定发育;促进沙丘植被演替(植被类型不断丰富)和 林草系统完善(植被覆盖率增加) ,成为风口地段的防风屏障,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意在考查学生区域环境特征的掌握及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 沙障成林后可以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从沙障林对当地自然环境(干旱、风沙大、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影响 等角度分析。春季大风日,林内可以削减风速;夏季林内温度降低,增加空气湿度;土壤有机质增加,促 进土壤稳定发育;促进沙丘植被演替和林草系统完善,成为风口地段的防风屏障,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等生 态效益。 11.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 1 个月内连续两次来到该地进行 野外考察, 在山顶通过测量发现两次的日出方位完全相同。 当他们沿河流考察时发现, 河中有处低矮水坝, 河水漫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 12 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兴趣小组成员第二次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 月 8 日 B.5 月 1 日 C.8 月 7 日 D.11 月 5 日 2.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 A. a 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 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 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抬高水位,便于灌溉 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410 米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材料信息表明,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 1 个月内连续两次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在山顶通过测量发现 两次的日出方位完全相同。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同一地点的日出方位,两次日出方位完全相同,说明这 两个日期的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而一年之中,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日期关于两至日对称。 1 月 8 日位于冬至日( 12 月 22 日)之后约 17 天,而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冬至日以前 17 天,即 12 月 5 日,这两个日期在 1 个月内,与题中信息相符,因此地理兴趣小组成员第二次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 1 月 8 日,A 正确; 5 月 1 日位于夏至日之前 42 天, 则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夏至日以后 42 天, 即 8 月 3 日,这两个日期不在 1 个月内,与题中信息不符, B 错误; 8 月 7 日位于夏至日之后 46 天,则与 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夏至日以前 46 天,即 4 月 27 日,这两个日期不在 1 个月内,与题中信息 不符, C错误; 11 月 5 日位于冬至日之前 47 天,则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冬至日以后 47 天, 即 2 月 7 日,这两个日期不在 1 个月内,与题中信息不符, D 错误。故选 A。 2.图中显示, a 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可能发现大片沙滩, A 错误;在河流 源头处与李家庄之间有脊阻挡视线,因此在河流源头处能看不到李家庄, B 错误;材料信息显示,河中有 处低矮水坝,水位高差约 12 米,因此水坝的主要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便于引水灌溉农田, C正确;读 图可知,山峰的海拔高度为 550~600 米,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高度为 100~150 米,由于河中低矮水坝 水 位高差约 12 米,桥梁在其下游,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高度为 100~138 米,因此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 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412~500 米,不可能是 410 米, D 错误。故选 C。 【点睛】 一年之中,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日期关于两至日对称。 12.如图是北京时间 2014 年 1 月 5 日 6 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 G表示高压中心, D 表示低压中心) 。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 ) A.丙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 B.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C.图中四个锋面中,②和③为暖锋 D.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 月亚欧大陆冷,图示丙是高压中心,受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寒冷干燥, A 正确;甲地在高 压中心的东侧,盛行西北风,乙地等压线较甲稀疏乙地气压梯度力小,甲地风力较强, B 错;图中②为暖 锋,③在冷高压南侧,是冷锋, C错;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在冷锋后,受冷锋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 D错。 选 A 正确。 13. 东西向的南岭,由多条近似南北向的山岭组成,有山不连脉。分水岭低矮狭窄,局部有向北 移的趋势。下图为南岭地区山脉、河流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南岭有山不连脉的主要原因是 A.先后不同方向的挤压运动 B.岩石疏松风化的结果 C.地质时期冰川侵蚀作用强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 2.南岭的分水岭局部有向北移的趋势是因为 A.北坡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B.南坡河流溯源侵蚀强 C.北坡植被茂密,坡面侵蚀弱 D.南坡水多坡面侵蚀强 3.南岭以南地区的水果运往北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 1.A 2.B 3.B 【解析】 1.南岭是东西向的山脉,地壳先后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形成。故选 A 。 2.南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南岭的南坡为迎风坡,降水更加丰富,南 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山脊线北移,故南岭的分水岭局部有向北移的趋势。综上所述,故选 B。 3.南岭以南的水果运往北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是铁路,因为靠近京广铁路,运输便利。