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试题 语 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看清题号,在各题规定的区域内答题。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成瘾是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狭义的成瘾通常是指个体强迫性地寻求和使用药物的行为,其生理和心理已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如海洛因、可卡因等药物的滥用和对酒精烟草的依赖。广义的成瘾则延伸到对一些行为的强迫性依赖,如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网络成瘾等。‎ 对海洛因、可卡因、酒精、烟草等的使用会使得个体对这些物质产生一种渴求的心理,从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最终产生对毒品、酒精、尼古丁的强迫性寻求行为;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病理性网络使用等行为可能会使接触到的青少年在精神上渐渐产生依赖,最终形成了成瘾行为。个体一旦在一段时间内与这些成瘾行为分离,就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反应,对于成瘾者而言,他们似乎并不会担忧自己的现状,也并不会认为这种经历是负面的,更不会从中吸取教训。‎ 研究证明:长期吸烟行为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损害已经被证明,吸烟会直接影响人的学习能力。只从神经科学的生理上来说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够促使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这种物质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吸烟者的学习表现,也会影响到认知能力。‎ 此外,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病理性网络使用也导致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病态赌博的个体在身临其境时,会不分情境不分时间地进行赌博行为,可能荒废学业,置家庭于不顾。疯狂购物者选择的这种不理智不成熟的压力释放方式,也可能促使虚荣心的膨胀。长时间的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会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网络成瘾甚至会由精神上渴求上网发展为躯体依赖,造成严重的后果。‎ 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适应环境困难,存在社交障碍等都可能是促成青少年渴求成瘾行为的个体因素。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加剧了他们与现实的脱节,使他们情绪变得不稳定,郁郁不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 成瘾行为的发生与否,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性因素和使用态度,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综合健康的影响中起缓冲作用。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青少年若感受到社会环境对他的爱和鼓励,自己的心理需求就适当得到了满足。‎ 青少年的成瘾行为越多越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善。青少年长时间进行成瘾行为必然会影响自己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健康;而在心理上,部分青少年依赖这些行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生活事件,甚至发展成精神上的寄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社会功能上,一般成瘾者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反而不适应,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而这样的青少年很可能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往机能退化,个体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种种症状表明,无论是成瘾行为本身的危害性,还是青少年进行成瘾行为的结果对其产生的影响,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因此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成瘾行为应从早期开始。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观察与调节,从而引导他们尽量不要去接触成瘾行为,不接触才可以很好地控制。‎ ‎1. 下列对文中“成瘾行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狭义的成瘾通常是指个体方面强迫性地寻求和使用某种药物,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 B. 广义的成瘾则包含主体对一些行为的反常的强迫性依赖,如疯狂购物、病态赌博、网络成瘾等。‎ C. 成瘾会从人的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比如个体对病态赌博等会从强迫性寻求发展到强迫性依赖。‎ D. 成瘾的个体与成瘾行为分离会出现不适的反应,但个体一般对现状并不担忧,也并不会觉得这种经历是负面的。‎ ‎2. 下列关于“成瘾行为”的危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尼古丁会抑制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到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B. 不分情境不分时间地进行赌博行为,会使病态赌博的个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能使其荒废学业,或置家庭于不顾。‎ C. ‎ 青少年长期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网络成瘾甚至会由精神上渴求上网发展为躯体依赖,后果比较严重。