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后作业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后作业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

‎ 第3课 宋明理学 ‎[学业达标]‎ ‎1.“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以法治国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3.自宋初开始,众多学者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就宇宙万物本原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北宋中期的“二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就是(  )‎ A.道理B.天理C.本心D.良知 ‎4.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主要是为了(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 B.培养刻苦钻研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 ‎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6.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 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7.“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下列思想主张与上述言论出自同一思想家的是(  )‎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知行合一”‎ ‎8.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9.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10.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明代婚姻观理学色彩浓厚 B.明代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 C.明代政府鼓励寡妇改嫁 D.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 ‎[能力提升]‎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道家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D.强化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2.有学者指出,后代的儒学家从当时的现实利益出发,对孔子思想进行改造。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等。“朱熹的孔子”是指(  )‎ A.“知行合一” B.“天人感应”‎ C.“心即理也” D.“存天理,灭人欲”‎ ‎13.“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晚明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能为其提供佐证的是(  )‎ A.朱熹的“格物致知” B.王阳明的“致良知”‎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5.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宋]智圆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 材料三 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 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 ‎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 ‎ ‎ 答案精析 ‎1.A [由题干材料来看,其反映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的相互交流,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合一”,可知选A项。]‎ ‎2.C [北宋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故选C。]‎ ‎3.B [“二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创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4.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故选D项。]‎ ‎5.A [材料反映出宋朝之后“仗义死节之士”超过以前,这是儒学价值信仰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人性的压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文化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 ‎6.C [材料反映出该思想家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且主张“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可知是陆九渊。故选C项。]‎ ‎7.D [材料的意思是人们的行动是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体现的思想是“知行合一”,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8.C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C项正确。]‎ ‎9.A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理,人天生就具有良知。故选A项。]‎ ‎10.A [题干材料体现了宋明理学对明代婚姻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 ‎11.B [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这是儒学的全新发展,故B项正确。]‎ ‎12.D [A项是王阳明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陆九渊的主张,D项是朱熹的主张。故选D项。]‎ ‎13.C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意思是凡事都有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做事情一定要找到这个决定因素,不要被各种表象或次要因素干扰了,结合后两句中的“世儒”“物理”,可以判断这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根本”就是“心”,故C项正确。]‎ ‎14.B [题干提到“晚明”,朱熹是南宋人,故A项错误;晚明时期王阳明的“致良知”强调反省自己,故B项正确;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没有体现“停滞”,故C、D项错误。]‎ ‎15.B [从材料中“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又从材料中“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说明理学是有一定封闭性。]‎ ‎16.(1)现象:三教合一。‎ 影响: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观点:格物致知。‎ 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 ‎(3)观点: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解析 第(1)问,材料论证的结论是“三教之大,其不可遗”,这反映了三教合一;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材料二中反映出的是“格物致知”,应紧扣朱熹“格物致知”作答,其目的在于“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第(3)问注意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可知理在心中,人们所要做的是扩充良知,克服私欲,即“致良知”的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