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泰州市黄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黄桥中学2019—2020年秋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候,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的封国与原居民糅合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并且发展了这种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主要强调了受封国的独立性,所以分封制的实行使封国形成为地方政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强化旧有的宗族因素,而是强调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A项错误。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政治管理,国家政治管理也由松散趋向严密,B项错误。材料提到“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所以宗族界限并没有彻底打破,C项错误。 2.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分封制在开疆拓土方面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不符合题意;“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汉中央集权确立,D项不符合题意。 3.《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A. 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 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 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和D。 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4.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或宗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弊有利,但从材料无法推断其利弊大小,故C项错误;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中要特别注意“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结合所学的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对四个选项进行排查。 5.《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 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 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 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 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可知通过宗法亲情有利于维护统治,这反映了家国一体的特点,说明家国亲情本一体,故选D;尊祖敬宗突出了宗法亲情,但没有突出家国的关系,排除A; 封邦建国利于统治,但材料强调宗法亲情与国家的关系,不符合材料,排除B。君主百姓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排除C。 6.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宗周到秦朝,国家管理从“礼仪政治”发展到“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中,国家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C项正确;现代国家管理中礼仪有了新的标准,不是政治不再需要礼仪,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法治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是典型的人治,B项错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为君主服务,秦汉时期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起点,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项不符合史实。 7.秦王朝在完成对一些“化外之地”的征服后,必然会想办法使国家观念深入边缘地区,使“蛮夷”直接受到国家统治。这可用来说明秦王朝 A. 有效地控制了边疆 B. 刑罚严酷的必要性 C. 推行郡县制的原因 D. “文字狱”的残酷 【答案】C 【解析】 郡县制能对“蛮夷”进行直接管理,能使 “蛮夷”直接受到国家统治,所以材料可用来说明秦王朝推行郡县制的原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控制边疆的办法而未强调有效地控制了边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刑罚严酷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字狱”的残酷是在清朝,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8.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 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 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9.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眷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級。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B. 宋代糊名和眷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官吏的选拔,有利于选拔结果的更加公正,故A项正确;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舞弊现象,但不能杜绝,故B项错误;由唐代到宋代的发展,表明人才选拔机制得到发展;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僵化是明代八股取士之后,故C项错误;由材料“唐代的科举制有 ‘投牒自举’ 一项”,可知“投牒自举”是唐代参加科考的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方式,故D项错误。 【点睛】处理选择题项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绝对化”“片面化”的词语,进行有效排除。如该题的“只能”“根本”,带有强烈的“绝对化”的色彩。 10.《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B. 保障君主独断之权 C. 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D. 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等信息可知,给事中负责对百官的奏折进行审批、驳正违失,体现了制衡行政运作程序,C正确;据材料给事中负责对百官的奏折进行审批、驳正违失,没有体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A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给事中的权力,没有涉及保障君主独断之权,B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剥夺丞相行政权力,D错误。 11. 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A. 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 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 与都省相互制衡 D. 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故A正确。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与都省相互制衡,故C排除。行省不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12.“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 点睛: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 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13.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利 B. 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的规定,使政府大臣的作用得以增强,限制了王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这项法规削弱了国王的权利,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B项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为议会限制王权提供了条件,与这一法规的作用一致,C项错误。 14.“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是向‘衰败远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反映的是议会改革的措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此次议会改革,故A项正确;B项是18世纪初期形成,排除;C项是1689年,排除;D项是工业革命之前18世纪,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是向‘衰败远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反映的是议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院席位。 15.“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国 A. 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 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 C 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 D. 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并不明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美国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党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公民自由权利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 16.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派)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属于同一个党派)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近年来认为“一党政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当竞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B. 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 两党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D. 美国的共和制度遭到了质疑 【答案】A 【解析】 材料讲的是在“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徘徊到倾向于“一党政府”的趋势明显,这是由于“两党政府”会有政治竞争,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体现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共和制之下是由选举产生的,材料并没有涉及到选举的相关话题,所以排除D。 点睛:在做题时,要注意关注题中的有连词,比如本题的“但”,这就表示着意思的转折,因而答案往往在转折的后面。 17.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 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 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 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可知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故B项正确。三权分立和制衡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涉及的层面太广,材料不能有效说明,故排除A项。材料不是阐述联邦制的国家结构,故C项错误。分权与制衡利是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人民民主体现在选举上面,故排除D项。 1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遣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来看,中国近代外交事业是受到外国侵略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的,所以体现出时代特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在“彻底”二字;C选项错在,中国融入外交体系是被动的。 