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 C.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D.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夏商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掌管天道和人事。夏商史官是沟通天人之际的使者,承担着通过宗教活动将上天意志传达到人间,维持上天对人间的统治秩序的职责。周人对殷商以来的“天命观”产生怀疑,有了“天命靡常”的思想,把目光转向了“德”与“民”,更加注重人事。这使周代史官的职能更注重人事方面,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并协助治理,尽忠职守以维护统治。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王权和神权相结合,而不是分离,故A选项错误;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故B选项错误;“取决于”一词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 2.学者王刚指出,伴随秦汉间政治的展开,汉初宰相开始从“主事”走向“主臣”,在抛弃事务主义及文牍主义的过程中,通过“主臣”建设健全官僚团队,达到“百姓亲附”的目的,从而日渐疏离秦政精神。据此可知,汉初宰相的这一转变有利于 A. 巩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B. 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 C. 健全关注民生的官僚集团 D. 践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由汉初宰相疏离秦政精神,“抛弃事务主义及文牍主义”,通过“建设健全官僚团队”,追求“百姓亲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努力有利于官僚集团的发展和落实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官僚集团建设的目的是使“百姓亲附”,A项不符合题意;抛弃“文牍主义”和“主臣”建设,侧重的是官员的办事能力,不是文化水平,B项错误;汉初宰相要达到“百姓亲附”,不是与民休息,D项不符合题意。 3.“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从秦朝一直到明清,都存在着“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分封制一直在起重要作用 B 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机构相互制约 唐朝的政治具有民主的色彩 C 明朝时废除了宰相制度 明朝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D 清朝时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答案】C 【解析】 “明朝时废除了宰相制度”是君主专制得以强化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 “从秦朝一直到明清,都存在着“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为了突出君主独尊的地位,不能得出“分封制一直在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故A项不符合题意;“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机构相互制约”不能体现唐朝的政治民主性,因为其本质仍是封建专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清朝虽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但仍设有广州“十三行”统经营对外贸易,故D项不符合题意。 4.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 A. 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 B. 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 C. 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 D. 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 5.修昔底德在分析雅典民主时指出,普通人常常容易不用批判的方式去接受所有古代的故事,“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 主张雅典城邦实行精英政治 B. 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 C. 认为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 D. 认为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答案】A 【解析】 “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在修昔底德笔下,大多数人容易受人蛊惑、煽动,性情多变,政策缺乏连续性,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只能接受拥有智慧的精英人物的领导,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并非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排除B;材料反映出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并非说明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弊端分析解答。 6.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称为市民法,即市民自已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据此可知,在盖尤斯看来,万民法的创立 A. 是自然法观念的实践 B. 导致罗马法律内部冲突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法学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可以看出,万民法是以自然法原理而制定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律内部冲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万民法的创立“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排除C;根据“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即市民自己的法”,属于市民法,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结合所学罗马法的特点、内容分析解答。 7.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 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 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 D. 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意识形态是指以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的政治权力为社会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和体系,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恰恰就是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故选A。1879年法国已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显然已经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诉求,排除B;C项的说法浮于表面,与A项相比并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法国在1875年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C.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D.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陈旭麓资本主义扩张一方面造成落后地区原有的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又推动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进程,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旨在强调西方侵略的影响而非动机,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中西方社会差距,排除。 9.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 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B.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C.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D. 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太平天国符合材料“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的描述,故选A。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BD项错误;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C项错误。 10.1877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到达伦敦,所携带的国书却是专为“惋惜滇案”的,“并无充当公使文凭”。清廷依照与周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人,结果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说明当时 A. 传统朝贡体系及观念已经瓦解 B. 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 C. 晚清政府对近代外交毫无了解 D. 晚清谋求外交转型受到英国阻挠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派遣郭嵩焘、刘锡鸿出使英国,但不给近代意义上的国书,只是按照传统颁发一道诏书而已,而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近代中国外交带有传统的外交观念,说明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B项正确。由材料“清廷依照与周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可知清政府的外交带有传统的朝贡外交观念,并不是已经瓦解,A项错误。材料反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的理念,而不是对近代外交毫无了解,C项错误。