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被现代人误读的鸳鸯 实际上,鸳鸯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不能在“鸳鸯”与“夫妻”之间画等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有时甚至是艳妓的代称。魏晋以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才逐渐趋向单一,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 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只是一种晚出的文化意蕴,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虽然鸳鸯的象征意义在魏晋以后才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但并不意味着鸳鸯象征爱情是“晚出”的。恰恰相反,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的意象就是夫妻。史上最早出现鸳鸯意象的文学作品是《诗经》,其中《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诗都以鸳鸯比喻夫妻。第一首名为《鸳鸯》,是一首贺贵族新婚诗,此诗一、二章均以鸳鸯起兴(“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象征夫妇成双成对,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第二首名为《白华》,是一首贵族弃妇怨诗,诗中第七章用“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反兴“之子无良,二三其德”,也是以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才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从象征异性之爱变成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如《文选》中辑录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其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两句,描写苏武与李陵之间的友情。三国魏曹植的《释思赋》,则以“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之句比喻兄弟之情;另一首《赠王粲》诗,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比喻王粲怀才不遇,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国魏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开篇即曰:“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用“鸳鸯于飞”比喻自己和兄长过去的优游生活,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名为《鸳鸯》,诗序说:“鸳鸯,美贤也。有贤乾二人,双飞东岳。”诗中的“鸳鸯”,是比喻陆云、陆机兄弟。这种“基情四射”的文化现象,从两汉一直持续到魏晋,达数百年之久。 魏晋以后,风气又变,鸳鸯的意象,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意蕴。促成这次回归的原因,《诗经》已有先例是其一,而更重要的是一些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有一篇名为《韩妻》,讲述了韩凭与妻子何氏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其“精魂”化为鸳鸯,栖息于墓旁两棵根枝交错的大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类似的民间传说还有“怨哥”和“映妹”的故事等,其结局大抵都是双双化为鸳鸯。后来,很多文人又用诗歌来表达这些传说,使鸳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爱情象征。至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夫妻”。如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李白的“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的“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诗人崔珏因三首《和友人鸳鸯之什》诗而名声大噪,被时人称为“崔鸳鸯”。此后,鸳鸯的象征意义,便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鸳鸯误读,指现代人把鸳鸯象征“爱情”出现的时间弄错。 B. 两汉之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扩大,增加了代表手足之情的内涵。 C. 《诗经·鸳鸯》和《赠王璨》中的“鸳鸯”分别象征夫妇和贤者。 D. 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的象征意义是固定的,都是指夫妻。 2. 下列对原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开头介绍鸳鸯不同的象征意义,既明确中心论点,又照应标题。 B. 第二段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强调鸳鸯在文学上最原始的意象是夫妻。 C. 文章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解说鸳鸯象征爱情、手足之情、君子、贤者。 D. 文章最后一段论述鸳鸯意象回归的主要原因是《诗经》和民间传说中有相关记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鸳鸯”与“夫妻”之间不能画等号,鸳鸯的象征意义不同时期并不相同。 B. 鸳鸯作为爱情象征,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的。 C. 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这是有道理的。 D. 鸳鸯的意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现代人把鸳鸯象征‘爱情’出现的时间弄错”错误,应指“把鸳鸯的象征意义单一化,在鸳鸯和夫妻之间画等号”;B项,“增加”错,原文是“转向”;C 项,是对原文“其中《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诗都以鸳鸯比喻夫妻。第一首名为《鸳鸯》,是一首贺贵族新婚诗”“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才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赠王粲》诗,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比喻王粲怀才不遇,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概括,正确;D项,“都是指夫妻”错误,过于绝对,原文:诗歌中的鸳鸯意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夫妻”。 2. 试题分析:D项,“民间传说中有相关记载“错误,原文是“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A项,是对文章的第一段和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B项,是对第二段文中引用《诗经》这一论据的作用的分析,正确;C项,是对文章的思路的分析,正确。