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新课版 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品学案(第7单元 与自然为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版 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品学案(第7单元 与自然为友)

自主探究 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栖(   ) 古刹(   ) 霎时(   ) 醍醐(   ) 雪茄(   )‎ 答案:qī shà shà tí jiā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涣散 焕发 沧桑 聒噪 B.地窖 窨井 黯淡 干躁 C.佛龛 山涯 踯躅 霞霭 D.逶迤 绸缪 潋漪 扰动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所有这一切确曾费煞意匠心血,但同时又丝毫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 B.无边的绮丽风光逶迤不绝,夺人魂魄,行经其中,不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C.到了下游,河滩的春景为栉比鳞次的商家后门所取代。‎ D.失散多年的家人终于团聚,兄弟俩历尽沧桑,终于破镜重圆。‎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让轻烟如音乐般在苍穹下轻响着。‎ B.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 C.京都人呢,却好像把这些祭祀和厨房联系在一起。‎ D.你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片更平滑、更黝黑的水,好像有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把它同其余的隔开似的,成了水妖的栅栏,躺在湖面。‎ 答案:C ‎5.简要概括欧文的《英国乡村》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答案:文章介绍了19世纪前英国乡村的淳美的人情风俗,写出了英国乡村中浸透于其间的一种道德之美,与现代大都市伦敦形成了对照。 欧文的文章具有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柔婉的人情味。他善于从家园之乐的描绘中传达出对乡土景物的温馨恬适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给人们带来的谦和、美德和淳朴的乐趣。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几年,堤契诺的夏天依依不舍地不肯离去。在炙热、暴风雨频繁的那几年中,在八月底或九月初左右,夏日持续了几天的狂风暴雨后,又戛然停止,夏天突然变得既老迈又衰弱,然后尴尬地消失无踪。但这几年则有好几个星期都没有暴风雨,甚至也没有雨,那样安静而友善的夏日,就和施蒂弗特作品中所描写的夏日一样,是如此地澄蓝、金黄、平和与温柔,间或穿插着焚风对着树木吹上一两天,提早摇落栗树绿色多刺的果实,将蓝色更添上一层蓝,让暖紫、明亮的山脉显得更明亮,为蝉翼般剔透的空气增添了一分透明。渐渐地,树叶在数周里悄悄变色,葡萄叶变成黄、褐或紫色,樱桃树转为绯红,桑树染上金黄色,在深蓝的金合欢中提早变黄的椭圆叶片,就像涣散的星光闪烁着。‎ 7 ‎ 我这历经沧桑的旅人、沉静的旁观者及画家,长年体验着此地的夏末和秋天,约有十二年之久。当葡萄开始采收时,妇女们的红头巾和小伙子们的欢呼声,会在金褐色的葡萄叶及蓝紫色的葡萄间出现;在某个无风、微阴的日子里,广阔的山谷里升起的一道属于秋日乡间的蓝色轻烟,笼罩着四下。此时此景,总令我觉得羡慕或感伤,那是属于旅人在秋天或晚年的感触。越过篱笆,看着居有定所的人采收葡萄,酿酒,将马铃薯放入地窖,嫁女儿,或在花园里随意生一小堆火,然后将森林周围刚掉落的栗子放进火中烤,这都会令我感到羡慕与感伤。秋天来临时,农民及当地居民会以半欢庆的方式工作,他们唱着或模仿着从牧民或其他农民那儿学来的歌曲或祭典仪式,采收葡萄,修补木桶,点火除草,烤栗子,目送袅袅蓝烟慢慢变幻、消失,为过于澄澈的乡景增添一点神秘、隐约、温暖与希望。此时,在旅人眼中,这些农夫和居民无比美好,令人羡慕,也值得效法。这原野里的田园之火仿佛别无目的,只为了除去碍手碍脚的黑莓藤和马铃薯藤,然后以灰烬来滋养土地;或者是为了烧掉多余的栗子壳,因为对牲畜而言,栗壳是危险的,不能留在草地上。然而,农人迷迷糊糊,像做梦一般地在葡萄架和桑椹丛间点燃火焰,他们似乎只是为了这种恍惚的美感,为了这种孩子气的、牧羊人式的闲情逸致而点火,为了借着如梦似幻、袅袅上升的轻烟,将远近的湛蓝、金黄、绯红等五彩缤纷的温婉景色,和谐、婉约地串连起来,让轻烟如音乐般在苍穹下轻响着。在这时节,从数日到数星期,从早到晚,这缕轻烟不断升起,缤纷的乡景因而显得迷迷濛濛。 ‎1.“越过篱笆,看着居有定所的人采收葡萄,酿酒,将马铃薯放入地窖,嫁女儿,或在花园里随意生一小堆火,然后将森林周围刚掉落的栗子放进火中烤,这都会令我感到羡慕或感伤。”文段中描写诸多物象是否使文章看上去有散乱之感? 答案:这段文字中,出现许多描写对象,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些跳跃性。这就像我国古典绘画中的“散点透视”一般,焦点虽然不太统一,彼此之间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也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方式之一。 ‎2.“那样安静而友善的夏日,就和施蒂弗特作品中所描写的夏日一样,是如此地澄蓝、金黄、平和与温柔,间或穿插着焚风对着树木吹上一两天,提早摇落栗树绿色多刺的果实,将蓝色更添上一层蓝,让暖紫、明亮的山脉显得更明亮,为蝉翼般剔透的空气增添了一分透明。