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通史融会贯通 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 通史融会贯通 学案(江苏专用)

‎ ‎ ‎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加深 ‎19世纪 中后期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 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洋务企业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列强入侵,一方面,使中国社会沉沦,面对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又主张“中体西用”,并付诸实践,农民阶级发动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另一方面,导致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但客观上受西方文明冲击,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 贯通联系 ‎———————‎ 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 ‎—————————————————————————‎ 经济领域 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 政治领域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构。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 思想 领域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是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印记 文化 领域 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 社会 领域 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产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 ‎1.(2017·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选A 清政府批准李鸿章的减税请求,这减轻了开平煤矿的负担,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清政府减少对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征税,而不是加强了管理,故B项错误,排除;列强并未控制中国的煤矿业,故C项错误,排除;材料中的开平煤矿不能等同于中国的煤矿业,故D项错误。‎ ‎2.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 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难以应对 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解析:选D 材料中涉及的是“出洋游学”不是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表述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潮流,并不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士人在鸦片战争后面临文化落差,开始积极学习西方,不是难以应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中国士人对中西文化的态度的转变,故D项正确。‎ 中外关联 ‎———————‎ ‎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的嬗变 ‎—————————————————————————‎ 西方 中国 特点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中国近代化孕育和起步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 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清政府也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 经济 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在这一时期仍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文化 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 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 ‎3.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这说明(  )‎ 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 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 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 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 解析:选C 种茶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增强,不能体现英国加紧侵略,故A项错误;种茶也属于农业的范畴,只是种植的作物种类发生变化,不能体现农业的衰落,故B项错误;茶叶种植,表明农民的商品化意识增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农业,与民族工业无关,故D项错误。‎ ‎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解析:选C 西方启蒙和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打破了常规的顺序,故C项正确。‎ 史学前沿 ‎———————‎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并非只学技术 ‎—————————————————————————‎ 新材料 当时“师夷长技”说的重心,显然在科技、器物方面,但也不完全排斥在政治方面有限度地吸取西方合理成分的意蕴。尽管魏源等人沿用中国儒家的“仁政”标准来衡量其“合理”与否,因而距离掌握资本主义民主的真髓,还十分遥远(这一任务,又经过半个世纪,才由严复完成),但却暗示了现代化行程的内在逻辑趋向,而这正是我们以往研究中常常忽略的。‎ ‎——何晓明《“开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平议》‎ 新视角 传统教材在介绍“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时,对“技”理解为西方先进技术。材料则指出魏源等人在学习西方时,已经涉及了西方政治制度。‎ 新思维 对于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魏源等人以自己的理解,作出描述。‎ ‎(1)魏源 魏源介绍瑞士,“至于朝纲,不设君主,惟立官长、贵族办理国务,奉罗马天主教”。又介绍英国议会“巴厘满”“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巴厘满”对来自民间的意见,采取“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的原则。论及美国则称其“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群贤所治之,此又变封建宦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不仅揭示其与中国政治格局的区别,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欣羡之意。‎ ‎1852年,100卷本《海国图志》的补成,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又有了重要的发展。他在新增设的第六十一卷中,从《地球图说》《外国史略》以及《瀛环志略》等著作里辑录了大量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记载,并称其“以部落代君主,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对瑞士的介绍,也扩充了篇幅,“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乃“西土桃源也”。‎ ‎(2)徐继畬 具体介绍议会制的构成及运作程序,以《瀛环志略》最详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即上院、下院——引者注)‎ ‎。爵房者,由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会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经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有爵房主议;增减课税,筹办帑饷,则全由乡绅主议。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 ‎(3)对魏、徐描述的认识 这些关于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当然不能说多么精当深刻,但终究在某种程度上言及资本主义民主不同于君主专制的特点。从本意上讲,魏源、徐继畬等人仍然是用中国传统民本政治的有色眼镜来观照西方,因而得出的印象必有失真走样之处,如徐继畬用“骎骎乎三代之遗意”一类话语来称赞华盛顿,显然是不得要领。但尽管如此,能以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的最高典范来比拟西方民主制度,这在当时毕竟是十分难得的认识上的突破。‎ ‎5.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解析:选D 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社会现状的应是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 ‎6.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选B 《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中“反对君主制”说法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 ‎ 觉醒与探索是甲午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 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发展的“黄金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也有所壮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方案,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社会生活也因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想运动的推动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 ‎20世纪初到1919年 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贯通联系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 ‎1.政治领域 ‎(1)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清政府自此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虽然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3)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政治更为黑暗。‎ ‎2.经济领域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3)社会生活方面,西方新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不断传入,加上中国的政治运动的推动,引起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3.思想领域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历史潮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形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促进了革命的进步和发展。