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写作之议论文3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写作 论据的运用与分析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论据运用 (一)原则及方法 论据分为两大类: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多引用经典著作和权威言论,它们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能够增加论点的广度和深度,使作者的观点更深刻。但议论文用得最多的还是事实论据,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论据更有说服力。议论文论据的运用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明确的目的性。论据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选择的典型性。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事例,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也就不能做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避免从同一个角度举多个论据,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 3.运用的精练性。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4.材料的新颖性。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等,有时代特色,有新鲜感。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材料虽然是熟悉的,但你这样运用这样处理仍让人感到不同凡响。 (二)论据的引述 1、直接使用论据 直接陈述事实论据,要言简意赅,针对文题、话题,有意识地叙述最有价值的事实。用据后,勿忘对中心论点的回扣。写作时,一定要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分析事例与论点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分析“个别”事例时,其旨在揭“一般”的规律,是为了从事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很多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大片,多数人都为里面那一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感人之事。 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撞上了一座冰山,即将沉没,救生艇根本不够。最后一艘救生艇也即将开走,这时响起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是他们的妈妈呀!”原来 史密斯夫人的两个孩子都上了救生艇,而她却不能再上了,面对即将生死离别的骨肉,她痛不欲生。这时,从救生艇上走下了一位女士,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她对史密斯夫人说:“上船吧,我来换你,孩子不能没有妈妈!”说完这句话,她从容地走向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全世界似乎都在那一刹那静止了,全场的人寂然无声,几分钟后,泰坦尼克号沉没了,1053人丧生,其中就有那位无名女士。 这个故事实在是很感人,人性之美在那生命的谦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位无名女士深深地知道她让出了一个生的希望,她得到的将是死亡的降临。在那个求生欲望异常强烈的时刻,她却毅然地让出了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她最后那句“孩子不能没有妈妈”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这句话也足以打动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心!(《生命之让》) 2、事实迭加用据 所迭加的论据最好不受时空局限,以增强说服力,迭加时所采用的句式应尽可能整饬,以形成论说的气势,用据后,勿忘对论点的照应。 不要安于现在的自我,而要追求心中的梦想。鲁迅不安于救治国民的身体疾患,从而铸就了刚毅伟大的民族魂;袁隆平不安于水稻亩产千斤的“极限”,从而颠覆了世界权威;“超级女声”来自平民,却敢于挑战卫视舞台,从而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想唱就唱”的狂澜。 当然,追求也有可能失败,可是何必斤斤计较于结果呢?美丽在起点,在终点,更在沿途的风光,更在拼搏中的问心无愧。凡•高追求自我,却最终走向了萨都的草坪,用枪声宣告了自己生命的结束;屈原追求爱国,却最终投身于汩罗,化作楚国的一缕冤魂。纵然他们失败了,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那失败的悲哀不也是一种美丽吗?那失败的追求不也是一种坦荡吗? 一位名人曾说:“一个执著追求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正因如此,爱因斯坦成就了旷世奇迹,哥白尼让地球为之振荡。纵使像李白、杜甫这样一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业而终不可得的失败者,也为我们留下了盛唐诗歌最灿烂、最珍贵的篇章。虽然他们一个抱月而终,一个苇席蒿葬,可毕生的攀登,矢志不渝的追求,还是让他们彪炳史册,光耀千秋。(《追梦无悔》) 这篇考场佳作用据丰富,名人荟萃,纵横古今,驰骋中外,说理透彻,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 3.句式辅助用据 (1)使用“从……到……”的句式用据 运用时要注意论据的先后顺序,句式应大致整齐。语言高度集中,概括使用“从……到……”句式,串联起来的部分可以是史实、与主题或话题相关的名言、诗歌,还可以是作品及人生的哲思等…… 请体会下面的片段: 古往今来,无数名垂青史的成功者,有谁不是以诚信待人,以诚信任物的呢?从汉高祖刘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到司马迁为“李陵事件”的中肯之言;从魏征以诚信直言敢谏,到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正面的例子实在多得不胜枚举。事实上,诚信是每个人应有的品德,更是任何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基石。 (2)使用“当……时”的句式串据 运用此句式串据时,语言除了要具有概括性之外,还应讲究些文采,这个句式所连缀起来的内容往往是历史事实的某个有特定意义的瞬间、细节或情节。请体会下面的片段: 当卧龙草庐外的刘皇叔在朔风飞雪中久久伫立的时候,当古人在昏暗的灯下奋笔疾书“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的时候,当一箱箱假烟假酒、盗版光盘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又鲜活的词语在历史的词典里永生——“诚信”。 4.正反对比用据 有意识地选用对比论据,既可以暗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又能更为有力地佐证论点,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要注意根据论证思路,安排正反例的先后顺序,还要通过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的对照,辅之以必要的分析,可使论证雄辩有力。 如考场佳作《为生命的画板涂色》,作者以“在生命的那一刻,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前行”这样单刀直入的开头段落确立了论述主旨。然后,就接着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桀骜的陶渊明经过一番世俗的历炼,最终……远离了富贵满堂,抱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念,一袭布衣,飘然而去。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命运多舛的辛弃疾尽管报国无门,心痛如绞,但依旧心系故土,誓死抗战,哪怕马革裹尸,捐躯沙场。 李陵投降匈奴,确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但夜幕落下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遥望关中明月,泪眼婆娑,企盼重归故里的那一刻。 