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 试题分析:C项,文本内容“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只是一种晚出的文化意蕴,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可知选项“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这是有道理的”错误;A项,根据原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有时甚至是艳妓的代称”可知正确;B项,根据原文“此后,鸳鸯的象征意义,便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可知正确;D项,根据原文“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意蕴”可知“鸳鸯的意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正确,再根据全文列举的一些诗句可知“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正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谁的眼泪在飞? 张艳霞 张山陪杨紫去了趟她家。 张山两只手拎着装得满满的袋子,看到杨紫的妈妈,低低地叫了声,阿姨!老太太的脸已经很冷,说,你,你叫我什么?张山说,阿姨,我叫你阿姨。 老太太点点头,说,张山,你有房吗?张山说,没有。 老太太又说,你有车吗?张山说,没有。老太太脸更冷了,说,没车没房,那你拿什么来娶我们家杨紫呢?张山满脸讨好的表情,顿时僵住了。 杨紫听到声音赶过来时,场面已经控制不住了。杨紫叫了一声,妈——老太太一瞪眼说,叫奶奶也没用,反正我不同意,除非我闭了眼!老太太站起来,摇摇头。走了! 在马路边,杨紫问张山,你爱我吗?张山说,当然爱了。杨紫说,那你带我私奔吧。张山有些诧异,说,这,合适吗?扬紫说,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喜欢我,我喜欢你,我们一起私奔,就这么简单—— 私奔的第一站,是乌镇。 踩在乌镇的石板路上,张山的心还在忐忑,说,杨紫,你妈如果看到你的衣服都没了,不会急坏吧?杨紫撇着嘴,说,没事,我妈最了解我了。杨紫一脸兴奋,张山却开心不起来。 女孩子的天性,似乎就是逛街和吃。杨紫每拐进一家商铺,就看个不停,问张山,这个好看吗?那个好看吗?张山说,好,好。要是哪一句说得不好,杨紫的脸就阴沉起来了。不过,杨紫几乎没有要什么东西。张山说,你喜欢就买吧。杨紫说,还是省一点吧。吃中午饭时,张山知道杨紫喜欢吃鳝丝面,就说点一个吧。杨紫说,还是点点儿便宜的吧。张山说,我不想太委屈你。杨紫说,委屈哈,我乐意。杨紫的声音挺敞亮的,但张山心里总不是滋味。 在一家装饰得有些奇特的店铺门口,杨紫停了下表,并且久久未动。张山推了推杨紫,说,你怎么了?杨紫微微一笑,说,你看,这家店是不是挺有特色?张山看了看,说,还好啊。杨紫就嘟起了嘴,说,你真不识货。张山就笑了,说,好,好,有特色还不行嘛。 走进去,杨紫摸摸这,摸摸那,问这个价格,又问那个价格,就是不买。店主明显有了不悦之感。杨紫再问时,女人就不吭声了。张山扯扯杨紫的衣服,小声说,要是你喜欢,就买吧。杨紫瞪了张山一眼,说,买什么买,你钱很多吗?张山苦笑,不说话了。 乌镇的夜,也是美不胜收的。晚饭吃得有些多了,杨紫走在前,张山走在后。杨紫说,张山,你觉得乌镇好吗?张山说,好啊!杨紫说,那咱们留下来吧,在这儿开一家像今天那样的店,店名我都想好了,叫山紫斋。张山没说话。 半天,张山说,杨紫,其实你妈妈的想法是对的,你不该陪着我颠沛流离,你该嫁一个好男人,有一辆车,有一套房子,再生个孩子,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杨紫眼瞪得很大,很生气的样子。杨紫说,你说什么呢。张山,你疯了吧!张山叹一口气,说,杨紫,我们分手吧。杨紫说,不,我不分。 杨紫以为张山只是说说。 第二天醒来时,张山居然真走了,留下了一张纸条:杨紫,我给不了你幸福,你该另寻真正的幸福。 岁月千转百回,人生起起伏伏。几年过后,张山重新踏进了乌镇,令他魂牵梦绕的与杨紫分手时的乌镇。还是那家装饰得有些奇特的店铺门口,张山忽然站住了。让他站住的是店的名字:山紫斋。张山的山,杨紫的紫。 缓缓地,从店铸铺里走出一个女人,竟真是扬紫。张山震惊了,他感觉真像是穿越了一般。杨紫在这里开这家店,是在等自己吗?果然,杨紫微笑着说,张山,你终于来了。这回,你不走了吧。 张山一下子慌乱了…… (选自《短篇小说》2017年6月)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常见的爱情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很紧凑,富有波澜,充满内在的张力,重点表现了爱情和金钱之间的矛盾冲突。 B. 小说的语言多用简短的句子,自然平淡中透着一=种冷静。这种平静与小说中人物的强烈的情感形成反差,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C. 杨紫到乌镇后,作者描写她在店铺里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为写她后来在乌镇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做铺垫,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D. 对于私奔这件事,张山很顾虑杨紫母亲的感受,私奔后对杨紫也处处迁就。以至为了杨紫的幸福而提出分手,这表现了张山善良而懦弱的一面。 5. 你觉得杨紫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试结合全文分析。 6. 小说的情节戛然而止,那么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呢?有人设想了两种结局:一是,张山不敢与杨紫相认,落荒而逃;二是,张山和杨紫终于团圆,两人再续前缘,过上了幸福生活。你认为哪个结尾比较好?请结合原文谈谈理由。 【答案】4. A 5. ①大胆,敢想敢干,为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勇敢出走;②执着,执若于爱情,执着于自己开店的梦想;③自强自立,不依赖家庭,也不依赖男人,独自撑起自已的生活;④有经营头脑,善于发现商机,开店成功。 6. 答案一:第一种好。这样写符合张山的懦弱的性格;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逃避永远不会收获幸福;与题目更吻合,突显了小说的悲剧特点。 答案二:第二种好。因为两人还是有感情的(张山再回乌镇,杨紫的店名叫山紫斋),符合人物感情的发展逻辑;大团圆的结局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有利于表达执着追求终获幸福的主题。另:若答照应题日母(男子被感动,女子等待有了结果喜极而泣)也对。 【解析】 4. 试题分析:小说表现的重点在于二人性格的冲突,他们的爱情并不是被金钱打败的,而是对爱情的理解有差异。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不依赖家庭,也不依赖男人,独自撑起自已的生活”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自强自立”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大胆,敢想敢干”“执着”“自强自立”和“有经营头脑”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文章的情节脉络、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旨的角度分析原因。 