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艺术职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艺术职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20190403‎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4 小题,共计 48 分)‎ ‎1.《史记》记载,禹死前禅位给伯益,后来伯益将天下让给了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却记载,启在禹死后立即讨伐伯益,夺取了天下。上述记载表明 A. 对先秦史的研究应更注重实物史料 B. 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叙述更加客观 C. 两书相互印证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D. 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于启取得天下的方式,两部史书记载是不同的,这表明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更注重”;《史记》是史书,加上作者的主观意志,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更为接近”。‎ ‎2.西汉与秦朝有直接继承关系的重要制度是 A. 地方监察制度 B. 地方行政制度 C. 选官制度 D. 户籍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其中郡县制是继承秦朝地方制度,故B项正确。西汉时期设立刺史负责监察,不是继承秦朝地方监察制度,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属于首创,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实行编户齐民户籍制度属于首创,故D项错误。‎ ‎3.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中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察举制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与设计之初相背离,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唯一标准”;B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察举制在不断走向末路。‎ ‎4.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禅让制于夏启时期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①不选。故选D。‎ ‎【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5.‎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宋朝增设“计相”‎ D. 明朝设内阁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部门,总领百官,权力较大,符合题意,故选A;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对皇帝负责,使宰相权利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管财政,也叫计相)分割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分化了宰相的权利,加强了皇帝的权利;明朝设内阁,空前强化了君主的权力;所以BCD都体现了题干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分析解答。‎ ‎6.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导致明朝中后期内阁和司礼监太监一同把持朝政的乱象,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B. 封建统治后期政治充满朝气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宦官专权有利于朝政清明 ‎【答案】C ‎【解析】‎ 皇帝不上朝统治还能延续这只能说明皇帝权力实在太大,即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内阁一直未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统治后期政治垂死挣扎而非充满朝气,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宦官专权更不利于朝政清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但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主动抵制英国的鸦片输入 B.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 清政府限制中英贸易 D. 中国人恐惧英国的工业品 ‎【答案】B ‎【解析】‎ 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其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而形成的顺差,又称贸易盈余。入超刚好相反,材料说明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B正确;材料反映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并非鸦片输入,排除A;18世纪中后期已经五口通商,C不符合史实,排除;D是无关选项,排除。‎ ‎8.观察下面的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 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A. 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 B. 今诸国驻防之处,系廊坊……山海关等 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 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19世纪晚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年大汉”是指清政府;“一小个子”是指日本,因此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AD是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C是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B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辛丑条约》;所以答案选C选项。‎ 点睛:解答漫画类的问题,要明确漫画的隐喻意义。如本题中涉及的是每个人物所代表的含义。“中年大汉”是指清政府;“一小个子”是指日本,这些内容的分析是基于历史时期来判断的,因此联系所学知识是必要的。‎ ‎9.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由中国政府自主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收回了这项主权。‎ ‎10.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 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马克•吐温称赞“义和团是爱国者”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C项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是指中共一大没有制定符合国情的党的革命纲领,“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是指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故C正确;A项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A不选;参加共产国际是中共一大决定的,故B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决定的,故D错误。‎ ‎12.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 A.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 B.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苏维埃政权 D.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区域长期地存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故B项正确。ACD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 《蒋介石日记》载:“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综合判断,这则日记写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被称为国民大革命,而材料中“寇患及匪祸”与当时历史发展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中的“寇患”是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匪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据所学可知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不存在攘外必先安内,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 ‎1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有现实的革命目标,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有反侵略的斗争,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体现了彻底的革命精神,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采用了宗教与建设天国都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5.‎1927年4月12日之后,斯大林坚持认为现在的武汉政府的领导权全部归国民党,共产党人应该辅助国民党去完成革命,“谁号召在这个地区立即成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谁就是冒险地把中国革命置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斯大林的这一认识 A.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开展 B. 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C. 未能认清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 D. 成为中共右倾思想滋长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武汉政府的领导权全部归国民党,共产党人应该辅助国民党去完成革命”,可见斯大林作为共产国际领导人,这一认识将助长中共右倾思想滋长,故排除B,选D;由“‎1927年4月12日”,可知国民大革命走向失败,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蒋介石,排除C。‎ ‎16.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 A. 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B.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C. 认为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1928年中共中央仍然坚持农民运动与城市革命相结合,说明依然存在“城市中心论”的倾向,A项符合题意;B项没有反映实质问题,排除;农民阶级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排除C;材料中的观点是主张城市中心论,而不是农村包围城市,排除D项。故选A。‎ ‎17.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 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 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 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答案】A ‎【解析】‎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而韦石之变只不过是这种局限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即便是没有韦石之变,太平天国运动也会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而失败,故A正确;其他说法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造成人员分裂、政局混乱。二是战略上的失误。独师北伐,无后勤保障,犯兵家大忌。‎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清廷有强大的地主武装、帝国主义有先进的武器,太平天国很难抵挡。‎ ‎18.下图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手持的小旗子和穿的夹克。这反映了当时 A.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C. 两岸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构想 D. 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穿的“想家”的衣服,这反映了当时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海峡两岸出现历史性变化。因为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是在1992年;选项C不符合史实;选项D是在2008年,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9.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侧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C.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D. 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 ‎【答案】C ‎【解析】‎ 抓关键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联系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正确;1949年解放南京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ABD不符合材料,排除。‎ ‎【名师点睛】‎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召开,颁布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0.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后,中国与英国为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多次磋商,中国方面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A. 收回对香港的管理权 B. 收回对香港的主权 C. 保持香港的现有制度 D. 实行港人治港 ‎【答案】B ‎【解析】‎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后,主要是收复香港主权,B正确;A中管理权不符合事实;C符合一国两制思想内涵;D也是一国两制内涵,排除。‎ ‎21.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还是特别行政区,它们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选A项;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不实行不同社会制度,故排除B项;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故排除C项;经济特区没有较大的行政主权,故排除D项。‎ ‎22.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答案】C ‎【解析】‎ ‎1949年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民主制度建设,故B项错误。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故C项正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故D项错误。‎ ‎23.小明査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 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B. 建国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C. 建国以来宪法发展历程 D.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答案】C ‎【解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属于代行宪法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基础上修订宪法,说明他研究主题是建国以来宪法发展历程,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信息,故A和B项错误;民主革命是建国之前,故D错误。‎ ‎24.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表明 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 B. 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 依据表格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由中共和民主党派共同组成,可见新中国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是民主联合政府,故A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C项;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共计52 分)‎ ‎25.材料题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三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四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答案】(1)时期:战国时期。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2)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至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本质问题: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 ‎(3)变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 ‎【解析】‎ ‎【详解】(1)本题根据材料一“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量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丞相制度始于战国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参议政事、监察百官等方面概括奏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和“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归纳汉代到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第二小问,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本质反映了皇权扩大,相权削弱。‎ ‎(3)本题根据材料二“"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被罢除,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等方面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答案】(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 ‎(2)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解析第(1)题主要阅读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从国共两党的认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外来因素等方面归纳。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题实际是回答国民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到材料“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其转变是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根据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并结合所学,从国民党、共产党自身等多个角度概括其原因。‎ ‎(2)根据材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直接成果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影响,可从国民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结合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从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军事武装及军事斗争的重要性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1)人治导致国家治少乱多 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意义: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说明:制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临时约法》;效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总统执掌行政大权;模仿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3)前提:新中国的成立。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实行民主制度的尝试、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可以分析得出是人治导致国家治少乱多。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以看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有主权在民和分权制衡。联系所学可知,《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之所以说“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联系所学可知,是因为制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3)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