渐渐地,树叶在数周里悄悄变色,葡萄叶变成黄、褐或紫色,樱桃树转为绯红,桑树染上金黄色,在深蓝的金合欢中提早变黄的椭圆叶片,就像涣散的星光闪烁着。”色彩的使用有何作用? 答案:这段文字色彩斑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再现了堤契诺明丽、澄澈、健康的秋天。‎ ‎3.“渐渐地,树叶在数周里悄悄变色,葡萄叶变成黄、褐或紫色,樱桃树转为绯红,桑树染上金黄色,在深蓝的金合欢中提早变黄的椭圆叶片,就像涣散的星光闪烁着。”这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案:本段文字注重了短语的使用。短句子、焦点较多,便会给人一种散漫而丰富的感觉。‎ 拓展运用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之美 ‎(法)乔治·桑 ‎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我们的富翁们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里去过冬。‎ 7 ‎ 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炫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1.这篇散文中作者认为乡村的冬天之美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2.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富翁们的巴黎生活? ‎3.最后一段写道:“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请回答(1)~(2)题。 ‎(1)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一段中哪句话与它在内容上相照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叙事散文对乡村冬季景物的极力赞美,意在抒发作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 B.文章分两段,第一段是一种铺垫,起陪衬作用,给读者一个乡村冬天是美好的总体印象,也让读者明白,“我”为什么“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C.作者在第二段里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冬天的美丽图画,这些虽然都出现在乡村,但生活在巴黎的人们也能想象并领略到。‎ D.冬天的夜晚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能够静下来沉思,“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文章到这里由物情转向人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好,人情更加美好。‎ E.作者直接描绘冬日景物,以其美丽的外观来撩拨读者的感情,使读者最终认同乡村冬天的景物之美。‎ 答案:(一)1.答案:①自然之美和精神生活之美(或:朴实、和谐自然的田园生活)。②厌弃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朴实、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 ‎2.答案:与作者所喜爱的乡村的冬天之美对比;表明生活要顺应大自然的安排,才会过得有生气。 ‎3.答案:(1)点化全篇主旨,揭示文章精髓。‎ ‎(2)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4.答案:B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牛蒡花 ‎(俄)列夫·托尔斯泰 ‎  我穿过田野回家,正是仲夏时节,草地已经割完了,黑麦刚要动手收割。 7 ‎ 我采了一大束各种的花朵走回家去。这时,我看见沟里有一朵异样的、深红的、盛开着的牛蒡花,我们那里管它叫“鞑靼花”。割草人极力避免割它,如果偶尔割一枝,割草人怕它刺手,总是把它从草堆里扔出去。我忽然想要折下这枝牛蒡花,把它放在花束当中。我走下沟去,一只手钻到花蕊当中,把在那里正睡得甜甜蜜蜜懒洋洋的山马蜂赶走,就开始折花了。然而这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花梗四面八方地刺人,甚至刺透了我用来裹手的手巾,它是这样惊人地坚韧,我得一丝丝地劈开纤维,差不多同它搏斗了五分钟的光景。末了,我把那朵花折了下来,这时花梗已经破碎不堪,并且花朵已经不那么鲜艳了。此外,由于它的粗犷和不驯,同花束中娇嫩的花朵也不协调。 我惋惜我白糟蹋了一枝花,它本来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好好的,于是把它扔掉了。“然而生命是多么富于精力和力量啊。”我回忆折花时所费气力,想道,“它是如何努力地防卫着,并且高傲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呵。” 在我面前道路的右边,我发现一棵灌木。当我走近了的时候,我认出这棵灌木仍是“鞑靼花”,跟我陡然把它的花折来并且扔掉的那棵一样。 这“鞑靼花”有三个枝杈,其中一枝已经断掉了,残枝像砍断的胳膊突出着。另外两枝都有一朵花。这两朵花原是红的,现在变黑了。一枝是断的,断枝头上有一朵沾了泥的花耷拉着;另一枝也涂抹了黑泥,但仍然向上挺着,看样子,整棵灌木曾被车压过,过后才抬起头来,因此它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就好像从它身下撕下一块肉,取出五脏,砍掉一支胳膊,挖去一只眼睛,但它仍然站了起来,对那消灭了它周围弟兄们的人,决不低头。 ‎“好大的精力!”我想道,“人战胜了一切,毁灭了成百万的草芥,而这一棵却依然不屈服。” ‎5.第二段写“我看见沟里有一朵异样的、深红的、盛开着的牛蒡花”的作用是什么? ‎6.找出第二段中表现牛蒡花的“粗犷和不驯”的语句,并说明表现了它什么品质? ‎7.