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太原市第66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 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B. 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C. 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 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2. 目前,“旅行者”1号应位于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3. 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会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故D正确。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其它的行星自转方向相反,故A不符合题意。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的周期都是约为11年,从1977年至2013年,不可能观测到6次耀斑.故C不符合题意。‎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向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目前已飞出了太阳系,故应在银河系。B对,河外星系没有包含太阳系,其余选项可排除。‎ ‎【3题详解】‎ 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其环境应与地球相似。水乃生命之源,有生命的星球一定要存在液态水,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睛】要完成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的分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巨行星是质量和体积较大的一类行星,其中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是最大的;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除了金星自东向西,其它都是自西向东;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爆发的周期都约为11年.‎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 A. 7月8日12时 B. 7月7日24时 C. 7月8日6时 D. 7月8日16时 ‎5.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7月8日15时 B. 7月8日14时 C. 7月8日20时 D. 7月8日18时 ‎6. 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B.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C. 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D. 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 ‎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00点(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选C。‎ ‎【5题详解】‎ 上题得,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00点(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全球自转角速度为15°/1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没有角速度和线速度。A、B、C角速度相等,纬度低到高为A、B、C,故A、B、C线速度为A>B>C。故选A。‎ 下表为某地(116°49'E,35°32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所示时间,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 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D. 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8. 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A. 2月 B. 4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7. D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7题详解】‎ 从表中数据可知,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昼长超过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两天相比,日出时间推迟,日落时间提前,白天时间变短,故昼长夜短且夜渐长。故选D。‎ ‎【8题详解】‎ 该月昼长夜短且夜渐长,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应为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8‎ 月符合。故选C。‎ ‎【点睛】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④⑥‎ ‎10. 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 花岗岩 B. 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11. 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 由方解石组成 D. 有明显的层理 ‎【答案】9. C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图中岩层沉积岩层下面的形成最早,上面的形成晚。可以看到图中岩浆岩将沉积岩层都切断,岩浆岩①是最晚形成的。同时岩浆与沉积岩层接触,还形成了变质岩⑤。C对。②、③、④、⑥为沉积岩形成的早,A、B、D错。故选C。‎ ‎【10题详解】‎ 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是大理岩,因为在发生岩浆活动的过程中石灰岩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即大理岩。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判断出①处岩石是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浆岩.因此①‎ 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为喷出岩,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含有生物化石、由方解石组成、有明显的层理均为沉积岩的特点。故选:B.‎ ‎【点睛】记住岩层结构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层下面是老岩层,形成早。上面是新岩层,形成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岩浆与沉积岩层接触,可能形成变质岩。了解主要变质岩类型及成因。‎ ‎12.如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过程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转动。导航仪能及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计算机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 ‎【详解】导航仪主要为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C正确;遥感获取地物面状信息,提供事物特征、变化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故选C。‎ 读某区域400米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从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14. 上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 A. 玄武岩 B. 页岩 C. 板岩 D. 大理岩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从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是向斜地质构造。故选B。‎ ‎【14题详解】‎ 图中甲岩石位于岩浆岩附近,岩浆活动中,使得周边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大理岩。故选D。‎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16.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答案】15. C 16. B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结合图可以看出洪积扇集中分布在贺兰山东麓,贺兰山山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众多,在山麓处地势降低,泥沙沉积,因此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故选C。‎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河流流程较长,而且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这样,水流速度和缓。流水在上游侵蚀、搬运、在甲地的堆积作用不够旺盛,②③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这就说明冲积扇坡度较大,流水较急,不利于小颗粒物质堆积,造成土层浅薄,不利于耕地分布。故选B。‎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等压距为2 hPa),完成下面小题。‎ ‎18. 若图示时刻西安多阴雨、乙处以晴朗天气为主,则甲、乙两处的气压差最有可能是(  ) ‎ A. 9 B. 12‎ C. 15 D. 18‎ ‎19. 若图中甲处多雨且A天气系统正以240km/天的速度向正东方向移动,则24小时内西安的天气变化最有可能为(  )‎ A. 晴转阴,气压持续升高 B. 晴转阴,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C. 阴转晴,气压持续下降 D. 阴转晴,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20. 若此时北京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则西安风向最有可能是(  )‎ A. 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 ‎【答案】18. C 19. D 20. D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 ‎【18题详解】‎ 由西安多阴雨可知其位于暖锋前方,结合气压值分布可知,甲处气压值范围是998~1 000 hPa,由乙处以晴天为主可知其为高气压控制,其气压范围为1 012~1 014 hPa,所以甲、乙两处气压差范围是12~16 hPa,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15。故选C。‎ ‎【19题详解】‎ 由甲处多雨可得出A为低压槽,其为暖锋,由图中西安、郑州距离及低压槽的移动速度可知,西安会经历一次暖锋天气,天气会由阴转晴;由图中等压线向东平移可知,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故D项正确。