公路和航空运输 成本高;海运运速慢,易腐烂,且不能直达。综上所述,故选 B。 【点睛】 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这个地区的山脉有南岭、台湾山脉、武夷山、巫山、大别山、大巴山。 14. 产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 2018 年,佛山市在全国首次提出 “城市棕线 ” 概 念,即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 不能他用。读 2018 年佛山市五区土地面积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佛山市提出“城市棕线”概念并制定相关政策,最直接目的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C.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D.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2.下列四区,“城市棕线”管控中面临的压力最小的是 A.禅城区 B.顺德区 C.三水区 D.高明区 3.在城市发展中,对佛山市主城区(禅城区)“城市棕线”冲击最大的经济活动是 A.工业 B.农业 C.房地产 D.金融业 【答案】 1.C 2.D 3.C 【解析】 1.城市棕线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为实体经 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撑,最直接目的是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C正确;不能直接提高城市化水平, A错误;减 少土地资源浪费不是直接目的, B 错误;没有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的作用, D错误。故选 C。 2.高明区全区土地面积较大,现有产业用地和城市棕线保护区面积相差不大,“城市棕线”管控中面临 的压力最小。故选 D。 3.“城市棕线”为工业提供发展空间,不存在冲出的问题,城市内部农业影响小,金融业占地面积小, 冲击较小,房地产占地面积大,冲击最大。故选 C。 15.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多高大笔直的白桦林 B.气候干热 C.蚊虫、毒蛇、洪水多 D.地形平坦 2.目前该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 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 C.加快当地城市化速度 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加里曼丹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 A 错误;加里曼丹岛气候湿 热, B 错误。蚊虫、毒蛇、洪水多,高脚屋架空的目的是通风防潮,防虫、防蛇、防洪,其房顶呈“人” 字形,易于排水,底层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 C正确;加里曼丹岛上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加 上加里曼丹岛人口密度大,所以建高脚屋以适应当地地形特征, D错误。 故选 C 2.特色民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导致 该地区特色民居越来越少。 特色民居的减少, 减弱了民居文化的多元性, 不利于特色民居的保护, A正确; 特色民居减少并不能加快该地的城市化速度, C错误;高脚屋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乱砍滥伐,有利 于当地生态恢复, B 错误;科技进步能提高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D错误。 故选 A 16. “ 年龄中位数 ” 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年龄中位 数将总人口分为两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下。下图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四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图(含预测)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国家对应曲线排序正确的是 A.①日本②美国③中国④印度 B.①美国②印度③日本④中国 C.①日本②中国③美国④印度 D.①美国②中国③日本④印度 2.自 1950 年至今,关于图中四国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的年龄中位数始终最大 B.美国的年龄中位数始终大于印度 C.发达国家始终高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变化幅度均小于发展中国家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1.选项中出现了四个国家,对应该四条年龄中位数的变化曲线。日本: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代 表国家。日本二战后为了经济发展,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加之人们生育观念的迅速转变,人为导致 年龄中位数迅速变大。所以日本的特点是年龄中位数高,增长快。美国:典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早,年龄中位数起点高,但美国没有人为的人口生育政策,变化自然。中国: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 展中国家, 70 年代末期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在 80 年代以后,年龄中位数迅速变大,加之 中国目前的低出生率, 2020 年后将超过美国。印度:典型发展中国家,高出生育,年龄中位数在四个国 家中相对较低。 C正确。故答案选 C。 2.根据变化图可看出 1975 年之前,日本年龄中位数低于美国, A 错误。美国年龄中位数始终大于印度, 但差距在缩小, B正确。中国在 2020 年左右,年龄中位将超过美国, C错误。四个国家中年龄中位数变化 幅度最大的是日本,日本为发达国家, D错误。故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组借“年龄中位数”的概念考查世界上典型地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对于不同国家而言,经济 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不同导致其年龄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中美为例, 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 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较美国严重,因此在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时不能简单的依据出生率、老 龄化程度来判读国家类型,而应当进行综合比较。 17.下表为 2016 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 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 据 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A. 3 月 B.6 月 C.10 月 D.12 月 2.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分析正确的是 A. 1~4 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 B.8 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C.5~10 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 D.