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包括1~30题。‎ ‎2.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 A. 氢和氧 B. 氢和氦 C. 氧和氮 D. 氢和氮 ‎2.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B. ‎ C. D. ‎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①损害航天器、扰乱卫星导航信号、冲击电网等②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③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激光等现象④为生命活动、水、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从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据此判断B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行进中的赛车用的汽油及煤球炉燃烧的煤炭都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而地热发电站的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故选D。‎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据此判断①③正确;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和为生命活动、水、大气运动提供能量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④错误。故选C。‎ ‎4.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是( )‎ A. 地球是图中的“‎4”‎,日地距离适中 B. 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 C. 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 D. 地球既自转又公转,公转轨道为椭圆 ‎【答案】C ‎【解析】地球是图中的“‎3”‎,A错;“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该条件并非只有地球独有,B错;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适合生命的繁衍,C正确;其他行星也在自转和公转,公转轨道也为椭圆,D错。故选C。‎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 )‎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地核 ‎6.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震波在古登堡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B. 地球内部圈层由F、G两部分组成 C. A、B、C为地球的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D.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由A、B、C、D、E组成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在上地幔中的岩石圈顶部的下面存在着一个软流层,一般都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故C项正确。‎ ‎【6题详解】‎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古登堡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纵波传播速度减小,故A项错误;地球内部圈层由D、F、G三个圈层组成,故B项错误;A、B、C为地球的外部圈层,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故C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由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构成,而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岩石圈,故D项正确。‎ ‎7.图为小明同学画的月相图。用指南针确定篮球架a到体育器材室b为东西方向,月亮高度角目测为3个拳头。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 日期为公历‎10月9日,农历‎9月11日 B. 月亮水平方位是正西方向 C. 月亮高度角大约为30°‎ D. 月亮形状为凸月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月相为峨眉月,应在农历的初四、五,AD错。月亮水平方位位于西南方向,B错。用伸展手臂紧握拳头的方法来估测月亮的地平高度,高出地平线一拳为 10°,由于月亮高度角目测为3个拳头,所以月亮高度角大约为30°,C对。故选C。‎ 读下面大气组成表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表中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吸收大气辐射的能力强 B. 乙:氧原子 C. 丙:吸收地面辐射 D. 丁: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9. 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大气质量约99%都在A层 B. 纬度越低A层层顶越高 C. 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 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10. 下列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起保护作用的是( )‎ A. 以煤、石油作为主要能源 B. 加快热带雨林的开发 C. 用NH3代替氯氟碳化物制冷 D.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答案】8. D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因甲使气温升高,所以甲为地面辐射;乙属于大气组成中的微量成分,吸收丙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丙为紫外线,乙为臭氧;丁为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由此判断:甲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吸收大气辐射能力强”这句话本身描述就有错误,A错;乙为臭氧,B错;丙为紫外线,紫外线并不吸收地面辐射,C错;丁为水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水汽含量大时,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温度较低;同时,空气中的水汽也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A为对流层,所包含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厚,对流层层顶越高,A错,B正确;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C错;高层大气密度稀薄,天气稳定,D错。故选B。‎ ‎【10题详解】‎ 以煤、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以及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AD错;加快热带雨林开发会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错;用NH₃代替氟氯碳化物制冷,能保护大气层中的臭氧层,C正确,故选C。‎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图)。烟雾的成分有二氧化碳、碳粒、少量水蒸汽等。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①燃烧柴草使CO2、水蒸气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②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加,返还近地面的热量增多。保温作用好 ‎③燃烧产生的碳粒等烟尘物质充当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 ‎④柴草在燃烧过程中散发部分热量 ‎⑤烟雾增加反射,削弱太阳辐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2. 上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熏烟能够使气温升高,从而起到减轻霜冻的作用。燃烧柴草使CO2、水蒸气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①对。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加,返还近地面的热量增多。保温作用好,②对。燃烧产生的碳粒等烟尘物质充当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③对。柴草在燃烧过程中散发部分热量,④对。