材料反映清政府的外交不符合近代外交的理念,并非英国阻挠中国外交转型,D项错误。 11.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揭露清政府借辫子来残杀民众的血腥行为。即使仍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也自愿剪掉辫子,“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剪辫时,还“鸣放爆竹”、“办酒宴”。这反映了当时 A. 新政权强化民族意识和认同 B. 日本暴行激起台湾民众不满 C. 南京临时政府推动习俗变革 D.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可知,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在武昌起义后得到了强化,故选A。材料中湖北军政府揭示的是清政府的暴行,而非日本,排除B;材料中的主体是湖北军政府,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国民的民族意识,并非民主共和观念,排除D。 12.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D.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表明费正清认为共和政体与中国社会状况不相符合,难以植根于中国社会实际。故答案为C项。材料认为“新政体”与中国社会状况不相符,不是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也不是认为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改良的含义,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主张,排除D项。 13.下图近代漫画家杜宇所作,名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漫画中左下方之手粗壮有力,袖口有“抵制日货”字样;右上方之手细软无力,袖口有“政府”字样;鱼身上有“青岛”字样。该漫画 A. 最有可能出现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之时 B. 主要批判巴黎和会不尊中国主权的行径 C. 鲜明讽刺了清政府丧权辱国的丑陋嘴脸 D. 见证了群众运动下民族觉醒历史事实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抵制日货”“青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作于五四运动时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引发了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是民族觉醒的表现,故选D。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年后,排除A;由漫画标题可知,该漫画主要在强调民众的强大力量,批判巴黎和会显然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B;漫画中的政府为北洋军政府,排除C。 【点睛】漫画题一般说来要借助文字信息才能帮助自己准确地把握主旨,如本题只有借助材料“抵制日货”“青岛”等信息才能对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一准确的定位,继而才能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14.1919年11月,李大钊发文评价五四运动,称其“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 A. 追求正义自由的理想 B. 具有苏俄革命的模式 C. 爱国牺牲的责任意识 D. 兼具社会革命的意义 【答案】A 【解析】 概括材料“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可知,五四运动对正义自由的追求,故A项正确。苏俄革命的模式是指中心城市暴动,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点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对正义自由的追求,没有涉及爱国牺牲和社会革命,故CD项错误。 15.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B.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答案】D 【解析】 材料“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反映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有条件的,具有合理性,故D项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使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不是“抗战四年”,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国力并不强大,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地大物博的条件,不是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故C项错误。 16.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别国所签订的条约,新中国政府愿意在新的基础上与外国重新订约,这表明新中国努力建设新型平等的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国家外交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故D项排除。 17.有学者在分析现代中国政治时指出:这一制度“确保了那些有才能、有教养、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中共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而不至于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体系之外”。在该学者看来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且独具特色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基 C. 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答案】C 【解析】 根据“确保了那些有才能、有教养、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中共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结合所学,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协商制度,使民主党派以及其他民主人士广泛地参与到政权中来,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体现出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排除ABD。 18.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巴黎公社 A. 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 B. 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 C. 缺乏爆发的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 D 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反映出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上升阶段,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对旧势力妥协,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革命爆发的条件,没有体现出失败的教训,故BD项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只能适合于”和“特殊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 19.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 A.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 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C. 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僵局 D. 美苏就古巴危机事件中的错误行为已经达成谅解 【答案】B 【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产物,故A错误。根据材料“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故B正确。 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的缓和,故C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0.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都是服务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历法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故B排除;中国古代历法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C排除;中国古代历法受到了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故D排除。故选A。 21.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 22.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D.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政治中心在现陕西境内;唐代经济重心正由北往南转移,政治中心在现西安;宋代明清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政治中心向东转移到了现北京。由此可见,题干重漕运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也与政治中心东移有关,故选C;A只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没有体现政治中心的转移,排除;关中自然条件恶化是导致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在元朝时最大的,之后明清时期不如元朝,排除D。 23.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 B. 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故答案为D项。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策,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封建剥削严重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排除;C项,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24.