点睛:对小说的结局进行相应的推测或对小说的结局是否合理的探究,是小说常见的一种类型,答题时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摘编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有删改) 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但我们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即使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摘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B. 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 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这一切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D. 材料四中,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表明中医对少量“不治之症”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用图表直接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B.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愉悦性。 C. 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其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这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D. 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之情。 E. 材料一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9.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AD 9. 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原因: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挥我国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有可能顺利地解决相关的国际地位、海外发展以及。 【解析】 7. 试题分析:A项,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中成药”换成了“中医药”。C项, 曲解文意,原文“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并非是说“国际话语权丢失”是已成事实。D项,夸大意义,原文内容是“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并非选项所说“备受世界推崇”了。 8. 试题分析:A项,材料一和二引用数据较为精确,但材料四引用数据有概数,并不精确,如“1200多个”“50多万”。C项,强加因果。E项,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叙述顺序不同,材料一是顺叙,材料四是倒叙。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的内,题目要求“中医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通过材料的内容看,材料三和四相关中医的发展问题,材料一和四是发展的优势,而关键是有材料三种的“产权问题”引起的。根据材料三分析即可。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此题注意根据材料三的相关论述分析“知识产权”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饿除太学博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扫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日:“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日:“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辞,不许。 告老,上谕日:“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 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执羔谓日/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 执羔谓日/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 执羔谓日/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 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 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C. 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D. 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 (2)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和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 【解析】 10.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回答问题注重把握四个选项中不同的停顿点的正误,然后按照排除法得出答案。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1. 试题分析:“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备考时应关注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法等相关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涉及科举、官职、礼俗、建筑、典籍五方面的常识要勤梳理识记。 12. 试题分析:“被秦桧弹劾罢免”错,应是被御史弹劾。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3. 试题分析:得分点:执、谋、徇、德各1分,句意1分;度、夺、渥、荣各1分,补出“赐”后省略的宾语1分。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 建炎初年,皇帝南迁。(周执羔)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 害告诉他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 提升(周执羔)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官员可以自己征召部属,赏赐也很丰厚, 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请求,周执羔才开始就拒绝这样做。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替学子)减去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罢免了周执羔。 起用(周执羔)担任眉州知州,(又)改为夔州知州,兼任夔路安抚使。夔部辖地连接不开化的獠族,容易发生事端。