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5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57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点一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考点二 盖斯定律的应用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考点 一 核心精讲 1 1. 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 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a 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2) 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 能 量与生成物 能量的差值, 在 右 图 中: a 表示活化能; b 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2. 反应热的量化参数 —— 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 Δ H = E 1 - E 2 或 Δ H = E 4 - E 3 ,即 Δ H 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3.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的注意事项。 (1) 注意 Δ H 的符号和单位: Δ H 的单位为 kJ·mol - 1 。 (2) 注意测定条件:绝大多数的反应热 Δ H 是在 25 ℃ 、 101 kPa 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 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 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 “ g ” ,液体用 “ l ” ,固体用 “ s ” ,溶液用 “ aq ”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 “↑” 和 “↓” 。 (5) 注意 Δ H 的数值与符号: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Δ H 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6) 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 ① S( 单斜, s) + O 2 (g) == =SO 2 (g) Δ H 1 =- 297.16 kJ·mol - 1 ② S( 正交, s) + O 2 (g) == =SO 2 (g) Δ H 2 =- 296.83 kJ·mol - 1 ③ S( 单斜, s) == =S( 正交, s) Δ H 3 =- 0.33 kJ·mol - 1 1.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 如 图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 ) (2016· 江苏, 10A) ( 2) 在 CO 2 中, Mg 燃烧生成 MgO 和 C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 ) (2015· 江苏, 4D) 题组集训 2 题组一 反应热的理解和计算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 (4)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 (5) 同温同压下, H 2 (g) + Cl 2 (g) == =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Δ H 不同 ( ) (6)500 ℃ 、 30 MPa 下,将 0.5 mol N 2 和 1.5 mol H 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 反应 生成 NH 3 (g) ,放热 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 3H 2 (g ) 2NH 3 (g) Δ H =- 38.6 kJ·mol - 1 ( ) × √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 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 是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 H =- 57.3 kJ·mol - 1 ,则 H 2 SO 4 和 Ca(OH) 2 反 应 的中和热 Δ H = 2 × ( - 57.3) kJ·mol - 1 B.CO(g) 的燃烧热 Δ H =- 283.0 kJ·mol - 1 ,则 2CO 2 (g) == =2CO(g) + O 2 (g) 反 应 的 Δ H =+ 2 × 283.0 kJ·mol - 1 C. 氢气的燃烧热 Δ H =- 285.5 kJ·mol - 1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2H 2 O(l) 2H 2 (g ) + O 2 (g) Δ H =+ 285.5 kJ·mol - 1 D.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 H 2 O 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中和热是以生成 1 mol 液态 H 2 O 为基准的, A 项错误; CO(g) 的燃烧热 Δ H =- 283.0 kJ·mol - 1 ,则 CO(g) + O 2 (g ) == =CO 2 (g) Δ H =- 283.0 kJ·mol - 1 ,则 2CO(g) + O 2 (g ) == =2CO 2 (g) Δ H =- 2 × 283.0 kJ·mol - 1 ,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B 项正确; 电解 2 mol 水吸收的热量和 2 mol 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C 项中的 Δ H 应为+ 571.0 kJ·mol - 1 ; 在 101 kPa 时,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 水应为液态 ) 时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3.