至少营运 8 个月 【答案】 1.C 2.B 【解析】 1.出现凌汛的条件是有冰期的河流 , 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 即为明显的南北流向 , 发生的时间一 般为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 , 根据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可知 ,3 、12 月仍处于结冰期 , 不可能发生凌汛; 6 月处于夏季,气温较高 , 更不可能形成凌汛; 10 月秋末处于刚要结冰的时期 , 最可能发生凌汛 , 所以 C项 正确。 故选 C 2.该地位于我国东北,河流在冬春季可能结冰。 1 月至 4 月客运发送量为零,是因为冬季河流结冰,影 响航运,并非因为断流,故 A 错误; 表格数据是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根据表格可知, 8 月旅客发送量为 110.8-72.8=38 (万人) ,相比其他几 个月, 8 月旅客发送量最大, B 正确; 5~10 月份旅客累计值逐月增加,并非发送量逐月增加, C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 1-4 月发送量为零, 10-12 月旅客发送量累计值不变,说明这 11 月、 12 月没有运营,故 该河段航运营运 6 个月, D错误。 故选 B 18. 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泥沙淤积。 2011 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 2008 年和 2013 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8 年图中河口处- 4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最远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与 2008 年比 2013 年图中双导堤内和导堤外主要的外力作用方式分别是 A.堆积 侵蚀 B.堆积 堆积 C.侵蚀 堆积 D.侵蚀 侵蚀 3.当前治理该通海航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有 A.延长导堤长度 B.降低导堤高度 C.扩大导堤间距 D.增加堤内植物 【答案】 1.B 2.C 3.A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得,河口处 -4m 等深线向外海凸出,弯曲处泥沙淤积较多、水深较浅。向外海凸出最远,说明 泥沙堆积为最严重的季节,该河地处季风季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携带泥沙量最大,到河口堆积也是 最严重的季节,因故 B 正确, ACD错误。 2.2013 年与 2008 年相比, 2013 年堤内 -4m 等深线向外海凸出减少,堤内其他等深线也向内海弯曲,说 明堤内侵蚀增强了;堤外等深线 -2 米、 -4 米都向外海移动,说明堤外变浅了,以淤积为主,故 C正确, ABD 错。 3.从图中可以看出,堤内等深线变化最明显依据上题分析,堤内侵蚀较严重,泥沙不易淤积。导堤的作 用是使河水流向外海时或海水涨潮时,流速集中,导致冲刷能力较强泥沙不易淤积,因此目前应该延长导 堤长度,故 A 正确, BC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主要应理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说明沉积严重,向内弯曲说明沉积减弱。 19.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地( 117° E,32 ° N)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下面右图为 P 地树影图。 Q1、Q2 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关于气压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Q1是低压中心 ,P 地天气晴朗 C.乙地日较差大于甲地 D.甲地风速小于乙地 2.关于图中河流、湖泊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此季节流量大 B.湖泊为咸水湖 C.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D.引水线路②可以自流 3.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此季节 A.图中耕作区需经①线引水实现自流灌溉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大庆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可能是北京时间 1 月 1 日 16 时 【答案】 1.B 2.A 3.C 【解析】 【分析】 考查天气系统、等高线及地球运动知识。 1.图示锋面出现在 Q1 气压中心,由此可判断 Q1 是低气压中心, Q2 是高气压中心,低气压是由于地面 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的,高压中心是因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的,所以甲地的温度高于乙地, A 错; 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B 正确;图示我国长江流域,图示锋面为冷锋系统,乙在锋线处多阴 雨天气,日较差小于甲地, C错;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D 错。 2.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A 正确;长江中下流地区降 水多,湖泊是淡水湖, B 错;由图示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湖泊是河流的源头,即河流由西南向东北 流, C错;引水线路②由低向高处引水不可以自流, D 错。 3.图示树影投向西南, 太阳在东北方, 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长江流域多雨, 农田不需要大量灌溉, AD 错; 北京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大庆, B 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南半球冬季,牧草枯黄, C正确。 【点睛】 本组题是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首先要注意:锋面线一定出现在低压槽的位置,由此可判断 Q1 是低压中 心, Q2 是高压中心;地面受热膨胀上升,才可形成低气压,地面遇冷下沉才可形成高气压,以此来判断 地面温度差异。 锋线处受锋面天气影响, 多阴雨天气, 日较差小, 甲地处在暖气团控制下, 单一气团影响, 天气晴为主,日较差大。只有上升气流才可能降水,高气压控制下多下沉气流,不易凝云致雨。 河流 源头湖泊是淡水湖;季风气候区的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大。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 地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以此来判断季节特征; 上午时段, 太阳在东北方向, 下午时段, 太阳在西北方向, 以此来判断时间正确与否。 20.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地位于 A.新 B.晋 C.鲁 D.川 2.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坡向 C.热量 D.水分 【答案】 1.B 2.D 【解析】 1.图中显示,该山山顶海拔近 3000 米,山麓海拔约 1000 米,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新疆(新)位于温 带大陆性气候区,山地基带应为温带荒漠带,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A。山西(晋)位于黄土高原,山麓 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图示信息相符, B 符合题意。