‎ D. 青少年渴求成瘾行为会导致其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适应环境困难,存在社交障碍等问题。‎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了周围对他的支持,那么其心理需求也就得到了适当的满足。而这种支持可能会在成瘾行为对其健康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B. 部分青少年或将成瘾行为当成逃避现实生活的依赖,或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这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C. 成瘾者一旦不适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可能会造成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最终,学习兴趣丧失、社会活动减少,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 D. 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成瘾行为应从早期开始。学校和家长只有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观察与调节,才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中‘成瘾行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符合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成瘾行为”的内容,再浏览选项的内容,并与文本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成瘾会从人的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比如个体对病态赌博等会从强迫性寻求发展到强迫性依赖”错误,选项整合有误、张冠李戴,从第一、二段来看,“狭义的成瘾通常是指个体强迫性地寻求……如海洛因、可卡因等药物的滥用和对酒精烟草的依赖”“对海洛因、可卡因、酒精、烟草等的使用会使得个体对这些物质产生一种渴求的心理,从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这些都是狭义成瘾的情况;“广义的成瘾则延伸到对一些行为的强迫性依赖,如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网络成瘾等”“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病理性网络使用等行为可能会使接触到的青少年在精神上渐渐产生依赖”,这些都是广义成瘾的情况,“病态赌博”属广义成瘾,导致的应是“强迫性依赖”,而“强迫性寻求”“生理需求发展为精神需求”都是狭义成瘾的特点,选项把狭义成瘾的特点嫁接到广义成瘾的“病态赌博”中,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要求,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成瘾行为’的危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成瘾行为”危害的内容,再浏览选项,将选项与文本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尼古丁会抑制……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三段说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够促使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这种物质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由此可知,不是“抑制”而是“促使”,并且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不是尼古丁,而是“多巴胺神经递质”。B项,“不分情境不分时间地进行赌博行为,会使病态赌博的个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错误,选项因果倒置,从第四段来看,应是“身临其境”导致“不分情境、不分时间”。D项,“青少年渴求成瘾行为会导致其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错误,题干问的是“成瘾行为的危害”,选项答非所问,“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是青少年渴求成瘾性行为的个体因素,而非“成瘾行为的危害。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或将成瘾行为当成逃避现实生活的依赖,或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错误,“或……或……”是选择关系,这一关系与原文不符,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部分青少年依赖这些行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生活事件,甚至发展成精神上的寄托”,“甚至”是递进关系。C项,“成瘾者……学习兴趣丧失……”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社会功能上,一般成瘾者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反而不适应,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而这样的青少年很可能学习兴趣丧失……个体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由此可知,影响学习的只是青少年成瘾者,而非所有的成瘾者。D项,“只有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才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错误,“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据“可以”一词可知,这种做法只是措施之一,不是唯一做法。故选A。‎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元琰,虢州阌乡人,隋礼部尚书希曾孙也。初生时,数岁不能言,相者曰:“语迟者神定,此必成大器也。”及长,伟姿仪,以器局见称。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载初中,累迁安南副都护,又历蕲、蒲、晋、魏、宣、许六州刺史,凉、粱二都督,荆府长史。