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7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 ‎ ‎ ‎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2.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1和17        B.12和9         C.14和 6         D.15和8‎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6.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         (2) 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 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8.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9.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32—+H2O B.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 CH3COONa+H+ == CH3COOH + Na+‎ C.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Na+ 2H2O== Na++2OH—+H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Cu2+ + SO42— +Ba2+ + 2OH—== Cu(OH)2↓+ BaSO4↓‎ ‎11.在pH=1时,可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Ca2+、CH3COOH、Br—、Na+          B.NO3—、Fe3+、Mg2+、SO42—‎ C.HClO、Ba2+、Na+ 、Cl—               D.K+、Cl—、Al3+、SO32—‎ ‎12.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1为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 ‎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10分)‎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 ‎ ‎ ‎ ‎ ‎ ‎ ‎ ‎①‎ ‎ ‎ ‎②‎ ‎ ‎ ‎3‎ ‎ ‎ ‎③‎ ‎④‎ ‎⑤‎ ‎ ‎ ‎⑥‎ ‎⑦‎ ‎⑧‎ ‎4‎ ‎⑨‎ ‎ ‎ ‎ ‎ ‎ ‎ ‎ ‎ ‎ ‎ ‎⑩‎ ‎ ‎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         和              ;‎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非金属最强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                                                                       。‎ ‎14.(9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Y是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流向            电极。‎ ‎15.(10分)‎ 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1)X的分子式是            ;‎ ‎(2)X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达);‎ ‎(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下反应生成Y,Y的结构简式是            ;‎ ‎(4)X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若184gX和120gZ反应能生成106gW,计算该反应的产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 ‎16.(6分)‎ PCl5的热分解反应如下:‎ PCl5(g) PCl3(g) + Cl2(g)‎ ‎(1)  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17.(9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 以下是选考题,其中第18、19、2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题,第22、23、24、25‎ 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题,第26、27、28、29题为《化学与技术》模块题。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A.环已烯         B.丙炔         C.乙烷           D.苯 ‎19.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20.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现在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11分)‎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        ,E        ,G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        ,‎ 反应④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        ;‎ ‎(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        、⑤        。‎ ‎《物质与结构模块》‎ ‎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 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24.NaCl的晶胞如右图,每个NaCl晶胞中含有的Na+‎ 离子和Cl-离子的数目分别是 A.14,13 B.1,1 C.4,4 D.6,6‎ ‎25.(11分)‎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      ,C的元素符号为      ;‎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 ‎《化学与技术》模块 ‎26-28为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6.下列有关合成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 B.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应以带有支链的为宜 C.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洗涤效果 D.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 ‎27.下列有关生铁炼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必要的元素,改善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B.适当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杂质 C.加入硅、锰、铝等合金元素调整成分并脱去钢水中的氧 D.除去生铁中的非金属元素 ‎28.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A.硬水的软化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29.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 ‎                                                                       ;‎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利用率(%)=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考生如给出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同样给分。‎ 第I卷 ‎1、B 2、B 3、C 4、B 5、C 6、D 7、A 8、A 9、D 10、D 11、A 12、A 第II卷 ‎13、(1)Si Ar ‎(2)K F ‎(3)铝(或Al)2Al(OH)3 + 3H2SO4==Al2(SO4)3 + 6H2O ‎ Al(OH)3 + KOH==KAlO2 +2H2O ‎ ‎(4)在NaBr溶液中通入氯气(或加入氯水),溶液液变红棕色(或橙色)。‎ ‎14、(1)Cu AgNO3‎ ‎(2)正极 Ag+ +e-=Ag↓ Cu-2e-=Cu2+ ‎ ‎(3)X Ag ‎15、(1)C2H6O ‎(2)2C2H5OH + 2Na 2C2H5ONa + H2↑‎ ‎(3)CH3CHO ‎ ‎(4)Z为CH3COOH,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H3COOH + C2H5OH CH3COOH + H2O ‎ ‎ 已知n (CH3COOH)===2mol ‎ n (C2H5OH)== > 2mol ‎ 所以乙醇过量,应以乙酸计算产率 ‎ 2mol乙酸完全酯化可生成乙酸乙酯2mol×88g·mol-1=176g ‎ 所以该反应的产率为 ‎ ×100%=60.2%‎ ‎16、(1)K== ‎(2) PCl5(g) PCl3(g) + Cl2(g)‎ c(起始)(mol/L) =0.200 0 0‎ c(变化)(mol/L) 0.150 0.150 0.150‎ c(平衡)(mol/L) 0.050 0.150 0.150‎ 所以平衡常数K====0.45‎ ‎17、(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和2‎ ‎(2)3和4‎ ‎(3)开始反应温度 6和7‎ ‎(4)一定量的金属跟足量的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 选考题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D ‎19、B ‎20、A ‎21、(1)CH2=CH2 HOOC(CH2)4COOH ‎(2)‎ ‎(3)加成 缩聚 ‎《物质与结构模块》‎ ‎22、C ‎23、D ‎24、C ‎25、(1)N ‎(2)Cl K ‎(3)Mn 1s22s22p63s23p63d54s2‎ ‎(4) 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化学与技术》模块 ‎26、B ‎27、D ‎28、D ‎29、(1)2NH4Cl +(OH)2 CaCl2 +2NH3↑+2H2O ‎ ‎(2)NH3 +H2O +CO2 +NaCl=NaHCO3↓+ NH4Cl ‎ ‎ 2NaHCO3Na2CO3 +CO2↑+H2O ‎ ‎(3)前者的CO2 来自合成氨厂,后者的CO2 来自煅烧石灰石。‎ ‎(4)×100%=100%‎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第I卷 ‎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 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7.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 ‎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HCOO— + H3O+ ‎ B、CO2+H2OHCO3— + H+ ‎ C、CO32— + H2OHCO3— + OH— ‎ D、HS— + H2OS2— + H3O+‎ ‎10.