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课件(60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 二轮复习 :第三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课件(60张)(全国通用)

第14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最新考纲 核心素养定位 考情报告 1.自然地理 要素在地理 环境形成和 演变中的作 用 2.地理环境 各要素的相 互作用 3.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 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 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 现。(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 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 问题。(地理实践力) 3.结合案例分析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树立保护 自然环境、促进人地协 调的发展观。(人地协 调观) 1.以区域图为载 体,考查某地理 环境要素对区域 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频度低,考查 形式多为选择题。 2.以区域图为载 体,考查地理环 境各要素之间的 关系及地理环境 整体性原理的应 用,考查频度较 高,考查形式多 为综合题。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图,回答问题。 (1)在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__________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_______________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说出地质时期两次因环境变化而衰退和灭绝的物种。 ①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 _________植物明显衰退。 ②中生代末期:_________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 物种类灭绝。 化学 有机进化 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蕨类 恐龙 2.人类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_____________,防止过度的开发活 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自然规律 环境生态保护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是_______圈、_______圈、_______圈、土壤圈、 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具体 如下图所示: 岩石 大气 水 物质运动 能量交换 (2)表现 ① 每 一 要 素 都 作 为 整 体 的 一 部 分 , 与 其 他 要 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自然地理 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母质 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__ 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__和土壤中 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物质基础 水热状况 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 有机质 土壤肥力 物质、能量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 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 【疑难辨析】 植被茂密,有机质制造多的地区土壤有机质含 量一定多吗? 提示 不一定。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虽然绿色植物 茂密,制造的有机质多,但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 机质,且降水的淋溶作用强,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例1】 (2017·全国卷Ⅲ,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 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 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 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 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 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 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营养盐 正 不 夏 增加 不大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D (2)C (3)A 增大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 与 地貌 气候→地 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 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 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 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 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 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 与 水文 气候→水 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地理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 与 生物 气候→动 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气候,动物耐热; 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气候,动物 耐寒 植物→气 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 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 剧干旱程度 气候→土 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 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 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 成贫瘠的红壤 地理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地貌 与 水文 地貌→水 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 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 积水形成 水文→地 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 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 形成的 地貌→生 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 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地理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水文 与 生物 水文→生 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 长在水湿的环境 生物→水 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 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 与 生物 土壤→生 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 的生长 1.(2019·沈阳模拟)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 题。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降水稀少 B.地下水丰富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解析 结合漫画信息,植物根系发达,是为 了尽可能多地吸取地下水分,说明该区域气 候干旱,降水稀少。 答案 A 2.读“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观示意图(图甲)”和“自然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图(图乙)”,回答(1)~(2)题。 (1)为保护图甲中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合理的措施不 包括(  ) A.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 C.强化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 D.采取措施大幅度改变③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变得稳定 (2)关于图乙中E环节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 荒漠 C.夏季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解析 第(1)题,保持水土可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民众意识 等方面考虑。③自然地理要素是大气,不可能被人类大幅度改 变。第(2)题,图乙中E环节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 候条件下,降水集中,淋溶作用强,易使红壤变得更贫瘠。 答案 (1)D (2)C 素养一 综合思维:自然环境整体性分析 1.(2018·海南地理,16~18)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 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 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 . ① ② B . ② ③ C . ③ 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 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 第(1)题,考查黄土高原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容易题。 考生需要抓住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即可 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考查水库冲沙的最佳放水方式,中等 难度。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 蚀和搬运能力,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 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 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 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 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 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 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 除A、C选项。第(3)题,考查考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容 易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 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 原理,C选项正确。 答案 (1)A (2)D (3)C 素养二 综合思维: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2.(2016·全国卷Ⅱ,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 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 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 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 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第(1)题,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 低;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 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第(2)题,长 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 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故选D。第(3)题,由于全球变 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植被缺少积雪覆盖,致使冻害加 重。故选C。 答案 (1)C (2)D (3)C 素养三 综合思维:自然环境相互影响 3.