前后九度清白升进,累降玺书褒美。‎ 长安中,张柬之代元琰为荆州长史,与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革命①,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及柬之知政事,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至都,柬之谓曰:“记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细也。”乃结元琰与李多祚等,定计诛张易之兄弟。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俄而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元琰觉变,奏请削发出家,仍辞官爵实封。中宗不许。敬晖闻而笑曰:“向不知奏请出家,合赞成其事,剃却胡头,岂不妙也。”元琰多须类胡,晖以此言戏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晖知其意,瞿然不悦。‎ 及晖等得罪,元琰竞以先觉获全。寻加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尉卿。明年,李多祚等被诛,元琰以曾与多祚同立功,亦被系狱问状。赖中书侍郎萧至忠保明之,竞得免罪,又转光禄卿。景云中,抗疏请削在身官爵,回赠父官。中宗许之,乃追赠其父越州长史。睿宗即位,三迁刑部尚书,改封魏国公。开元初,拜太子宾客致仕。六年,卒于家,年七十九。子仲嗣,密州刺史;仲昌,吏部郎中。‎ ‎(选自《旧唐书》)‎ 注:①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称为革命。‎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日之授,意不细也 细:很小 B. 仍赐铁券,恕十死 恕:宽免 C. 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 构:交结 D. 寻加金紫光禄大夫 寻:不久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元琰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①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 ②前后九度清白升进 ‎③定计诛张易之兄弟 ④奏请削发出家 ‎⑤元琰以曾与多祚同立功 ⑥抗疏请削在身官爵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元琰小时候说话迟,算命先生却预言他必成大器,果然等到他长大后,为官清白多次升迁,受到皇帝的嘉奖。‎ B. 杨元琰与张柬之在江中泛舟游玩时,谈论起武则天称帝的事,慷慨激昂,深得张柬之的赏识。后来,与张柬之、李多祚等合谋诛杀了张易之兄弟,受到加封。‎ C. 杨元琰为了避祸,主动要求辞去官爵削发出家,受到敬晖的嘲笑,中宗才没有同意,但却因为提前觉察武三思的计谋而获得保全。‎ D. 受李多祚案牵连,杨元琰也被系狱问状,幸亏中书侍郎萧至忠极力营救,才幸免于死,先后担任光禄卿、刑部尚书,拜为太子宾客后退休回家。‎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 ‎(2)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答案】4. C 5. A 6. C ‎ ‎7. (1)谈论起众武氏专权的情形,杨元琰发言慷慨激昂,有挽救国家的意志。‎ ‎(2)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不隐退就会有危险。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请求,不是无缘无故的啊。‎ ‎(3)况且和暖的春天以绮丽的景色在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提供我们各种美好的形象和色彩。‎ ‎(4)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中“构”如解释为“交结”,则与语境不合,从后面杨元琰提前觉察武三思的计谋而设计获得保全来看,此处应是说张柬之、敬晖等被武三思陷害,而杨元琰就是从武三思陷害的陷害中看到苗头,由此可知,句中的“构”应解释为“设计陷害”。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把握传主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元琰行事有成的一组是”,然后要根据“杨元琰行事有成”这一选择要求进行排除。“行事有成”是说做事情有结果,事情办成功了。从文中来看, “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前后九度清白升进”“定计诛张易之兄弟” “抗疏请削在身官爵”都成功了,故①②③⑥都能证明他“行事有成”;而“奏请削发出家”结果是“中宗不许”,行事未成,而“元琰以曾与多祚同立功”的结果是“亦被系狱问状”,这是说杨元琰受牵连而被下狱调查,这与行事有成无关,故④⑤不能表明“行事有成”,排除这两句,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主动要求辞去官爵削发出家,受到敬晖的嘲笑,中宗才没有同意”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元琰觉变,奏请削发出家,仍辞官爵实封。中宗不许。敬晖闻而笑曰”,由此可知,应是先“中宗不许”,后“敬晖闻而笑”。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议”,谈论;“擅权”,专权;“状”,情形;“慷慨”,古今异义,意气激昂;“匡复”,挽救国家;“意”,意志;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第二句,“遂”,成就;“退”,隐退;“危”,有危险;“由衷”,发自内心;“徒然”,平白无故,无缘无故;“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判断句。第三句,“况”,况且;“阳春”,和暖的春天;“召”,召唤;“烟景”,绮丽的景色;“大块”,大自然;“文章”,此处指各种美好的形象和色彩;“假”,赐予,提供;“召我以烟景”“假我以文章”都是状语后置句,两个“以”都是介词,前一个“以”解释为“用”,有一个“以”解释为“把”,这两句的正常语序应为“以烟景召我”“以文章假我”。第四句,“以为”,把……作为,“仁以为”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仁为”;“不亦......乎”,固定句式,不也是……吗;“已”,动词,停止。‎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杨元琰是虢州阌乡人,是隋朝礼部尚书杨希的曾孙。小的时候,到了几岁还不能说话,看相的人说:“说话晚的人心神安定,他今后一起能成大器。”