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 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5%‎ ‎1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12、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 、K+、SO42—‎ B、CO32_、NO3—、HCO3—、Na+‎ C、Na+、ClO—、AlO2—、NO3—‎ D、CrO42—、K+、Na+、SO42—‎ 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 ‎ 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 ‎ 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 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 ‎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 ‎15.(8分)反应A(g)+B(g)  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6.(10分)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 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 _;‎ ‎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 回答下列问题:‎ ‎ (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 (3)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________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 ‎ 以下是选考题,其中第18、19、2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题,第22、23、24、25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题,第26、27、28、29题为《化学与技术》模块题。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8.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19.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20.1mo1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L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 ‎ A、C5H10O4 B.C4H8O‎4 C.C3H6O4 D.C2H2O4‎ ‎21.(11分)A、B、C、D1、D2、E、F、G、H均为有机化合物,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问题。‎ ‎ (1)直链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①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1或D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G可应用于医疗、爆破等,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 ‎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2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24.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 ‎25.(11分)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 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杂化轨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_____。‎ ‎(2)Y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_______晶体、_______晶体:‎ ‎(3)X的氧化物与Y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填分子式)__________;‎ ‎ (4)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____________, 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 ‎《化学与技术》模块 ‎26-28为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6.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27.普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磷肥,其主要成分是:‎ ‎ A.Ca5(PO4)‎3F B. Ca(H2PO4)2·H2O和CaSO4‎ ‎ C.Ca3(PO4)2和CaHPO4 D.CaHPO4和Ca(H2PO4)2‎ ‎28.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29.(11分)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5‎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6‎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回答以下问题: ‎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__________; 在电化学腐 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考生如给出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同样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B D C D B A C D B C ‎13、(1)H2+S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CO2 ↑+2SO2 ↑+2H2O 或Cu+ 2H2SO4(浓)CuSO4 +SO2 ↑+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14、(1)7;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 SiH4‎ ‎15、(1)放热 ‎(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4)减小、减小 ‎16、(1)B、D、F 选择B,目的: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选择D,目的:除去空气中的CO2‎ 选择F,目的:除去空气中的O2‎ ‎(2)h→g→d→c→k→l→a→b ‎ ‎(3)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17、(1)C5H10O ‎(2)HOOC—CH2—COOH,‎ HOOC—CH2—COOH + ‎2C2H5OHC2H5OOC—CH2—COOC2H5 +2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HO—CH2—CH2—CH=CH—CH3‎ ‎(4)2;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 ‎18、D ‎19、B ‎20、D ‎21、(1)CH2=CH—CH3‎ ‎(2)Cl2、高温 ‎(3)加成反应 ‎(4)CH2=CH—CH2Cl +Br2 CH2Br—CHBr—CH2Cl ‎(5)‎ 我觉得:‎ E的结构从中学生的思维可以是:‎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Mg ‎24 C1 35.5‎ Ca 40 Fe 56 Ag l08 Pb 20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w.w.w.k.s.5.u.c.o.m ‎2.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AgI> Ag2CrO4 B.AgCl> Ag2CrO4>AgI ‎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6.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0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 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2- 3浓度的2倍 ‎ 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 、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ClO B.Al2O‎3 C.N203 D.SiO2‎ ‎8.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04‎ 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乙醇 C.丙烯 D.苯 ‎9.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 B.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 =Cu2+ + 2e—‎ ‎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 + 2H+ = A13+ + H2↑‎ B.碳酸锌溶于稀硝酸中:CO2- 3 + 2H+ =H2O + CO2↑‎ C.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02:2CH3COO— + CO2 + H20 = 2CH3COOH + CO2- 3 ‎ D.少量Cl2通入KI溶液中:Cl2+ 2I— =‎2C1— + I2‎ ‎11.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1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溴苯 B.对二甲苯 C.氯乙烯 D.丙烯 第Ⅱ卷 ‎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_____;‎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H________0(填“>”、“<”或“=”);‎ ‎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02)= _____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______:‎ ‎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03的量 C.移出部分C02‎ ‎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15.(9分)A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ⅡA族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从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由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G和D的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D与H反应可能生成的盐有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实际生产中,可由F为原料制备单质A,简述一种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6、(8分)有机物A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便于使用,通常将其制成化合物D ‎,D在弱酸性条件下会缓慢释放出A。