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天津市武清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天津市武清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天津市武清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B.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答案】B ‎【解析】A、放热反应不一定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煤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但必须加热才能进行,故A错误;B、吸热反应也能发生,且不一定需要加热,有的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故B正确;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C错误;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 ‎2.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适当升高温度 B. 增大反应物的量 C. 增大压强 D. 减小生成物的量 ‎【答案】A ‎【解析】A、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B、若为纯固体或液体,增大反应物的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若为中和反应,无气体参加,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若为纯固体或液体,减小反应物的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常见的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和D是易错点:注意抓住反应的特点及影响速率的因素的本质,改变反应物的量,只有改变浓度,才能影响速率。‎ ‎3.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B. 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C.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 D. 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A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所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B正确;C、有些反应很慢,有的反应有副反应,其反应热通过实验测定有困难,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出来,C正确;D、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热也按该系数比加和,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有关判断 ‎4. 甲、乙两容器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2molA,则甲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与乙容器内关系是 A. 甲快 B. 甲慢 C. 甲乙相等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题目中没有说明体积的大小,因此无法计算,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 ‎5. 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2O3(s)+ 3H2(g)=2Fe(s)+3H2O(g),采用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A. 加热 B.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通入H2的量 C. 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 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答案】D ‎【解析】A、加热,升高温度,活化分子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通入H2的量,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则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正确;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体积不变,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解题关键也是解题难点:用活化能理论从本质上理解影响因素与速率的关系。易错点为D,注意压强与浓度的关系。‎ ‎6. 有如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s)+3Y(g) 2Z(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催化剂⑥分离出Z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X(s)+3Y(g)2Z(g),△H<0,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①错误;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②正确;③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③正确;④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④错误;⑤加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⑤错误;⑥分离出Z,即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⑥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 ‎ ‎7. 下列事实中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氨的合成速率 B. 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C. 由H2蒸气、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硫酸工业生产中,通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A、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加入铁还原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平衡的问题,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错误;C、氢气和碘反应生成HI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由H2蒸气、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混和气加压后碘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变深,但平衡不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错误;D、工业上生产硫酸存在平衡2SO2+O22SO3,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B. 使用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C. 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错误;B、使用正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部分不是活化分子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正确;C、对于化学反应中是液态物质参与的,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错误;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分子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9. 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静态平衡 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不一定相等,错误;B、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和离子不断转化,浓度是保持不变的,错误;C、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可能发生移动,正确;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不一定相等,各种离子浓度是否相等与达到电离平衡没有直接的关系,错误。‎ 考点:电离平衡概念的理解。‎ ‎10.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B. 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C. 若A、B都是弱酸,则5>a>2‎ D. A、B两种酸济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D ‎11. 在下列溶液中,对应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Fe2+、Mg2+、NO3-、Cl-‎ C. pH=12的溶液: K+、Ba2+、Cl-、Br-‎ D. 碳酸氢钠溶液: K+、SO42-、Cl-、H+‎ ‎【答案】C ‎【解析】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Fe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K+、Ba2+、Cl-、Br-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H+与碳酸氢钠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12.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O2(g)=SO2(g) △H=-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g)+O2(g)=SO2(g)放出的热量等于297.23kJ B. 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 C. 1molS(s)完全燃烧放热为297.23kJ D. 