苏武却选择了义无反顾的信念,忍受着大漠风雪,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为了那柄汉节,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这几段文字,组织得精到洗炼,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紧紧地扣住了“逃避”“前行”的论述主旨。 5.巧用修辞论据 (1)排比。文中有意识地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一篇议论文里若能安排一两处排比句,不但会加强语势,而且会更有力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无不是在挫折中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坚持不懈,发出“我已找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在挫折中逐步走向成熟……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起壮美的浪花;是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正视挫折》) (2)比喻。比喻论证的最大优点,是能借用喻体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以达到论点正确的目的,但必须注意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共同点,否则便无法喻证。 “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的雄伟、绵延;你还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的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由于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 本段文字用高山、大海(喻体)不弃细石、涓流才能成其雄奇阔大,来比喻博学的人(本体)之所以博学,是因为他“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你也想成为博学之人,也应如此,本体与喻体之间有了共同点,喻证才能成立。 (3)引用。引用名言来论证,有直接引证(明引)和间接引证(暗引)两种。直接引证,就是照录原文,把原文用引号括起来;间接引证,就是叙述原文的大意,但不加引号,或只引个别重要词语。不管是明引还是暗引都要忠于原意,不可断章取义或改换原义。还有一点要注意,穿插引用名言名句能为文章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形式,要把“引”与“证”结合起来,光“引”不“证”,会使文章成为经典言论的堆砌,反而会失去应有的色彩。 自信指相信自己。莎士比亚说过:“对自己都不信,还会信什么真理。”可见自信的重要性。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李大钊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 ”无不是自信的有力见证。因此,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力量。(《自信人生二百年》) 6.复活史实用据 这种用据的方法,适用于长于描写、长于造境的同学选用,使用时注意把握好度,稍加点染即可,不要喧宾夺主。请体会考场佳作《诚信——高贵的品格》中的片段: 也许,暮春时节,飞花迷眼,瓦尔登湖边一袭黑衣的卢梭,在苦思着生之真谛;那握着明灯游在白天街道的,还有希腊智者的身影。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忘记,构筑人生基座的乃是“诚信”二字。 诚信乃人格品位的体现。手握权杖,贪图荣誉而尽显人性之奸诈、多变的,定不是品格高贵之人;“高堂明镜”中的白发只应诚实忠信者拥有,捻着胡须,在江边痴待着的,才可“情如潭水三千丈”;在危栏高楼中,守着心的一方净土,望穿秋水的,是爱之“诚信”;哪怕各守长江之头,那快报急书,“白头搔更短”的,是叮嘱的诚信……生,因之成为纯洁的载体。诚信的珍贵,幻化为身中血液,流淌在潺潺的河床,浮露高贵的躯干。 要学会恰当巧妙地运用论据,除了应当学习揣摩一些范文、佳作运用论据的技法外,还应当重视平日的积累,要建立一个材料仓库,鲜活论据靠平时阅读和观察生活,把一些有用的事例与正确的言论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一旦要用,信手拈来,这样,便能取得成功。 (三)、比较标准议论段的写法: ①观点句 ②阐释句 ③材料句 ④分析句 ⑤结论句(观点句) 例文解析: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 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二、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 量。 (一)、揭示实质法(归纳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示例:①疑是思之始,学之端。②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③“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④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结构特点】 纵观这一段,第一句是立论,提出中心论点;第三句是摆论据,列出可证明论点的论据;第四句是议论析理,针对论据的内容进行解析,挖掘内在的含义。可见“立——摆——议”是这个段的主要结构特点。 【论证特点】 第四句是在上句列举了牛顿、瓦特、伽利略三个事例之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惯常所见——产生疑问——努力探求——有所建树。” 这些共同点正是三个事例所包涵的必然因素。这种分析例证的内在联系,归纳其本质特征的方法,正是辩证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这样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因而这段文字的说服力很强。 【主要步骤】①列举事例;②找其中的共同点;③归纳其本质特点(结论) 学生试笔:运用归纳法分析事例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二)、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示例: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主要步骤】①列举若干事例;②反面假设;③结论 学生试笔:运用假设法分析事例 王羲之从小就立志要做书法家,他九岁就开始练字,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最终练就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论点:立志) 【参考示例】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三)、引申类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 示例: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人生的“出”与“入”》) 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不会犯错”的道理。把事例引申类比,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四)、因果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示例一: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自信,但不能盲目》)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 “正因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 示例二: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画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去打工…… 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越是贫穷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 学生试笔:运用探因法分析事例 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参考示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只要奋斗不息,终有如愿之日。因此,他们在被“埋没”时,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终于冲破“埋没” (五)、条件分析法。