‎ ‎1.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 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冲击了清廷的统治,对民众思想影响不大,故A、B两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使民众改变了对民主国家的看法,“民主”“共和”及“立宪”思想成为主流,随后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早已宣传开来,故D项错误。‎ ‎2.如图为近代前期民族工矿企业投资办厂情况(单位:投资万元以上),这反映了(  ) ‎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解析:选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且材料图表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1870年到1916年我国的民族工业投资不断增多,说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我国近代的经济结构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工业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情况,故D项错误。‎ 史学前沿 ‎———————‎ 客观认识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 ‎—————————————————————————‎ 新材料 笔者提出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并不是说要去怀念那个时代。那毕竟是一个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国家贫弱的时代,而今天需要的是和平、安定、富裕和民主、强盛。之所以指出北洋政府的某些“优点”和“贡献”,不是要“追寻”它,也不是要歌颂它,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在历史上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北洋政府是武夫当政,但在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方面,还是可以给后人以借鉴和启示的。‎ ‎——李殿元《论北洋政府的“硬”和“软”——‎ 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 新视角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民众生活困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材料则认为不应抹杀北洋军阀的某些历史贡献,对其统治应给予客观评价。‎ 新思维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长达16‎ 年之久,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学习北洋军阀的历史,除了要掌握北洋军阀的反动性质和它在历史上的反动作用,还要认识到其统治在某些方面对社会转型起到的推动作用。‎ 政 治 上 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一种不完整的封建统治,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的性质。北洋政府打着“民国”招牌,披着法统外衣,再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由“家国”转为“民国”,政治生态的大换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尽管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希望的“真正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可以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共和政体逐步稳定,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有一定的发展 经 济 上 北洋政府对经济的发展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北洋政府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颁布和推行的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较大发展 外 交 上 北洋政府曾经争得了部分主权,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如:坚决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使英国分割中国领土西藏的阴谋活动失去了法律依据;一战期间,废除了德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最后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上迫使日本撤出山东、英国归还威海卫等 思想上 北洋军阀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各种结社与言论自由的限制,有利于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3.漫画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特殊表达。如图漫画中反映的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时期 解析:选D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代理人,为维持和扩大在华利益,它们各自寻找新的工具,扶植军阀派系。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故选择D项。‎ ‎4.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A.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提倡实业救国发展经济 解析:选A 材料中经济立法时,由农商总长邀请原起草员“复加审视”“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可见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故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维护的特定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中经济立法借鉴清末各商会,而非清政府的经验,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表现实业救国,故D项错误。‎ ‎5.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解析:选B 五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五四时期思想的多元化说明当时对于如何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存在着不同的思考和探索,故B项正确;当时的中国处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之下,文化政策并不开明,故C项错误;五四时期列强并未放松对华文化侵略,故D项错误。‎ 通史体系(三) ‎——————————————‎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1924年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 民族资本 主义萧条 后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思想领域尊孔复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革命 时期 ‎1924~1927年 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土地革命 时期 ‎1927~193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九一八事变,长征、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探寻“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全民族 抗日战争 时期 ‎1937~1945年 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战胜利 日军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摧残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 时期 ‎1945~1949年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 官僚资本主义压榨使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毛泽东思想发展 贯通联系(一)‎ ‎—————————‎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失去机遇的原因 ‎—————————————————————————‎ ‎1.第一次 ‎(1)机遇: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 ‎(2)失去机遇的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并逐步恢复了封建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 ‎2.第二次 ‎(1)机遇: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成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2)失去机遇的原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3.第三次 ‎(1)机遇: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2)失去机遇的原因: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压制或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产。‎ ‎1.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 A.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明显的限袁倾向 C.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强烈的排满色彩 解析:选B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从结果上来说的,故A项错误;《临时约法》具有明显的限袁倾向,这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与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强烈的排满情绪均无关,故C、D两项错误。‎ ‎2.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 A.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解析:选B 人们兴奋是因为抗战结束后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使人们看到了和平建国的希望,故B项正确。‎ 贯通联系(二)‎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表现 ‎—————————————————————————‎ ‎1.五四运动时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开始了先进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2.中国共产党成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政治民主化。‎ ‎3.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反动的北洋军阀政权,使政治民主化又迈进一步,促进了普通革命阶层的觉醒。‎ ‎4.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为最终实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民主国家,奠定了基础。‎ ‎5.抗日战争胜利,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空前的民族觉醒,为民族复兴打下基础。