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十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与该点相对应的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c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 0°经线向西至20°W B. 20°W向西至90°W C. 90°W向东至90°E D. 20°W向东至90°E 【答案】1. D 2. B 【解析】 试题考查经纬度应用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对应为(38°S,180°),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正确。 【2题详解】 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60°E,B正确;0°经线向西至20°W属于东半球;90°W向东至90°E有一部分属于西半球,有一部分属于东半球;20°W向东至90°E属于东半球。故选B。 晨昏线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3. 图中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 B. C. D. 4.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A、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A点位于晨线上,A错误; B、B点位于南半球,地球顺时针旋转,位于昏线上,B正确; C、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C点位于晨线上,C错误; D、D点位于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旋转,位于晨线上,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故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①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局部地球光照示意图”,已知图中①地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此刻北京时间是14:0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此时的晨昏线的是 A. P1 B. P2 C. P3 D. P4 6. 关于图中各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昼长最短,日出最迟 B. 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③地 C. ③地和④地处于同一日期 D. ⑤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5. D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当北京时间为14:0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图中晨昏线P4与赤道相交于180°经线,故选D。 【6题详解】 图中曲线为昏线。①地位于北极圈是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昼长24小时,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③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90°,B错误; 180°经线的此时时为18时,而地和④地分别位于180°经线(日界线)两侧,不可能属于同一日期,排除C,⑤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月4日8时 B. 6月5日8时 C. 6月5日16时 D. 6月4日16时 8. 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与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A. 1个月 东南风 B. 3个月 东北风 C. 5个月 西南风 D. 6个月 西北风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是6月5日,两个日期分界线与图中0°、180°经线重合。此时,0°经线的时刻是0点。图示为北极,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0°经线以东是东经,北京在阴影区域,北京时间为6月5日8时,B对。A、C、D错。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站纬度为78°55'N,从春分(3.21)北极点进入极昼开始,到夏至(6.22)北极圈内全部进入极昼用了3个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移动8个纬度,所以中国黄河站2*(90°-78°55')/8=3个月极昼时间。黄河站处在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东风带的控制,当地盛行东北风,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两个日期分界线是时刻为0点的经线和180°经线,图中阴影部分是6月5日,两个日期分界线与图中0°、180°经线重合。此时,0°经线的时刻是0点。0°经线以东是东经,北京在阴影区域,日期是5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堤岸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9. C 10.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左岸①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岸③侵蚀,右岸④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坡度较陡;左岸①沉积,坡度较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完成以下两题。 11.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12.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正值夏季 B. b地昼短夜长 C. 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 d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排除A、D;而且是由赤道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所以是b点。选择B项。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南半球此时是冬季,排除A项;赤道上始终昼夜均等,排除B项;d位于北回归线上,没有极昼现象,排除D项。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正确的。选择C项。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4.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D 14. A 【解析】 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 【14题详解】 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 下图为“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图3中a、b、c、d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 ) A. a、c、b、d B. d、a、 b、c C. a、b、c、d D. c、d 、a、b 16. 当淮安处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时( ) A. 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 b地为冬季 C. c地出现极昼现象 D. d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15. B 16. C 【解析】 试题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判断,a地区终年昼长为12小时,故判断位于赤道;b地区冬至日昼长达最大值,夏至日昼长达最小值,故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区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故判断位于南极圈;d地区冬半年出现极夜,夏半年出现极昼,故判断位于北极点。根据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判断,纬度越高,昼长的季节变化越大,故判断四地南北顺序为B。 【16题详解】 当淮安处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排除A;b为南半球某地,此时南半球夏季,排除B;c为南半球的极圈,此时出现极昼;C正确;d为北极点,此时昼最短,D错。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点较多,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②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纬度的关系;③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范围等内容。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18. 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A.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春分或秋分 C.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D.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错。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度纬线附近,B错。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风向向左偏,P、Q 两风带的风向向右偏,C错。