形成1molSO2(g)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答案】A ‎【解析】A、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1,则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故A不正确;B、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1,则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为稳定氧化物,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1,故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A。‎ ‎13. 如图所示容积固定是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A(g)+2B(g)2C(g),以B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废液速率V正、V逆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已知V的单位为mol/L,则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为 A. A浓度的减少 B. B浓度的减少 C. 物质的量增加 D. B物质的量减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纵坐标表示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阴影部分表示的B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 ‎14.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 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的同时消耗2molSO3‎ 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D ‎【解析】A、可逆反应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A错误;B、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的同时消耗2molSO3,均为逆速率,无法确定是否平衡;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无法确定正速率与逆速率时否相等,故C错误;D ‎、当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 ‎15. 已知: 2CO(g)+O2(g)=2CO2(g) △H=-566 kJ/mol ‎ Na2O2(s)+CO2(g)=Na2CO3(s)+O2(g) △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的燃烧热为283kJ B. 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2Na2O2(s)+2CO2(s)=2Na2CO3(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452kJ D. Na2O2(s)+CO(g)=Na2CO3(s) △H=-1018 kJ/mol ‎【答案】C ‎【解析】A、CO的燃烧热283kJ·mol-1,故A错误;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1;分析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1/2,物质的量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不符合,故B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1;所以反应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1,故C正确;D、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②Na2O2(s)+CO2(g)=Na2CO3(s)+1/2O2(g)△H=-226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1,Na2O2(s)+CO(g)=Na2CO3(s) △H=-509 kJ/mol,故D错误;故选C。‎ ‎16. 把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 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0.1mol/(L·mi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2‎ B. B的转化率为20%‎ C. 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mol/L D. 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85%‎ ‎【答案】D ‎【解析】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生成D是0.1mol/L•min×4L×5min=2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A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A和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mol和1mol,所以B的转化率是=20%,B正确。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6mol-3mol=3mol,其浓度是,C正确。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因此压强也是不变的,D不正确。答案选D。‎ ‎17.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qD(s),达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向移动了 B. 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总压一定比原平衡的2倍小 C. 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小于原平衡A浓度的2倍 D. m+n>p+q ‎【答案】B ‎【解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qD(s),达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现比2倍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A、平衡向逆向移动了,故A错误;B、达新平衡时,压强在原来2倍的基础上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容器内总压一定比原平衡的2倍小,故B正确;C、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在原来的2倍的基础上增大,A的浓度大于原平衡A依度的2倍,故C错误;D、平衡逆向移动,应P>m+n,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解题关键: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现比2倍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易错点:注意动态变化与静态变化的结合,确定平衡移动方向要以C浓度比原来2倍大,还是小,前者正向移动,后者逆向移动。‎ ‎1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此反应符合下列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B. 逆反应放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且压强越大,R的含量越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为P2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1>T2,且温度越高,R的含量越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故A正确;B、逆反应吸热,L是气体,故B错误;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故C错误;D、L是气体,故D错误;故选A。‎ ‎19. 在一定条件下有反应: 2SO2(g)+O2(g)2SO3(g)  △H=-197kJ/mol.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定容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表所示:‎ 容器 SO2(mol)‎ O2(mol)‎ N2(mol)‎ Q(kJ)‎ 甲 ‎2‎ ‎1‎ ‎0‎ Q1‎ 乙 ‎1‎ ‎0.5‎ ‎0‎ Q2‎ 丙 ‎1‎ ‎0.5‎ ‎1‎ Q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Q1<197‎ B.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03气体放热98.5kJ C. Q2=Q3‎ D. Q3 z (6). 逆 (7). 加催化剂 ‎【解析】I.(1)焓变为正值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上述变化中吸热的是H2O(l)= H2O(g) △H=+44kJ/mol,故选②;(2)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由C(s)+O2(g)=CO2(g) △H=-393.5kJ/mol,C的燃烧热△H= - 393.5 kJ/mol ;(3)由①2H2(g)+O2(g)=2H2O(g) △H=-483.6kJ/mol②H2O(l)= H2O(g) △H=+44kJ/mol,将①-2②得2H2(g)+O2(g)=2H2O(l ‎) △H=-571.6kJ/mol,燃烧2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285.8 kJ;(4)③C(s)+O2(g)=CO(g) △H=-110.5kJ/mol,④C(s)+O2(g)=CO2(g) △H=-393.5kJ/mol,④-③得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 + 1/2 O2 (g)= CO2(g) ΔH = - 283 kJ/mol ;‎ Ⅱ.(1)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则x、y、z的关系是x + y > z;(2)C是气体,且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可发生移动,说明X、Y至少有1‎ 种不是气体,逆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当改变某种反应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而气体A和气体B的浓度均未变,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改变速率,平衡不移动。