烟雾增加反射,削弱太阳辐射,会使得气温降低,不能起到防止霜冻的作用,⑤错。故选A。‎ ‎【12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所以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是由于②增强,而②的热量来自于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④,①为到达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所以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④—②,故选B。‎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 O→P→M→N→O B. P→O→M→N→P C. M→N→P→O→M D. N→M→O→P→N ‎14. 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 C. D. ‎ ‎15. 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下面热力环流图中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3. A 14. A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大气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据图可知MN为近地面,且气压M高于N,则M为大气低温下沉,N为大气高温上升,OP两点为高空,O点气压高于P点,则O为N的高空,P为M的高空,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可知:从O-P-M-N-O,形成热力环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气流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由海洋吹向陆地,A对。裸地升温快,垂直气流上升,B错。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山谷为上升气流,C错。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流上升,D错。故选A。‎ ‎【15题详解】‎ 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说明近地面的风从室外吹向室内,近地面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压高于室内,室外等压面上凸,室内下凹,结合图示,B正确,其它选项自然排除。故选B。‎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和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因热力原因空气下沉的气压带是( )‎ A. A B. C ‎ C. E D. G ‎17. 据网传,日本北海道在我国国庆节期间,有人捡到印有“70盛世华诞”的气球。推测导致气球飘过1000公里的风带是( )‎ A. 东北信风带 B. 西风带 ‎ C. 东南信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动力因素影响形成。其中,赤道低气压带因热力原因空气上升,极地高气压带因热力原因空气下沉。图中G为极地高气压带,D正确;A为赤道低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D。‎ ‎【17题详解】‎ 日本北海道位于我国北京东侧,两地均处于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带的影响气球飘到北海道地区,B正确;两地不受东北信风和极地东风的影响;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ACD错误。故选B。‎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M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点是( )‎ A. 干冷 B. 干热 C. 湿热 D. 湿冷 ‎19. 乙图反映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气压带位于北纬30°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该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由于纬度低,气温高,多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在M气压带控制下地区气候特点为干热,故选B。‎ ‎【19题详解】‎ 读图乙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及赤道附近的N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故选B。‎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④ B. ⑤ C. ⑥ D. ⑦‎ ‎21. 下列气候资料图与图中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② B. 乙—⑥ C. 丙—③ D. 丁—④‎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④气候类型分布在40°N~ 60°N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⑤气候类型分布在30°N~ 40°N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的候;⑥位于20°-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⑦位于10°-20°之间的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据此判断,B正确,故选B。‎ ‎【21题详解】‎ 上图中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⑥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③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柱状图进行判断,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温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2月某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此时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B. ‎ C. D. ‎ ‎23. 据图预测甲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严重雾霾 B. 大风降温 C. 高温暴雨 D. 晴空万里 ‎24. B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是( )‎ A. B. ‎ C. D. ‎ ‎【答案】22. B 23. B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此时A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对应图B,B选项对。图A中心气流上升,是气旋,A错。图C是冷锋,图d是暖锋,都有降雨天气,C、D错。故选B。‎ ‎【23题详解】‎ 据图预测甲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冷锋过境天气,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大风降温,B对。冷锋移动速度快,不利于雾形成,A错。冷锋过境常是大风降温天气,不会出现高温天气,C错。冷锋过境有降水天气,D错。故选B。‎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B天气系统是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变化是上升。与图甲气压变化相符,A对。图乙所示气压先下降,后上升,是气旋过境,B错。图丙过境后气压下降,C错。图丁过境气压先升高后降低,是反气旋过境,D错。故选A。‎ 读我国某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据图判断该河位于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 C. 江南地区 D. 西南地区 ‎26. 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依次是( )‎ A. 冰雪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B. 积雪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C. 大气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27. 图中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特点是( )‎ A. 6月份地下径流补给地表径流 B. 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属于内流河 C. 径流量等于降水量加上蒸发量 D. 