据统计,从1500年到1650年,荷兰等国的货币白银成分减少了50%,英国也减少了三分之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西欧社会商业欺诈现象严重 B. 西欧工业制造水平相对落后 C. 殖民扩张使贵金属涌入西欧 D. 世界商路中心已发生转移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英国和荷兰等国的货币白银成分减少,主要是流向工商业相对发达的亚洲,特别是中国,故西欧工业制造水平相对落后,B项正确。材料表明欧洲白银减少,不代表西欧社会商业欺诈现象严重,A项错误。材料反映英国和荷兰等国的货币白银流向亚洲,而不是殖民扩张使贵金属涌入西欧,C项错误。材料反映英国和荷兰的货币白银成分减少,与世界商路中心转移无关,D项错误。 25.如图中英、法、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反映出 A. 英国是当时西欧发展速度最慢的国家 B. 科技在西欧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完成国家统一是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源 D. 政局的动荡严重制约法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据表格信息“1870----1913年英、法、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知,法国1870----1913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不很明显;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900年前处于领先地位,1900年后逐渐被德国并超过,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消极抵制,而德国积极采用新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科技在西欧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正确;据表格信息可知,英国在三国比较中不是发展最慢的国家,A说法错误;据表格信息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也不是很明显,故C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政局较稳,D说法错误。 26.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 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引进了西方国家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是洋务派始料未及的,因此选B. 考点:洋务运动 27.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 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 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答案】D 【解析】 “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可见广东地区机器缫丝业推动了周边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凸显出新式企业引领作用,D正确;广州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时期被列为对外贸易窗口,A错误;材料论述的国内企业刺激作用,不是外国资本输入影响,B错误;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是19世纪末期,不符合材料时间,C错误。 28.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民总产值估计 该图表反映了对十九世纪中国国民总产值的估计。据此可知,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晚清 A. 经济形态完成过渡转化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近代经济逐步获得发展 D.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晚清已经开展了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另西方国家在中国也存在资本输出,可得知近代经济逐步获得发展,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AB项不符合题意;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不符合题意。 29.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效仿西方试图走工业化道路曾有过三次尝试: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初年的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但三次努力均告失败。对失败原因反思最深刻的是 A. 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阻碍 B. 市场未获得真正的培育发展 C. 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D. 经济社会体制发展尚未成熟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之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三次近代化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这主要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即经济社会体制发展尚未成熟,D项正确;A、B、C三项均是D项的表现,表述不全面。故选D。 30.1883年3月,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一讲话蕴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 A. 时空观念 B. 唯物史观 C. 历史解释 D. 家国情怀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知,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B。时空观点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与材料不符,排除A;史料史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与材料不符,排除C;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与材料不符,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第一次全面地以社会政策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摘编自崔明远《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 材料二 若吾国,既未以机器施于地,作生财之力尚恃人功,而不尽操于地主之手,故贫富之悬隔,不似欧美之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在这种小地主时代,大多数地方还是相安无事,没有人和地主为难。我们现在没有大富人,多数都是穷人……以至使得今日中国已经到了民穷财尽的地位了,若不挽救,必生受经济之压迫至于国之种灭而后已。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良。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具细毕赅。必也治本为先,救穷宜急……实业发达,民生畅通,此时普及教育可实行矣。 ——摘编自姜朝晖《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传统养民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与孙中山治贫的理念,并分析近代中英两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英两国处理贫困问题的目的和手段的差异,并指出其对当前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启示。 【答案】(1)英国的济贫措施:颁布济贫法律、条例;兴建济贫院;建立济贫监督管理体系;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孙中山的治贫理念: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运用科学方法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商业等行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实业。 贫困产生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2)目的: 英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中国: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手段: 英国:政府主导,调节收入分配; 中国:调整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启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产业扶贫与思想扶贫相结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均衡发展。 【解析】 第(1)问,“英国的济贫措施”,依据材料一信息“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概括得出:颁布济贫法律、条例;兴建济贫院;建立济贫监督管理体系;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孙中山的治贫理念”,由材料二信息“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良。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具细毕赅。必也治本为先,救穷宜急……实业发达,民生畅通,此时普及教育可实行矣”概括得出: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运用科学方法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商业等行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实业。“贫困产生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中国——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两个角度分析。 