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 1.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 “绿色化学”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 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 C. 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 硫的燃烧热为akJ·mol-1,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3(g) △H=-a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H2O,水的化学式为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故A错误; 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带走热量,使燃料的燃烧充分,但燃烧后热效率降低,故B错误;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形式,被人类利用,故C正确; D.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故D错误; 故选C。 2.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O2(g)=CO(g) ΔH=-393.5kJ/mol B. 2H2(g)+O2(g)=2H2O(l) ΔH =+571.6kJ/mol C. 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kJ/mol D.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800kJ/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详解】A.1mol 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放出的热量为C的燃烧热,故A错误; B.2molH2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放热反应的△H为负值,ΔH =-571.6kJ/mol,故B错误; C.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CO2和液态水,故C错误; D.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燃烧热为2800kJ·mol-1,故D正确; 故选D。 3.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会导致测得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 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 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 C.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 锥形瓶取用NaOH待测液前加少量水洗涤 【答案】A 【解析】 【分析】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需用盐酸溶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无需润洗;滴定时,应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否则会引起误差;读数时视线应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详解】A项、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正确; B项、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导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浓度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错误; C项、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 D项、锥形瓶取用NaOH待测液前加少量水洗涤,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不变,对结果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4.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2N2(g)+O2(g)=2N2O(g)ΔH=+163 kJ·mol-1 B. Ag(s)+Cl2(g)=AgCl(s)ΔH=-127 kJ·mol-1 C. HgO(s)=Hg(l)+O2(g)ΔH=+91 kJ·mol-1 D. H2O2(l)=O2(g)+H2O(l)ΔH=-98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必须是放热反应且是熵增的过程,A、C为吸热反应,故错误;B是熵减的过程,故B错误,D是放热反应,且为熵增的过程,故D正确; 答案选D。 5.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 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2a kJ·mol-l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 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A正确;B. 500℃、101kPa 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a kJ,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得不到1mol SO3(g),所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的反应热不等于-2a kJ·mol-l,B不正确;C. 该反应中为放热反应,其ΔH<0,所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正确;D. ΔH=E1-E2,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D正确。本题选B。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 B.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 C.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有利于次氯酸浓度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勒沙特列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详解】A、氢硫酸溶液中有下列平衡:H2SH++HS-,HS-H++S2-。加碱后OH-中和H+,上述平衡正向移动,S2-增多,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状态,不会促进氨的氧化反应,不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合成氨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高压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碳酸钙能与氢离子反应,氢离子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次氯酸的浓度增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答案选B。 7.T K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0 2 4 6 8 n(Cl2) /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 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和0.10 mol CO,达到平衡前v正>v 逆 D. 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0.9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为8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 v (Cl2)===0.04 mol·L-1·s-1,错误; B、平衡时c(Cl2)==0.1 mol·L-1,升高温度,c(Cl2)==0.11 mol·L-1,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ΔH>0,错误; C、 COCl2(g)Cl2(g)+CO(g) 起始(mol·L-1):0.5 0 0 转化(mol·L-1):0.1 0.1 0.1 平衡(mol·L-1):0.4 0.1 0.1 该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和0.10 mol CO,此时<0.025,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正确; D、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 Cl2和1.0mol CO,应等效于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等于80%,如加入1.0mol Cl2和0.9mol CO,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0.1mol CO,平衡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l2的转化率小于80%,错误; 答案选C。 8.工业上利用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合成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在t1、t2时刻,NH3 (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NH3 (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c2-c1)/(t2-t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是由于氮气、氢气的键能大,断裂消耗较高的能量。其中催化剂可以同样改变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错误; B.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反应体系的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将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错误; D.在t1、t2时刻,NH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由于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浓度改变值,所以NH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正确。 答案选D。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①⑥ C. ②④ D. ③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反应方向相同,不一定达平衡状态;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平衡状态; 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则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⑤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所以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反应达平衡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平衡状态;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反应方向相反,反应达平衡状态;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 综合以上分析,不一定达平衡状态的是②⑧;故选A。 10.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减小,这一点只有C项符合;该反应是一个正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答案选择C项。 11.工业生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A、B、C三点时,V(正)=v(逆),在D点时V(正)>v(逆) B. A、B、C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 C.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则A、B、C三点时v(正)=v(逆),D点SO3的百分含量小于平衡时含量,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点时v(正)>v(逆),故A正确; B.A、B、C三点的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的含量越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12.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42- B. 水溶液中CH3COONH4的电离:CH3COONH4CH3COO-+NH4+ C. Fe(OH)3的电离:Fe(OH)3Fe3++3OH- D. H2CO3的电离:H2CO32H++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故A错误; B.醋酸铵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CH3COO-+NH4+,故B错误; C.氢氧化铁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故C正确; D.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故D错误; 故选C。 13.25℃时,1mol/L的醋酸加水稀释至浓度为0.01mol/L,关于稀释前后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c(OH-)减小 B. 溶液中的值增大 C. pH的变化值等于2 D. Kw的值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醋酸加水稀释,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Kw不变,故c(OH-)增大,故A错误; B、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CH3COO-)减小,但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不变,故溶液中的值增大,故B正确; C、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被促进,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多,故pH的变化小于2,故C错误; D、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Kw的值不变,故加水稀释对Kw的值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14.pH=5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则混合液的pH为( ) A. 7 B. 8 C. 6 D. 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 【详解】pH=5的盐酸, pH=9的氢氧化钠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比11:9混合,则酸过量, 则混合液的pH: ,故C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ΔH<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图象分析解答。 【详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交叉点后,逆反应速率应该大于正反应速率,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的含量增大,不是减小,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的含量减小,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的含量增大,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故D错误; 故选C。 16.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 ℃,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m%,若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容器中,起始时加入2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2m=n B. m=n C. m>n D. m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