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地理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在我国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等多省市都有喜食槟榔的习惯。海南盛产槟榔,但95%的槟榔运往湖南加工,海南吃到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结合海南槟榔产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推测槟榔树的生活习性是(        )‎ A. 喜阴坡,怕低温 B. 喜缓坡,忌积水 C. 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D. 喜高温干燥 ‎2. 导致海南槟榔大量运往湖南加工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 原料 D. 劳动力 ‎【答案】1. B 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槟榔产地分布位置,位于阳坡,迎风坡,平原地区分布少。推测槟榔树的生活习性是喜缓坡,忌积水,B对。槟榔生长喜阳坡,怕低温,A错。山顶区没有分布,不适宜在高海拔地区,C错。在迎风坡,说明喜湿润环境,D错。‎ ‎【2题详解】‎ 根据材料,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等多省市都有喜食楼榔习惯,所以,导致海南槟榔大量运往湖南加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A对。交通、劳动力不是异地加工的主导因素,B、D错。湖南距原料地比海南远,C错。‎ 考点:读图能力,槟榔生活习性,异地加工的主导因素。‎ 图中湖泊面积随季节而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及原因正确的是 A. 春季 冰雪融水多 B. 夏季 冰川融水多 C. 秋季 降水多 D. 冬季 蒸发小 ‎4.图中湖泊面积由小变大期间,河流入湖口位置 ‎①靠近湖心 ②远离湖心 ③向南移动 ④向北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该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左右的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稀少;图中河流发源于山地,其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是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容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注入湖泊后使湖泊面积增大。所以选B。‎ ‎【4题详解】‎ 从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湖泊面积由小到大期间,该地气温逐渐回升,冰川融水量增大,河流水量逐渐增大,河流搬运泥沙能力逐渐增强,河口泥沙沉积增多,导致河流入湖口位置向南远离湖心的位置移动。所以选C。‎ 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扎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下图示意扎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形成扎达土林物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6. 扎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条件为 A.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天气寒冷,暴雨多 C. 空气干燥,降水少 D. 大气稀簿,光照少 ‎【答案】5. D 6.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类型的判断。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故选D.‎ ‎【6题详解】‎ 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故选C。‎ 科罗拉多大峡谷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关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最可能的是(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 地壳抬升——板块张裂——风力侵蚀 D. 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 ‎8. 大峡谷地区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属于地中海气候 B.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位于谷地产生焚风效应 D. 接近副热带,东西两侧高山阻挡海洋水汽 ‎【答案】7. A 8.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先看峡谷岩层的特征,由题干材料中“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可知峡谷岩层的特征:水平层次清晰,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其成因是沉积作用;再看地势地形,由材料中“科罗拉多大峡谷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经历过地壳抬升;最后看地表:图中显示峡谷底部有科罗拉多河流经,可确定科罗拉多大峡谷受到流水侵蚀作用。‎ ‎【8题详解】‎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名科罗拉多大峡谷;结合图示经纬网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接近北纬30°,接近副热带;受东、西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质成因和气候。‎ 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在乙的东北 B. 乙在丙的西南 C. 丙在丁的东南 D. 丁在甲的西北 ‎10. 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 甲地地方时最晚 B. 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C. 丙地处于东半球 D. 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北面;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南面;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根据两点之间大圆的劣弧来确定东西方向,即都是东经的,经度越大,越在东面;都是西经的,经度越大,越在西面;一个东经,一个西经,若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在东;经度之和大于180°,东经在西,因此只有B符合题意。‎ ‎【10题详解】‎ 地方时与经度有关,越在西面地方时越晚,因此丙、丁两地地方时最晚(120°W);纬度越高,所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因此丁地地转偏向力最大(50°S);20°W-0°-160°E为东半球,丙地为西半球;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因此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从地面到莫霍界面的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示意图(单位:千米),甲为省会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 西浅东深 B. 西深东浅 C. 中坚深、东西浅 D. 中间高、南北低 ‎12. 