第(2)问,“目的”,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英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中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手段差异”,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是以政府主导,调节收入分配;中国则主要是调整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启示”,依据所学知识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产业扶贫与思想扶贫相结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均衡发展等角度分析。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不仅仅是资本、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效率,制度是影响效率的核心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摘编自王永杰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增影响研究述评》 运用材料以及中外历史史实,围绕“影响国家发展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闸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中外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制度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阐述:近代西方国家经过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逐渐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超越东方国家;而同一时期的东方国家中国先是封建制度,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在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与西方差距较大。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制度是影响效率的核心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可见可以从制度的重要性拟定标题。在阐述方面,可以从西方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力优势,而东方可以中国为代表,制度落后导致中国多方面落后。 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对朝政实行改革。翌年,宋仁宗颁布了兴学诏令:“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此,州学、府学、军学普遍设立。另外,规定参加科举考试者应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校教育,“士须在学习业三百日”,曾应试者也须在学一百日以上。范仲淹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学思并重。在改革中,强调科考侧重以策论取士,罢贴经等较为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教育内容上,范仲淹提倡和鼓励学与行、智与德并重,重视经世济民人才的培养。针对当时教育“不可以为国家之用”,范仲淹积极推广胡瑗所创“苏湖教法”,而且,“常教以孝弟,习以礼法,人人向善,闰里叹伏”。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来王安石“熙宁兴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教育政策被后者所沿用。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仁宗时期“兴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仁宗时“兴学”改革的作用。 【答案】(1)学校教育进一步推广;学校教育与科举人仕相联系;学校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学校教育强调行、智、德的并重。 (2)培养了大批人才,进一步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弘扬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兴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科举考试者应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校教育即把学校教育与科举人仕相联系捆绑在一起、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学思并重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 (2)在做此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兴学”改革的作用主要从学校兴、学校教育兴、人才兴、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统治者阵营即政权的社会基础扩大、为后来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睛: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因为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还要尽可能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进行答案的组织,因为准确运用课本官方语言能够让老师阅卷时迅速抓住答案要点,也可以缩短我们的书写量,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3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1年底,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召开。自1902年以来,英日同盟一直是日本对亚洲大陆进行扩张的国际工具。英日同盟在一次大战后的继续存在,已经成为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潜在威胁。1921年6月初,《远东评论》主编密勒致函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哈定,指出英日同盟“无疑已经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在华利益”。一般美国公众也认为,共和党人出身的哈定总统“有义务帮助中国”,因为他“主要是靠山东问题而当选总统的”0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因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而引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山东问题是最能激发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外交问题。华盛顿会议邀请中国参加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众运动的广泛兴起】 ——摘编自马建标《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之间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英日同盟被拆散;美日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在山东问题上英美支持中国对抗日本;提升了日本海军地位。 (2)影响:中国有条件地收回山东主权;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的打一张;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解析】 (1)变化:根据“英日同盟在一次大战后的继续存在,已经成为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潜在威胁。”“英日同盟“无疑已经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在华利益””可得出英日同盟被拆散。美日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根据“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山东问题是最能激发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外交问题。华盛顿会议邀请中国参加的消息传来后……”可得出在山东问题上英美支持中国对抗日本;结合所学可得出提升了日本海军地位。 (2)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等角度概括。 3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铭传,安徽合肥人,农家出身。法军侵台时,奉命渡台主持抗法斗争。1885年10月,清廷下诏台湾改设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首任巡抚后,开展了一场自强新政。鉴于“太广则耳目难周,太宽则声气多阻”,他首先对台湾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全盘调整,使整个府县构架基本确立。1885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军械所和火药局,对全台防军进行整编,聘用洋教习进行练兵。1886年,刘铭传在台北设电报总局,架设起总长1400里的水陆电报线,使台湾与大陆间能够快速地传递信息。1887年3月,刘铭传设立西学堂,除教授西洋学术外,还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对台湾的少数民族,刘铭传继续进行“开山抚番”工作,采取“以抚为主,以德抚番”的方针,到1889年3月,刘铭传奏称:“全台生番,一律归化。”……刘铭传治台虽短短数年,却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摘编自程朝云《台湾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实行新政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刘铭传的治台措施。 【答案】(1)背景: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开展;清政府重视台湾防务。 (2)加强了对台湾的行政管辖,密切了两岸的联系;加强了台湾的防卫能力,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侵略;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有利于台湾近代化;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刘铭传在台湾实行新政的时代背景要从当时中国面临民族危机、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清政府也重视海防等方面的史实进行综合分析背景即可。 (2)在评价刘铭传的治台措施时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以及民族融合方面进行多角度评价,例如,政治方面,刘铭传的治台措施增强了台湾的防卫力量、密切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