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这份试卷共有4页,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 B.农业生产范围的拓展 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 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2.研究发现,两汉制造漆器的工种包括素工、木工等九种,监造人员有护工卒史、长、丞等多种。这说明汉代 A.官营手工业技艺高超 B.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C.官府控制民营手工业 D.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 3.匣钵技术的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者劳法盛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B.中国古代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4.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二鼓以来,不得禁止”。(摘自《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这表明宋代 A.开始出现夜市 B.不再监管商业 C.商品经济发达 D.出现多个市镇 5.明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政府意图 A.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 C.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 D.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 6.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7.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自身“文明(优势)”的大发现。该观点主要是基于地理大发现 A.引发了西欧商业革命 B.拉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 C.催生了世界市场雏形 D.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 8.下面是16—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图(单位:%)。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6世纪英国贩卖的黑人奴隶主要流向城市 B.17世纪后半期英国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C.19世纪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D.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历史顶峰 9.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100吨。在直通印度的航路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000吨。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分工形成 B.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C.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 D.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 10.1651年英国颂布的《航海条例》严格限制和打击荷兰的海上运输行业,但是1654年荷兰与英国订立《威斯敏斯特和约》,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荷兰承认《航海条例》可以表明英国 A.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海上贸易优势地位得以确立 C.世界厂地位得以最终确立 D.开始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政策 11.“尽管这是(17世纪末)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邪恶,最不人道的贸易模式,但却是刚刚诞生的全球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材料主要说明 A.英国海盗式贸易影响了全球市场形成 B.荷兰商业贸易对全球市场形成的推动 C.东西方贸易发展促成了全球市场形成 D.奴隶贸易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 12.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 B.手工工场的建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厂制度的建立 13.下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英国 德国 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1850—1870年 3.12 2.7 1870—1900年 1.6 4.8 工业产量世界占比(%) 1870年 31.8 13.2 1914年 1.4 14.3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殖民扩张 C.戴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三轮汽车 D.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 14.由于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德国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时,德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据此可推知,德国 A.政府加大对科技投入 B.并未真正完成国家统一 C.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D.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 15.按照美国人马士的说法,“在该口岸(福州)的历史上,第一年(1844年)没有外国船只进口;第二年有765吨的航运进口,贸易价值是375000元;但是在第三年和第四年又没有一只船了”。马士所述现象从侧面说明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顽固 B.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 C.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6.下图是山东利普织布公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行的股票,股票上记载了利普织布公司初创时期的相关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A.山东企业出现近代经营理念 B.山东纺织业水平全国领先 C.中国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D.中国股份制公司较为流行 17.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新建近代工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由此可推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B.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18.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C.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的大力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9.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和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权限的规定(草案)》等文件。这些文件的通过表明当时党中央 A.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B.及时纠正“大跃进”的错误 C.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0.1984年I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自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 A.克服企业管理混乱 B.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 D.废止计划经济体制 2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据此,他提出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903年,德菱、容菱两位格格留学归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满服,西太后竟传旨说:“不必定穿旗服,甚愿汝等着西衣人见,可以考究西俗也。”这反映了当时 A.服饰观念的逐步开放 B.清政府决心改制 C.封建习俗被废除 D.国人服饰西方化 23.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理想的报刊应当承负起‘广译五洲近事’的职责,好让读者可以知晓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故’。”这表明梁启超认为报刊应 A.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 B.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C.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 D.启发民智以图自强 24.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A.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25.20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连续三年受到观众喜爱。这表明电视具有 A.传承文化知识的功能 B.改变生活方式的功能 C.娱乐大众的社会功能 D.强烈的艺术鉴赏功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6.(14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4分) (3)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2分) 27.(16分)一个国家的成功有偶然的机会,但偶然机遇的被发现、被抓住与被充分利用,却又绝不是偶然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仅仅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积累的资本,是不足以触发一场工业革命的。重要的还有外部世界的作用。英国统治者“在扩大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挥了强大的作用。特别是1651-1660年的航海条例,确立了英国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权。……外部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还表现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技术革新的刺激方面。……英伦三岛之外的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有很大贡献的。 ——摘编自许洁明《工业革命为什么起源于英国》 材料二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政府派乔治•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前来中国,并带来了西方科技的新信息和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最初成果。……在18世纪时,清帝国的领土,人口都获得了发展,而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也远远超过了欧洲。可遗憾的是对乔治•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访问所带来的西方现代化的最初成果,乾隆皇帝竟称西方先进的科技工业只不过是夸大其词而已。而整个清朝廷的官员们对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概不关心,对欧洲现代化的成果不屑一顾。 ——摘编自郭维刚《近代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三 特别是19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列强争夺殖民地最激烈、最疯狂的年代,它们争夺的范围从亚洲、非洲、拉美和澳洲的沿海地区延伸到内地,凡是可以开发的地区都有殖民主义者的足迹,整个世界都被帝国主义者瓜分殆尽。 ——摘编自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最先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的积极影响。(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清政府错失机遇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双重影响。(4分)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4分) 材料三 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4)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6分) 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为什么相关法律又规定了公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报告目的、方式、时间和线路等,获得许可才可以进行呢?” (1)结合材料一,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2)运用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甲同学所述问题的认识。 29.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国务院机构改革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科学配置权力,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依据及其重要意义。 高一历史五一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CD 6-10:BBCCB 11-15:DDADA 16-20:ABACB 21-25:DADAA 二、 材料题 26、14分【答案】(1)特点:男耕女织。(2分) (2)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原因:重农抑商。(4分) (3)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2分) 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4分) (4) 趋势: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或近代化、工业化)(2分) 27、16分【答案】(1)原因:国内外市场的建立;资本的原始积累;殖民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建立;科学技术和人才因素的支持;善于抓住机遇,社会开放等。(任两点4分)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英国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任两点4分) (2)原因:统治阶级“天朝上国”的心态;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影响。(任两点4分) (3)破坏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加快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 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某种程度上促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4分) 28、(20分)【答案】 (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2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4分) (2) 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2分) 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2分) (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 变化: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4)观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2分) 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