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 A. 谷地的分布 B. 河流流向 C. 高原分布 D. 山地的延伸 ‎【答案】11. B 1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莫霍面等深线的分布特征。‎ ‎【11题详解】‎ 根据莫霍面等深线的分布情况可判断,从西往东莫霍面等深线越来越小,说明由西往东莫霍面的深度越来越浅。故选B。‎ ‎【12题详解】‎ ‎34°N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说明该地的莫霍面较南北两侧高,即存在一东西走向的高地,34°N、109°E附近有我国的东西向山脉—秦岭。故选D。‎ ‎13.金星有时会在日出前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因特别明亮,被人们称为“启明星”。‎ 下图甲、乙、丙、丁为金星公转时的四个不同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在地球上见到从地平线上逐渐升起的“启明星”时,金星的位置可能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宇宙环境”。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图中可知丙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甲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故C正确,ABD错误。‎ 某太阳能热水器工厂生产的Ⅰ型热水器,其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度,可调节角度是20度。经过改良的Ⅱ型热水器可调节角度是35度,其它产品参数不变。为了推广Ⅱ型热水器,该工厂计划在2019年春节前,在全国范围内为10户已购买Ⅰ型热水器的居民免费安装Ⅱ型热水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 下列城市用户中,申请免费安装Ⅱ型太阳能热水器最积极的是 A. 海口 B. 武汉 C. 成都 D. 哈尔滨 ‎15. 该工厂计划在Ⅱ型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太阳能集热管朝向能够自动调节的Ⅲ型热水器,推测该产品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城市是 A. 海口 B. 武汉 C. 成都 D. 哈尔滨 ‎【答案】14. D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a+h=90°。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度,可调节角度是20度,可知最大倾角为50度,经过改良的Ⅱ型热水器可调节角度是35度,可知最大倾角为65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度数为30°,可知在纬度较高地区,只有哈尔滨最适合,申请免费安装Ⅱ型太阳能热水器最积极,D正确。‎ ‎【15题详解】‎ 成都位于我国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导致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多阴天、雾天,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是低值中心,能够自动调节的Ⅲ型热水器市场前景并不乐观,C正确。‎ ‎【点睛】太阳能热水器效果好的地区是太阳辐射分布较强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 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据图回答10~12题。‎ ‎16. 如果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 A. 4:00 B. 8:00 C. 20:00 D. 16:00‎ ‎17. 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 A. 4:00 B. 8:00 C. 20:00 D. 16:00‎ ‎18. 如果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往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 ( )‎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答案】16. C 17. B 18. D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图形为一个部分图,可以采取补全图形的方法得到一个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低俯视图,如果PM为晨线,因为P是b的中点,那么PN就是昏线,北极圈上弧MON为夜弧,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所以北极圈的夜长为8小时,北极圈日落时间为20:00,就是N点地方时为20:00。所以选择C。‎ ‎【17题详解】‎ 如果PN为晨线,那么北极圈上弧MON为昼弧,北极圈的白昼时间为8小时,Q点位于北极圈上,Q点的日出时间为8:00所以选择B。‎ ‎【18题详解】‎ 飞机沿最短航行飞行,应沿着大圆航行飞行,晨昏线就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所以飞行路线是M-P-N,飞行的总体方向是向西,过程中先逐渐接近北极点到P点后又开始远离北极点,所以飞行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大圆航线。‎ 点评:因为本题图形较抽象,所以解答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能够将部分图形补全成完整的极地俯视图,根据极地俯视图解答,就会变的容易的多。‎ 下图为某日太阳和月球分处地球两侧时光照简图,读图完成下题:‎ ‎19. 不考虑天气和地形,该日下列四点中月球可见时间最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下列现象中,该日北京市民可见的是 A. 日落西边地平时分,月亮恰位于东边地平线 B. 日月同时落于西边地平 C. 日落西边地平时分,月亮已升起在东边地平之上 D. 日出不久、月才落西边地平之下 ‎【答案】19. C 20. C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能够看到月球的条件是①处于夜半球;②位于以月光直射点为极点的半球内。两个集合取交集即可。过晨线与赤道交点作月光线的垂线,所作垂线的南半部分与晨线的北半部分所组成的折线的左面都能看的月球,越接近赤道看到月球的时间越长。选项C正确。‎ ‎【20题详解】‎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作月光线的垂线,得到以月光直射点为极点的半球,所作垂线组成的地球大圆的左半部分各地月球都在地平线以上,在北半球晨线上看月球在西边地平线以上;昏线上看月球在东边的地平线以上。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日出方位的判定)。‎ 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 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2. 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②层覆盖,故形成顺序为③→①→②。‎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故选C。‎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 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海浪堆积 ‎24. 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 A. 印度洋海滩 B. 沿岸疏松土壤 C.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25. 