合成D的一种方法及各物质间 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A与氯气反应可生成C,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经测定E中含有氯元素,且E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由A直接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在弱酸性条件下,D与水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的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么 (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 a g,m(H2O)= b g,则Ar(Cu)= _______________;‎ ‎(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① CuO未完全起反应 ② CuO不干燥 ‎ ③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 碱石灰不干燥 ‎ ⑤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 ‎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 第18、19、20三题的第Ⅰ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做答并写明小题号。‎ ‎18.(20分)‎ ‎18-I(6分)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 A. 2-甲基-l,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丙炔 ‎18-II(14分)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6.0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g C02和‎3.6g H20;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 (2)A为一取代芳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F存在于栀子香油中,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6)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___________个,其中核磁共 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l:1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结构简式)。‎ ‎19、(20分)‎ ‎19-I(6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 B、Cl0— 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 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 D、SiF4和SO2— 3 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19-Ⅱ(14分)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填“<”或“>”);‎ ‎ (3)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 (5)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 ①该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 ‎ ②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_______________;‎ ‎ ③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20、(20分)‎ ‎20-Ⅰ(6分)固硫剂是把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以盐的形式固定在炉渣中的物质,可 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下列物质中可用做固硫剂的有 ‎ A.CaO B.Na‎2C03 C.NH4N03 D. P205‎ ‎20-Ⅱ(14分)以黄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流程可简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炉气制造中,生成S0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炉气精制的作用是将含S02的炉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干燥,如果炉气不经过精制,对S02催化氧化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精制炉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ll%、N2为82%)中S0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下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0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0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S02催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充分利用能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考生如给出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同样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C D C A AC C BD D B AC ‎13、(1)浓盐酸、四氧化三铁;‎ ‎18-I A、D ‎18-II ‎(1)C2H4O2‎ ‎(2)‎ ‎(按教材:)‎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 学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 ‎ K39 Fe56 Cu64 I127 Au19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 甲醇 B. 乙炔 C. 丙烯 D. 丁烷 ‎2.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 22.30‎mL B. 22.35mL C. 23.65mL D. 23.70mL ‎3. 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H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4.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 B. 的原子序数为53‎ 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5.已知:2Zn(s)+O2(g)=2ZnO(s) △H=-701.0kJ·mol-1 ‎ ‎ 2Hg(l)+O2(g)=2HgO(s) △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 +519.4kJ·mol-1 B. +259.7 kJ·mol-1 ‎ C. -259.7 kJ·mol-1 D. -519.4kJ·mol-1 ‎ ‎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 H2O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的氧化 D. NiO(OH) 2的氧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A. 乙烷 B. 甲苯 C. 氟苯 D. 四氯乙烯 ‎8. 对于可逆反应,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比为2:1‎ B.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10.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11.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 ‎12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卷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9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请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9分)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 ‎(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______________,还生成少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 ‎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 ‎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 ‎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 ‎15.(9分)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16.(8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 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 (3)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 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5) 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7.(9分)硫酸亚铁铵[(NH2)2SO4·FeSO·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 玻璃棒 ⑦ 酒精灯 (2) 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 (3) 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 (4) 本实验制的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 ‎ 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 第‎18.19.20‎三题的第一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二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并写明小题号。