有人报告溱、播地的夷人叛乱,那里的豪门首领请求派兵去讨伐,周执羔对豪门首领说:“朝廷任用你做长官,现在这一带骚动,责任该谁负责?能尽力就饶恕你,一个兵也不派。”豪门首领害怕,斩了叛乱的人的头献来,夷人从此都恐惧屏息。 召还朝廷,又担任礼部侍郎。孝宗担心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说:“现在一个小民谋求仕进,也能获得皇帝召见,用言辞互相抬高,几乎成了风气,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呢!”皇帝说:“您说得对。”一日侍候经义讲席,自己说“学习《易经》懂得命运,我侍候陛下的日子不长了”,说完流泪,皇帝很难过。就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他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 (周执羔)请求退休,皇帝告知他说:“祖宗那时,君主左右的大臣有年纪超过八十岁还留在朝廷的,您的年龄还没到。”命令退还他的奏章。(他)再一次提出以前的请求。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当时福建、广东、江西年成歉收,盗贼兴起,周执羔上朝辞行把这件事作为进言,朝廷下诏派太府丞马希言出使各路赈济灾民。(周执羔)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周执羔有宽宏大量的风度,在朝廷没有依附勾结。治理地方廉洁宽容,有守法爱民的官员风格。手不释卷,尤其对《易经》精通。 (二)古代诗歌阅读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 景阳②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 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③。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宫殿名。陈后主当年于此被擒,陈朝灭亡。③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1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追述史实,写南陈在《玉树后庭花》的乐曲中颠灭,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 B.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诗人伏案想象金陵一片荒凉,盛极一时的南朝,成为历史陈迹。 C. 前两联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突出了陈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D. 颈联使用比喻手法,通过描写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E. 这首诗精于练字,首联“残”和“空”从文化和军事两个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形象生动。 15. 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D 15. ①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已逝的变迁之叹。②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的感叹。 【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诗人伏案”分析不当,应为“登高而望”;D项,“比喻手法”分析不当,应为情景交融或比兴手法。A项,概括首联的内容和作用,正确;C项,是对前两联内容的概括,正确;E项,是还考核诗中“残”和“空”的作用的题目,正确。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歌的题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诗句、注释、标题和抒情方式等进行;此题从抒情方式看主要是“怀古伤今”,再结合诗句“王气终”“戍楼空”“禾黍”“千官冢”“豪华尽”可以概括出“昔盛今衰、繁华已逝”的感叹;从“英雄一去”可以概括出“英雄逝去、功业不再”的叹息之情。 (三)、名句默写 16.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阿房宫赋》中,通过写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Ⅱ卷 三、语言文字应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②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③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④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⑤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⑥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正确。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褒贬误用。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和“形体“不搭配。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 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正确。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正确。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褒贬误用。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 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项,“妇孺及孩童”不能并列。C项,最后一句话句式杂糅。D项,“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此句话的主语问题。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用语的得体与否,应结合语境、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间的关系。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句中说自己的父母,不合适;B项,“斧正”是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句中说“我”,错误;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 20.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________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________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________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案】 (1). 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性之分 (2). ②简单的、机械的只是记忆 (3).