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知识梳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知识梳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6)知识梳理 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5.1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一、不堪重负的地球 ‎  1. 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当代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因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数的激增,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危机不断升级。‎ ‎  2. 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 二、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 ‎  1. 片面的发展观 ‎  2. 狭隘的人类主宰论 ‎  3. 物欲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  4. 科技万能论 三、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  1.1960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出版。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怀,被视为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 ‎  2.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它把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推向了新高潮,标志着环境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觉醒。‎ ‎  3.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 ‎(1)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 ‎(2)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灵魂,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动机和牵引器。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核心。环境伦理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理解、接受并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5.2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一、破坏环境违背道德 ‎  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其主要后果是:直接损害了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们失去家园而成为生态难民,破环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毁坏其他生命的栖息地,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  与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相比,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较为复杂。对于目前的环境危机,那些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无疑要负主要责任,应当受到相应的制裁。而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实际上间接支持了企业的这种行为,也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此外,未能及时严格监督的政府部门,负有容忍污染、破坏环境的相关责任;未能对环境问题表示关切并敦促政府采取行动的公民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正是公民和政府部门的这种不作为,为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与自然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认真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二、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  1. 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三种伦理关系,即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  2. 用现代环境伦理调整这三种关系,应确立两个基本原则:(1)环境正义原则,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是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2)尊重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本,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尊重自然,是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如今,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已经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 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  1.环境伦理原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体现为具体的环境道德规范。‎ ‎  2.环境道德规范,是人们处理环境事务时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评判其行为的伦理依据。‎ ‎  3.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境行动上。每个人都应关心并积极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还要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作为作斗争,使环境正义、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5.3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一、只有一个地球 ‎  1.全球环境问题,指的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 2.全球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单项问题,而是同其他环境和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群”,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 3.全球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既需要观念层面的及时调整,又需要在制度方面有所作为。‎ 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1. 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 ‎ (1)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国家的共同义务。( 2) 坚持共同义务原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该活都有能力承担相同的义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承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保义务。发达国家既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发达的技术,又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理应在保护全球环境的事务中承担与其资金和技术相称的较多的义务。‎ ‎2. 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的原则 ‎(1) 国家环境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包括环境资源的享有权、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环境资源的管理权以及抵制他国损坏本国环境的反抗权。‎ ‎(2)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环境主权,同时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这些义务包括:‎ ‎①保护好本国的环境;‎ ‎②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③遵守已经达成的国际环保协议,积极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 ‎④积极推动全球环保立法,创建有效的国际环保执法机制。‎ ‎(3)坚持国家环境主权,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础;履行国际合作义务,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保障。‎ 三、共有的家园,共同来守护 ‎  1.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保合作已取得许多成果。包括:发表了一系列指导和协调全球环保活动的宣言;制定了许多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环保公约和条约;启动了许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计划和项目;建立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基金;成立了许多政府间的环保合作机构以及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 ‎  2.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于2005年宣布,《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是全球第一部旨在控制温室效应,要求各缔约方共同减少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等六种气体的国际性条约。议定书所要解决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他的达成和生效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谈判,具有特殊的意义,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环境保护问题上既冲突又合作的历程。‎ ‎5.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透视“可持续”‎ ‎ 1.《我们共同的未来》(也称布伦特兰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 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3.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关键,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手段。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三种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1.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就是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为此,要把减少和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贯彻到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追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给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 代际平等的要求。‎ ‎(1)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是代际平等的重要体现。为此,当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应限制在这些资源的可再生率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只使用“自然资本”的“利息”,而不使用自然资本的“本金”。‎ ‎(2)当代人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要把所获得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以力争在某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前,能够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 ‎(3)当代人还应控制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把它控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w.w.w.k.s.5.u.c.o.m ‎ 1.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它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推进改革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3.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www.ks5u.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