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9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课件(96张)(全国)
专题 十三 中华 文化与文化 强国 知识专题突破 高考真题引领 栏目索引 核心考点探究 40 题解题突破 考向一 中华文化 1.(2014· 全国 Ⅱ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 3 4 答案 解析 高考真题引领 解析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并非中华餐饮文化, ② 不选 ; 现代 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错在 “ 丰富和扩展了内涵 ” ,既没有体现,也不合实际, ④ 不选 。故 本题答案选 B 。 2 3 4 1 2 3 4 1 考向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2016· 全国乙卷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 “ 还原历史真相 ” 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 “ 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 ”“‘ 火烧邱少云 ’ 违背生理学 ”“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 ” 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 2 3 4 答案 1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 “ 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 ” 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 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 (1)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解析 解析 谣言 属落后文化,针对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首先要增强对落后文化的辨别眼力和抵御能力,其次要发挥大众传媒在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同时 要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和弘扬英雄精神 。 2 3 4 1 2 3 4 答案 解析 1 (2) 班级召开 “ 我为英雄点个赞 ” 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 ( 两条,每条 10 ~ 30 个字 ) 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勤奋 学习,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本领 ;深入 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解析 要紧扣 “ 为英雄点个赞 ”“ 学习英雄 ” 以及条数和字数限制。 考向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2017· 全国 Ⅰ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 “ 墨子号 ” 遨游太空,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 “ 蛟龙 ” 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 ……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 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 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3 4 1 √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 文化素养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非科学素养, ① 错误 ; 文化 具有多样性,不能强行让各种文化统一,也不能人为地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③ 错误 ; 排除 ①③ , ②④ 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 C 。 考向四 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015· 全国 Ⅰ )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实事求是 ”…… 大学校训引导 莘莘学子成长成才。 2014 年 4 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 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 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 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 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3 4 1 答案 解析 √ 解析 从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实事求是 ” 我们可以推出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所以 ① 正确 ; 通过 大众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的故事》才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故 ② 符合题意 ; “ 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 的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故 ③ 排除 ; 校训 宣传并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基本的途径应是 “ 践行和行动 ” ,故 ④ 排除。故选 A 。 2 3 4 1 感悟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中华文化的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和原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措施、思想道德建设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以主观题为辅 。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 ( 1 ) 结合《中国诗词大会》、孔子学院等热点现象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 2 ) 结合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女排精神等热点考查弘扬民族精神。 ( 3 ) 结合时代楷模的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等文化热点考查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点。 ( 4 ) 关注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文化惠民项目,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相关知识。 ( 5 ) 结合文艺精品下乡惠民活动、精准文化扶贫、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等文化活动,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 1. 中华文化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核心 考点 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点整合 核心考点探究 历程 萌动 —— 春秋战国、诞生 —— 秦统一、发展 —— 汉代 、强盛 —— 隋唐、扩展 —— 宋元明 表现与见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示自身的特征,同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 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1) 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 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 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 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5) 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思维拓展 中华文化与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 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 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 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 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文化的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前挂后联 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基本 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必要性 及 意义 ①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 主心骨 ” 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民族精神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 民族精神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 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 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 前挂后联 (4) 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创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特征,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5) 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6)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7) 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1.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2016· 天津高考, 11C) 提示 文字 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答案 提示 走出误区 2 3 4 5 1 6 2. 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 )(2016· 江苏高考, 23B) 提示 古代 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6 3. 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 ( 2016· 北京高考, 24 ④ ) × 答案 提示 文化 创新的动力应该是社会实践。 提示 2 3 4 5 1 6 4. 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 )(2015· 福建高考, 29 ① ) 提示 文化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汉字是文化现象,不是纯自然的。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6 5. 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 )(2015· 山东高考, 31B) 提示 史书 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6 6.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 ) ( 2014· 全国 Ⅱ , 19 ④ ) 提示 现代 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 2 3 4 5 答案 提示 1 6 预测一 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特色文化,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例 1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 “ 百戏之祖 ” 。昆曲的特点表明 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 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④ D . ③④ √ 答案 解析 热点预测 解析 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数百年的历史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 ①③ 正确 ; 题 干中没有涉及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也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故 ②④ 与题意不符。本题答案选 B 。 变式 1 随着 “ 中文热 ” 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 100 个汉字认识中国》。