(2016· 海南, 6) 油酸甘油酯 ( 相对分子质量 884) 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C 57 H 104 O 6 (s) + 80O 2 (g) == =57CO 2 (g) + 52H 2 O(l) 已知燃烧 1 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 3.8 × 10 4 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 Δ H 为 A.3.8 × 10 4 kJ·mol - 1 B. - 3.8 × 10 4 kJ·mol - 1 C.3.4 × 10 4 kJ·mol - 1 D. - 3.4 × 10 4 kJ·mol - 1 √ 答案 失误防范 1 2 3 4 5 6 7 8 对比法理解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 “ 三热 ” 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认识错误。 (1) 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为 Δ H ,常用单位为 kJ·mol - 1 ,它只与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中学阶段研究的反应热主要是燃烧热和中和热 。 失误防范 1 2 3 4 5 6 7 8 (2) 燃烧热:在 101 kPa 时,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 kJ·mol - 1 。需注意: ① 燃烧热是以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② 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 C → CO 2 、 H 2 → H 2 O(l) 等 。 (3)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 H 2 O 时的反应热。需注意: ① 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中; ②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③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 和 OH - 化合生成 H 2 O ,即 H + (aq) + OH - (aq) == =H 2 O(l) Δ H =- 57.3 kJ·mol - 1 。 1 2 3 4 5 6 7 8 (4) 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1 2 3 4 5 6 7 8 4. 已知: 2NO 2 (g) N 2 O 4 (g) Δ H 1 2NO 2 (g) N 2 O 4 (l) Δ H 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 。 题组二 “ 式形相随 ” 理解反应热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 等质量的 N 2 O 4 (g) 具有的能量高于 N 2 O 4 (l) ,因此等量的 NO 2 (g) 生成 N 2 O 4 (l) 放出的热量多,只有 A 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5. [ 2015· 海南, 16(3) ] 由 N 2 O 和 NO 反应生成 N 2 和 NO 2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 1 mol N 2 ,其 Δ H = ________kJ·mol - 1 。 - 13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题组三 “ 一式 ” 解决反应热的计算 6.(1) [ 2015· 浙江理综, 28(1) ]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已知: 化学键 C—H C—C C = =C H—H 键能 /kJ·mol - 1 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 Δ H = ________ kJ·mol - 1 。 124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设 “ ” 部分的化学键键能为 a kJ·mol - 1 ,则 Δ H = ( a + 348 + 412 × 5) kJ·mol - 1 - ( a + 612 + 412 × 3 + 436) kJ·mol - 1 = 124 kJ·mol - 1 。 1 2 3 4 5 6 7 8 (2) [ 2015· 全国卷 Ⅰ , 28(3) ] 已知反应 2HI(g) == =H 2 (g) + I 2 (g) 的 Δ H =+ 11 kJ·mol - 1 , 1 mol H 2 (g) 、 1 mol I 2 (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 436 kJ 、 151 kJ 的能量,则 1 mol HI(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______ kJ 。 299 解析 形成 1 mol H 2 (g) 和 1 mol I 2 (g) 共放出 436 kJ + 151 kJ = 587 kJ 能量,设断裂 2 mol HI(g) 中化学键吸收 2 a kJ 能量,则有 2 a - 587 = 11 ,得 a = 299 。 [ 另解: Δ H = 2 E (H—I) - E (H—H) - E (I—I) , 2 E (H—I) = Δ H + E (H—H) + E (I—I) = 11 kJ·mol - 1 + 436 kJ·mol - 1 + 151 kJ·mol - 1 = 598 kJ·mol - 1 ,则 E (H—I) = 299 kJ·mol - 1 。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7. 已知: C(s) + H 2 O(g) == =CO(g) + H 2 (g) Δ H = a kJ·mol - 1 2C(s) + O 2 (g) == =2CO(g) Δ H =- 220 kJ·mol - 1 H—H 、 O = = 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 kJ·mol - 1 、 496 kJ·mol - 1 和 462 kJ·mol - 1 ,则 a 为 A. - 332 B . - 118 C . + 350 D . + 130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失误防范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和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解答。