‎ ‎【20题详解】‎ 北京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说明此时最有可能受快行冷锋控制,由此可以确定甲为高压中心,乙为低压中心。西安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处等压线指向东南方,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风向应该是北风。故D项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1.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水库大坝建在P处的原因。‎ ‎(2)试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两方面分析该区域建水库的原因。‎ ‎(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图中公路选线的主要区位条件。‎ ‎(4)某同学通过对该地区考察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1)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流量变化大。‎ ‎(3)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要;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4)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地坡度较陡,土层较薄;B地坡度较缓,土层较厚。‎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大坝选址、公路选线、植被分布差异等相关的主干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P地等高线近于闭合,位于峡谷处,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的腹地宽广,利于蓄水;P地上游为盆地,集水区域较广,水资源充足。‎ ‎ (2)从题干可知,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由于降水量大,水源补给充足,河流流量大;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流量变化也大。‎ ‎(3)从地形条件分析,图示公路线身体所经地区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满足了沿线居民出行需要,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4)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降水较多。根据等高线判断,A处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等高线较密集,且位于背阴坡,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较B处差,土层薄于B处;所以其植被长势较B处差。‎ ‎【点睛】季风气候区,季节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通过修建水库缓解这一问题,而水库大坝宜建在盆地出口。公路的选线应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同一地区植被的分布差异,应主要从地形要素分析。‎ ‎22.如图中A点位于70°S,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A点恰好发生极夜,此日过后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缩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B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理由。‎ ‎(2)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及北京时间。‎ ‎(3)判断当日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并说明理由。‎ ‎【答案】(1)晨线。理由: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时A点恰好发生极夜,说明太阳直射20°N,北半球昼长夜短,说明AB为晨线。‎ ‎(2)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20°N,150°W)。北京时间为6:00。‎ ‎(3)当日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理由:太阳直射在20°N,北半球为夏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详解】第(1) 题,由图文材料可以判断出,纬度往南增大,为南纬,A 点位于位于180°以东为西经,为(70°S,150°W) ,B 点位于(0° ,120°E), ,AB 为晨昏线的一段,此时 A 点恰好发生极夜,说明太阳直射 20°N ,北半球昼 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AB线东侧为白天,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AB线由黑夜进入白天,说明AB 为晨线。‎ 第(2) 题,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 6 :00 可知,此时 120°E为 的地方时为 6 :00 ,即北京时间为 6 :00,150°W 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00 。A 点(70°S) 恰好发生极夜,说明太阳直射点在 20°N ,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20°N,150°W) 。‎ 第(3) 题,在 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在 20°N ,北半球为夏季,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3.继甘肃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建成之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于2014年10月在海南文昌建成。下图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而卫星发射窗口则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影响。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第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结构最大的运载火箭,被亲切地称为“胖五”,下表为2014年海口和文昌的三次产业比重。‎ ‎ ‎ ‎(1)简述在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3)说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发射成本;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设备,运输方式安全可靠;三面环海,射向宽,可最大限度降低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隐患;地广人稀,可发展空间大,建设成本低;等等。‎ ‎(2)多雷电、强降雨等天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 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3)增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利用文昌卫星基地建设为背景,考查卫星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以及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意义。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主要从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进行分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海南文昌位于低纬度,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节约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读图文昌距离港口较近,海洋运输运载量大,适宜运输大型卫星设备,同时运输成本低;海南为岛屿,人口较少,火箭残骸的影响最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由材料可知卫星发射窗口的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的影响。海南文昌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靠近海洋水汽较多,多强对流天气以及云雾较多;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雨季长,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 ‎(3)结合图表文昌和海口相比较第一产业过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建立卫星发射中心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大二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发展。‎ ‎【点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海南省自然和社会特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由材料可知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根据必修一相关知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能够节省成本;卫星发射时需要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文昌纬度较低,水汽充足,雨季长,所以发射窗口较小。‎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是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 ‎【详解】(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等温线向北弯曲,也就是向气温低的方向弯曲,说明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原因是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西侧为海洋,海水热容量大,升温慢气温低。‎ ‎(2)从图中看温哥华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材料“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东侧是高大的山地,该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且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3)由材料“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该地冬夏主导风向不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西侧为海洋,冬季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强,气温较同纬度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