即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示例一: “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勤能补拙》) 示例二: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经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己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正是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才取得非凡的成就。” 可以看出这是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六).意义分析法。意义分析法就是叙述事实论据后有精练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示例: 说“小” 现在有不少年青人不愿做诸如打扫卫生、扶老携幼和乘车让座之类的小事,认为这样做算不了什么。我看这类小事并不小。因为不打扫卫生,将会到处垃圾成堆,蚊蝇成群,人们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不扶老携幼,乘车不让座,老幼病残者出门就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暖。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关系着千百万人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朝大处——揭示意义) 积极做这类小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种具体表现。(朝深处——揭示实质) 思想支配行动,一个人真心实意地做好这类小事,必须首先想到集体和他人。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逐步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朝远处——揭示影响) 反之,一个人如果“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事事处处怕吃一点亏,他的心地就只会越来越窄,为人越来越自私。(朝反面——揭示后果) 【论证特点】 揭示实质(朝深处想) 正面分析 揭示意义(朝大处想) 揭示影响(朝远处想) 反面分析——揭示后果(朝反面想) (七)、辩证分析法。 即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也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转换。 示例一:历史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时,既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顽强自立,又要象凌霄花一样,善于利用外界有利的条件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示例二:成才要靠主观努力,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得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要靠主观努力,这时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其次,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因。只强调主观努力,不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或者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作用,都是片面的。 学生试笔: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了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围着花盆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虫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去。其实,只要一只毛毛虫稍微与众不同,偏离这个圆圈,就会发现花盆周围的松针,而避免死亡的命运。 【参考示例】人们在赞美毛毛虫坚忍不拔的毅力的同时,也会存有疑问,为什么有食物的情况下,它们还遭此厄运?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它们的虫式思维太过僵化,不知改变。这给人类一个启示:不该被固有的规矩或思维模式所束缚,这样才会求得生存和发展。试想,如果人类的世界观被束缚了,还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吗?如果对事物的认识方法被束缚了,还会有人超越思想障碍而发展吗?如果我们被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束缚了,还会有伟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吗? 我们赞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那些不被束缚、勇于创新的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得以进步和发展。 【参考示例】毛毛虫在七天七夜后饿死,是因为它们循规蹈矩,没有一只走出与众不同的第一步。可见,只会机械化做事,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许多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却卖不出去,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没有新意;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校成绩一流,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绩,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缺少 “创新”二字,许多服装质地很棒,却不受他人欢迎,也是因为缺乏创新精神,款式不新颖。因此,谁会创新,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并立于不败之地。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第二讲 层次的过渡与勾连 有的同学写议论文时,文章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缺乏过渡的桥梁纽带。其实,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三大文体中不论哪种文体,巧用过渡,都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议论文也是如此。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 考生在写作供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1、引述材料不简洁,不概括2、观点不够鲜明有力;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 1、引述材料简洁,有度,融合。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就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如论点是“不要畏惧失败”,这就限定了引述材料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素:①要有“失败”;②要有“不畏的情况”;③经过顽强奋斗后取得胜利。这里的“失败”因素很重要,而学生在引述材料时常常忽视关于“失败”因素的引述。 但要注意的是,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 引述材料的要求是简洁、有度、融合。简洁,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话。第2句马上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80字左右为宜。有度,开头引用材料,主体联系材料,结尾点及材料,算是引述材料有度。所谓“融合”,是把引述材料与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表面上不曾直接搬用材料,实际上却把材料的引述融化在分析说理之中。引述材料较高的境界是“融合”,这是高标准引述材料,具备较高写作水平的同学可以一用。 请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然后顺势提出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干脆——论点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2、观点鲜明有力。