第五段中写一株“曾被车压过的”牛蒡花,表现了牛蒡花什么品质? ‎8.文章第二段采花时称花为“牛蒡花”,而第四、五段就称花为“鞑靼花”,这是为什么?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A.巧妙构思,由表及里,逐层渲染,使牛蒡花的特点愈来愈突出。‎ B.以山马蜂“睡得甜甜蜜蜜懒洋洋”反衬牛蒡花生命富于精力和力量。‎ C.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而议论以心理活动形式出现,更显自然。‎ D.文章托物寓意,形象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 E.作者在文章中既高度评价牛蒡花,又批评牛蒡花过于“粗犷和不驯”,与其他花不协调,表现了观察和思考的全面性。‎ F.本文的主旨概括为不向毁灭环境的人类屈服,万物都应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利。‎ 答案:(二)5.答案:说明此花与众不同,为下文写花的品质作铺垫。 ‎6.答案:花梗四面八方地刺人,甚至刺透了我用来裹手的手巾,它是这样惊人的坚韧。我得一丝丝地劈开纤维,差不多同它搏斗了五分钟;花梗破碎,花不鲜艳。具有防身武器,自我保护力强,坚韧不屈服(顽强),有牺牲精神。 ‎7.答案:永不屈服,生命力强。 ‎8.答案:用家乡人的俗称,表现作者对这种花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其精神充满敬意。 ‎9.答案:BE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马(节选)‎ 布 封 7 ‎ ‎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牛,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形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的,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与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由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是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向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10.这段文字运用得最为频繁的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 ‎12.布封的另一篇文章《松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对松鼠进行了小小的赞扬。而在本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把它找出来,写在下面,并用本文中的一个词来为这句话作注释。 答案:(三)10.答案:比较。如:用驴子长得丑、狮子头大、牛腿细短、骆驼畸形来与它的匀称、优美相比较;又如:写马耳朵与尾巴时,也把马与其他动物比较,从而更加突出马的特征。‎ ‎11.答案: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12.答案:①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②高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亚麻田里蓝莹莹 ‎(俄)B.P阿斯塔菲耶夫 ‎  ①蔚蓝的天空下,一片蔚蓝的田野。 ‎②我闭起眼睛——这幅景色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在那些葳蕤的、强悍的植物反衬之下,亚麻的绿色枝叶显得纤细柔弱。田地恬静,向信赖的心敞开。在这里主宰一切的是古已有之的对生命的忠顺。这就是对太阳,对这个天体之光的忠顺,田野从太阳那里蓄足了颜色,这颜色素淡、古朴,同时又沉静得可以信赖,它们色调单一千篇一律,令人索然寡味,仿佛是在孤芳自赏,流露出一种婉转取悦的羞涩。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田野渐渐溶入朦胧无垠的天际,越是接近地平线,蔚蓝色越是清湛透明,以至于分辨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田野——生意盎然的蔚蓝色,把一切都包容到自己的深邃中去的蔚蓝色。 ‎③‎ 7 ‎ 开满蓝色花朵的亚麻田好像在谛听自己的心声,它小心翼翼,几乎是秘密地把碎细的蓝色染料雨点般地洒向外表纤弱的亚麻茎叶上面。亚麻地里和亚麻地的上方充满不可遏制的自信。勿须诱惑,勿须招徕,凡是经过亚麻田的人无一不把目光投到这些亚麻花上,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如醉如痴地欣赏着。此时此刻,人们的心肠软化了,对昔日发生的某些事情感到疚悔;人们忽然领悟到了:既然大地上还存在着这种赐予人们以享受和希望的美,那么,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已丧失。在亚麻花盛开的田地上空,就连蜜蜂和熊蜂也变得温顺谦和,它们悠然地盘旋飞舞,落在亚麻柔韧的细茎上,久久不肯离去。它们全神贯注地对准花朵,触及到了淡色的、辐射状的花蕊,随后便沉入了甜蜜的睡梦之中。百灵鸟忙里偷闲,摆脱掉家里的琐事,抽出片刻,飞向天空,它在亚麻田上空飞行,歌唱,以此来吸引万物对它的赞美。迅猛的苍鹰仔细地搜寻亚麻田深处隐藏的老鼠,霎时间追风逐电的苍鹰从高空直飞落到地面,它两翼扇起的旋风使亚麻田颤抖,漾起了蓝色的波浪,密集的亚麻茎被翻滚的浪劈开了,露出了田埂。此时,从低洼处忽然飘出一股冷飕飕的气流,这气流宛如无声的闪电,在亚麻地里飞掠而过,亚麻茎底部溅满了水珠,亚麻茎仿佛就站在没膝深的蓝色细流之中。 ‎④被人们冷落的一轮明月悄悄挂在高空,宣告短促的夏夜降临大地。