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 A. 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 B. 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C. 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D. 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根据题意可知,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无关,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涉及生产技术发展的有关内容,故排除B项;形成亲疏有别等级秩序的是宗法制,故排除D项。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有利于在周代德政的实施,约束了统治阶级的行为,故选C。 2.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 B. 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 C. 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 D. 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强令鲁武公”表明周王权力仍在,但“废长立幼”违反了西周长期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鲁武公朝见宣王为履行了分封义务,故B项错误;长子括太子之位丧失表明失去鲁国国内的大宗地位,,故C项错误;社会等级发生逆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有出兵勤王的义务,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处于战国后期,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已不予理睬,说明分封制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天子的权力从此时才开始削弱,天子的权力应该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削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 5.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违制。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 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 B. .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 C. 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 D. 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轮流主持”“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故排除B,A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皇帝制为核心,皇权至上,“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中书门下长官负责行政,并非监察官员,D项不符合题意。 6.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 A. 便于皇帝集思广益 B. 易造成权臣的专政 C. 是君权衰微的产物 D. 标志着君主制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这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集思广益,故A项正确;这一过程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皇帝总决策,有利于加强君权,不易造成权臣的专政,故BC项错误;朝议制度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和君主制确立无关,故D项错误。 7.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 A.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完善了科举制度 D. 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明初时期进士中榜后,一改以前直接授官的惯例,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种制度使新任官员增加了处理事务的阅历,完善了科举制,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的变化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材料是提高官员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是提升官员文化水平,D项错误。故选C。 8.“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A. 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B. 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C. 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可知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D正确;行省是地方机关,其设立不能体现中央权力中心的变化,选项A排除;行省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皇权无关,选项B排除;宋代实行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选项C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的分析理解。 9.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 A. 弱化了君主权力 B. 扩大内阁决策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使辅政制度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此措施加强了君主权力,故A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故B错误;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要注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0.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 A. 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 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 创立了“轮番而治”民主运作方式 【答案】B 【解析】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古代世界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是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罗马制定的一系列严密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对后世资本主义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其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罗马的政体是先君主,再共和,最后独裁帝制,故C项错误。轮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故D项错误。 点睛:在西方文明中,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典型的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体系逐渐完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 11.古代雅典僭主通常借助社会中下层力量推翻贵族统治,实行个人统治。僭主常常大兴土木,修建神庙等公共建筑,举办或者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据此可知,当时僭主政治客观上 A. 创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 推动了城邦制度的发展 C. 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落 D. 催生了雅典的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雅典的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是僭主创立的,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雅典社会经济的兴盛或衰落的内容,故排除C项;僭主是修建神庙和举办或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并不是僭主催生雅典的宗教信仰,故排除D项。僭主大兴土木,举办或推广公共节日,有利于城邦制度的发展,故选B。 12.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B.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 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 D. 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带来的巨额收入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D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13.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 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C. 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 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A错误。题干主要讲述了洪仁玕建议天王不易决断的事务应采用的方法,而其建议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D错误。题干中体现的是洪仁玕对天王权威的维护,而不是批评天王独断专行,故C错误。 据题干中“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可知洪仁玕主张不易决断的事务应议定再献,说明其主张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故B正确。 14.“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以上材料出自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美国的《独立宣言》 D. 法国的《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答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即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故本题应选B项;卢梭倡导民主共和制,美国并未建立过君主政体,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国王”不符,故排除A、C两项;《人权宣言》颁布时,法国为君主专制国家,与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不符,故排除D项。 15.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颁布《独立宣言》 B. 建立邦联制 C. 推行三权分立 D. 实行总统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美国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政体,以此实现了把“统治者关进笼子的梦想”,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详解】 16.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 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 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789~1875年间,法国政体反复不断,君主派与民主派的斗争异常激烈,说明法国民主进程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时期并未出现分裂状态,排除;法国大革命中一度出现专制独裁现象不能反映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法国政体走向完善,排除D项。 17.1695年,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打击法国海盗不力,迫使国王威廉三世于次年成立了贸易局。1697-1699年,在议会的压力下,威廉三世被追收回赏赐给外国宠臣的爱尔兰土地,将6万陆军削减到7000人。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受制于议会 B. 议会掌握行政权 C. 君主立宪制确立 D. 军权由国王掌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力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王权受到议会限制,题干中英王设立贸易局并削减军队力量的作法反映了国王受议会权力约束,故A项正确;此时行政权仍占国王手中,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权力法案》的颁布,排除C项;题干表明军权在议会手中,排除D项。故选 A 18.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选举和议会立法 B. 君主立宪制 C. 各国都有最高法院 D. 总统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君主立宪制是政治体制、总统制是国家元首制度,各国都有最高法院是司法独立,这些都不是代议的特征,BDC三项错误。 19.“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德意志帝国 D. 美利坚合众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着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故C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A不符合“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排除A;法兰西第一帝国不符合“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排除B;美利坚合众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封建残余,排除C。 20.“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军国主义色彩 B. 民主主义色彩 C. 专制主义色彩 D. 民族主义色彩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德国皇帝权力太大,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军国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专制主义而非民主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主义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完成,工业文明迅速发展急需市场是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小原因,不是“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只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小原因,不是“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属于“世界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答案】B 【解析】 英国是从英国利益出发,属于商业战争;我国民族战争从民族命运角度出发,属于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是从文明冲突角度出发,B正确;其他顺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3.《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 D.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反映列强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说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故D项正确;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大多都有赔款,不能说明新阶段,故A项错误;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与《马关条约》签订无关,应排除。 2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是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影响,①符合题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是甲午战争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八国联军侵华所签订的《辛丑条约》产生的影响,③符合题意;继《南京条约》以来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④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项,含有不符合题意的②或④,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2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A. 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C.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D.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科学的指导思想,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D项正确。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发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排除。B项,太平天国领导者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实践了《天朝田亩制度》,排除。C项,主观原因是成败的关键,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属于外部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 二、主观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摘自《左传》《史记》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如下简表) 时期 秦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东汉) 道 路 布政使司(省) 省 统县政区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Ⅰ》《历史必修Ⅰ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周、秦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地方政治制度“使后无战攻之患”的原因。 (2)请完成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填空。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高层政区”设置的历史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原因: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中央集权制形成。 (2)省或行省。意义: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政治制度”,关于周、秦地方政治制度,可根据材料一回答,显然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秦实行的是郡县制。第二小问“原因”,关于秦地方政治制度“使后无战攻之患”的原因,就是要求回答郡县制的意义,在于加强了中央集权。 (2)第一小问,关于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填空,可根据所学知识问答,元代在地方上实行的是行省制度。第二小问“历史意义”,就是行省制度的意义,主要从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方面回答。 (3)关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可根据三则材料总结得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结合所学知识,还有一点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结起来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唐代中央官制示意图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见,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3)明清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独裁。(2分) 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限制相权);宋太祖设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2分) (2)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3分)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职责明确,提高效率;协商政务,集思广益。(2分,任意两点即可) (3)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由皇帝钦定,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说明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根据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君权至高无上,因此可以得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独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置中朝,限制相权;宋太祖二府三司制限制相权。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很容易得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由皇帝钦定,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这些都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8.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的;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3)理解:一方面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得出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根据材料“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得出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根据材料“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得出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再结合材料二信息“日本……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3)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运用辩证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指的是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指的是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评价 【名师点睛】如何评价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①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是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②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造成中国近代社会日益贫困落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列强在侵华的同时,把西方的近代先进科技带进中国,西方的思想、文化、社会政治学说也随之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