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海口四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政治月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40 小题,共 80 分) 1.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 B. 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C. 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改进 D.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A 正确。 B: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B 不符合题意。 C: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改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但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不符合题意。 D: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属于主观的东西,虽然能推动推动社会发展,但不是“根本 动力”,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点睛】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 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 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 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2)上层建 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 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氏族公社,或三期原始群、血缘家族。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 的 ③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 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原始社会。①②: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足迹,经历了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①②符合题意。 ③: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并不是理想的“黄金时 代”,③错误。 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足迹,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个发展阶段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约公元前 2070 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原始社会结束了。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主要 原因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夏朝的建立 D. 贫富分化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的解体。A: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禹的儿子启 已有强大势力,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建立了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可见,原始社会结束的主要原 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原始社会结束的主要原因,BCD 排除。 故本题选 A。 4.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决定的。 A. 生产资料私有制 B. 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 C. 野蛮的剥削制度 D.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 制下劳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B 符 合题意。 ACD: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B。 5.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 铁质工具 B. 石器 C. 金属工具 D. 陶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C:奴隶社会中金属工具的应用较原始社会末期更为广泛,它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赖 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C 符合题意。 A: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重要标志是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A 不选。 B: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石器,B 不选。 D:陶器的出现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开端,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6.________和________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 要矛盾。 A.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B. 手工业者和农民阶级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A 正确。 B:手工业者和农民阶级不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B 错误。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 社会的主要矛盾,C 错误。 D: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是奴隶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 的 主要矛盾,D 错误。 故本题选 A。 7.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这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体现。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②地主阶级的特权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相连 ③地主阶级不完全地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④劳动产品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③: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下,地主阶级占有绝大 多数土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主要以地租的形式上交大部分劳动产品,①③正确。 ②:地主阶级的特权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相连不是生产关系内容,②排除。 ④:劳动产品绝大部分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部分,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8.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 A. 土地所有制 B. 资本所有制 C. 分配制度 D. 劳动工具 的占有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核心。A:封建制生产关系中,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 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可见核心是土地所有制,A 正确。 BCD:三项都不是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BCD 排除。 故本题选 A。 9.“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没有体现的 是( ) A.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资本主义条件的形成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唯美、浪漫、田园诗般的过程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D.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ACD:“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 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揭示了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资本主义条件 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是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的过程,ACD 均正确,但均不符合试题要求,排除。 B:“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是对资本主 义的无情批判而不是赞美,B 符合试题要求,入选。 故本题选 B。 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 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 的经济危机,而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A 排除。 B:生产不足的危机,这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B 排除。 C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 正确,D 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 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 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11.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 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A. 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契约自由的形式 C. 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D.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隐蔽性。A: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的所有者是 资本家。而雇佣工人之所以系在资本家的手里,根子就在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 有任何生产资料,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看不见的线”是指资本主义私有制,A 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 排除。 故本题选 A。 12.2019 年是马克思诞辰 201 周年。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 思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分别是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 C. 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 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 发现,A 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对马克思的一生两大发现的科学界定,BCD 错误。 故本题选 A。 13.2018 年 5 月 5 日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 表 170 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②错误。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因而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 正确。 故本题选 D。 【点睛】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之而奋斗。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 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 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1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无产阶级一无所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 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①③正确。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是平均分配,②错误。 ④: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 B。 【点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 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15.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英国宪章运动③日本明治维新④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④: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是法国里昂工人 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日本明治维新是指 19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 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 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 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1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对其中原因的 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史 B. 闭关自守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C. 封建专治统治的日趋没落 D. 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A: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漫长的 文明史,说法正确,但不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A 符合题意。 BCD:闭关自守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封建专治统治的日趋没落,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 这些使得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但不符合题意,BCD 排除。 故本题选 A。 【点睛】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 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 制中国海关等特权。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处于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 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 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 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是 A. 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民主和法制 C.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D.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和强国富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历史任务。C: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 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C 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 排除。 故本题选 C。 【点睛】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 另辟新路。 18.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 进入近代社会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进入现代社会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B: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正确。 A: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代社会,A 不符合题意。 C:1949 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进入现代社会,C 不符合题意。 D: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9.毛泽东曾称赞韦拔群: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 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哪一项创 新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攻打中心城市 C.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D.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以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C 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 排除。 故本题选 C。 【点睛】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 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0.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 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 A.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C. 殖民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D.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 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正确。 ACD:三项中“殖民主义”错误,ACD 排除。 故本题选 B。 【点睛】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 级领导的,并未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关系,①排除。 的 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 趋势,②④正确。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不是“前提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有什么关 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 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 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22.