《 100 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① 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 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 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从 “ 汉字 ” 和 “ 100 个汉字的流畅易懂、精妙优雅 ” 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① 入选 ; 包容 性强调的是 “ 求同存异 ” 和 “ 兼收并蓄 ” ,而题干没有体现出来, ② 不符合题意 ; 同样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 不符合题意 ; 该 教材出台的背景是 “ 中文热 ” 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因此这样做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 入选。因此本题答案为 C 。 预测二 结合引言、实例、时政等素材,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例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里约奥运会上的女排队员们坚持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最终时隔 12 年再度获得奥运会金牌。下列诗词名句与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文思想不一致的是 A.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 陈俊卿 ) B.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左传 )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 ) √ 答案 解析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 “ 自强不息 ” 的精神。 A 的意思是 “ 土地贫瘠,没有办法种植农作物,而松柏易种植,生命力顽强也不需要过多的照料;因为家境贫穷,孩子会潜心学习以解决家庭的清贫 ” ,该诗句说明的是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勤奋求学的进取精神 ; B 强调的是人们要注意节俭,不要奢侈浪费,这与题干不符合 ; C 、 D 很明显也强调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因此 本题选 B 项。 变式 2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 “ 中国道路 ” ,也在于拥有 “ 中国精神 ” 。正是 “ 中国精神 ” 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 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③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 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A.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 可知,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 ①③ 符合题意 ; ② 表述错误,排除 ; 材料 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④ 不符合题意。答案 D 正确。 1. 我国的文化现状 核心考点 2 文化生活现状与文化强国建设 考点整合 是什么 ① 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② 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怎么办 ① 从国家角度看: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 从文化企业角度看: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③ 从个人角度看: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原因 ① 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 措施 ①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 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⑤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⑥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⑦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 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主要内容 ① 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 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 文化: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④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根本 途径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主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1.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 ) ( 2015· 北京高考, 26D) 答案 提示 保障 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政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 提示 走出误区 2 3 4 5 1 2. 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 ) ( 2015· 江苏高考, 22C) 提示 人民群众 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3. 剧目创作应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 )(2015· 海南高考, 16 ② ) 提示 文化 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4.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 ) ( 2014· 山东高考, 30A) 提示 通俗 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5. 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 ) ( 2011· 山东高考, 21D) 提示 文化 建设应改造落后文化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 答案 提示 2 3 4 5 1 预测一 结合具体举措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例 1 “ 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 下列题肢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 ① 江西省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 100 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②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③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完全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 ④ 开展全城寻找 “ 最美家庭 ” 活动 A.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热点预测 答案 解析 解析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哪些题肢。 ① 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发展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无关 ; ② 表述错误,应该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从而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故排除 ; ③④ 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本题选 D 。 变式 1 近年来,我国推行博物馆惠民政策,推进实施免费开放。目前,已有 4 013 座博物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博物馆 ① 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② 可以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 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博物馆免费开放,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① 正确 ; 免费 开放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 ② 不选 ; 免费 开放博物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 正确 ; 文化 交流的基本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免费开放博物馆不是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 ④ 不选。故本题答案选 A 。 预测二 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例 2 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 “ 去思想化 ”“ 去价值化 ”“ 去历史化 ”“ 去中国化 ”“ 去主流化 ” 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启示我们 ①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 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 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影响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 “ 去思想化 ”“ 去价值化 ”“ 去中国化 ” ,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启示我们应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故 ①② 符合题意 ; ③ 与题意不符 ; ④ 错误,对待外来文化,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本题答案选 A 。 变式 2 习近平总书记在 “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 ” 时谈到四个 “ 讲清楚 ” :一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总之,四个 “ 讲清楚 ” 是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的责任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四个 “ 讲清楚 ” 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 (1) 每个国家发展道路不同,我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 (2) 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5) 四个 “ 讲清楚 ” 充分肯定中华文化价值和文化发展的责任,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回答 好本题,对四个 “ 讲清楚 ” 既要一一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才能全面组织答案。 1.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 考点 3 思想道德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整合 措施 原因 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措施 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 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 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 ③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①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 个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 目标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什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 ①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怎么办 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 活力 怎么办 ⑤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⑦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关于 “ 个人如何做 ” 的文化生活知识汇总 (1)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自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前挂后联 (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要求我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要求我们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8) 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要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需要我们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 ( 10) 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 设立好人馆,拓宽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渠道。 ( ) ( 2016· 海南高考, 15 ② ) 答案 提示 设立 好人馆,拓宽了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渠道 。 × 提示 走出误区 2 3 4 5 1 6 2. 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 )(2016· 浙江高考, 35 ④ ) 答案 提示 提升 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不是只能依靠法律。 × 提示 2 3 4 5 1 6 3. 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 ) ( 2015· 全国 Ⅰ , 20 ④ ) 答案 提示 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应是 “ 践行和行动 ” 。 × 提示 2 3 4 5 1 6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 2014· 江苏高考, 3C) 答案 提示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提示 2 3 4 5 1 6 5. “ 不妄、不苟、不敢 ” 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 )( 2014· 广东高考, 31 ④ ) 答案 提示 要 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 提示 2 3 4 5 1 6 6. 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 )( 2014· 天津高考, 11BC) 答案 提示 科学 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提示 2 3 4 5 1 6 预测一 结合学习模范人物和弘扬社会新风,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 相关 内容 例 1 有这么一群人,灾难来临时,永远逆行 —— 可敬的消防战士!可敬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留给我们的不光是最帅的逆行,最美的背影,更是深深的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 ① 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② 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 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 弘扬了主旋律,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A. ①③ B . ②③ C. ①④ D . ②④ 答案 解析 √ 热点预测 解析 消防战士和医护工作者的行动中体现出很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体现出勤劳勇敢等民族精神,但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故 ①③ 不符合题意 ; 题 干中主人公的行为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的体现,故 ②④ 正确。本题答案选 D 。 变式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微公益 ” 的新理念一反公益乃富人团体的慈善作为这一观念,倡导普通大众从身边小事入手,汇聚点点滴滴和举手之劳,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传递爱心。这说明 ① 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② 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④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 B . ②③ C. ①④ D . ③④ 答案 解析 √ 解析 倡导普通大众从身边小事入手,这说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 正确 ; “ 微公益 ” 的新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个人践行新理念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这说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 正确 ; 发展 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① ; 经济 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思想道德水平并不一定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② 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 D 。 预测二 结合文化活动,考查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 知识 例 2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 “ 微公益 ” 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 微公益 ” ① 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 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 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A.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④ D . ③④ 答案 解析 √ 解析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材料没有反映 ② ; ④ 中的 “ 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 符合材料要求,但是 “ 科学文化素养 ” 并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 B 。 变式 2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创设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 “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 。 答案 答案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 创设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3)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 三结合 ” 教育网络,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4) 立足社会实践,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5)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6)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主观世界。 1. 文化生活考查点 (1) 弘扬工匠精神、 “ 老西藏精神 ” 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原因及措施。 (2) 结合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考查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3) 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 命题探究 ( 三 )—— 从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角度命题 40 题解 题突破 命题角度 2. 生活与哲学考查点 (1)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 (2)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约奥运会上,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时隔 12 年再获奥运冠军。 2017 年 2 月 8 日,郎平携中国女排获 2016 年度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中国女排是一个传奇,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材料一 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主教练和助理教练需要团结合作,教练和队员之间需要团结信任,队员和队员之间需要心领神会的配合;入选国家队,就要有责任,有担当,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女排队员心怀祖国,兢兢业业成就了自己,鼓舞了国人。 “ 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 ” 典型例题 排球是一项传统运动,中国女排既继承了老女排快速多变的优良传统, “ 短平快 ” 让人由衷赞叹;中国女排也学习了亚洲日韩的长处,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了由中国女排独有的 “ 高快结合,灵活多变 ” 的战术体系。郎导说,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就要吸收借鉴最先进的训练理念。 “ 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 ” 是中华体育的精髓和灵魂,中国女排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 材料二 世界上获得前几名的女排球队都很注重细节,想尽办法减少自身失误,双方实力接近的比赛,失利的球队往往就输在一些细节上,中国女排就特别注重抠细节, “ 追求每一分 ” 和 “ 认真打好每一球 ” 折射出了中国女排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 中国女排在各个位置都力争实现科学配置:一传抓稳定,这次里约奥运的林莉、张常宁的一传就相当到位稳健,人们看到最风光的是朱婷这样的主攻手,但也需要恰到好处的二传,二传把球传好,除了自身技艺外,一传是否到位至关重要。中国女排三条线无缝对接、配合默契,靠的就是磨练小技术 。 反复回放观看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和荷兰、塞尔维亚的两场交战录像,面对决定国家队命运的巅峰对决,对方的主教练,夹着战术夹不停地走 动、呐喊,中国的郎平,指挥若定,在关键时刻的暂停、换人、战术布置和调整显示出一代名帅风范,和强敌对抗,关键时候斗的是主帅的心力。 材料 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中国女排在比赛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恪守体育道德,受到全世界的尊重与好评,也为我们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 答案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女排精神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答案 ①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 ②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协作,勇于担当 。 ③ 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开放包容,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 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追求卓越。 答案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女排的战术配置与策略体现的哲理。 答案 ① 重视细节,磨练小技术,关键时刻的调整,表明重视量的积累,是成功的关键 。 ② 各个位置的科学配置,三条线的无缝对接,说明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③ 关键时刻主帅的心力决定成败,表明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④ 中国女排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认识和利用排球运动规律,实现了尊重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答案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学习女排的这一精神提出 2 条宣传标语。 答案 ① 树立规则意识,在实践中严守规则 。 ② 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 评分说明:围绕 “ 规则 ”“ 法治 ”“ 道德 ” 解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 教材术语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④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⑤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答题语言 ⑥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⑦ 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⑧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时政语言 (1) 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2) 发扬工匠精神,弘扬民族品牌,推动创新发展,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精造,让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品牌。 (3)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 (4) 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