‎ ‎6.解放战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建立民主的新中国打下基础。‎ ‎3.孙中山1914年创立的中华革命党和1919年改名的中国国民党,参与者不多。但到了20年代前期,中国国民党党员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 A.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施联俄、联共政策 B.孙中山发起护法战争,维护了《临时约法》‎ C.北伐战争爆发,有识之士加入中国国民党 D.国共两党正式决裂,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 解析:选A 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实施联俄、联共政策,使得国民党更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党员人数激增,故A项正确;护法战争单纯依靠军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B项错误;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的政治前提是两党政治理念的趋同,故C项错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4.毛泽东说:“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指敌人,‘鱼’指群众),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宣扬敌后抗战 B.主张全民族的抗争 C.坚持持久抗战 D.建议国共联合抗争 解析:选B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由此可见,毛泽东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符合题意。‎ 史学前沿 ‎———————‎ 大中小学教材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 新材料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中小学的地方课程教材进行修改,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新视角 长期以来,“八年抗战”成为中国抗战的代名词。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法,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承认并确立了这一概念,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新思维 ‎(1)“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是有着充分依据的。‎ ‎①首先,“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基于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判断。‎ 九一八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折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使团结御侮、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的强烈要求,中国社会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对日本态度开始发生重大改变,国内各种矛盾逐步降到服从和次要地位。‎ ‎②其次,“十四年抗战”概念是着眼于抗日战争的整体性考虑。‎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前的六年时间里,虽然中日两国政府没有正式宣战,但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这种抗战处于一种局部而非全局,在这六年里,中国军民在东北、华北、上海等地都进行了英勇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对前六年局部抗战中中国军民出生入死、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更是对牺牲在战场上的抗日英烈的应有尊重。‎ ‎③再次,“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日战争人民性的充分肯定。‎ 抗日战争是一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这就决定了抗日战争不是一场简单的政府和军队之间对决的战争,而是一场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并发挥巨大力量的人民战争。人民性是这场战争的独特性。这就决定了抗日战争的进程不是由军队的一两个大的作战行动所决定,而是由人民群众的动员和参与程度来决定的。国民政府在抗战的六年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极力压制广大人民群众的反侵略爱国热情,但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并不能阻止广大爱国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城乡蓬勃兴起。东北、华北、上海各地英勇回击日寇侵略。‎ ‎(2)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 ‎①‎ 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的历史过程,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抗战是局部抗战的延伸和扩大。‎ ‎②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并领导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事实,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立“十四年抗战”,更能完整地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关联,更能完整地体现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 ‎④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并延续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5.“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从两年前这一天起,……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双十’是我们新中国孕育的日子,‘七七’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作者深情赞颂的是(  )‎ A.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B.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C.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D.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解析:选B “双十”体现了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但作者深情赞颂更多的是“七七”,故A项错误;“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双十’是我们新中国孕育的日子,‘七七’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说明作者强调和歌颂的是七七事变,体现了面对民族危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是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是新中国成立,都与材料无关,故C、D两项错误。‎ ‎6.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恶敌人。这说明(  )‎ A.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符合国际认知 B.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 C.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顺应时代要求 D.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二战起点 解析:选A “1931‎ 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表明中国抗战从1931年开始是得到国际认可的,故A项正确;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客观事实,不是顺应时代要求,故C项错误;二战的起点是1939年德国发动对波兰的突然袭击,故D项错误。‎ 通史体系(四) ‎—————————————————‎ 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 ‎1949~‎ ‎1952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新中国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稳定物价。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教育奠基,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顺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外交上打开新局面,登上了国际舞台;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起步时期 ‎1953~‎ ‎1956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科技、文艺、教育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十年探索时期 ‎1956~‎ ‎1965年 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左”倾错误泛滥,“八字”方针 ‎《论十大关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杂交水稻,北京电视台试播,“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文艺都出现了曲折 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做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 ‎“文化 大革 命”‎ 时期 ‎1966~‎ ‎1976年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 徘徊期 ‎1976~‎ ‎1978年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恢复高考 贯通联系 ‎———————‎ 新中国成立前后社会转型 ‎—————————————————————————‎ 建国前 建国后 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 国民党独裁统治,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三大制度为标志的政治框架 经济 混合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占优势,小农经济数量多,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外交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国民政府依附美国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一边倒”,中苏结盟 生活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和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异很大 生活水平差异不大,但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生活习惯受政治影响较大 教育 受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由于社会动荡,教育发展缓慢 受苏联影响较大;逐渐建立起大众教育体系,但受政治影响很大,意识形态色彩鲜明 ‎1.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 A.