19.清帝诏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材料“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内容,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愚暴”指义和团运动,故D 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后,割占香港岛,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天津条约》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当时也没有义和团运动,故B错误;《马关条约》在甲午战争后签订,且割占台湾岛等领土,故C错误。故选D。 2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录到:“7月14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这一冲突最终导致 A.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 C.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 【答案】C 【解析】 材料“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清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故C正确;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故A错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故B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八国联军侵华的后果与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1.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 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 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答案】D 【解析】 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 22.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A.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B.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C.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与“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可知孙中山认为建立共和为社会进化的公理,是真正的近代政治文明,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的观念,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只表明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的观念,并未体现其已经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即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故排除。C项,维新变革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孙中山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故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孙中山首创民主共和思想,故排除。 23.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修正的原因是 A.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责任内阁制”,故C正确;据材料由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1912年3月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的变化,不是革命党内部争斗,A错误;据材料“责任内阁制”,是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而不是支持修正临时约法,故D错误。 【点睛】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24. 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 ) A. 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 认为改良道路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 C. 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 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功绩及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可以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暴力革命是辛亥革命的不足,但戊戌政变已经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因此他所谓的辛亥革命的不足是不正确的,A项错误;该学者认为改良道路比暴力革命更好,但没有表明这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B项错误;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该学者的主张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C项错误;该学者忽视了辛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D项表述准确,正确。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功绩及意义 25.吴晓波在《跌荡一百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材料中的信息,既强调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也肯定了商业团体及工人的作用,A项只能体现部分信息,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人民族意识的发展程度,C项错误;材料揭示了五四运动多个阶层和力量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由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由组织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2)原因:内阁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影响:一定程度适应了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强化了君主专制;内个分工的细化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根据材料二“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可从有无定额、分工的变化、权力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比较。 (2)第一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清时期内阁的变化与内阁的自我完善和加强皇权有关。第二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的发展、强化君权和行政效率受影响三方面思考。 27.伴随着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在英国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答案】(1)主要成就:取消国王的人事任免权;奠定了文官常任的原则;文官体系纳入议会领导。 政治因素:议会和国王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发展。 (2)主要内容:公开考试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 历史意义:减弱政界腐败风气;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巩固议会改革的成果;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3)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解析】 【详解】第(1)问,“主要成就”,据材料一信息“……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概括得出:取消国王的人事任免权、奠定了文官常任的原则、文官体系纳入议会领导等。“政治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议会和国王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第(2)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二信息“……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概括得出:公开考试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减轻腐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巩固议会改革的成果、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分析。 第(3)问,“启示”,依据所学知识从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等角度思考。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1)据此,“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什么?“贱买贵卖的特权”英国如何获得? 材料二 一般说来,人们过高估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制度下,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 ——马克思《英中条约》 (2)马克思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有何关系? 材料三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1)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2)说明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是列强无法扩大中国市场的根本因素。鸦片战争后不久,西方列强提出“修约”要求,实质是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侧面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反映了鸦片战争打开了落后闭关的中国大门,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社会被迫接受西方的近代文明。 【解析】 【详解】(1)鸦片战争双方分别是落后腐朽的清王朝和代表先进文明的英国,材料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王朝。“贱买贵卖的特权”的取得指英国发动非正义的鸦片战争,英国取得胜利,强迫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 (2)材料“人们过高估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列强无法扩大中国市场的根本因素,因而西方列强提出"修约"要求。"修约"实质上是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从侧面反映了第二次鸦战争爆发的原因。 (3)“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说明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随着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社会被迫接受西方的近代文明,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2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1 )由表格,可以从五四运动的发起者、范围和参与力量归纳。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结合所学,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有: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和“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以归纳为: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由材料“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和“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可见,“这场革命” 实质任务是要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第2小问,结合所学,经过新三民主义宣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