山东(鲁)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山麓海拔较低,最高山峰(泰山)海拔仅 1000 多米,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C。四川(川)位于西南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 米左右的基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与图 示信息不符,排除 D。 2.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是由水热状况差异导致的。图中山体东西两侧海拔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不会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排除 A。坡向对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因素, 排除 B。图中山体东西两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热量条件相似,因此不是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 的主要因素,排除 C。该山地位于我国,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东坡位于 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西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东坡多于西坡,水份条件差异明显,导致 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明显,选项 D符合题意。 【点睛】 根据不同山体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体坡向:东西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 带分布低的为阴坡;南北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低的为迎风坡。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河流是生命的源泉。 材料一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 ( 图甲 ) ,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 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 (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克兰河上游流域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2)据图归纳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气候、水文、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季节性积雪融水;大西洋或北冰洋。 (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 和初春( 11 月—次年的 4 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 , 夏季( 5— 7 月)减少。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 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 6 月提前到 5 月),汛期水量变大。 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 弊: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山洪灾害加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和河流补给方式的分析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地理环境问题。 解题关键是注意培 养自己的阅读图表的能力,掌握河流主要补给方式的判断方法等。 【详解】 (1)克兰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克兰河上游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或北冰洋。 (2)根据乙图气温和降水图可知,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 根据乙图升温速率和降水变化速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 11 月—次年的 4 月), 夏季( 5—7 月)减少,因此冬季的积雪量增大。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 6 月提 前到 5 月),汛期水量变大。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可以从有利和不利等 方面来分析,重点为农业。春季融雪量增加,由于环解春旱,但可能引发融雪洪水;夏季的降水减少,会 加剧水资源紧缺;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的变化会引起下游地区的农业、渔业用水。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菲尔德斯半岛面积约为 40 平方千米,作为乔治王岛上最大的无冰区,是进行南极科学研究的理想场 所。半岛年平均大风日数为 133 天,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菲尔德斯半岛是南极生物分 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我国某次南极科考土壤样品采样点简图,下表为长城站的气候资料。 季节 季平均气温( ℃) 季平均降水( mm) 春季 -2.6 119.5 夏季 1.0 136.1 秋季 -1.5 169.8 冬季 -5.8 120.8 (1)菲尔德斯半岛是南极洲最湿润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各采样点的地表均有一层棱角状砾石平铺在土壤的表面,称之为“漠境砾冥”。请推测漠境砾冥的 形成过程。 (3)菲尔德斯半岛上几乎见不到植食性或杂食性鸟类,而全为肉食性鸟类,试分析原因。 (4)有人建议将菲尔德斯半岛建设成南极旅游的目的地 .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海面蒸发较旺盛,水汽较充足;半岛(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气候 海洋性强;多大风天气,水汽在半岛遇冷降温。降水较丰富。 (2)地质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地表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广布;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大,岩石热胀冷 缩作用强烈;降水较丰富,岩石的裂隙中水的冻融作用强烈;经过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作用,形成漠境砾冥。 (3)半岛植物以地衣、苔藓和藻类等低等植物为主,缺少大型植物,植食性鸟类食物匮乏;岛屿周边海 洋面积广阔,磷虾和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为肉食性鸟类提供丰富食物来源。 (4)赞同理由:纬度较低,气候较为适宜;极地景观环境独特,游览价值高;无极夜现象,可开展旅游 的时间较长;距离其他大陆相对较近。不赞同理由:多大风、暴风雪等气象灾害;面积狭小,基础设施匮 乏,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南极科学研究活动产 生干扰。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详解】 (1)形成降水的重要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遇冷降温、凝结核,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两个条件。