亚麻田蔚蓝色的微光从田野里向月亮走去。这一时刻,夏夜的天空,夏夜的皓月,都屏住了呼吸,凝滞不动。它们保护苍穹之下的世界不受骚乱和恐慌的惊扰,也保护这羞怯的、默默闪出蓝色微光的田地。 ‎⑤茫然失措的人,还是沉着些吧!忐忑不安的心啊,安静下来吧!倾听吧!谛视吧!欣赏吧!世界充满天赐的恬静爽适。你要相信,它是稳固的,永恒的。不要饶舌,不要哭泣,也不要呻吟——周围是睡梦和安谧。 ‎⑥这就是俄罗斯!‎ ‎13.文章首段在描写蔚蓝的田野之前,先写蔚蓝的天空,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14.文章第②段充分展现了蔚蓝色田野怎样的特点? ‎15.文章第⑤段语言很有特色,请从表述方式、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16.文章以“这就是俄罗斯”作结,颇有画龙点睛之妙。仔细阅读全文,概括“这”指代的内容。 ‎17.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人们对亚麻花痴迷是因为对昔日发生的某些事情感到疚悔以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B.文章第③段中对蜜蜂、百灵鸟、苍鹰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相似。‎ C.文章⑤⑥两段以议论、描写为主,反映了作者对浮躁不安的生活的反感以及对安谧恬静生活的向往。‎ D.本文语言质朴、刚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妙大自然的礼赞,给人以阳刚之美。‎ E.作者描写大自然景色时不是静态写生,而是动态地连续“抓拍”。其笔下的自然界往往是活灵活现的,富有强烈的动感和灵性,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视角的独特性和敏锐性。‎ 答案:(四)13.答案:正面衬托(或衬托)。 ‎14.答案:恬静(沉静)、忠顺、包容。 ‎15.答案:①本段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情感热烈奔放,增强了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情色彩;②运用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渲染气氛,增强气势,富有感召力。 ‎16.答案:①恬静、美丽、可以信赖的田野;②自由自在、充满生机的万物;③被夏夜保护着的渴望和平、安谧、永恒的人们。 ‎17.答案:AC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田野中的哭声 ‎(黎巴嫩)纪伯伦 ‎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返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朦胧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揭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一阵微风从树丛枝叶间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告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 7 ‎ 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是在城里,我那纯洁的躯体却沾满了病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一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人,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戴上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地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选自《泪与笑》)‎ ‎18.第二段中,“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指的是什么? ‎19.第三段中的“此情此景”指的是什么? ‎20.“微风”“花儿”“鸟儿”悲伤痛苦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几点? ‎21.“大自然创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22.选出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  ) A.作者与大自然倾心交谈,是为了探询美的真谛。‎ B.作者追求的是纯洁的美、和谐的美、真实的美。‎ C.作者认为物质文明破坏了大自然的纯洁和谐,是大自然的敌人。‎ D.本文的主旨是呼吁人类应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 E.本文巧用拟人手法,借大自然的倾诉,表达了作者的哲理之思。‎ F.本文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深层次的思考。‎ 答案:(五)18.答案:人类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观念。 ‎19.答案: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抛弃世俗观念,同大自然相亲相近,倾心交谈。 ‎20.答案:答案:①它们被污染;②它们被摧残,被抛弃;③它们被扼杀,被毁灭。 ‎21.答案:指大自然的纯洁的美、和谐的美、真实的美。 ‎22.答案:CD 二、表达交流 ‎23.为自己写一则《自画像》。‎ 答案:略 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