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B.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解析:选C 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 ‎2.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国家对同仁堂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  )‎ A.走合作化道路 B.没收为国营企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资本家自愿捐献 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走的是合作化道路,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了和平“赎买”的方式,而不是没收,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同仁堂制药厂……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等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没有采用资本家自愿捐献的方式,故D项错误。‎ 史学前沿 ‎———————‎ 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 ‎—————————————————————————‎ 新材料 对于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应辩证看待:从其决策初衷看,决策者并无“剥夺”‎ 农村的自觉意图,而是希望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能够兼顾,并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所取舍;从其内在要求看,正效应是主要的,由此造成的负效应是后起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代价;从其实现形式看,负效应深深印刻着“左”的痕迹;从其实施过程看,负效应也是制度僵化、缺乏反思的结果。‎ ‎——张学兵《统购统销制度正负效应的辩证思考》‎ 新视角 统购统销政策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当时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现行教材对统购统销制度几乎没有涉及,但高考中多次出现。材料中作者辩证的分析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弥补了教材知识的欠缺。‎ 新思维 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为了缓解商品粮危机和积累工业化资金而出台的,前后运行了32年,它的推行和不断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原因 直接诱因 严峻的粮食供需矛盾 政治动因 配合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动因 利用农业积累实现工业化 ‎(2)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 保障国家 粮食供给 既保证了基本的军需民用,也保证了工业建设的原料需求 促进社会 主义改造 统购统销政策使得数量广大而分散的小农群体自觉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建立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 支持工业 化建设 ‎1953~1985年,通过统购统销政策,我国农业无偿地为工业化提供了6 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积累 ‎②消极作用 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购销价格“倒挂”‎ 长期严重的购销价格“倒挂”使得国家粮食经营费用逐年增加,财政负担加重 总之,统购统销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不容否定的是,该政策强调用行政手段来指导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方法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3.(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B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信息与A项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1952年底,故排除D项。‎ ‎4.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  )‎ 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 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 解析:选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建立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年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从“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可知限制了市场的作用,导致农民和市场分离,故C项正确;D项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其本质,故D项错误。‎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环境的稳定,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 ‎1992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 构想,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结盟运动,亚太经合组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国两制”成为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1992年 至今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依法治国战略提出,香港和澳门回归,新型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教兴国,载人航天,互联网 贯通联系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 ‎1.政治上 ‎(1)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2)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的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 ‎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突破口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解析:选B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表明(  )‎ 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化大革命”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 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 解析:选A 材料体现了中共领导人对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不是再单纯的照搬苏联的做法,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一种对中国国情的客观的事实的分析,而不是“左”倾的体现,故B项错误;封建主义制度已经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不在于强调社会形态的演进可否跨越,故D项错误。‎ 中外关联 ‎———————‎ 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 阶段 新中国外交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1955年)‎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两个拳头打人”‎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20世纪70年代)‎ 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20世纪80年代)‎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1991年后)‎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外交环境的变化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教育体制的改变 D.经济水平的提高 解析:选A 60年代学习俄语的比例下降源于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正确;60年代中期中国政局受到“左”倾错误干扰陷入一定的混乱,故B项错误;教育体制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C项错误;6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故D项错误。‎ ‎4.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  )‎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时间中,中美之间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说明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三次转变受中苏关系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利己主义的日益发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一)]         (时间:25分钟 满分:38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 的制度。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 A.租界特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事裁判权 D.最惠国待遇 解析:选C 租界特权过于宽泛,不符合这一具体特权地位的描述,故A项错误;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但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是外国列强向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行使其他各种特权的重要保障,它构成每一条约的基础,贯穿于每一条约的条款中,“居于中心地位”,故C项正确;最惠国待遇有利于列强互相援引,扩大侵略权益,但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故D项错误。‎ ‎2.中国社科院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中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可知,作者认为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3.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解析:选D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不可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而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下出现的,政府没有起主导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故D项正确。‎ ‎4.“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进了(  )‎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 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答案为C项。