等到长大后,容貌伟岸,仪态不凡,凭借度量为人们所称赞。最初做平棘令,被人称为善于理政。载初年间,杨元琰凭借功劳多次升迁直到安南副都护,又历任蕲、蒲、晋、魏、宣、许六州刺史,凉、梁二都督,荆府长史。前后九度凭借品行纯洁升官晋级,朝廷多次降下诏书褒扬赞美他。‎ 长安年间,张柬之代替杨元琰来做荆州长史,和杨元琰泛舟江中,谈到武则天篡权,讨论武氏宗族擅权的情况,杨元琰讲话慷慨激昂,有恢复大唐之意。等到张柬之参知政事,上奏引荐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到了京都,张柬之对他说:“还记得当年在江中说的话吗?今日对你的封授,意义巨大啊!”于是联合杨元琰和李多祚等人,定下诛杀张易之兄弟的计谋。等到事成之后,杨元琰被加封为云麾将军,封爵位弘农郡公,食邑实封为五百户,还赐予铁券,宽恕十次死刑。‎ 不久,张柬之、敬晖等被武三思陷害,杨元琰发觉事态有变,于是上奏请求削发出家,仍旧辞去官职爵位以及食邑实封。中宗不答应。敬晖听说之后,嘲笑他说:“之前我不知道你是上奏请求出家,(要是知道的话)就应当赞成这件事,剃去胡人的头发岂不是很好。”元琰胡须多像胡人,敬晖用此来戏谑他。杨元琰说:“功成名就,再不隐退就会有危险。这是我出自内心的请求,不是无缘无故的啊。” 敬晖知道了他的意思,很是吃惊而且心中不悦。‎ 等到敬晖等被问罪,杨元琰最终凭借先知先觉而获得保全。不久加授金紫光禄大夫,转为卫尉卿。第二年,李多祚等被诛杀,杨元琰因为曾与李多祚一同立功,也被下狱调查案件的情状。多亏中书侍郎萧至忠为他保荐辩白,最终得以免罪,又转为光禄卿。景云年间,向皇帝直言上疏请求削去自己所在的官爵,转而追赠父亲的官职。中宗答应了他,于是追赠其父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后,杨元琰多次升迁,直到刑部尚书,改封魏国公。开元初年,杨元琰被拜为太子宾客,直到退休。开元六年,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九。儿子杨仲嗣,是密州刺史;儿子杨仲昌,是吏部郎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梦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作者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 ‎8. “愁”是本诗的诗眼,请分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 ‎9. 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8. “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梦醒时荒凉的旅馆中见到的秋夜月色,渲染心中的悲愁。第二句,用砧声来表现客居的羁旅之愁。第三四两句,用深夜不眠,表现了诗人怀着心事的愁苦。 ‎ ‎9. ①通过写鸥鸟深夜未眠,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的内心愁苦。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②以“未眠鸥”自比,表现了诗人不问世事的悠闲背后的无奈。(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白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愁’是本诗的诗眼,请分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这属于炼字题,所炼之字是全篇的眼,这就需要考生从全篇着眼,分析每一句与“愁”的关联,或者说每一句是如何来体现“愁”的。从诗歌标题和注释来看,“梦回”即“梦醒”,结合注释“宋末诗人,宋亡不仕”可知,这“梦回”之中有幻境旋灭之感,有异乡漂泊之苦,其中已经有了“愁”之所在;诗歌第一句“梦回荒馆月笼秋”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荒”“月”“秋”等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景中有情,渲染心中的悲愁;次句“何处砧声唤客愁”中,“客愁”直接点明流离之愁苦,而“砧声”更是唤起诗人的客居羁旅的愁苦;“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这两句用深夜之景来写自己难眠,以难眠来体现诗人那满怀心事的愁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然后找到“未眠鸥”这一形象,分析其特点,尤其要注意诗歌中“鸥”这一形象通常的意蕴以及加上“未眠”二字传递出的信息,再结合诗歌的背景来分析即可。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所以诗歌中常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从本诗来看,“水寒更有未眠鸥”,由深夜中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鸟可知,诗人至夜深仍是未眠,以鸥鸟的未眠来衬托诗人的辗转反侧,流露内心之愁苦;含蓄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愁苦思乡之情;结合注释“不仕”可知,此处提到“鸥”还有自比之意,借鸥来体现自己不问世事的悠闲状态,而“未眠”二字又传递出这悠闲背后的无奈。‎ ‎【点睛】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字词,如题干中已经给出,此步可省;然后分析领起的内容,即全诗紧扣该词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接着分析对主旨的作用,即突出主旨,流露情感;最好可以涉及结构,如线索、呼应、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3)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5)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 (1). 开琼筵以坐花 (2). 飞羽觞而醉月 (3). 曲肱而枕之 (4). 不义而富且贵 (5). 忍尤而攘诟 (6). 伏清白以死直兮 (7).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8).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9). 依依墟里烟 (10). 鸡鸣桑树颠 ‎【解析】‎ ‎【详解】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琼筵”“觞”“肱”“攘诟”“瞬”“墟”等。