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气压带的纬度, P、Q 两风带的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风向由气压带向两侧吹,可判定 M 为副热带高压带。D对。故选D。 【18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M 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南,所以为北半球的冬季,用1月份表示,A、B错。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所反映的时间是北半球夏季,7月份,C对,D错。故选C。 【点睛】熟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注意风带的风向在南北半球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根据分布的纬度位置,与回归线、极圈等几条重要纬线的位置关系,判断移动的方向。掌握不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有关图中各地,叙述正确是 A. 河流在乙处自南向北流 B. 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C. 甲丙相对高度可能为610米 D. 丁处陡崖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20. 下列各地点,秋季能观赏到枫叶景区的有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9. BC 20. AC 【解析】 【19题详解】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判断乙处河流由北向南,A错误;读图可知,湖泊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对下游地区有调节作用,B正确;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甲处海拔高度为200-300米,丙处海拔高度为800-900米,因此甲丙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甲丙相对高度可能为610米,C对;瀑布存在需要有陡崖,而且需要河流流经,丁处为陡崖,以上等高线凸向地处,为山脊,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该地也不可能发育瀑布,D错误。故选BC。 【20题详解】 甲地位于河谷的东坡,面向枫叶分布的坡面,而且没有视线的阻挡,因此可以观赏到枫叶景区,A正确;乙地和景区之间有山脊的阻挡,不能通视,B错误;丙地位于山顶,海拔高,中间没有遮挡物,可以看到枫叶,C正确;丁地位于陡崖的崖底,且东侧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D错误。故选A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2018年11月19日, 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凌晨成功发射,我国圆满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的组网部署。下图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A、B、C、D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乙点最近 D.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小值 22. 在公转轨道上,当地球从甲点运行到乙点期间 A. ①、②两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都向右偏 B. ①地地方时始终早于②地 C. ②地季节变化比①地明显 D. ②地昼长均比①地长 【答案】21. AC 22. BC 【解析】 【21题详解】 11月1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运动,A正确;地球在1月初到达近日点,11月19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B错误;根据甲乙两点的光照情况,图中C点为冬至,接近11月19日,所以C正确;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最小是在12月22日左右,D错误。故选AC。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甲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乙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以判断出,图中A、B、C、D依次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地球从甲点运行到乙点期间介于夏至到冬至期间。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取决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①位于赤道,水平运动物体方向不会发生偏转,②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A错误;①相对于②的位置偏东,地方时早,B正确;赤道处季节变化最不明显,②地季节变化比①地明显,C正确;甲到B点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②地昼长比①地长,但是从B点到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②地昼长比①地短,D错误。故选BC。 2018年12月18日,北京某校王老师赴莫斯科某校参加为期七天的国际交流。王老师发现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下图为世界时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 24. 王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莫斯科 A.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日落时间推迟 C. 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D.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答案】23. CD 24. AC 【解析】 【23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莫斯科时间是东3区区时,两地时差是5小时;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当莫斯科时间8:00时,北京时间是13:00;当莫斯科时间是12:00时,北京时间是17:00。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13:00~17:00,14:00、16:00在此期间。CD正确,AB错误。故选CD。 【24题详解】 王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是12月18日-25日,此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南,A正确;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落时间较早,B错误;12月18日-25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莫斯科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C正确;12月18日-25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D错误。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下图为南北半球部分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A. 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6.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大 B. 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 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 D.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整个纬度都是西风,风力更强 【答案】25. AB 26. C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曲线形态或对应数值,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A对。据图可以看出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对。最大风速的南半球风速变化小于北半球风速变化,说明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错。两图中,60°附近南北半球风速均大于0,30°附近风速为0的纬度南半球偏低,说明南半球纬度范围大,D错。故选AB。 【26题详解】 地转偏向力由赤道向两极增强,与海面狭窄无关,A错误;南半球海面宽广,B错误;北半球海面狭窄,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C正确;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整个纬度都是西风,风力更强,D正确。故选C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7.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A、B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村在甲村的________方向,图中从①处能否直接看到②处?_______ (2)甲村与龙山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到_______米之间。 (3)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地的铁矿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M、N两条线路中你会优先选择_______线路,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 (4)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的登山线路是_______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 【答案】(1)、东南;否; (2)、400; 800(两答案可互换) (3)、N; 地形平坦,避开不利地形;连接更多的城镇。 或者:M; 可修建隧道,线路短;铁矿运输专用通道,运输效率高。 (4)、选线路P; 优点:坡度小,登山难度小;缺点:路程较长或需要过河。 或者:选线路L优点:路程较短或不用渡河;缺点:坡度大,登山难度大。 【解析】 【分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详解】(1)、有指向标的图一定要按图中的指向标去判断方向,没有方向提示的图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去判断。所以据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 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或山顶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①②之间做连线,很显然经过一个山顶附近,所以看不到。 (2)、从图中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米,甲村位于一河谷地区,所以甲村取值范围为200-400米,龙山的取值范围为800-10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400----800米之间。 (3)、交通线路选线要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N线路虽然线路较长,但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降低了坡度,保证了安全,同时经过了B村镇,加大了交通运输量,提高了经济效益。。M线路虽然线路较短,但穿过一山脊部位,地形坡度大,增加了工程造价,同时安全系数小。 (4)、该题是一道比较题,各有优缺点,线路P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但跨越河流,线路长;线路L则 相反。 28.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________时针方向。 (2)A在D的______方向,C在北京的______方向。该日,E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出。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即地理坐标):①北京:______;②匹兹堡:_____。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小时。 ②假若飞机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日_____时。 【答案】 (1). 逆 (2). 东南 (3). 西南 (4). 12 (5). 6 (6). 40°N,116°E (7). 40°N,80°W (8). 10 (9). 21 (10). 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方向判读及区时计算等知识点。 【详解】(1)根据图示的匹兹堡,说明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2)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自转方向判断,A在D的东南方向,C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此日昼夜平分,E点昼长为12小时,6点日出。 (3)图示北京所在纬线为40°N;北京所在经线,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说明北京所在为东经116°;而匹兹堡所在的纬度为40°N,而顺着自转方向,匹兹堡附近的经度数减少,判断匹兹堡所在的经度为西经80°。北京地理坐标:(40°N,116°E);②匹兹堡地理坐标:(40°N,80°W)。 (4)材料反映全程沿经线飞行,故共跨过纬度从北纬40°--北纬90°--北纬40°,说明跨纬度100°,故距离为100*111KM,速度为1100KM,约飞行10小时。假若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 匹兹堡在西5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起飞时匹兹堡的区时是3月20日19时,10小时后为3月21日5时。 29.下图为地球的太阳光照图,图中大、中、小圆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表示的是 线(填“晨”或“昏”),若A、C两点均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①点在③点的 方向,此刻①②③④四点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点。 (3)请描述从此日开始至3个月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4)分别说明该日日出、正午和日落三个时刻③地一垂直地面物体的影子朝向。 【答案】(1)晨 23°26′S,30°E (2)正南 ① (3)此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日过后,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个月后各地昼夜平分。 (4)日出时朝向西北,正午朝向正北,日落时朝向东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照图基本知识,涉及晨昏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 【详解】(1)读图,根据图中自转方向,曲线AB有黑夜进入白昼,表示的是晨线。若A、C两点均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说明此时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极夜,据自转方向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23°26′S)。B点所在经度是60°W,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12点经线是30°。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30°E)。 (2)根据图中经线及昼夜状况,①点与③点在同一经线上。结合南北极点位置判断,①点在③点的正南方向。此刻,南极圈有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①点位于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的是①点。 (3)读图,此日为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个月后,太阳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 (4)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③地位于赤道,日出东南方向,日出时物影朝向西北。正午影子朝向正北,日落西南方向,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 【点睛】根据图中的自转方向,晨昏线定义,判断晨昏线类型。根据极圈的现象,判断直射点位置,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方向。分析时注意该地与直射点的位置关系。 30.甲图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N为北极点)”;乙图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中气压带在30°往较高纬度一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甲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所处位置有________ (填字母) 和_____ (填字母)。 (2)甲图中B处是______风带,与乙图中________ (“a”或“b”)处的风向一致。 (3)甲图中D处是________风带。 乙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 (4)甲图中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 (“动力”或“热力”)原因。 【答案】 (1). C (2). E (3). A (4). E (5). 东北信 (6). a (7). 西 (8). 北 (9). 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或热力) (10). 动力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三圈环流图,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及影响等知识。 【详解】(1)由图甲中N为北极点,结合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赤道,在30°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60°(盛行上升气流),C为30ºN,E为60ºN。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气压带A、E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气压带N、C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2)据(1)题,判断ABC构成低纬度环流圈,CDE构成中纬度环流圈,EFN构成高纬度环流圈,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故B为东北信风带即为图乙中的a处。 (3)甲图中D处位于中纬度环流圈,是西风带。乙图风带风向向右偏转,该半球是南半球。 (4)据上题,N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处高纬,常年低温,空气收缩下沉,属于热力因素。而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在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作用下,辐合上升形成,为动力因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