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检测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检测试题 命题范围为必修一和选修三的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C.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高低对诸侯分封大小不等的封地,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西周的疆域如何,排除 A 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相对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诸侯势力大小,排除 D 项。‎ ‎2.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这说明 A. 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 B. 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 C. 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 D. 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答案】D ‎【解析】分封制度对西周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西周的经济基础、‎ 礼乐制度等社会环境的基础作用,而汉朝时期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礼乐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此时的分封制不会带来预想的效果,也就是分封制的效果确定于社会环境,故D项正确;分封制在封建社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血缘政治,在封建社会仍然被奉行,故B项错误;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C项错误。‎ ‎3.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宗正 ‎ 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国家财政 ‎ 少府 ‎ 皇室财政 ‎ A.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所以选B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A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CD排除。‎ ‎4.唐初进士科只考时务策,后来先考帖经(熟读经史),再考杂文(写作)对策。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更是以“诗赋取士”。由此分析,进士科有利于 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 鉴别官员道德品质 C.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答案】A ‎【解析】从科举考试“考杂文”“以诗赋取士”来看,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知识分子读书写作,因此进士科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考试方式不能起到鉴别官员道德品质的作用,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考生没有排除世家子弟,排除。‎ ‎5.“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C. 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提髙了行政效率”,这就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在说明三省六部制的的积极意义,未涉及加强皇权,故A项错误;三分相权不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C项错在“有效”,故排除。‎ ‎6.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的职能由评议皇帝变为评议宰相,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故D正确;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一定的制约,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故B排除;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排除。‎ ‎7.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 小国寡民 B. 城邦政治 C. 直接民主 D. 轮番执政 ‎【答案】B ‎【解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城市的居民”、“ 城市和社会集团中”两处,从中可以看出古希腊文中十分强调人在城邦中的地位与作用,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C、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错误。‎ ‎8.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不符,这就足以使买受人获得提起相关诉讼的诉因。该规定 A. 注重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 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需要 D. 表明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 该法律规定强调出卖人应该对买受人保持诚信,让买受人享有知情权,因此该规定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买卖双方之间的诚信,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罗马对外扩张,且该规定并非出于适应对外扩张而制定,故C项错误;该规定并未强调僵硬的法律形式,故D项错误。‎ ‎9.在英国,每周三下午有半个小时的首相质询时间,首相要接受下议院议员的质询,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还有议员对各部大臣的质询时间。这种现象表明英国 A. 议会监督内阁行政事务 B. 首相服从议会领导 C. 首相与内阁大臣共进退 D. 各阁臣由议会任命 ‎【答案】A ‎【解析】从“首相要接受下议院议员的质询,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还有议员对各部大臣的质询时间”可以看出,内阁成员都要受到议会成员的质询,这是议会监督内阁的体现,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首相是政府首脑,材料无法体现出他服从议会领导;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阁臣由首相任命。‎ ‎10.从法律上称为看,英国政府被“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 A. 英王实际上对内阁负责 B. 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 C. 英国政体存在缺陷 D. 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 ‎【答案】B ‎【解析】“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说明英王统而不治,而名义上“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B正确;英王统而不治,不对内阁负责,排除A;题干没有说到英国政体是否有缺陷,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1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维护各州的权力 B. 争取民族独立 C.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 建立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权力首先是地域性”可知这一政治结构是指邦联制,为改变这一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原则,以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与材料意思相反,材料中心思想是各州权力过大,排除;根据材料分析,当时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建立了民主制度,BD排除。故选C。‎ ‎1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A.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 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C. 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 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国家行政权力的归属,也没有体现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ABC;而由“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说明皇帝给了宰相权力,所以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选D。‎ ‎13.下面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邦联条例》‎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法国实行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故该法律文件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相符,D项正确;《权利法案》的内容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与国家元首的产生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与美国《邦联条例》不符,《邦联条例》确立了邦联制度,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一个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盟,故B项错误;材料“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与《德意志帝国宪法》不符,《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故C项错误。‎ ‎14.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A. 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注意19世纪中期,A发生于40年代,BC发生于19世纪后期,只有提出“修约”,扩大市场发生于19世纪中期。故选D项。‎ ‎15.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 寻求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 B. 主张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正确途径 C. 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 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作者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挽救民族危机重要性,故B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16.