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9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监测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4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15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B. 位移、时间、速度、路程 C. 力、位移、速率、加速度 D. 速度、加速度、力、路程 ‎【答案】A ‎【解析】‎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时间、路程、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A.‎ ‎2.‎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进行,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敢于争先,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了优异的运动成绩.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百米赛跑中研究运动员冲刺撞线时 B.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 C.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 D. 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支撑杆在支撑地面的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百米赛跑中研究运动员冲刺撞线时,需要研究身体的哪个部位通过了,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帆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故能看做质点,C正确,,撑竿跳高中的运动员的动作和支撑竿的转动情况对比赛结果影响极大,不能视为质点;D错;‎ 故选C。‎ ‎3. 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 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则两个大小不一定相等,且性质也不同的.故A错误.位移能反映物体的运动过程及位置变化,但路程不一定能反映位置变化.故B错误.物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故C正确.位移是矢量,但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就是位移的方向,比如物体在前段时间向前运动,后一段时间反方向运动,故D错误;‎ ‎4.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实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 ‎ C. a恒定 D. a随时间逐渐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连接零时刻和时刻的速度,连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则物体在内的位移比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内的位移大,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故A项错误,B 项正确.‎ CD:速度时间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点睛】图象类题目要理解图象横纵坐标、截距、斜率、交点、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对应的物理意义.‎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南北方向运动,且规定向南为正方向,,.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 甲一定向南运动,乙一定向北运动 C. 甲、乙的运动方向有可能相同 D. 甲一定做加速运动,乙一定做减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正负表示方向;故A错误.‎ B、C、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但是甲乙的速度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甲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B错误,C正确.‎ D、甲加速度为正值,速度可能为负值,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可能为负值,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可能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而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6.将高台跳水运动员视为质点,其运动近似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图示为 甲、乙两运动员从起跳到触及水面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此可推得 ‎ A. 甲所在的跳台高度为11. ‎‎25 m B. 甲所在的跳台高度为12. ‎‎50 m C. 甲乙所在的两跳台高度相同 D. 甲所在的跳台高度比乙的跳台低‎10 m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甲图知,甲做竖直上抛运动,对应跳台高度为 ‎ ‎ 乙做自由落体运动,对应跳台高度为 ‎ ‎ 甲所在的跳台高度比乙的跳台低‎10m 故应选D.‎ ‎7.A、B两质点在同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①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②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质点B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前3s内,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9m D. 在3s前某时刻质点A、B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点A的运动方程为,则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故A正确;‎ B、乙直线斜率表示速度,故质点B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B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在前3s内,质点B的位移为‎6m,质点A的位移为‎9m,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3m,故C错误;‎ D、时,质点A的速度为,故D正确;‎ 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关键是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质点B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A的运动方程为,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满足h1∶h2∶h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纸片由静止释放,在空气中下落可以视作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D.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满足h1∶h2∶h3∶……=1∶4∶9∶……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纸片由静止释放,由于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故不能视作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v=gt可知,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选项C错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推论,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7…,在开始连续通过相等时间末的速度比为1:2:3:4…‎ ‎9.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的小球又落回原处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和H,可求得g等于(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小球运动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则从最高点下落到O点所用时间为,则:‎ 从最高点下落到P点所用时间为, 则:‎ 则从P点下落到O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从P点下落到O点的时间为:‎ 根据 得:‎ 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0.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 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磁,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 A. 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 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汽车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得出初速度、反应时间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 ‎【详解】A、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图乙对应于酒后驾驶,故A错误;‎ BC、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t1=0.5s,t2=1.5s;汽车初速度v0=‎30m/s,正常驾驶时的减速时间为t3=4.0s,由图线可得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故B、C错误;‎ D、根据可得正常驾驶时的平均速度,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是知道运动过程,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 Fl =7 N 和 F2 = 4 N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B 对 A 的摩擦力为 f1,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 f2,则( )‎ A. f1 = 11 N,f2 = 11 N B. f1 = 11N,f2 = 3 N C. f1 = 0,f2 = 3 N D. f1 = 0,f2 = 11 N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相对于A没有运动趋势,B对A的静摩擦力为零,即f1=0.