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e 20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内容基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生成CO2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主要描述的是从河水泥沙中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 C. 烈火焚烧指的是可燃物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蜡烛燃烧时有CO2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B。 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贴在装有白磷的容器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白磷在常温下是固体,易自燃。A.图为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正确;C.图为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为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B。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足量的O2 点燃 B NaCl溶液(碘) CCl4 萃取、分液 C Fe(Cu) 加盐酸 过滤 D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量氧气引入新杂质,可用灼热的CuO除杂,故A错误; B.除去NaCl溶液中溶解的碘,可用CCl4作萃取剂,经过萃取、分液操作即可,故B正确; C.Fe中混有Cu,加入盐酸溶解Fe,剩余Cu,无法除杂,常用磁铁吸引铁,即可分离,故C错误; D.CO2中混有HCl,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而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CO2气体也能溶于NaOH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化学实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如果不慎有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 A.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 2%~5%的硼酸溶液 C. 5%~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5%~10%的稀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果不慎有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使残留的硫酸与NaHCO3反应产生硫酸钠,减少对人的伤害,不能再涂酸性溶液,也不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更不能再涂抹盐酸,故合理选项是A。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1 mol CO2 的质量为44 g/mol B. 硝酸的摩尔质量63g C. 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2mol D. 0.5molNa2S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个数为6.02×10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molCO2的质量是1mol×44g/mol=44g,故A错误; B.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是63,则其摩尔质量63g/mol,故B错误; C.氢原子质量为2g,氢原子物质的量为=2mol,氢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C错误; D.已知Na2SO4=2 Na++SO42-,则0.5molNa2S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个数为6.02×1023,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量之比为1:1 B. 原子总数之比为1:1 C. 硫原子数之比1:1 D. 氧元素的质量比1:1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m=nM,假设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质量之比=64:80=4:5,故A错误; B. 根据N=nNA,假设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原子总数之比为3:4,故B错误; C.假设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即原子数之比1:1,故C正确; D.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假设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质量比是2:3,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在一定条件下,1 mol X2和 3mol Y2化合成 2mol 的化合物Z, 则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 ( ) A. XY3 B. XY C. X3Y D. X2Y3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表示为X2+3Y2═2Z,由原子守恒可知,Z的化学式为XY3,故答案为A。 8.已知一个原子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加,若R 原子核内共有 x 个中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a 克 RO3 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 (A﹣x+24)mol B. (x+24)mol C. (A ﹣x)mol D. (A﹣x)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R原子核内共有x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含有质子数为A-x,RO3中含有质子数为A-x+24,a克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x+24)=(A-x+24)mol,故答案为A。 9.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6∶3∶2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bc,则a=1mol,b=mol,c=mol,所以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答案选D。 10.若一个氖原子质量是a g,一个12C原子质量是b g,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 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 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D. 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氖原子质量是ag,12C的原子质量是bg,则该氖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故A正确; B.“g”是质量的单位,氖原子质量是a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氖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mol,故B错误; C.Wg该氖原子物质的量是=mol,故C正确; D.氖原子质量是a g,则Wg该氖原子含有原子数目==,氖原子含有10个质子,故含有质子数目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为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许多公共场所都注意环境消毒,以下消毒药品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A. 84消毒液 B. 高锰酸钾 C. 酒精 D. 醋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的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 C.酒精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O 烧碱 CuSO4·5H2O CO2 B Na2O2 HNO3 NaHSO4 碱石灰 Mg C SO3 H2SiO3 纯碱 汽油 NaCl D NO Al(OH)3 BaCO3 水泥 NH3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CuSO4·5H2O为纯净物,CO2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 B.Na2O2 为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3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为盐,汽油为混合物,氯化钠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NO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氢氧化铝为碱,氨气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 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 非金属氧化物一 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树状分类就是一个确定范围内的物质之间所包含的关系有子概念与母概念,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A项正确; B.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在给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B项正确; C. 