该河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答案】25. A 26. C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河流存在两个汛期,一个出现在春季,另一个在夏季,说明该河流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有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夏汛,故选A。‎ ‎【2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东北河流主要河流补给形式为夏季的大气降水,流量最大,应为A。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使得东北河流形成春汛,对应B。C补给类型全年较为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故选C。‎ ‎【27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季风区,参与海陆大循环,为外流河,径流量小于降水量,CBD错。6月份该河流的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雨季尚未到来,此时地下水补给量最大,所以地下径流补给地表径流,A对。故选A。‎ ‎28.下图表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关于甲、乙、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为盐度:与温度正相关,低纬处温度最高 B. 乙为盐度:与降水量负相关,低纬处降水最多 C. 丙为温度,太阳辐射为主要热源,副热带最强 D. 乙为密度,与温度负相关,低纬地区温度最高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应为温度,丙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应为盐度,乙在赤道地区最小,向南北两侧增加,应为密度,D正确。故选D。‎ 下图表示不同海域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30. 关于图中四个海域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海域表层水温低于④海域 ‎ B. 海域较封闭是②温度低的主要原因 C. 从③出外海的货轮不能满载 ‎ D. ④海域南部海水比北部海水盐度低 ‎【答案】29. C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海域轮廓以及纬度信息可知,①为波斯湾,②为波罗的海,③为红海,④为黑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排除AB;波斯湾所处纬度更低,区域气候较干旱,太阳辐射更强,海水盐度较高;黑海所处纬度较高,且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盐度相对较低,所以四个海区盐度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30题详解】‎ ‎①海域纬度更低,表层水温高于④海域,A错;纬度较高是②海域温度低的主要原因,B错;③海域盐度高,轮船的吃水深度浅,从③海域出外海轮船吃水深度会加深,因此货轮不能满载,C正确;④海域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更低,D错。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包括31~32题。‎ ‎2.第Ⅱ卷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 ‎31.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年12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描述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画出B地的风向,画出并标注三个作用力。‎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说明判断理由。‎ ‎(4)我国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答案】(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小、天气晴朗、干燥 ‎(2)‎ ‎(3)北京 北京所在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寒潮 ‎【解析】(1)读图可知,A天气系统气压中间高,四周低,结合该天气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时间可知,该天气系统的名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的地区,其气温低,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故而风力小,天气晴朗干燥。‎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和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绘图如下:‎ ‎(3)读图可知,杭州与北京两城市相比较而言,北京所在地区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 ‎(4)注意题干关键词“气象灾害”。我国华北地区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北方冷空气入侵,最可能出现寒潮。‎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于‎10月12日晚在日本登陆,造成了数十人遇难的严重后果。下图为海贝思11日20时20分的遥感图片。‎ ‎(1)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台风眼。说明台风眼的天气状况。‎ ‎(2)说明台风能带来严重自然灾害的原因。‎ ‎(3)台风过后,海水养殖场往往出现鱼虾大量死亡的现象。分析原因。‎ ‎(4)海贝思登陆期间,正值我国华北小麦种植季节。说明有利影响。‎ ‎【答案】(1)无风、少云、干暖 ‎(2)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3)台风带来大量降水,使还是养殖场的海水盐度急剧下降,海水盐度不稳定是造成鱼虾死亡的重要原因。‎ ‎(4)台风带来降水,缓解华北地区的秋旱(干旱)‎ ‎【解析】(1)台风眼的发生,是由于台风内风是逆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发生的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的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台风眼地区一般为无风、少云、干暖天气。‎ ‎(2)台风的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狂风风力大,可以吹到建筑物、拔起大树,破坏生产生活设施,而短时强降雨会引发洪水、在山区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暴潮导致海水倒灌,影响地下水水质及侵蚀海岸等,产生不利影响。‎ ‎(3)海水养殖场里的鱼虾适应了海水的盐度,而台风带来大量降水,使得海水盐度在短时间内降低,且幅度大,使得海水盐度不稳定,鱼虾难以适应,导致死亡。‎ ‎(4)华北地区小麦种植季节,如果降水量小,不利于小麦播种,而台风带来降水,可以缓解旱情,有利于小麦播种。‎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砂田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下图示意砂田与裸田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对比。‎ ‎(1)砂田是通过干预水循环而实现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概述水循环过程。‎ ‎(2)据图分析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实践证明,砂田的瓜果比裸地的瓜果更加香甜。说明原因。‎ ‎【答案】(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2)由于砂田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 ‎(3)砂石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砂田气温高;夜晚降温快,砂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解析】‎ ‎(1)地表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下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部分在地表下渗,形成地下径流,部分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还有部分蒸发(蒸腾);地上径流和地表径流汇入河流,最后入海。‎ ‎(2)从图可知,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有:影响蒸发量,砂田表面覆盖砂土,有效地减少水份蒸发,具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另一方面,砂田可以增加降水的下渗量,使土壤含水量增加。‎ ‎(3)砂土比热容相对较小,白天增温快,砂田温度高,晚上,砂田降温快,砂田气温低,因而,砂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糖分)物质积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