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事业,又以无 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 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是指( ) ①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 ③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 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④符合题意。 ②:目标是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②错误。 ③: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23.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 ①迅速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使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此有了主心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 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 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④正确。 ①:新中国的成立并未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①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此有了主心骨,③不选。 故本题选 C。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第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4.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①②:国家在这一阶段要逐步实现国家对农 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符合题意。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这一阶段发展工业的战略,但不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 主要内容,②不符合题意。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 要内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点睛】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25.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 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 ④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③: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有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 织起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①③正确。 ②④: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属于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基本内容,不属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点睛】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 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6.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八大的认 识,正确的有 ①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题 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② 符合题意。 ③:党的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说法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中共八大:1956 年 9 月 (1)贡献: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 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7.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 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A 不符合题 意。 BD: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 错误,D 正确。 C: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不是党的八大阐释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点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 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8.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①③④: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 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圈”指 的是 A.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 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 经济特区 D. 内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 “圈”指的是经济特区,C 符合题意。 ABD:选项 ABD 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C。 30.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是 A. 经济特区的设立 B. 加入世贸组织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B: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 开放达到新的水平,B 正确。 A:1980 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的设立,A 不符合题意。 C:1990 年,国家提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 不符合题意。 D:2013 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31.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对改革 开放 40 周年最好的纪念。关于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 B.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C. 改革开放以经济高速发展 落脚点 D.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答案】D 为 【解析】 【详解】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 错误。 B: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 不选。 C: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C 错误。 D: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D 正确。 故本题选 D。 【点睛】改革开放的意义 (1)“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2.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所体现的“关键一招”,主要体现在 ①决定中国命运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决定社会主义性质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改革开放并不能决定社会主义性质,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33.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道:“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 起来的。”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 “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 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A:“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说明必须长 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A 符合题意。 BCD:试题指向材料反映的实质,“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曾“闭 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都是材料阐释的现象,不是实质,BCD 排除。 故本题选 A。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 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 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 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 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 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34.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 里的“走自己的道路”是指 A. 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B. 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港澳台问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试题未涉及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A 排除。 B:试题未涉及国家统一问题,B 排除。 C:“走自己的道路”强调的是中国特色,指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 符合题意。 D:试题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D 排除。 故本题选 C。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 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 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符合题意。 A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基本点,不是中心,AC 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不选。 故本题选 B。 36.李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下列关键词与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搭 配正确的是 A.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B.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邓小平理 论 C.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 D. ①经济建设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主题。C:①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党的十五大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③党的十八大上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C 符合题意。 ABD:三项对应均错误,ABD 排除。 故本题选 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熟悉党的各个重大会议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成果,然后对应相关 知识,不要相互混淆。注意会议顺序和会议成果。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是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 A. 必由之路 B. 科学理论 C. 先进制度 D. 精神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能够 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的必由之路,A 正确。 BCD:选项 BCD 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A。 38.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 思想,A 符合题意。 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属于根本政治制度的 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A 正确。 BC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均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4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①道路自信②理论自信③民族自信④文化自信⑤制度自信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④⑤: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①②④⑤正确。 ③:选项③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B。 二、问答题(共 20 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部分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 成了新贵族,借助于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家园赶走,然后把土地圈起来,作为 牧场来养羊,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家可归。这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了生存, 丧失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日本的钢铁企业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 提高,大大超出了工人工资增加的幅度。1972-1976 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实际工资 增长速度的 3.7 倍。这样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就成倍的增加。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材料一中资产阶级借助于武力,把农民从家园赶走,占有土地作 为牧场来养羊,其通过暴力手段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材料一中大批农民丧失 土地,无家可归。为了生存,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雇佣工人。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材料二说明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 余劳动,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成倍的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所需的条件为素材,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 针对材料一部分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成了新贵族,借助于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 的家园赶走,然后把土地圈起来,作为牧场来养羊,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无家可归,考生可 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的角度作答。 针对材料 1972-1976 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实际工资增长速度的 3.7 倍。这样资本 家得到的剩余价值就成倍的增加,考生可从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 角度作答。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 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 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 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 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 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 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 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 年 12 月 18 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强调,40 年 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 完全正确的;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 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 贡献。 改革开放 40 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 本原因。 【答案】①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发展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 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 40 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话题,考查考生识记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知识作答。 针对材料习近平主席强调,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考生可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作答。 【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 1.题型特点 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 (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 (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 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 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 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 和中心思想。 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 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 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 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 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 题目的解题方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