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C项正确; D.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1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 在Fe(OH)3胶体逐滴滴入稀硫酸时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C. 渗析就是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达到净化胶体的目的 D. 将饱和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液体即可制备Fe(OH)3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A错误; B.因Fe(OH)3胶体加入稀硫酸产生聚沉现象,H2SO4与Fe(OH)3反应,沉淀又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B正确; C.除去胶体中含有的小分子或离子,可利用半透膜采用渗析操作,故C正确; 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将氯化铁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5.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混有的少量苏打,最好向溶液中加入(或通入) ( ) A. 熟石灰 B. CO2 C. Ca(HCO3)2 D. 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则除去小苏打溶液中混有的少量苏打,最好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即可,故答案为B。 16.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少于 6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 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C.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电解质 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故A错误; B.Cu或氯化钠溶液,均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盐,其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硫酸钡是电解质,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7.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序号 反应① 反应② A 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AgNO3溶液与食盐水混合 B 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向H2SO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 向BaCl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向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硝酸银与盐酸、氯化钠反应实质相同,都为银离子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A项不符合题意; B. 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实质相同都是氢氧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CO2+OH-=HCO3-,B项不符合题意; C.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向H2SO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实质相同,都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项不符合题意; D. 前者反应实质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后者除了生成硫酸钡还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例子方程式为①SO42-+Ba2+=BaSO4↓;反应②Cu2++SO42-+Ba2++2OH-=Cu(OH)2↓+BaSO4↓;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8.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溶液是 ( ) A. Cu2+、Ca2+、Cl-、NO3- B. Mg2+、SO42-、NH4+、Cl- C. K+、Na+、HCO3-、Cl- D. K+、MnO4−、Cl−、S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Cu2+的溶液显蓝色,故A错误; B.离子组Mg2+、SO42-、NH4+、Cl-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在无色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CO3-与H+能反应生成水和CO2,则HC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C错误; D.S2−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且在酸性条件下,MnO4−能氧化Cl−和S2−,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②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 SO42-;Ag+和 SO42-);③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Al3+, Fe3+与 CO32-、HCO3-、AlO2-等);④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 、H+、NO3-;S2-、ClO-;S2-、 Fe3+等);⑤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①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②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③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 2 + 2H+ ===Ca2++ 2H2 O B. 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NH4++HCO3- +Ca2+ +2OH-===H2O+CaCO3↓+NH3·H2O D. 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 + 2 H+ === Ca2+ + H2O + 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a(OH) 2 是强电解质,则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 = H2 O,故A错误;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 +Ca2+ +2OH-=H2O+CaCO3↓+NH3·H2O,故C正确; D.醋酸是弱酸,则大理石溶于醋酸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 = Ca2+ + 2CH3COO- +H2O + CO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20.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 NH3气体(假设生成气体完全逸出),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已知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和水,如 M(OH)nMOn/2+n/2H2O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 A. 至少存在3种离子 B. CO32-、K+—定不存在 C. SO42-、NH4+、Fe3+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 Cl- 一定存在,且 n (Cl-) ≥0.04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加入NaOH溶液共热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气体为氨气,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3+,根据离子共存可知不含CO32-,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盐酸沉淀,知溶液中含SO42-; n(NH3)=0.02mol,知n(NH4+)=0.02mol;n(Fe2O3)==0.01mol,知n(Fe3+)=0.02mol;n(BaSO4)==0.02mol,知n(SO42-)=0.02mol;溶液中NH4+、Fe3+所带正电荷为0.02mol+3×0.02mol=0.08mol,SO42-所带负电荷为2×0.02mol=0.04mol,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然大量存在另一种阴离子Cl-,故原溶液中一定含Fe3+、NH4+、SO42-和Cl-,一定不存在CO32-,K+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A.由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含Fe3+、NH4+、SO42-和Cl-,至少存在4种离子,故A错误; B.由分析知,CO32-一定不存在,而K+可能存在,故B错误; C.由分析知,则溶液中一定含Fe3+、NH4+、SO42-和Cl-,故C错误; D.溶液是电中性的,溶液中NH4+、Fe3+所带正电荷为0.02mol+3×0.02mol=0.08mol,SO42-所带负电荷为2×0.02mol=0.04mol,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然大量存在另一种阴离子Cl-,其物质的量为0.04mol,另外还可能含有K+,则 n (Cl-) ≥0.04mo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破解离子推断题的几种原则:(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O42-、Cr2O72-);(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通过计算填写下列内容: (1)2.5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 (2)6.02×1023个氨分子(NH3)含_________mol质子。 (3)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他们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4)12g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中,含有0.1mol SO42-,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 (1). 245g (2). 10 (3). 1:1 (4). 24 【解析】 【详解】(1)则m=nM可知2.5mol H2SO4的质量是2.5mol×98g/mol=245g; (2)每个氨分子含有10个质子,则6.02×1023个氨分子(NH3)的物质的量为n==mol,含10mol质子。 (3)等质量的臭氧和氧气含有等质量的O原子,则含有氧原子个数相等,原子个数之比为1:1; (4)二价金属的硫酸盐中,金属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盐的物质的量,则:M===120g/mol,所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96=24。 22.结合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是中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分离提纯操作,其中过滤后需要对沉淀进行洗涤,请简述一下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 。 (2)要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 Mg2+、Ca2+、SO42-时如何依次添加除杂试剂,请选用 __(填写字母)。 A.NaOH、Ba(NO3) 2 、Na2CO3 、HCl B.Ca(OH) 2、Mg(NO3) 2、Na2CO3、HCl C.NaOH、BaCl2 、Na2CO3 、HCl D.Na2CO3 、BaCl2、HCl (3)用CuCl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的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答案】 (1). 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至稍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滤出,重复2~3次即可 (2). C (3).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无浑浊出现 【解析】 【详解】(1)过滤后操作后,不溶物表面有附着液,需要进行洗涤,具体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至稍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滤出,重复2~3次即可; (2)要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 Mg2+、Ca2+、SO42-时,在不引入杂质的基础上,除去Mg2+用过量NaOH溶液、除Ca2+用过量Na2CO3溶液、除SO42-用过量BaCl2溶液,并且必须先除SO42- ,再除Ca2+,这样可以利用Na2CO3溶液同时除去引入的过量Ba2+,并且最终过滤后需要用盐酸酸化,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CO32-和OH-,则添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NaOH、BaCl2 、Na2CO3 、HCl或BaCl2 、NaOH、Na2CO3 、HCl或BaCl2 、Na2CO3 、NaOH、HCl,故答案为C; (3)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将氯离子洗涤干净,利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液确定是否洗涤干净,则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最后一次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点睛】考查粗盐提纯过程中的试剂的加入顺序,掌握每种除杂试剂的加入的目的是理解加入顺序的前提,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据此确定加试剂的顺序。 23.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B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 (2)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 (3)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密度为 0.8786 g/cm3, 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 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 113.5℃,沸点 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然后分液,最后蒸馏碘的苯溶液,得到单质碘。 其中采用装置C蒸馏碘的苯溶液时常用水浴加热装置C中仪器①,你认为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同时锥形瓶置于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你认为其目的是________ (5)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第一步是灼烧海带,此操作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下列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镊子 【答案】 (1). 引流 (2). 防止蒸发皿内溶液因局部过热而溅出 (3). B (4). 蒸馏烧瓶 (5). 防止液体暴沸 (6). 下口进上口出 (7). 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 (8). 减少苯的挥发,防止污染空气 (9). BDE 【解析】 【详解】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而装置B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2)利用蒸发结晶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则选择装置B; (3)装置C用于蒸馏操作,其中①的名称是蒸馏烧瓶,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为使蒸气充分液化,冷却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4)苯沸点为 80.1℃,低于水的沸点100℃,则可选择水浴加热,这样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锥形瓶置于盛有冰水的烧杯中,降温,有利于减少苯的挥发,防止污染空气; (5)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下面的空间放酒精灯,故答案为:BDE。 24.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 ②氯化钠 ③蔗糖 ④稀硫酸 ⑤NH4HSO4溶液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铜 (1)其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填写符号,下同);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 (2)分别写出物质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物质④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⑥和⑨在水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写出少量物质⑦和过量的物质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 (1). ①④⑤⑦⑩ (2). ②⑥⑧⑨ (3). ③ (4). NH4HSO4===NH4++H++ SO4 2- (5). Ba2++2OH-+2H++ SO42-===BaSO4↓+2H2O (6). HCO3-+H+===CO2↑+H2O (7). Ba2++2OH-+2H++ SO42-===BaSO4↓+2H2O 【解析】 【详解】(1)①石墨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氯化钠不导电,是电解质;③蔗糖不导电,是非电解质;④稀硫酸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NH4HSO4溶液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碳酸氢钠不能导电,是电解质;⑦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冰醋酸不能导电,是电解质;⑨氯化氢不能导电,是电解质;⑩铜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 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④⑤⑦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 (2)物质⑤NH4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H4HSO4=NH4++H++ SO42-; (3)物质④稀硫酸和⑦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 SO42-=BaSO4↓+2H2O; (4)物质⑥碳酸氢钠和⑨氯化氢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5)少量物质⑦氢氧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物质⑤NH4H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 SO42-=BaSO4↓+2H2O。 【点睛】掌握该考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