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3. B 24. D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故C、D项错误;流水沉积往往形成平原,故A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B项正确。‎ ‎24题详解】‎ 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D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故B项错误;距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故A、C项错误。‎ ‎【25题详解】‎ 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当冬春季节,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南岭是我国南部的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南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性栽培植物比较多。‎ 材料二 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背斜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庚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 材料三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地带,这里有超过二千种植物,有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特丰之地”。‎ ‎(1)说出南岭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 ‎(2)说明南岭部分地段分水岭出现被河流切穿现象的成因。 ‎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 ‎(4)试分析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生物多样性特丰之地”的成因。‎ ‎【答案】(1)岭南气温高岭北气温低;岭南降水多,岭北降水少。南岭的阻挡使岭南受北方寒潮和冷气流的影响小,加上纬度较低所以与岭北相比气温较高;由于南岭岭阻挡作用,南侧为夏季风迎风破.降水比北侧较多。‎ ‎(2)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是长江和珠江很多南北向支流的发源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雨期长,河流水量丰富,溯源侵蚀强烈。‎ ‎(3)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花岗岩体表层由于风化剥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浑圆山势。‎ ‎(4)南岭所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足;南岭山脉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和植被的山地垂直地域差异显著;气候湿热,地势崎岖,人类活动少,开发程度低;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岭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详解】(1)气候的差异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岭南气温高,岭北气温低;岭南降水多,岭北降水少。‎ 理由:从影响气候的因素考虑(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气温:南岭的阻挡使岭南受北方寒潮和冷气流的影响小;纬度因素影响气温:岭南纬度较低,所以气温较高,岭北则气温较低;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降水:由于南岭的阻挡作用,南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北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2)答题思路是,首先说明这里有河流发源,然后解释为什么会被切穿,即解释溯源侵蚀强烈的原因。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是长江和珠江很多南北向支流的发源地;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且雨期长,所以河流水量很大,河流的溯源侵蚀会变得强烈,所以最终会切穿南岭。‎ ‎ ‎ ‎(3)任何地方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岩石“为花岗岩山体”,首先是内力使这里形成花岗岩并且出露到地表: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 接下来外力起主要作用:花岗岩体表层由于受到风化剥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浑圆山势。‎ ‎(4) 主要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角度进行分析。气候:南岭所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足,适宜多种生物生存;南岭海拔较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各种喜热喜温的动植物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和栖息地;气候湿热,地势崎岖,自然条件差,人类活动少,开发程度低;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对其有效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6月17日,腾讯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开工仪武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成功举行,膳讯将携手贵州省共建全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的标杆,以及全球发展大数据产业当中的标杆。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贵州的能源、气温等条件适合发展大数据。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任务艰巨。农业大数据基本囊括从产到销全过程,包括土地信息、环境信息数据、作物信息数据。大数据中心可以根据这些实时信息数据,为农民提供服务。‎ 下图为贵州省示意图。‎ ‎(1)指出导致贵州长期贫困的自然环境因素。‎ ‎(2)从气候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3)评价贵阳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上发挥的作用。‎ ‎【答案】(1)指出导致贵州长期贫困的自然环境因素。‎ ‎①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②土壤贫瘠淺薄;③易水土流失,生态脆弱;④地表水缺乏。‎ ‎(2)从气候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①纬度相对较低,海拔较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②数据中心可以直接换风降温,利于设备的散热和运转。‎ ‎(3)评价贵阳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条件:①有丰富的火电、水电等能源;②政府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①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②科技薄弱,人才匮乏。‎ ‎(4)说明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上发挥的作用。