‎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 ‎18-1(6分)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18-11(14)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 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 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 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 ‎19-I(6分)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 A.SO2 B.BeCl‎2 C.BBr3 D.COCl2‎ ‎19-II(14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 ‎(3)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__。‎ ‎20.【选修2——化学与技术】(20分)‎ A.“接触法”制H2SO4时,催化氧化阶段的反应原理为 B.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 C.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 D.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 ‎20-II(14分)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卢布兰芳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氨碱法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D_______。(写化学式);‎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联合制碱法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考生如给出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同样给分。‎ ‎1—5ABDCC 6D 7CD 8BD 9AD 10D 11D 12AB ‎13(1)三 VA ‎ ‎(2)NH3 ‎ ‎(3)‎ ‎(4)N2O5 ‎ ‎(5)N4S4‎ ‎14(1)MgO Mg3N2 ‎ ‎(2)+2 CH3MgCl+H2O=Mg(OH)Cl+CH4 ‎ ‎(3)①②③⑤‎ ‎15(1)Cl2+H2OHCl+HClO ‎ ‎(2)0.015 mol·L-1 ‎ ‎(3)增大 ‎ ‎(4)溶解方向 ‎16(1)乙醇 ‎ ‎(2)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 ‎(3)CH3CHO ‎ ‎(4)CH3COOCH2CH2OOCCH3 ‎ ‎(5)或CH2=CHOH ‎17(1)②④⑤ ‎ ‎(2)过量的硫酸能保证铁屑充分反应完,同时也能防止生成的硫酸亚铁水解 ‎(3)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 ‎(4)KSCN 溶液呈现血红色 ‎18(1)‎ ‎(2)酯化反应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3)‎ ‎(4)‎ ‎(5)‎ ‎19 I. BC ‎ II.(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 ‎(2)固体吸水后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 ‎(3)正四面体型 sp3 ‎ ‎(4)3:1 金属键 ‎ ‎(5)AuCu3H8‎ ‎20 I. A ‎ II. (1)①NaCl+H2SO4(浓)=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②Na2SO4+‎2C+CaCO3 CaS+Na2CO3+2CO2↑ ‎ ‎(2)Ca(OH)2 NH3 ‎ ‎(3)简化生产设备、提高食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 ‎ ‎(4)因KHCO3的溶解度大于于NH4Cl的溶解度,当CO2通入到溶有NH3的KCl溶液中时,不会析出KHCO3。‎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l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Zn—6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HCl、 CuCl2、 Ba(OH)2 B. NaOH、CuSO4、 H2SO4‎ ‎ C. NaOH、H2SO4、 Ba(OH)2 D. NaBr、 H2SO4、 Ba(OH)2‎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2+ C.M3+ D. MO2+‎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8.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 A . BaCl2和(NH4)2S03 B . AgNO3和NH4Cl ‎ C.FeCl3和NaHCO3 D. KCl和Na2CO3‎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11.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b B.a>b C.c (A-)= c(Na+) D.c (A-)< c(Na+)‎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32-+ 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 + ClO- + 2OH–= SO42-+Cl-+ H2O ‎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 + 2H+ = H2S↑+ 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l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做答。第l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 ‎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 已知:①N2(g)+2O2(g)= N2H4 (1) △H1= -195kJ·mol-1 ‎ ‎ ② (1) + O2(g)= N2(g) + 2 H2O △H2= -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为 ‎ ‎ 。 ‎ ‎14.(9分)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己知:Ksp[Fe(OH)3]= 4.0×10-38)‎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 回答下列问题:‎ ‎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过程I 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 ‎ (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 。(列式计算)‎ ‎15.(9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16.(9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 ,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氧化钠辖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 。‎ ‎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 ,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如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法拉第常数F=9.65×l04C · 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 ‎(标准状况)。‎ ‎17.(9分)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 乙醇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密度/g · 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一l30‎ ‎ 9‎ ‎ -1l6‎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儆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18、19、20三题的第I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II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做答并写明小题号。‎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20分)‎ ‎18-I(6分)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有 ‎ A.乙酸异丙酯 B.乙酸叔丁酯 ‎ C.对二甲苯 D.均三甲苯 ‎18-II(14分)‎ ‎ 化合物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C5H8。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 回答下列问题:‎ ‎ (1)A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名称是 ; ‎ ‎(2)B的分子式为 ;‎ ‎(3)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 ‎ (4)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 (5)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A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聚集双烯(C=C=C)结构单元的链状烃还有 种,写出其中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分)‎ ‎19-I(6分)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 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 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 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19-II(14分)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 (2)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镉晶胞的体积是 ‎ ‎ cm3、晶胞的质量是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列式计算,己知Ar(Cu)=63.6);‎ ‎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 ‎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 ‎20.[选修2——化学与技术] (20分)‎ ‎20-I(6分)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20-II(14分)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 ;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设备B的名称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 ‎ ‎ ;‎ ‎(4) 设备C的作用 ;‎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 CO2 (g)+ H2 (g)‎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