根据题中给出的键能可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③ 2H 2 (g) + O 2 (g) == =2H 2 O(g) Δ H 3 = (2 × 436 + 496 - 4 × 462) kJ·mol - 1 ,即 ③ 2H 2 (g) + O 2 (g) == =2H 2 O(g) Δ H 3 =- 480 kJ·mol - 1 ,题中 ② 2C(s) + O 2 (g) == =2CO(g) Δ H 2 =- 220 kJ·mol - 1 , ( ② - ③ ) × 得 ① C(s) + H 2 O(g) == =CO(g) + H 2 (g)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 , 即 a = ( - 220 + 480 ) × = 130 ,选项 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要熟记公式: Δ 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其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在中学阶段要掌握常见单质、化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原子晶体: 1 mol 金刚石中含 2 mol C—C 键, 1 mol 硅中含 2 mol Si—Si 键, 1 mol SiO 2 晶体中含 4 mol Si—O 键;分子晶体: 1 mol P 4 中含有 6 mol P—P 键, 1 mol P 4 O 10 ( 即五氧化二磷 ) 中,含有 12 mol P—O 键 、 4 mol P = =O 键, 1 mol C 2 H 6 中含有 6 mol C—H 键和 1 mol C—C 键。 失误防范 1 2 3 4 5 6 7 8 题组四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1) [ 2017· 天津理综, 7(3) ] 0.1 mol Cl 2 与焦炭、 TiO 2 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 TiO 2 · x H 2 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 4.2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 2Cl 2 (g) + TiO 2 (s) + 2C(s) == =TiCl 4 (l) + 2CO(g) Δ H =- 85.6 kJ·mol - 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 [ 2015· 天津理综, 7(4) ]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 ( 用字母 x 等表示 ) 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已知 1 mol e 的单质在足量 d 2 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 255.5 kJ 热量,写 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 2Na(s) + O 2 (g) == =Na 2 O 2 (s ) Δ H =- 511 kJ·mol - 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 晶体硅 ( 熔点 1 410 ℃ )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写出 SiCl 4 的电子式: ___________ ; 在上述由 SiCl 4 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 1.12 kg 纯硅需吸收 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4) [ 2015· 安徽理综, 27(4) ] NaBH 4 (s) 与水 (l) 反应生成 NaBO 2 (s) 和氢气 (g) ,在 25 ℃ 、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 3.8 g NaBH 4 (s) 放热 21.6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 NaBH 4 (s) + 2H 2 O(l) == =NaBO 2 (s) + 4H 2 (g) Δ H =- 216 kJ·mol - 1 解题心得 答案 1 2 3 4 5 6 7 8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易出现的错误 (1) 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 (2) 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热反应未标出 “ + ” 号,放热反应未标出 “ - ” 号,从而导致错误。 (3) 漏写 Δ H 的单位,或者将 Δ H 的单位写为 kJ ,从而造成错误。 (4) 反应热的数值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而造成错误。 (5) 对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忽略其标准是 1 mol 可燃物或生成 1 mol H 2 O(l) 而造成错误。 解题心得 1 2 3 4 5 6 7 8 盖斯定律的应用 考点二 1. 定律 内容 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核心精讲 1 2. 常用 关系式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a A == =B Δ H 1 A == = B Δ H 2 Δ H 2 = Δ H 1 或 Δ H 1 = a Δ H 2 a A == =B Δ H 1 B == = a A Δ H 2 Δ H 1 =- Δ H 2 Δ H = Δ H 1 + Δ H 2 1.(2015· 重庆理综, 6)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 + 2KNO 3 (s) + 3C(s) == =K 2 S(s) + N 2 (g) + 3CO 2 (g) Δ H = x kJ·mol - 1 已知:碳的燃烧热 Δ H 1 = a kJ·mol - 1 S(s) + 2K(s) == =K 2 S(s) Δ H 2 = b kJ·mol - 1 2K(s) + N 2 (g) + 3O 2 (g) == =2KNO 3 (s) Δ H 3 = c kJ·mol - 1 ,则 x 为 A.3 a + b - c B. c - 3 a - b C. a + b - c D. c - a - b 题组集训 2 题组一 利用盖斯定律求焓变 1 2 3 4 5 6 7 8 9 √ 答案 解析 10 解析 由碳的燃烧热 Δ H 1 = a kJ·mol - 1 ,得 ① C(s) + O 2 (g) == =CO 2 (g) Δ H 1 = a kJ·mol - 1 ,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② 、 ③ ,目标反应可由 ①× 3 + ② - ③ 得到,所以 Δ H = 3Δ H 1 + Δ H 2 - Δ H 3 ,即 x = 3 a + b -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在 1 200 ℃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3. [ 2015· 江苏, 20(1) ] 烟气 ( 主要污染物 SO 2 、 NO x ) 经 O 3 预处理后用 CaSO 3 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 SO 2 、 NO x 的含量。 