《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B.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C.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A;反封建反侵略是政治革命范畴,排除B;《资政新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D;《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故选C。‎ ‎17.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A. 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 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 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 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答案】B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说明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故答案为B项。A项“开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18.民国初年《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清政府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A. 国民获得的民主自由权利有限 B. 国民评价辛亥革命缺乏共识 C.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逐步扩大 D. “辛亥革命”一词未被广泛接受 ‎【答案】D ‎【解析】材料“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说明媒体和社会舆论对辛亥革命的名称不一,突出的是“辛亥革命”一词并未被广泛接受,故D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众的民主权利,排除A项;材料强调辛亥革命的影响,而不是评价是否达成“共识”,排除B项。‎ ‎19.学者秦晖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民族意志’所要实现的,是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公民权利和国民整体(国家)的对外主权,而不是什么宗教、学派和思想的至高无上地位”。其所要表达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意志”‎ A. 要实现人权与主权独立相结合 B. 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主要目标 C. 着重培养国民素养和国民意识 D. 促进各种宗教、学派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A ‎【解析】“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公民的权利”体现的是民主意识,“国民整体(国家)的对外主权”体现的是民族独立意识,故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故排除B项;C、D两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 ‎20.如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 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 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 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D. 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结合文章的标题《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和图中“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等信息可知,胡适对五四运动不完全赞同,他明确反对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故答案为A项;胡适反对的是学生不顾学业参与政治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胡适个人的看法,不能证明五四运动产生负面影响,排除C项;D项主旨无关,排除。‎ ‎21. 毛泽东曾分析指出:“这种运动(指巴黎公社)为什么不发生于百年以前,而发生于五十五年前的今日呢?……(法国)已由资本主义进为帝国主义,国内已形成伟大的工人阶级,所以才有此种壮烈的工人革命运动产生。”在此毛泽东认为 A. 法国工人阶级有较好政党组织领导 B. 法国已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C. 巴黎公社革命有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 D. 巴黎公社运动是法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巴黎公社”、“(法国)已由资本主义进为帝国主义,国内已形成伟大的工人阶级”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C两项表述错误,而且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之所以一直在更替,主要是没有满足人民“和平”“土地”“面包”的愿望,引起人民不满,陷入困境,导致政府更换频繁,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之后,出现了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并存的两个政权,但是临时政府的更替主要是没有解决人民面临的生存问题,排除A。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不能全面反映表格信息,排除B。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D。‎ ‎23.1927年7月,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顾问布留赫尔建议中共在南昌起义后应南下广东,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府,也便于获取苏联的援助;同年8月,毛泽东则指出“去广东是错误的”,“要在湖南开展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以上主张 A. 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有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C. 都是对民主革命道路积极探索 D. 改变了中共对城市中心论的认识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27年7月,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顾问布留赫尔建议中共在南昌起义后应南下广东……同年8月,毛泽东则指出……”可知,二者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一种探索,一个主张以城市为中心,一个强调要走农村革命的道路,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湖南,与井冈山根据地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已经形成,排除B项;材料中毛泽东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共产党此时的看法,党内此时仍然是以城市中心论为主,排除D项。‎ ‎24.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 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D.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激化的背景下,蒋介石同意与中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故D项正确。A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党派的之间存在利益分歧,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而是强调在中日矛盾激化的背景下,蒋介石同意与中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排除B。C项与材料信息矛盾,而是强调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国民党愿意和其它党派合作抗日,排除。‎ ‎25.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史实,再现了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1947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相符,挺进大别山,能够威胁到武汉和南京,控制长江,符合材料中的特征。故答案为D项。A项,从材料中描述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大别山地区,材料反映的态势应该是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的是反攻的序幕,而不是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挺进大别山以后的情形,而不是淮海战役结束以后的状态,排除;D项,国共决战时机成熟,应该是在1948年的8月份,而材料反映的是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的六七月份,时间上不符,排除。‎ ‎26.“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是周恩来,小组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及著名专家学者共二十几人。起草工作从1949年6月起,经过各民主党派和各方人士广泛讨论,反复修改,最后由毛泽东审阅定稿。这体现出“共同纲领”的起草具有的特点是 A. 集聚民智,民主决策 B. 科学编制,汇集民意 C.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D. 深入调研,兼容并蓄 ‎【答案】A ‎【解析】《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的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及专家学者,体现出集聚民智;由起草工作的过程可以看出,在组织领导以及审阅定稿上实行民主决策,A项正确;科学编制、深入调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两项错误;C项的表述表面化,不能体现民主本质,排除。‎ ‎27.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美国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到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受到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D正确;A是20世纪90年代的状况,排除;B是指1955年华约的建立,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意识形态,C错误。故选D。‎ ‎28.‎ 前日本外务省大臣认为: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力图 A. 不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 在美欧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C. 与美欧实现全方位抗衡 D.