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历史观与人生价值(2)专题练习
[考什么] 考查 范围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生价值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⑤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考查 重点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怎么考] 选择题 ①结合网络用语或社会变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例,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知识 ③结合先进人物事迹,考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主观题 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例,考查历史观的知识 ②结合民生问题,考查价值观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等知识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错误,④正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正确,③错误。故选C项。 2.(2017·晋江模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④我们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体现了社会意识的滞后性,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不合题意,②当选;题目仅提及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不足,未提及若全民安全意识充足对社会的影响如何,这不能体现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③不合题意;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故必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安全,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从两个角度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运用 角度 内容 领域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体现,因此材料必须是关于社会方面的,不能是自然界的 侧重点 当材料强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层面上出现一些变化,这是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若强调精神层面的变化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发展、或精神层面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则需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典例] (2016·全国卷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它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矛盾只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 [答案] C [深化·点拨] (1)正确区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材料中的体现。 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都属于改革生产关系,政治体制改革、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都属于改革上层建筑。 (2)两对基本矛盾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注意语言表述的不同。 1.(2018届高三·保定联考)河北青县农村,通过创新5种土地流转模式,在3年内已累计流转土地9.49万亩,不仅振兴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让全县农民品尝到了更多丰收的果实。这说明(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通过创新5种土地流转模式,振兴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体现了①③;②不符合题意;④与事实不符。故选C项。 2.针对新形势,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根本遵循,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唯物史观看,全面从严治党(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题目中,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准则》和《条例》,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④入选;①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表述的是上层建筑的改革;②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项。 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典例] (2017·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社会历史主体 设问方式 措施类 内容限定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第1自然段 第2层 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到“等方面大胆创新” 第3层 从“比赛诗词涵盖”到“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第4层 从“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到“外国留学生” 第5层 从“嘉宾现场点评”到“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第6层 从“赛会设置竞猜”到最后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 对于设问的问题来讲属于无效信息 第2层关键词句:抓住受众文化情结,大胆创新 由上述关键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3层关键词句: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由关键词“爱国、仁义、友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文化需要→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第4层关键词句: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 由关键词“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 第5层关键词句:分析诗词深刻内涵,发掘道德价值 由关键词“深刻内涵”“道德价值”→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6层关键词句: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由上述关键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变式拓展] 本题还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考角度如下: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2)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才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哲学主观题解法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材料分析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备课札记] 考点四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判定 [例1] (2017·全国卷Ⅱ)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才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应该坚持的,③④符合题意;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并不能决定真理观,①说法错误;② 说法绝对,不选。故选D项。 [答案] D [深化·点拨] 关于价值观的两个注意点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领域看,表现在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生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从性质上看,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其导向作用不同。 (2)由价值观的概念可知,价值观属于意识(社会意识)的范畴,联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生就很容易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双重性、价值观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1.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前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开放发展理念最为集中的体现。这说明了( ) ①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③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改造世界中一定能成功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绝对,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有利于实践取得成功;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④错误。故选B项。 2.央视精品栏目《感动中国》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共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撼人心灵的精神力量。这些不同年代的榜样人物,其事迹虽各有不同,却共同传递着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这表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②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体现发展的曲折性;③观点错误,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①④正确,故选D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主观题常考点) [例2] (2016·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价值观 设问方式 批驳类 内容限定 对否认英雄的言论进行批驳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第1自然段 第2层 第2自然段 第3层 第3自然段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关键词句:不能没有英雄 由关键词“不能没有英雄”→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适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2层关键词句:有的人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由关键词“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否认英雄的原因: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表现:歪曲历史,遮蔽真相→否认英雄的危害:导致人们思想混乱 第3层关键词句:还原历史、守护英雄 由关键词“还原历史、守护英雄”→尊重历史→坚持真理→弘扬英雄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抵制谣言,消除影响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变式拓展] 本题还可从“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还原历史、守护英雄”命题,思考角度如下: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克服错误的价值观,避免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迷失,对抹黑英雄的谣传自觉抵制。 (2)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守护良知、守护正义、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如何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错误)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分析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备课札记] 考点五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2.(2017·临沂模拟)“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这表明( ) ①理想信念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生的强大物质力量 ③特殊条件下,精神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生的强大精神力量,②错误;精神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起到决定作用,③错误;材料体现了理想信念的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 (1)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要的,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的贡献。 (2)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主观努力。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3)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定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