O 3 氧化烟气中 SO 2 、 NO x 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g) + O 3 (g) == =NO 2 (g) + O 2 (g) Δ H =- 200.9 kJ·mol - 1 NO(g) + O 2 (g ) == = NO 2 (g) Δ H =- 58.2 kJ·mol - 1 SO 2 (g) + O 3 (g) == =SO 3 (g) + O 2 (g) Δ H =- 241.6 kJ·mol - 1 反应 3NO(g) + O 3 (g) == =3NO 2 (g) 的 Δ H = ________kJ·mol - 1 。 答案 解析 - 317.3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对所给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由上到下依次标记为 ① 、 ② 、 ③ ,由反应 ① 和 ② 可知 O 2 是中间产物, ① + ②× 2 消去 O 2 ,可得目标反应,故目标反应的 Δ H =- 200.9 kJ·mol - 1 + ( - 58.2 kJ·mol - 1 ) × 2 =- 317.3 kJ·mol - 1 。 1 2 3 4 5 6 7 8 9 10 4. [ 2016· 全国卷 Ⅲ , 27(4) ② ] 已知下列反应: 答案 解析 则反应 SO 2 (g) + Ca 2 + (aq) + ClO - (aq) + 2OH - (aq) == =CaSO 4 (s) + H 2 O(l) + Cl - (aq) 的 Δ H = __________________ 。 Δ H 1 + Δ H 2 - Δ H 3 解析 将题中的 3 个反应依次标记为 ① 、 ② 、 ③ ,根据盖斯定律, ① + ② - ③ 即得所求的反应, Δ H =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题模板 叠加法求焓变 步骤 1 “ 倒 ”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来,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做减法运算了,实践证明,方程式相减时往往容易出错。 步骤 2 “ 乘 ”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乘以某个倍数,反应热也要相乘。 答题模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步骤 3 “ 加 ” 上面的两个步骤做好了,只要将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热也要相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题组二 多角度比较焓变大小 5. 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 4 ·5H 2 O(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Δ H 1 ,将 1 mol 的 CuSO 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Δ H 2 ; CuSO 4 ·5H 2 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 4 ·5H 2 O(s ) CuSO 4 (s ) + 5H 2 O(l) ,热效应为 Δ 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Δ H 2 > Δ H 3 B.Δ H 1 < Δ H 3 C.Δ H 1 + Δ H 3 = Δ H 2 D.Δ H 1 + Δ H 2 > Δ H 3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1 mol CuSO 4 ·5H 2 O(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 Δ H 1 > 0,1 mol CuSO 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 Δ H 2 < 0,1 mol CuSO 4 ·5H 2 O(s) 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 1 mol CuSO 4 (s) 和 5 mol 水,然后 1 mol CuSO 4 (s) 再溶于水, CuSO 4 ·5H 2 O 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 Δ H 3 > 0 ,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 Δ H 1 = Δ H 2 + Δ H 3 ,分析得到答案: Δ H 1 < Δ H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H 2 (g) + O 2 (g ) == =H 2 O(g) Δ H 1 = a kJ·mol - 1 ② 2H 2 (g) + O 2 (g) == =2H 2 O(g) Δ H 2 = b kJ·mol - 1 ③ H 2 (g) + O 2 (g ) == =H 2 O(l) Δ H 3 = c kJ·mol - 1 ④ 2H 2 (g) + O 2 (g) == =2H 2 O(l) Δ H 4 = d kJ·mol -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 是 A. c < a < 0 B. b > d > 0 C.2 a = b > 0 D.2 c = d > 0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H 2 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Δ H < 0 ,故 a 、 b 、 c 、 d 都小于 0 , B 、 C 、 D 错误 ; 反应 ③ 与反应 ① 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 H 2 O(g) 转化为 H 2 O(l) 为放热反应,所以 a > c , A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已知: C(s) + O 2 (g) == =CO 2 (g) Δ H 1 CO 2 (g) + C(s) == =2CO(g) Δ H 2 2CO(g) + O 2 (g) == =2CO 2 (g) Δ H 3 4Fe(s) + 3O 2 (g) == =2Fe 2 O 3 (s) Δ H 4 3CO(g) + Fe 2 O 3 (s) == =3CO 2 (g) + 2Fe(s) Δ H 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 是 A.Δ H 1 < 0 , Δ H 3 > 0 B.Δ H 2 > 0 , Δ H 4 > 0 C.Δ H 1 = Δ H 2 + Δ H 3 D.Δ H 3 = Δ H 4 + Δ H 5 √ 答案 解析 方法归纳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A 项, C(s) 、 CO(g) 在 O 2 (g) 中燃烧生成 CO 2 ,均为放热反应,则有 Δ H 1 < 0 、 Δ H 3 < 0 ; B 项, CO 2 (g) 与 C(s)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O(g)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有 Δ H 2 > 0 , Fe(s) 与 O 2 (g) 反应生成 Fe 2 O 3 (s) 为放热反应,则有 Δ H 4 < 0 ; C 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根据盖斯定律,由 ② + ③ 可得 ① ,则有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D 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根据盖斯定律,由 ③× 3 - ⑤× 2 可得 ④ ,则有 Δ H 4 = 3Δ H 3 - 2Δ H 5 。 