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本题需要填入横线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该文段细分起来有三个意思,首先总说读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然后分析阅读中的记忆型与批判型的不同特点,再进一步将批判型阅读在当下的可贵性进行延伸强调。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一句无法作为第一个空缺的依据,所以要看后面的文字,后面的“记忆型阅读是……”和“批判型阅读是”的信息决定了第一空缺只能是对阅读进行分类这样的表达,所以可补写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或“阅读可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再来看空缺②,②紧接在“它不追求”后面,接下来又有“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根据这样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空缺应该是记忆型阅读的不值得提倡的表现特点,而这种特点可以从前面归纳出来。根据“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和“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可以得出记忆型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阅读,所以“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有关,也与后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意思有关,此处是一种顶真格式,所以补写“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前面接上“质疑”,后面生出“根源”,是比较准确的。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②紧接在“它不追求”后面,接下来又有“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根据这样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空缺应该是记忆型阅读的不值得提倡的表现特点,而这种特点可以从前面归纳出来。根据“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和“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可以得出记忆型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阅读,所以“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就不会有水危机,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不一定不出现水危机。 ② ③ 【答案】②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不一定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不一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热播,剧中俞灏明饰演反面角色杜明礼。然而,杜明礼这个角色太坏了,惹得不少网友把愤怒发泄在俞灏明身上。有网友骂“本来就不适合再出来演戏,容貌太吓人”,“俞灏明适合演鬼片”,等等。 9月19日,俞灏明不满网友恶意评论,在网上晒出网友过激的言论,并发文:“我愿意接受所有声音,但是我看不惯这些丑陋的心!有种站出来继续喷!我只会更好地打你们脸!” 针对以上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俞灏明一出道即因其健康亲和的形象以及清新的歌喉引人关注,亦被歌迷昵称为“国民弟弟”。2010年10月俞灏明在上海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一场爆破戏中遭遇意外烧伤,经过了两年多的治疗与恢复,2012年12月俞灏明回归舞台,以成熟、稳重、自强的姿态成为励志代言人,同时通过与各时尚品牌的合作,成为新一代时尚偶像。 【答案】拿角色品行攻击演员,这种故意有点阴暗 我最近也在追《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二三十集看下来,可以说还算“清流”,从剧中除了感受到清末时代的暗流涌动和女主角跌宕起伏的传奇命运外,再就是对俞灏明演的反派角色“杜明礼”印象最深刻了。个人感觉其角色拿捏得当,有紧有松,比较能展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和更加深度的东西,表现了一定的演技,最起码与过去相比,进步是明显的,有向“实力派”转型的趋势。 透过电视屏幕,还能模糊地看到俞灏明当年烧伤的痕迹,他现在还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并选择了反派人物,还配上了进步的演技,这本身就有一种凤凰涅磐之感,留下的体会应是敬佩,而这样的感觉也是最基本的人性体现。 可总有人漠视我们那最基本的情感,甚至还将其异化得不像样,那些在微博、弹幕上恶意评论俞灏明的就是这类人。动不动就恶意中伤,搞人身攻击,逻辑混乱,思维奇葩,语言恶毒,“愚蠢”和“可耻”的标签已不足以来形容他们,这实际上就是放纵自己的阴暗在现实中肆意涌动。 观众们对电视剧里面的“反派人物”有不好情绪,这很正常,毕竟如此也说明剧演得好,观众投入深。但这不好的情绪得有个界限,不能借着剧中人物去发挥,搞到演员本人头上,最恶心的是还扯到人家过去的伤疤,进行逾越人格和尊严的谩骂。 类似这种“网络暴力”,并不罕见。乔任梁去世,好朋友赵丽颖因为没发朋友圈被人身攻击,《我的前半生》中饰演小三的吴越,微博也被谩骂攻陷,被迫关闭。对这些过激言论,我只想说,别将你意淫的世界和现实混为一谈,明明白白地把它们分开,即使分不开,也别越过红线。 总有一些人认为,演员或者说明星,吃的就是面向公众这碗饭,而且还赚那么多钱,一些不和谐声音也是他们应承受的。这就是典型坏逻辑,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职业,其所应该承受的只能是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规范,别无其他,毕竟谁也不欠谁的。 提醒那些发表过激言论的网友,别让你们的阴暗在现实中肆意涌动,收起你们卑劣的狂妄,别让这份阴暗成为社会挥散不去的阴霾,害人害己害社会的力度叠加到一起,恶心的就是人心和人性,腐蚀着理性和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也拉低了我们整体公民素质。 末了,还得给俞灏明点个赞,其直面网络暴力的回应,有理、有据、有节,凸显了强大的内心。虽然选择了“对抗”,但还给那些发表过分言论的网友“打码”,高下立判,这也更佐证了其出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 不过,应对网络暴力,不能仅靠当事人的主动抗争与依法维权,教育、道德约束和法律等手段都得跟上,这样才能净化微博评论、弹幕等平台,维护公共讨论的空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注意选准立意角度,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即可。此题可从“俞灏明”的角度分析,对他人的攻击必须做出明确的回击,不要听之任之,别人攻击自己正式表明自己演技的高超;从网友的角度分析可以提出“爱屋及乌”可以吗?对别人是否可以“肆无忌惮的恶意攻击”。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注意从俞灏明和网友的角度提出观点,然后论述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