以A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F1和F2两个恒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得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f2=F1+F2=11N.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平衡条件分析物体受力能力,对于f1分析,也可用假设法:假设f1≠0,则破坏了平衡条件,A不再静止,与条件矛盾,故f1=0.‎ ‎12.物块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受到的摩擦力( )‎ A. 沿传送带向下 B. 沿传送带向上 C. 为零 D. 竖直向上 ‎【答案】B ‎【解析】‎ 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物块有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的趋势,故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选B.‎ ‎13.如图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M、N将两个质量均为m=‎1 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拴接在一起,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在小球A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橡皮筋M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假设两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均为k=5 N/cm,且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则(  )‎ A. 橡皮筋M的伸长量为‎4 cm B. 橡皮筋N的伸长量为‎2 cm C. 水平恒力的大小为 D. 如果将水平恒力撤去,则小球B的瞬时加速度为零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先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小球B受重力mg和橡皮筋N的拉力F1,根据平衡条件,有F1=mg=10 N,又F1=kxN,解得橡皮筋N的伸长量;选项B正确.‎ C、将小球A、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重力2mg、水平恒力F和橡皮筋M的拉力F2,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选项C错误.‎ A、橡皮筋M的弹力,根据胡克定律有F2=kxM,解得橡皮筋M的伸长量,选项A错误.‎ D、小球B受重力和橡皮筋N的拉力,撤去水平恒力的瞬间,小球B的重力和橡皮筋N的拉力都不变,故小球仍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选项D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以及胡克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注意橡皮条和弹簧一样,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1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0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B.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D.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 ‎【答案】ABD ‎【解析】‎ ‎【详解】在斜面上运动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oa:ad=1:3可知a点是od的中间时刻,则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选项B正确,C错误;由x=at2可得,,故所用时间之比为:1:::2;故D正确;故选ABD.‎ ‎15.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 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 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BC ‎【解析】‎ AB、v-t图像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中甲、乙、丙速度都为正,表明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B正确;‎ CD、v-t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丙的加速度最大,甲的加速度最小,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二.实验题(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横线上。‎ ‎16.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 ‎(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2)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已知各点间位移.则:‎ ‎①E点的瞬时速度VE=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小车运动加速度a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A;(2)①0.314,②0.496.‎ ‎【解析】‎ 试题分析:(1)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BCD错误,A正确.‎ ‎(2)①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从左到右设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有:‎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名师点睛】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同时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计算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7.如图所示,小孔同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共用16分钟,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 ‎(1)从A地到D地的位移大小及路程.‎ ‎(2)从A地到D地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A到C的位移‎1000m;路程:‎2200m; (2)A到D的平均速度:‎1.88m/s ;平均速率:‎2.29m/s ‎ ‎【解析】‎ ‎(1)从A点出发,向北行驶了‎600m,到达B点,又向东行驶了‎800m到达C点,最后C到D‎800m,则路程s=‎600m+‎800m+‎800m=‎2200m. 位移的大小x=m+‎800m=‎1800m.方向由A→D.‎ ‎(2)从A地到D地的平均速度 ;‎ 平均速率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是路程除以时间.‎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和质量为M的木块B用细线捆在一起,木块B与竖直悬挂的轻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动中两物体的接触面总处在竖直平面上,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它们经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0.当它们向下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的静摩擦力为fx ‎.细线对木块的摩擦不计.求:‎ ‎(1)f0的大小;‎ ‎(2)fx的大小;‎ ‎【答案】(1)mg(2) ‎ ‎【解析】‎ ‎(1)当物块组振动中通过平衡位置时,两个物块的加速度都是0,其中A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所以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0=mg. (2)物体A和物体B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回复力F=-kx; 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B对A向上的弹力,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x-mg=ma 解得:fx=mg+ma=mg+‎ 点睛:该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简谐运动的合力提供回复力,满足F=-kx形式;同时要结合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 ‎19.如图所示,把重10N的物体放在β=37°的斜面上,物体的一端与固定于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劲度系数k=200N/m.已知sin37°=0.6, cos37°=0.8‎ ‎(1)若斜面光滑,则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2)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弹簧的形变量范围是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答案】(1)(2)‎ ‎【解析】‎ ‎(1)若斜面光滑,则弹簧弹力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平衡,设弹簧伸长量为, 据平衡条件有:,得 (2)由题设条件可知,重力分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弹簧不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第一种情况:弹簧伸长量较小,摩擦力沿斜面向上,设弹簧伸长量为, 据平衡条件有:,得 第二种情况:弹簧伸长量较大,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设弹簧伸长量为x3, 据平衡条件有:,得 综合考虑,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伸长量在到之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以及胡克定律的直接应用,第二问要注意先根据和判断弹簧所处状态,再分静摩擦力向上或向下两种情况分析.‎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