‎ ‎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国共两党均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这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B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 ‎6.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B.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C.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 D.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 解析:选A 材料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地主、商人、小资本家一起抗日,坚持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 ‎7.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时间,毛泽东则认为“要保护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这一分歧最有可能发生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解析:选B 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主要经济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不太可能提到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周恩来认为需要较长时间,而毛泽东则认为可以更快,故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故D项错误。‎ ‎8.1985年1月,“中央一号”‎ 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C 1978年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项错误;直到2006年农业税才被取消,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的信息可知,其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成为多余的人”“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逐步产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冲击,二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导致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促进社会变革。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买办……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得出买办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此外买办还是近代工商业的投资者;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进行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于买办依附于洋人,对中国革命有阻碍作用,他们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第(3)问,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可知,中国近代逐步走向近代化。‎ 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 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投资者。‎ 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一。‎ ‎(3)趋向:逐步迈向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二)]         (时间:25分钟 满分:36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不懂得国际公法 解析:选C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只是表象,不了解世界形势也不是本质上的区别,故A、B两项错误;由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可以看出此时中国与英国在外交的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背后实质上是两国治理秩序的差异,一个是先进的资本主义,一个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故C项正确;不懂得国际公法只是外交知识的欠缺,也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2.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解析:选D 材料中这一时期维新共识是“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而“中体西用”反对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甲午战前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体现出社会团体仍然处在政府管控下,故C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指保留君主制的局部改革,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故D项正确。‎ ‎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选A 所谓“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就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短暂春天”。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导致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前途”。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由A项决定的,排除。‎ ‎4.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做出二百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 A.南京临时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陕甘宁边区政府 解析:选B 依据题中“汪精卫……毛泽东……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做出二百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可知,该政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立的武汉国民政府,故B项正确。‎ ‎5.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B.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 C.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 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解析:选A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表现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完全相反,积极抗日,说明重视民族利益,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故B项错误;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故C项错误;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陕北洛川会议,故D项错误。‎ ‎6.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这表明(  )‎ A.北伐战争全面展开,东北战场出现敌我拉锯之势 B.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正全力进攻我国东北地区 C.刘邓大军已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已拉开 D.辽沈战役打响,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根据材料信息“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可知,这是辽沈战役,根据相关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7.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 100万剧增至5 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 094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 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解析:选C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要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不符,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城市需要大批工人,推动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相符,故C项正确;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D项错误。‎ ‎8.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选B 社会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成分,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使用粮票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废除粮票体现出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反映出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粮票反映的是国家对物资的统一管理,粮票兴废没有体现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分)‎ ‎9.新文化运动中,“人的解放”的初阶,被归结为由“家族制度”桎梏中解放。批判者对于宗法、家族之于个人的桎梏,往往有切肤之痛。对于其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功能,则不暇考量;对于“摧毁”、破坏的后果,更逆料未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间“臣民对尽忠与尽孝的孰先孰后问题,并没有先忠后孝的一致观念”,而“清朝人的概念是君恩大于亲恩,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 材料二 太仆寺卿正霍子衡要儿子从死,理由是:“‎ 吾国之上卿,君亡与亡。吾今从君,汝曹亦当从父。”其长子亦以为“父死君,子死父,奚为不可?”‎ ‎——摘编自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 材料三 对父子一伦的考察,却使我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你不难读到读书人笔下的妻、妾,或含蓄或一往情深,却难以读到儿子笔下形神兼具的父亲。由此也不难推想父子这一种关系的“压抑性”。‎ ‎——赵园《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 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材料四 2014年春节,央视以“家风”“家规”为访谈题目,可以归为家庭价值重建的努力。家庭功能缺失,被作为青少年犯罪的前因。此前,宗祠、祭祖活动,已经被作为了“旅游资源”。