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答案】D ‎【解析】材料“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反映了日本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的企图,D正确;“不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并不符合材料“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说法,A错误;材料未涉及日本代表亚洲的问题,B错误;C选项错在“全方位”,C错误。故选D。‎ ‎29.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10:00‎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上午11:00‎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3:00‎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 ‎.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 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项正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A项;1971年中苏关系早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B项;D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0.《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 A. 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 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C. 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 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可得出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B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答案】‎ ‎(1)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削弱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2)变化: 程序上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制度化; 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到历史经验、道德和制度的制约。‎ 关系: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信息逐条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信息从“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等角度归纳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在秦及西汉初年,立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信息从程序和权力的角度归纳;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以及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的角度回答即可。‎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见如下图。‎ 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美国近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对英美的政治体制进行比较。(要求:选取某一角度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和产生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述。‎ 示例: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来看。‎ 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以立法形式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体现了渐进性的特点。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8世纪中叶长达200多年的历史,英国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工业革命后历经三次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美国是近代新兴国家,其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直接来自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与实施。美国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 ‎【解析】首先要选取比较角度,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说明,角度一可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来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不同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开始早,历经了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议会改革等重大事件,持续时间长,体现了渐进性的特点,美国是近代新兴国家,其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直接来自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与实施,美国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角度二可从运行机制来看,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可以从英国议会的形成、内阁的组阁、首相的产生、君主的地位和权力等角度思考,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可以从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角度思考,寻找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角度三可从产生的影响来看,需要从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历史趋势的发展、对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角度思考。‎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北伐军誓词 材料二 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 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这路人是哪里来?西北边区陕甘宁。军民要齐心,救国打先锋,这一个主张全国都响应,今番渡得黄河来,誓把敌人消灭净。‎ ‎——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 ‎(1)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取得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革命存在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意义。‎ ‎【答案】(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问题:照搬苏俄经验;没有充分发动农民。‎ 解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3)根本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 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1)据材料一提到,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其取得的主要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据材料二提到,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当时中国革命存在的问题:照搬苏俄经验;没有充分发动农民。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 ‎(3)据材料三提到,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这一个主张全国都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4.材料 到1947年夏天,冷战态势在欧洲已经出现。不过,对于亚洲,美苏双方都采取了稳定局面的方针。因此,美国虽然确定了在欧洲对苏遏制政策,但在对日和约问题上,仍坚持以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为宗旨。……后一段时间,在凯南的主持下,美国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媾和设想,其基点已完全从“大国合作”转为“美苏对抗”。‎1948年3月25日,凯南提出了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建议,其中包括美军在和约后继续留驻日本,坚持在美国的监督下重新武装日本等新方针。在凯南的推动下,国务院倾向于认为,美国对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稳定的日本纳入亲美的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系中去,成为追随美国政策的值得信赖的一盟国”,从而主张推迟媾和,缔结和约的性质亦并非惩罚性的,且不必非有苏联和中国参加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扼制削弱日本转而扶植日本。原因:冷战兴起,美苏走向对抗;美国建立扼制苏联东方基地的需要。‎ ‎(2)影响: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使得日本军国主义残存;提升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加剧了冷战,恶化了东亚的国际形势 ‎【解析】‎ ‎(1)变化,据材料“在对日和约问题上,仍坚持以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为宗旨。”与“是要将稳定的日本纳入亲美的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系中去,成为追随美国政策的值得信赖的一盟国”可得出变化体现在从扼制削弱日本转而扶植日本。原因:根据“到1947年夏天,冷战态势在欧洲已经出现”得出可知冷战兴起,美苏走向对抗;据材料“在凯南的推动下,国务院倾向于认为,美国对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稳定的日本纳入亲美的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系中去,成为追随美国政策的值得信赖的一盟国’……且不必非有苏联和中国参加”可知美国建立扼制苏联东方基地的需要。‎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二战之后,对日本的态度由遏制削弱转变为扶植,其影响主要包括如下两点:对日本而言,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使得日本军国主义残存:对国际形势而言,提升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加剧了冷战,恶化了东亚的国际形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