‎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死 鸟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比方贺道台这个格色的雅号——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但真人不露相,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 伺候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而且光是赛条小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贴耳,挨骂时点头称是。你要是耐不住性子,皱眉撇嘴,露出烦恼,那就官儿不是愈做愈大,而是愈做愈小——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 伺候鸟的事也是另外一功。别以为把鸟关在笼子里,放点米,给点虫,再加点水,就能又蹦又跳。一种鸟有一种鸟的习惯,差一点就闭眼戗毛,耷拉翅膀;一只鸟有一只鸟的性子,不依着它就不唱不叫,动也不动,活的赛死的差不多。人说贺道台上辈子准是鸟儿。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手一摆弄,毛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 过年立夏转天,在常关做事的一位林先生,带给他一只八哥。这八哥个大肚圆,腿粗爪硬,通身乌黑,嘴儿金黄;叫起来,站在大街上也听得清清楚楚。贺道台心里欢喜说:“公鸡的嗓门也没它大。”林先生笑道:“就是学人说话还差点。它总不好好学。怎么教也不会,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不过,到您手里一调理,保准有出息。”贺道台也笑了。说道:“过三个月,我叫它能说快板书。”‎ 然而,这八哥好比烈马,贺道台用尽法子,它也学不会。贺道台骂它一句:“笨鸟。”第二天它却叫了一天“笨鸟”。叫它停嘴,它偏不停。前院后院都听得清清楚楚。贺道台用罩子把笼子严严实实罩了多半天,它才不叫。到了傍晚,太太怕把它闷死,叫丫鬟把罩子摘去,它一露面,竟对太太说:“太太起痱子了吧?”把太太吓了一跳。再一想,这不是前几天老爷对她说的话吗,不留神竟给它学去了。逗得太太格格地笑半天。待贺道台回来,对老爷说了。没等她去叫八哥再说一遍,八哥自己又说:“太太起痱子了吧!”‎ 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 自此,贺道台分外仔细照料它。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什么“给大人请安”、“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只是不好好说。可是,它抽冷子蹦出几句老爷太太平时说的“起痱子”那类的话,反倒把客人逗得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 知府大人说:“贺大人,从它身上就知道您有多聪明了。”‎ 贺道台得意这鸟,更得意自己。这话就暂且按下不提。‎ 九月初九那天,津门百姓照例都去登阁,俗称九九登高。这天直隶总督裕禄也来到了玉皇阁,兴致非常好一口气直爬到顶上的清虚阁。随同来的文武官员全都跑前跑后,贺道台自然也在其中。他指着三岔河口上的往来帆影,说些提兴致的话,直叫裕禄大人心头赛开了花。从阁上下来,贺道台便说,自己的家就在不远,希望大人赏脸,到他家去坐坐。裕大人平日决不肯屈尊到属下家中作客。但今日兴致高,竟答应了。官员跟随左右,骑龙驾虎一般去了。‎ 贺道台的八哥笼子就挂在客厅窗前,裕大人一进门,它就叫:“给大人请安。”声音嘹亮,一直送进裕禄的耳朵里。‎ 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 贺道台应声便说:“还不是因为大人来了。平时怎么叫它说,它也不肯说。”‎ 待端茶上来,八哥忽又叫道:“这茶是明前茶。”‎ 裕大人一怔,扭头对那笼子里的八哥说:“这是你的错了。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 上司打趣,下司拾笑。笑声贯满客厅,并一齐讪笑八哥是个傻瓜。‎ 贺道台说:“大人真是一句切中了要害。其实这话并不是我教的,这东西总是时不时蹦出来一句,不知哪来的话。”‎ 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 裕禄笑道:“有什么好茶,也请裕禄我尝尝。”‎ 大家又笑起来。但八哥听到了“裕禄”两字,忽然翅膀一抖,跟着全身黑毛全竖了起来,好赛发怒,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裕禄那王八蛋!” ‎ 满厅的人全怔往。其实这一句众人全听到了,就在惊呆的一刻,这八哥又说一遍:“裕禄那王八蛋!”说得又清楚又干脆。裕禄忽地手一甩,把桌上的茶碗全抽在地上,怒喝一声:“太放肆了!”‎ 贺道台慌忙趴在地上,声音抖得快听不见:“这不是我教给它的——”话到这里,不觉卡住了。他想到,八哥的这句话,正是他每每在裕禄那里受了窝囊气后回来说的。怎么偏偏给它记住了?这不是要他的命吗?他浑身全是凉气。‎ 等他明白过来,裕禄和众官员已经离去。只他一个人还趴在客厅地上,他突然跳起来,朝那八哥冲去,一边吼着:“你毁了我!我撕了你,你这死鸟!”‎ 他两手抓着笼子一扯,用力太大,笼子扯散,鸟飞出来,一把没有抓住。这八哥穿窗飞出,落在树上。居然把贺道台刚刚说的这话学会了,朝他叫道:“死鸟!”‎ 贺道台叫仆人们用杆子打,用砖头砍,爬上树抓,八哥在树顶上来回蹦了一会儿,还不住地叫:“死鸟!死鸟!死鸟!”最后才挥翅飞去,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自此,就得了“死鸟”的外号。而且人们传这外号的时候,还总附带着这个故事。‎ ‎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贺道台是一位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上司心理的官员,这种性格特点源于他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 B. 作者有意赋予了贺道台擅长伺候上司和鸟儿这一本领,以此来突出并赞誉他的“绝活”,为后面情节展开做铺垫。‎ C. 作者对八哥咒骂裕禄这一情节进行了生动细致地描写,目的在于表达劳动人民对裕禄的憎恶,增强小说的批判性。‎ D. 本文大量运用天津方言及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带有“三言两拍”笔意,具有古典色彩,富有话本文学旨趣。‎ ‎12. 本文以“死鸟”为题,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用意。‎ ‎13. 小说结尾处八哥叫道“裕禄那王八蛋”虽语出惊人,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文中找出三处情节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①从主题来看,该题一语双关,既指贺道台对八哥的昵称和咒骂,也指那些以贺道台为代表的表面对上司阿谀奉承实则却阳奉阴违的官员,更能凸显主题;②从情节来看,“死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更为完整严谨;③从语言来看,以“死鸟”为题,语言诙谐幽默,富有地方特色,而且更具讽刺效果。 ‎ ‎13. 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已有多处伏笔作了暗示。‎ ‎①“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 用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思考,可见贺道台对上司的批评只是隐忍不发,而非好脾气,暗示贺道台在背后经常辱骂上司。②“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可见八哥会留意并学习主人平时说过的话,为八哥学说贺道台咒骂裕禄的话做铺垫。③“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可见这只八哥很聪明,模仿能力很强,为它有能力学会骂人话做铺垫。‎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错误,从文中来看,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对么?”这是一个反问句,由此可知,贺道台对上司的批评只是隐忍不发,而非好脾气,所谓的“顺毛驴”只是假象;文中说“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由这两项“能耐”可以看出,“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错误。B项,“赞誉他擅长伺候上司和鸟儿”错误,这是作者对贺道台的讽刺,并非“赞誉”。C项,“劳动人民憎恶裕禄”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设置八哥咒骂裕禄这一情节主要目的是说明贺道台表面对上司阿谀奉承,而实则背后经常辱骂。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以‘死鸟’为题,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用意”,然后理解“死鸟”的意思,圈出文中与“死鸟”相关的内容,再从情节结构、主题、语言特色等角度分析作用即可。首先分析“死鸟”这以标题的内涵,从文章最后来看,“他突然跳起来,朝那八哥冲去,一边吼着:‘你毁了我!我撕了你,你这死鸟’”“居然把贺道台刚刚说的这话学会了,朝他叫道:‘死鸟’”“八哥在树顶上来回蹦了一会儿,还不住地叫:‘死鸟!死鸟!死鸟’”“就得了‘死鸟’的外号”,“死鸟”应该有双关意,既是指贺道台对巴哥的昵称和咒骂之语,也是指那些像贺道台一样的官员,用“死鸟”作为标题直指主题;从情节来看,“死鸟”在文中多次出现,且是文章的标题,而且小说的情节也与“死鸟”相关,由此可知,“死鸟”应是文章的线索;从语言角度来看,“死鸟”既是贺道台骂鸟的话,又是鸟骂贺道台的话,且有地方特色,以此为标题幽默诙谐,且有讽刺效果。‎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结尾处八哥叫道‘裕禄那王八蛋’虽语出惊人,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文中找出三处情节加以简要分析”,然后要理解“在情理之中”的原因,之所以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文作者给出了暗示,考生需要到上文找到这些暗示的内容。“裕禄那王八蛋”显然应是贺道台说过的话,那么贺道台能说出这样的话应与他的性格特点有关系,如上文提到“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这句话表面看来贺道台是一个“顺毛驴”,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但最好用一“对么”这一反问显然否决了前面那些“顺毛驴”等评价,既然不是顺毛驴,那么遭受上司的“撒气”,背后自然回辱骂上司,那么他会说出“裕禄那王八蛋”就很正常了;其次还要考虑贺道台的话为何会被八哥学去,上文提到“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就暗示贺道台可能在不留神的情况下说出这话,而八哥又在“有意”的情况下学了去,且上文还提到这是一只很聪明的八哥,模仿的能力很强,这些信息都为后文作者着力写八哥说出“裕禄那王八蛋”这句话做了铺垫。‎ ‎【点睛】标题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题目在情节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第三看语言: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第四,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②趋而辟之 B. ①是鲁孔丘与   ②丘不与易也 C. ①子之武城    ②不得与之言 D. ①而谁以易之    ②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词语前后词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均表修饰。B项,第一个“与”通“欤”,是句末语气词,吗;第二个“与”是动词,参与。C项,第一个“之”是动词,去,到;第二个“之”是代词,他。D项,第一个“以”,介词,跟,同;第二个“以”是名词,原因。故选A。‎ ‎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 故不我若也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其何以行之哉 D.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然后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再根据每种句式的特点做出辨析。本题中,B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的标志是“于”,应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标志是“乎”,句中的“乎”相当于“于”,应为“乎三子者之撰异”。AC两项都是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应为“故不若我也”,“其何以行之哉”应为“其以何行之哉”;D项,“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应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故选B。‎ ‎16.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⑤小人之过也必文  ⑥而母立于兹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审明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设题,判断语句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握语句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如果某个字不能用其本义、引申义等解释时,就要考虑通假问题;第二步,通过分析同音、近音或音变等把握是否通假。