(2014·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 如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10分) 解析 通过经纬度定位,此岛位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附近。“冷” 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寒流影响(西风漂流)。“湿”是因为纬度 较高(蒸发微弱)、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少)、地势低 平(图示岛屿海拔较低,排水不畅)。 答案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 (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 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 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例2】 (高考全国文综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 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 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 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 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审题能力培养] 从材料和图像中获取信息 信息来 源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材 料信息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 雨林” 原产地降水丰富,且各月 均多雨 “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 量吸收地下水”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 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 其他植被的生长 图A中 信息 该地山坡植被以“天然次生 林和灌丛”为主,山前平缓 地带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 位较高 山坡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 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 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山 前沼泽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 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 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 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 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具 有 统 一 的演化过程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具 有 统 一 的 演 化 过 程 , 保 证 了 自 然 地 理 要 素之间的协调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地理要素的变 化 会 “ 牵 一 发 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规律, 并以此指导人们 的生产、生活实 践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一个区域的变 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地 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 护人类共同的家 园——地球 [技法点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 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 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 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 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 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 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 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 的变化。 1.(2019·深圳质检)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 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 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去,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 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 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 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 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 性 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 性 答案 (1)B (2)C 2.(2019·安徽合肥一模)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 的树林。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 标准木生物量垂直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云杉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B.底层树皮厚减少水分蒸发 C.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D.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 解析 云杉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树叶距离地 面高便于采光,A对。植物进行的是蒸腾作用,底层树皮厚利于 减少水分蒸腾,B错。对于地下部分而言,标准木高27.5 m,而 根系集中分布在地下1.2 m之内的土层中,表明云杉根系浅,C 错。树干低有利于抵抗强风,D错。 答案 A 素养 人地协调观: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 1.(2014·全国卷Ⅱ,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 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 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 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距美洲大陆较远,自然环 境单一封闭,生物进化慢,特有动物多。第(2)题,从图中可知 科隆群岛受海洋影响大,气温日较差小;位于热带,海拔较低, 气候垂直差异不明显;位于热带但有寒流经过,因此耐寒和喜 暖的动物均可生存。 答案 (1)B (2)C 2.[2017·天津文综,13(4),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 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 利影响?(6分) 解析 本题通过矿泉水企业的发展,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图中矿泉水源地主要来自河流的上游水源,若无限制地扩 大生产,可能会直接破坏水资源,减少河流流量,降低地下水 位,且会减少湿地面积,破坏植被等。 答案 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 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 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这一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 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 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考 题 探 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 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2分) [样卷评析] 样卷展 示 得分:9分 样卷剖 析 失分原因:未能答出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 内容。扣3分。 对“影响”给出的答案较完善。 满分答 案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 互影响的整体。(3分)过度灌溉导致下游地表 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 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量减少, 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物 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 侵蚀加强,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 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生态系统破坏。 (任答三点,每点3分) [思 维 建 模]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多以某种地理事象为载体,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中各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这四大要素间的关系 尤为重要。 1.命题角度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答题模板 气 候 位置、地 形、 洋流等 ①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②海陆位置主 要影响降水。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④ 洋流影响气温和降水 地 貌 气候、水 文、 植被等 ①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 ②河流、海洋、冰川对地貌造成影响。③ 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也影响地貌 水 文 气候、地 形、 植被、土 壤 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结冰期、 含沙量、汛期、水能等。②地形影响河流 的含沙量、水能等。③植被影响河流的含 沙量和水量变化。④土壤主要影响河流的 含沙量等 [应 用 体 验] 1.[2016·全国卷Ⅰ,37(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 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 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 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 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 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 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思维流程] (1) (2) 答案 (1)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 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2)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 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2.(2019·河南开封第一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钦查群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 主要的“居民”是海鸟,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 鸟众水更肥”的说法。海鸟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留下厚 达45米的粪便层,散发的恶臭让人难以接近。下面为钦查群岛 位置示意图。 (1)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 众水更肥”的道理。 (2)说明秘鲁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从秘鲁沿岸上升流—浮游生物—鱼类—鸟类— 鸟粪—浮游生物—鱼类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第(2)题,鸟粪积 累较厚与当地气候干燥、地表水侵蚀少、积累时间长、人类活 动少等有关。 答案 (1)群岛附近海域受上升补偿流影响,营养盐类上泛,浮 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使得鱼类密集;鱼类为海岛提供了丰富的 食物,吸引众多海鸟;海鸟的鸟粪落入海水中(岛上鸟粪滑入海 水中),海水中营养盐类增多,又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间 接地为鱼类提供了饵料。 (2)钦查群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使得鸟粪得以保存; 干旱少雨,鸟粪不易被雨水冲刷;积累的时间长;岛上早期人类 活动少,受到外界干扰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