引述材料后亮出的观点应该旗帜鲜明,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切忌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3、做点议论分析。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具体办法参考论据的分析。 我给学生总结了给材料议论文五步曲:“一标二转三证四联五结”。一标,标题,二转,是指正文开头就要转述材料提出论点。三证,是指从原材料中提出论点后,摆事实,讲道理,就是用事实和道理去证明论点的正确,使之有说服力。四联,是指应该由点到面生发升华。五结,紧扣主题,写好结尾。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再如: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物犹如此,人亦然。 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证时理论论证能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能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A、若先进行理论论证,再进行事实论证,过渡文字一般是对理论的阐释,用“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再如: ①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②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③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④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⑤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你随意拾起一朵浪花,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⑥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⑦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⑧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⑨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⑩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B、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用“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①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②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③让我们牢牢记住……并让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吧! ④“……”,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⑤“……”这句话颇有道理(说得多好啊!)它道出了……的真谛。 ⑥“……”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⑦……的意思是……,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其真正含义。 ⑧……曾说过……,是的,只有……才……不……又怎能…… ⑨生活中有这样一名俗语,叫做…… ⑩“……”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一样,正反结合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和说理全面、析理透彻,这是议论文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再如: ①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②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③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五)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再如: ①无独有偶 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③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④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⑤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⑥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六)辩证过渡 A、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1、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 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2、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B、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①当然 ②……不是……而是 ③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④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⑤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 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⑥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及的几种过渡形式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结。 1、用词或短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有:“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言之”“相反地”“因此”“其实”“那么”“但是”“然而”“不过”等短语或关联性词语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段落的开头。另外,时间词、序数词、方位词等放在段首,往往也起过渡作用。 2、用句子形式过渡。在论述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转换,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句式、相反句式等,或用连接内容的句子,放在段末或段首,起穿针引线、勾连前后文的作用。 3、用段落过渡。这种方法记叙文说明文中使用比较普遍,议论文中例证转换,跳跃性较大的段落间,也应该使用段落过渡。这种过渡段一般都不长,有的仅是一个句子。有的文章中心论点独立成段,醒目突出,紧密联系上下文。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第4段批判“送去主义”,接着另起一段说:“我在这里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是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此过渡段先总结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这样,上下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 例文鉴赏 理性的纪念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过渡段)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 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过渡段)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过渡句)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 ,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