……想一想自1950年代直到“文革”前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宗族势力”始终被作为打击对象,你会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士大夫在忠、孝抉择问题上的主流态度及其产生的思想源头。(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该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遭遇“困难”。(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传统家庭价值遭到破坏的具体途径及由此带来的后果。(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材料二中“父死君,子死父,奚为不可”得出先忠后孝,天经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得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第(2)问,据材料“却难以读到儿子笔下形神兼具的父亲”及所学得出儒家思想抑制父子人伦,儿子受制于其家庭角色,不敢、不宜、不便书写尊长。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左”倾错误、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等可得: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政权更替对旧文化进行打击;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第二小问,从材料三“家庭功能缺失,被作为青少年犯罪的前因”和“央视以‘家风’‘家规’为访谈题目,可以归为家庭价值重建的努力”等从两个方面得出:一方面使人从家庭、宗法桎梏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家庭功能的缺失,造成一些社会问题。‎ 答案:(1)态度:先忠后孝,天经地义。‎ 思想源头: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2)因素:儒家思想抑制父子人伦,儿子受制于其家庭角色,不敢、不宜、不便书写尊长。(本题从儒家思想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途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政权更替对旧文化进行打击;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 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关注传统带来的经济价值甚于其文化价值)。‎ 后果:一方面使人从家庭、宗法桎梏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家庭功能的缺失,造成一些社会问题(或答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 ‎[“中国近现代史”专练(三)]         (时间:25分钟 满分:36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  )‎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 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 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解析:选A 本题题干材料罗列了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行业的4个演变结果,借此考查民族工业的产生途径。材料信息“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表明近一半的传统手工行业发展成为机器工业,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2.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这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中国近代观念”主要是(  )‎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解析:选A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此时期中国仍然以儒学为主导,对西方现代观念进行选择性吸收,以救亡图存。结合时间,此时期正为洋务运动时期,其主张“中体西用”,与材料思想相符,故选A项。‎ ‎3.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 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B.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解析:选B 学校教育开启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故A项错误;因粤女学生之怪装,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表明中华民国成立后,新旧文化的碰撞,故B项正确;此时西方文化还没有被国人所普遍接受,崇洋文化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兴起,故D项错误。‎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取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国共两党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 B.中国共产党希望独立领导国民革命 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国民党右派的危害 D.中国共产党只想和国民党左派合作 解析:选A 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我们加入国民党”可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5.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以上材料内容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戊戌变法中“百日维新”法令 B.北洋政府初期奖励实业政策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选C “百日维新”中的经济措施没有涉及“重工业”,故A项错误;北洋政府初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税制方面,不是重工业方面,故B项错误;1936年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直接目的是“自救救国”,在当时国内经济残破,外遭日寇侵逼,中日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重工业尤为重要,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当时没有面临外敌入侵,不会因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而进行建设,故D项错误。‎ ‎6.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表明(  )‎ 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 D.此时革命武装力量获得了空前壮大 解析:选B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反映出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与个人崇拜无关,故C 项错误;材料与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无关,故D项错误。‎ ‎7.有学者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它”是指(  )‎ A.“另起炉灶”政策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解析:选C “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针对其他国家对新中国的质疑,为消除各国疑虑而提出的外交方针,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包容性,使中国外交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它的出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促进国家统一的方针和措施,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8.浦东开发开放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但是今天的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文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 C.由中央统一领导到开放地区自主经营和管理 D.由着重发展工农业转向着重发展国际贸易 解析:选B 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发开放浦东新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此时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故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年均增 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 纱锭数(枚)‎ ‎509 564‎ ‎1 598 074‎ ‎12.1‎ 机器 面粉业 华商厂 产量(万包)‎ ‎1 966‎ ‎8 316‎ ‎19.8‎ 卷烟业 华商厂 资本额(万元)‎ ‎138‎ ‎1 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 容量(千瓦)‎ ‎12 013‎ ‎29 602‎ ‎11.9‎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经济立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北洋政府也迫切需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法规以应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国建立之初,建设法治国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普遍的政治理念,他们寻求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成为经济立法的题中之义。……此时国内法政学校纷纷出现,法律书籍大量面世,依法治国思潮一时不可遏止。‎ ‎——摘编自王玉灵《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 材料三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多达86项。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解除限制、鼓励、扶植等作用。‎ ‎——摘编自王玉灵《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3分)‎ ‎(2)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北洋政府进行经济立法的背景。(5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立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出整体发展迅速、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奠定了经济基础”“迫切需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法规”“法律书籍大量面世”等信息分析即可。第(3)问,从经济发展是经济立法的基础、经济立法会规范经济秩序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特点:整体发展迅速;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建设法治国家政治理念的流行;各种法律书籍的大量出现,为政府立法提供了借鉴。‎ ‎(3)关系:近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是经济立法出现的根本动力;经济立法适应了近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