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材料说明 A. 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     B. 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 C. 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     D. 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 ‎3. 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4. 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5.《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 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6. 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7. 鸦片战争前,广州进口洋纱平均每年已达2.5万担,到1860年时,广州连同汕头(其他口岸基本上无洋纱进口)进口洋纱也不过3.5万余担,仅占中国土布用纱量的0.56%,据此判断,1840—1860年间 A.小农经济尚未开始解体        B.洋纱还不足以严重威胁土纱 C.清政府严格控制洋纱进口       D.中国市场对洋纱需求量较低 ‎8.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允许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同“正途出身”无异,对于肄习西学的人,“准予照拟破格从优给奖”;1887年李鸿章还为天津水师武备学堂学生及教习人员争取科甲正途出身。这反映了李鸿章 A. 力图改变人才的选拔途径       B. 与顽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 C. 在传统与变革中艰难抉择       D. 试图维持传统教育稳定发展 ‎9.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10.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人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1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实业部电令各省从速设立实业司,以为各省实业管理机关。并指出,实业为将来民国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护,未成者当事先筹划”。这反映出 A.“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      B. 实业有利近代经济转型 C. 民族工业将成为主流经济       D. 当时政府积极发展实业 ‎12. 据《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统计,国民政府指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规模战斗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同时也付出了322万余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 淞沪会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气焰    B. 国共双方协同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C. 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组织积极抗战     D. 太平洋战场是反对日本侵略的主战场 ‎13.“一五”期间,保证工业不在 1949 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优先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14.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5.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施行的生产队在全省占比85.4%。中共中央农村工作组的调查报告说:“责任田是目前经济困难地区增产粮食的最好办法。”这说明 A. 安徽最早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决策层尝试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并未改变     D. 责任田措施基本克服了平均主义 ‎ ‎1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 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B. 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 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17.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C.没有完全冲破计划经济的藩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8.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19. 《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明   ‎ A.殖民扩张促使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B.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资本的崛起 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20.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1.《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此规定颁布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蓝鹰”运动 A. 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       B. 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C. 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过程       D. 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 ‎22. 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这说明 A. 总统魅力决定新政成败        B. 舆论导向有较大盲目性 C. 国会决议受到传媒左右        D. 政府公关借力大众传媒 ‎23.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24. 英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从1937年的25. 9%,提高到1975年的57. 9%;政府雇员从1931年的59.1万人,提高到1975年的7212万人。对此撒切尔首相表示:“我要求的是保守党信奉自由、自由市场、有限国家、国防强大。”据此推断,保守党政府在这一时期主张 A. 努力提高英国公民福利待遇 B. 彻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制度 C. 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减少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 ‎25.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6. 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27. 据统计,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A.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 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28.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以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人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29. 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并公开放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夏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卡梅伦首相黯然下台。这反映了英国 A.两大政党执政风格迥异 B.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首相掌控财政外交大权        D.国家利益与欧洲一体化产生矛盾 ‎30.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的行政命令,此举多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此前,泰国、韩国、加拿大、欧盟也爆发过反全球化抗议活动,这些反全球化现象反映出全球化的最大弊病是 A. 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B. 世界范围财富分配不均 C. 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D. 削弱发达国家经济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总40分)‎ ‎3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 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年9月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年12月 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年 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 关税 ‎1933年4月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等趋势下,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6分)‎ ‎ ‎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指出其主要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以“创造东北产业之原动力”为名,加速掠夺东北水力资源。1933年,伪满洲国国务院产业部国道局对松花江进行综合调查。1936年1-8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曾两次指令伪满洲国政府必须在5年内在松花江上游建设18万千瓦水电站。同年11月,伪满洲国政府制定了《产业开发五年规划》,将在松花江干流修建丰满发电站列入开发计划。1937年5月,日伪水电局长、日本水力发电专家本间德雄正式提交了一份《丰满发电所计划书》,标志着丰满发电站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该工程于当年7月正式动工修建,当时号称“东亚第一”水电站。同时,丰满水库设计时也号称“东亚第一”,当时为仅次于美国鲍尔德和福特佩克水库的世界第三大人工湖。‎ ‎——《中国能源报》(2010年5月31日)‎ 材料二 1951年丰满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工程,到1960年5月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八台主机全部安装完毕。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全部结束,总装机容量达55.375万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水电青工网》‎ 材料三 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M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0M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总装机1002.5MW。‎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网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目的。(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丰满发电厂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1998年丰满发电厂发展成为百万千瓦级电厂的原因。(6分)‎ ‎ ‎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总60分)‎ ‎1——5 BBDAD 6——10 ABCDC 11——15 DCDBB ‎ 16——20 CCDBA 21——25 BDDDD 26——30 CBBDB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 【答案解析】(22分)‎ ‎(1)措施: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2分)‎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4分)‎ ‎(2)内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调整农业生产;调整工业生产;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 特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 ‎(3)(10分)‎ 变化 影响 人民福利待遇提高 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依赖心理 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 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担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出现有较大关系 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 出现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主要阐述出前两点即可,每点变化2分,影响3分)‎ ‎32.【答案解析】(18分)‎ ‎(1)掠夺东北水力资源,为日本继续侵华提供物质保障和电力资源保证;服务侵华战争和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加速东北殖民地化;将东北地区经济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中。(6分)‎ ‎(2)苏联专家的帮助;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和一五计划的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建国初期人民昂扬的精神状态。(6分)‎ ‎(3)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丰满发电厂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