‎ ‎①可以利用农业大数据帮助农民采集农业数据,为农户提供最佳化的栽种管理决策;②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农作物长势和土壤肥力变化,实施精准施肥;③可以利用大数据指导农民及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趋势,实施精准杀虫,减少过度使用杀虫剂:④帮助农民及时掌握气候状况,规避气候灾害。⑤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市场需求。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及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详解】(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由图可知,贵州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地表崎岖;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同时,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土层浅薄且不连续,蓄水能力低,导致农业生产灌溉水源缺乏;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无土、无水、无林)的石漠化状态,导致贵州省耕地面积小。‎ ‎(2)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从气温、降水、风力状况等方面分析。从纬度上分析,贵州省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冬无严寒;处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夏无酷暑;气候条件优越,适合产业的发展;夏季气温较低,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换风降温,利于设备的散热和运行维护。‎ ‎(3)评价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应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从有利方面分析,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火力发电;地势落差较大,利于发展水电,能源资源丰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不利条件方面,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信息产业需要的基础设施较落后;人才匮乏,科技水平较低。 ‎ ‎(4)本题考查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上发挥的作用。结合材料农业大数据基本囊括从产到销全过程,包括土地信息、环境信息数据、作物信息数据。大数据中心可以根据这些实时信息数据,为农民提供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农业大数据帮助农民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为农户种植提供支持;可以利用大数据及时了解作物的生长状态、病虫害的状况,并及时分析土壤肥力变化状态,做到及时施肥和精准杀虫;可以利用大数据掌握环境信息比如气候状况,减少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减少农民的损失。‎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盆地西部山区是中国多雨地区,氓江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次,古代水灾特别严重。都江堰市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被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位于凹岸一侧,外江位于凸岸一侧,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鱼嘴分流排洪、飞沙堰泄沙、宝瓶口引水三大工程体系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 材料三汛期,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和泥沙,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溢洪逆前修有弯道,飞沙堰位于凸岸一侧。‎ ‎(1)分析古代岷江进入成都平原后水灾特别严重的原因.‎ ‎(2)比较内、外江水量在汛期和枯水期的大小,并说明都江鱼嘴这样分流的目的。‎ ‎(3)据材料说出飞沙堰泄沙防淤的工作原理。‎ ‎(4)有人建议在都江堰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析古代岷江进人成都平原后水灾特别严重的原因。‎ 岷江上游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洪进入成都平原后流速减缓,泄洪速度慢;上游山区暴雨冲刷河流携带泥沙多,平原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古代社会抗灾能力弱。‎ ‎(2)比较内、外江水量在汛期和枯水期的大小,并说明都江鱼嘴这样分流的目的。‎ 汛期:内江水量小,外江水量大,有利于防洪;‎ 枯水期:内江水量大,外江水量小,有利于引水灌溉。‎ ‎(3)汛期河流含沙量大,进入内江的河水冲击宝瓶口一侧的凹岸后,因受弯道环流作用,面层主流指向凹岸,底流指向凸岸;底层泥沙经凸岸的飞沙堰排入外江。‎ ‎(4)赞同;可以调节径流,更好的配合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的功能;可以发电,促进经济的发展。‎ 或不赞同:改变了天然河流的自然流态,破坏生态环境;影响都江堰工程功能的发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环境特征分析,考查影响水灾的因素、水利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流域的综合开发等基本知识。‎ ‎【详解】(1)本题考查水灾严重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岷江上游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河流径流量大;氓江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排泄不畅;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携带的泥沙众多,达到平原后,由于地势降低,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淤积,阻塞河道,造成水灾;同时由于古代经济落后,抗灾能力低,进一步增加水灾的危害。‎ ‎(2)结合材料二可知,内江位于凹岸一侧,外江位于凸岸一侧,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因此在汛期,由于内江窄,外江宽,因而内江水量小,外江水量大,有利于防洪;枯水期,由于内江位于凹岸且较深,因而内江水量较大,有利于成都平原的灌溉。‎ ‎(3)本题实质考查弯道环流的原理及其应用。结合材料可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和泥沙,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溢洪逆前修有弯道,飞沙堰位于凸岸一侧。因此在汛期大量泥沙进入内江冲入宝瓶口凹岸后,由于受河流弯道环流的作用,表层河流流向河流的凹岸,底层河流向凸岸,底层泥沙经凸岸的飞沙堰排入外江。‎ ‎(4)本题开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和理由一致。若回答可以,则从防洪、发电、灌溉、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若回答不可以,则从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河流天然形态、减少生物多样性及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