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语文上册21文言文二则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100内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5)酒逢知己千杯少。(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指名学生读, 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 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教师板书:伯牙鼓琴) 二、整体感知 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2.教师范读。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 3.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 哦!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自学课文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回想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1)查工具书。(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3 )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4)可以看图理解。(5)小组讨论。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四、质疑探究 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伯牙、锺子期。)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 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 屹立在我们面前!”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锺子期又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 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4.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 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可能表现旭 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下雪的景象,还可能表现秋天的丰收景象。 5.假如你是锺子期,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过渡: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 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五、感悟情感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会如何呢?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 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 段话吧。 4.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 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六、教师小结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锺子期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 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七、拓展延伸 1.课文短短的几十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 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2.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 会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俞伯牙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锺子期 第2课时 一、导入——解题意 1.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读通——知文意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全文。 2.自学质疑,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2)用“△”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理解“轴”在不同语境的 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理解“尾 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 3.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三、趣读——入情境 1.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自由读课文,用“ ”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 , 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 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 常以自随。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抓住牧童 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①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写“笑”的句子, 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②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四、想象——讲故事 1.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 (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 2.讲讲“我”的故事。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今 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2)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合理想象、角色转换、形象表达) 五、总结——明事理 这篇文章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 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拊掌大笑 尤所爱 牧童————斗牛图————处士 谬也 (掉尾而斗) 然也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教学反思】 课堂上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感知能力,在琅琅书声的浸润陶 冶中,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同时为讲好故事做好铺垫。其次,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调换、增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 精炼、隽永的语言特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