该半岛成 为南极洲最湿润的地区一定是降水较多, 降水较多的条件应该包括水汽和与遇冷, 加上当地受海洋影响强, 所以当地比较湿润。分析结果总结如下: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海面蒸发较旺盛,水汽较充足;半岛(面积 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气候海洋性强;“半岛年平均大风日数为 133 天”多大风天气,水汽在半岛遇冷降 温。降水较丰富。 (2)材料显示“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说明当地地质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地表玄武岩、 火山碎屑岩广布;“一层棱角状砾石平铺在土壤的表面”说明地表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碎屑物,并经 外力作用最终沉积在地表形成:在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大,岩石热胀冷缩作用强烈;降水较丰富,岩 石的裂隙中水的冻融作用强烈;经过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漠境砾冥。 (3)动物的天性是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就像渔场附近一定是饵料丰富,这里几乎见不到植食性或杂食 性鸟类,而全为肉食性鸟类,说明当地没有植食性或杂食性鸟类的食物,只有肉食性鸟类的食物。表中数 据显示,气温最高的季节平均气温仅为 1.0 ℃,气温低,导致半岛植物以地衣、苔藓和藻类等低等植物为 主,缺少大型植物,植食性鸟类食物匮乏;岛屿周边海洋面积广阔,磷虾和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为肉食性 鸟类提供丰富食物来源。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既可以回答赞同,也可以回答不赞同,只要言之有理,便可以得分。 赞同将菲尔德斯半岛建设成南极旅游的目的地的, 主要从当地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来进行分析: 纬度较低, 气候较为适宜;极地景观环境独特,游览价值高;无极夜现象,可开展旅游的时间较长;距离其他大陆相 对较近。 不赞同理由主要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角度进行分析:多大风、暴风雪等气象灾害; 面积狭小,基础设施匮乏,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南极科学研究活动产生干扰。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东北航道(图甲)是指西起冰岛,经欧亚大陆北冰洋沿海,穿过白令海峡,连接东北亚的航线。 因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冰况较为严重,成为东北航道航行的关键水域。位于两海域之间的北地群岛夏季盛 行西北风,群岛附近海峡冰堵严重,影响了整条航道的通航。只有靠近泰梅尔半岛的维利基茨基海峡在通 航期间较少遇到冰堵,是航线优选的航段。图乙是北地群岛附近海域夏季海冰密集度(指海冰覆盖面积与 海区总面积之比)分布示意图。 (1)指出乙图所示海域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 (2)解释北地群岛附近海峡冰堵严重的自然原因。 (3)推测维利基茨基海峡中不利于航行的常见天气现象,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4)列举影响北极东北航道航运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1)北部海域海冰密集度大于南部;东侧海域海冰密集度自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增;西侧海域中 部海冰密集度大于沿岸。 (2)群岛周边海域冰况较为严重,为流冰提供冰源;夏季盛行西北风,将大量流冰输送至群岛西侧海域; 群岛之间的海峡较为狭长封闭,与大洋换水慢,流冰难消融,常年拥堵海峡。 (3)天气现象:雾。形成过程:地处高纬度,夏季会受到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气团影响;海域开阔, 水温偏高,洋面蒸发大量水汽,南下冷气团,与暖湿水面接触,形成滞留于海面的大雾。 (4)地缘政治敏感、基础设施缺乏、获得补给的渠道少、通信条件受限、导航设备存在误差、需支付高 额的破冰和导航服务费、海区搜救能力薄弱、对冰级船及其设备的性能要求高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极东北航道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描述、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理解与记忆的同时,紧密结合 材料灵活分析作答。 【详解】 ( 1)根据图乙所示的夏季海冰密度分布示意图描述即可。可以根据北极群岛所处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 加以描述,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部海域海冰密度大于南部,东侧海域海冰密度自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增, 西侧海域中部海冰密度大于沿岸海冰密度。 ( 2)首先,根据图乙可知,海峡周边海域冰况较为严重,冰源丰富;其次,根据材料“位于两海域之间 的北地群岛夏季盛行西北风,群岛附近海峡冰堵严重,影响了整条航道的通航”,所以夏季盛行西北风, 将大量流冰输送至群岛西侧海域;最后,与海峡狭长的地形有关,海峡狭长封闭,与周边大洋水的交换较 慢,导致流冰难以消融,从而使得海峡常年拥堵。 ( 3)注意题干关键词“不利于航行的天气现象”。维利基茨基海峡所处纬度较高,而该海峡航行的主要 时间为北半球夏季,夏季洋面水温较高,蒸发大量水汽,受来自极地高气压带南下的冷气团的影响,容易 形成大雾天气,从而影响航行。 ( 4)北极东北航道所处纬度高,航线海冰封冻情况较为严重,破冰费用较高,对冰级船以及设备性能的 要求较高;航线所经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物资匮乏,物资补给渠道少,通信条件弱,导航服务费用高,且 海区搜救能力薄弱。同时,地处北极地区,地缘政治较为敏感。 【点睛】 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总结如下: 24.(地理—选修 6: 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 2018 年 11 月,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 51724 件。 从污染类型来看,噪声污染举报占比 30.1%,较去年有明显增长,且噪声举报主要来自城市。 (1)指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 (2)举例说明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 【答案】 (1)汽车鸣笛 ; 建筑工地施工 ; 工厂机器设备噪声 ; 商业演出或商家宣传等。 ( 任答两点 ) (2)居民区禁止或减少汽车鸣笛 ; 建筑工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 设置隔离带、 绿化带降低噪声 ; 制定政策法 规加强环保监管。 ( 任答三点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城市人多、车多、建设多、活动多。其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工具、城市建设、生产活动、商业活 动等。 (2)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措施要既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不影响各类经济活动为前提。可以对交通工具 噪声进行区段管制、建筑工地施工时间与的休息时间错开;建立噪声隔离带;法制管理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