‎ ‎22. 把少量的MnO2粉末加入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3) 反应放出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4) A、B、C、D各点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 ‎(5)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 ‎(6)可以代替MnO2粉末的物质有(答出1种即可) ________。‎ ‎【答案】 (1). 60mL (2). 1min (3). 2min (4). D>C>B>A (5). 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 (6). FeCl3溶液等(如过渡金属的盐、氧化物等)‎ ‎【解析】(1)由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在4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说明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由图象可知,生成氧气的体积为 ‎60ml;(2)由图象可知,当时间进行到1min时,生成氧气的体积为30mL,此时生成的氧气为总体积的一半,需要的时间为1min,; (3)生成的总体积为60mL,反应放出气体体积为气体总体积的3/4时,生成的氧气体积为45mL,需要的时间为2min;(4)反应物浓度大小决定反应速率大小,随着反应的进行,双氧水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随着减小,‎ 故D>C>B>A; (5)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之越小,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则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双氧水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随着减小;‎ ‎(6)可以代替MnO2粉末的物质有(答出1种即可)FeCl3‎ 溶液等(如过渡金属的盐、氧化物等)。‎ ‎23. I.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但能导电的是(填相应序号,下同)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①稀硫酸 ②石墨 ③碳酸钙固体 ④氨水 ⑤冰醋酸 ⑥CH3CH2OH ⑦NaHCO3晶体 Ⅱ.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溶液:‎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它们的c(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A或B或C,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若三种酸的c(H+)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若三种酸的c(H+)相同,体积也相同,分别放入足量的Zn,相同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_。‎ ‎(5)若三种酸的c(H+)相同,体积也相同,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若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则反应所需时间长短的关系为______。‎ ‎(6)将c(H+)都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 (1). ①②④ (2). ⑤ (3). B>A>C (4). B>A=C (5). C>A>B (6). C>B=A (7). A=B=C (8). A=B > C (9). C>A=B ‎【解析】I.①稀硫酸,属于混合物,但溶液中有大量的H+ 和SO42- ,能导电; ②石墨属于单质,能导电;③碳酸钙固体属于强电解质,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④氨水属于混合物,能导电;⑤冰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不导电; ⑥CH3CH2OH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⑦NaHCO3晶体不能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但能导电的是①②④,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⑤;Ⅱ.氯化氢和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盐酸是一元酸,所以盐酸中c(H+)=c(HCl),硫酸是二元酸,硫酸溶液中c(H+)=2c(H2SO4),醋酸是一元弱酸,所以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氢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B>A>C;(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三种酸n(HCl)=n(CH3COOH)=n(H2SO4),盐酸和醋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盐酸和醋酸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需要的氢氧化钠是盐酸和醋酸的2倍,中和NaOH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3‎ ‎)氯化氢和硫酸是强电解质,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醋酸是弱电解质且是一元酸,所以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与酸的浓度相等,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是硫酸的浓度的2倍,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的浓度,所以如果氢离子浓度相等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醋酸提供氢离子能力最多,而盐酸和硫酸提供氢离子相同,所以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5).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锌相等,与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相同的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B=C,整个过程中醋酸在不断的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所需的时间醋酸最短,反应所需的时间的顺序为 A=B > C;(6)将c(H+)都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强酸溶液稀释100倍,氢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1/100,弱酸溶液稀释100倍,氢离子浓度变为大于原来的1/100‎ ‎,盐酸和硫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所以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A=B。‎ ‎24. 在一容积为2L的密团容器内加入0.2molN2和0.6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H2(g)NH3(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②反应中氨气的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③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 a.N2和NH3浓度相等 b.NH3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反应达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反应温度,则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 a.0.2‎mol/L b.0.12mol/L c.0.10mol/L d.0.08mol/L ‎⑤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平衡(此时NH3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从第5分钟末开始,再达到新平衡时NH3浓度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0.0375mol/(L·min) (3). b c (4). a c (5). ‎ ‎【解析】①平衡常数可以用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得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②△n(NH3)=0.1mol·L-1×2L=0.2mol N2+3H22NH3‎ n始/mol 0.2 0.6‎ n变/mol 0.1 0.3 0.2‎ n平/mol 0.1 0.3 0.2‎ v(H2)= = 0.0375mol/(L·min)‎ ‎③a.N2和NH3浓度相等,无法确定各组分的浓度是否改变,故不符;b.NH3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相符;c.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同,过程中和平衡状态下压强不变,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符合;d.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均为正确速率,故不符;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从开始到平衡始终不变。故不符;故选b c;(4)改变反应温度,平衡一定移动,而氮气和氢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氨气,所以c(NH3)<0.20mol·L-1,a. 如果氨气的浓度是0.20mol·L-1,则氮气与氢气完全转化,故错误;b.降低温度,氨气的浓度可能为0.12mol·L-1,故正确;c.温度改变,平衡一定移动,所以不可能为0.10mol·L-1,故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氨气浓度变小,可能为:0.08mol·L-1,故正确;故选:ac;⑤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的瞬间氨气的浓度,氨气的浓度变为0.20mol·L-1,平衡后浓度约为0.3mol·L ‎-1,所以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