1 2 3 4 5 6 7 8 9 10 反应热大小比较 (1) 利用盖斯定律比较。 (2) 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 A(g) + B(g) == =C(g) Δ H 1 , A(g) + B(g) == =C(l) Δ H 2 ,则 Δ H 1 > Δ H 2 。 (3) 同一反应的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 A(s) + B(g) == =C(g) Δ H 1 , A(g) + B(g) == =C(g) Δ H 2 ,则 Δ H 1 > Δ H 2 。 (4) 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 ① C(s) + O 2 (g) == =CO 2 (g) Δ H 1 , ② C(s) + 1/2O 2 (g) == =CO(g) Δ H 2 。 方法归纳 1 2 3 4 5 6 7 8 9 10 比较方法:利用反应 ① ( 包括 Δ H 1 ) 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 ② ( 包括 Δ H 2 ) 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 Δ H 3 = Δ H 1 × 某计量数- Δ H 2 × 某计量数,根据 Δ H 3 大于 0 或小于 0 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 ① 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② Δ H 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 “ + ”“ - ” 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③ 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考虑正、负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解析 题组三 反应热与化学平衡移动 8.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SO 2 (g) + O 2 (g ) SO 3 (g) Δ H =- 98.32 kJ·mol - 1 ,在容器中充入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 为 A.196.64 kJ B.98.32 kJ C. < 196.64 kJ D . > 196.64 kJ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O 2 (g) + O 2 (g ) SO 3 (g)Δ H =- 98.32 kJ·mol - 1 的含义,可知 SO 2 和 O 2 反应生成 1 mol SO 3 时放出的热量为 98.32 kJ ,所以生成 2 mol SO 3 时放出的热量为 196.64 kJ ,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 196.64 kJ ,故选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已知 298 K 时, 2SO 2 (g) + O 2 (g) 2SO 3 (g) Δ H =- 197 kJ·mol - 1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 1 ;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SO 2 和 1 mol 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 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 是 A.2 Q 2 = Q 1 B.2 Q 2 < Q 1 C. Q 2 < Q 1 < 197 kJ D. Q 2 = Q 1 < 197 kJ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SO 2 (g) + O 2 (g) 2SO 3 (g)Δ H =- 197 kJ·mol - 1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 1 mol SO 3 气体放热 98.5 kJ ,加入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生成的 SO 3 量小于 2 mol ,所以 Q 1 < 197 kJ,1 mol SO 2 和 1 mol O 2 相当于在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即 Q 2 < Q 1 ,综上: Q 2 < Q 1 < 197 kJ 。故选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已知 2SO 2 (g) + O 2 (g) 2SO 3 (g) Δ H =- 197 kJ·mol - 1 。在 25 ℃ 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a 1 ;若 25 ℃ 时,在此恒压密闭容器中只通入 1 mol SO 2 和 0.5 mol 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a 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 是 A.2 a 2 = a 1 = 197 kJ B.197 kJ > a 1 = 2 a 2 C. a 2 > a 1 > 197 kJ D.2 a 2 < a 1 < 197 kJ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恒温恒压下,对于可逆反应 2SO 2 (g) + O 2 (g) 2SO 3 (g)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与只通入 1 mol SO 2 和 0.5 mol O 2 互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相等,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关系: a 1 = 2 a 2 ;在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是指完全转化的热量,所以 a 1 < 197 kJ ,即 197 kJ > a 1 = 2 a 2 ,故选 B 。 1 2 3 4 5 6 7 8 9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