本题中,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中“辟”通“避”,避开;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中“食”通“蚀”;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中“彫”通“凋”,凋零;⑥“而母立于兹”中“而”通“尔”,你的。②⑤中没有通假,故选D。‎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队用夺冠证明,他们依然是世界篮坛的“老大”。即使没有了科比、詹姆斯,即使内线劣势突出,但从小组赛到决赛,美国队还是兵不血刃。‎ B. 只要上下一致,戮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民必定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C. 孩子刚进入高中读书,家长们就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D. 在学校举行的戏剧大赛上,我们班的男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的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B项,“戮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句中只上下齐心,符合语境。A项,“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前面说“从小组赛到决赛”,这是经过交锋的,故不合语境,可改为“所向披靡”或“所向无敌”。C项,“无所不至”,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贬义词,句中形容对孩子关心之周到,情感色彩不当,且语境不合,可改为“无微不至”。D项,“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其对象应是文艺作品或人物叙述,句中形容“表演”,属于对象不当,可改为“惟妙惟肖”。故选B。‎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榜样与偶像之间是可以部分转化的,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榜样教育的感染力,消减偶像崇拜的过度和无序。‎ B. 成都是春节后返程客流集中地,这几天也迎来了节后第一轮客流高峰。然而,往年春运高峰期火车站黑压压的人群今年明显减少。‎ C.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成为慈善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其存在的漏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D. 如今,很多少男少女都向往一夜成名的传奇,期待那些发生在普通草根、邻家男孩女孩身上的奇迹,有一天也能在自己身上出现,这样的明星梦让他们奋不顾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转化的目的是为了”结构混乱,选项把“目的是……”和“为了……”两句杂糅,二者留其一。B项,“黑压压的人群今年明显减少”搭配不当,“人群”和“减少”不搭配。D项,“期待那些发生在普通草根、邻家男孩女孩身上的奇迹”不合逻辑,“普通草根”和“邻家男孩女孩”包含关系,不能并列。故选C。‎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③①④②⑥ C. ②⑥⑤③①④ D. ⑤⑥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⑤为中心句,③“欺骗自我”对应①“这种自我欺骗”,呼应④“由此”,“有些人自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⑥“为弱点苦恼”。‎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写出与下列小说情节相关的主要文学形象。‎ ‎(1)《大卫·科波菲尔》中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最终与大卫走到一起的人是______________。‎ ‎(2)《巴黎圣母院》中______________被带到广场上当众受鞭笞,在烈日下口渴难耐,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喝,回答他的是一片戏弄喝辱骂声。这时,美丽的______________拨开众人,把水送到他的嘴边,让他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3)巴金的《家》中,坚决不同意高老太爷安排的婚事,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的人物形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艾格妮斯(阿格妮斯) (2). 卡西莫多 (3). 爱斯梅拉达 (4). 高觉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采取的是填空题的形式,这就需要考生借助前后的语境回顾名著的内容。如第一小题中,这是考查《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形象,该书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善良质朴的老保姆辟果提,貌似严肃却有菩萨般心肠的姨婆,生活不甚如意的密考伯夫妇,恬静聪明的艾格妮斯,天真浪漫的朵拉,凶狠残暴的摩德斯通姐弟俩,卑躬屈膝,阴险狡诈的希普,这时候考生要抓住“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最终与大卫走到一起”这一限制词进行选择。第二小题考查《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该书的主要人物有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诗人葛林果,设题的情节源自教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一课,涉及的两个人物是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第三小题考查巴金作品《家》中的人物形象,有封建大家长高老太爷、幼稚叛逆的觉慧、懦弱顺从的觉新、受“五四”精神影响的觉民,题干中“坚决不同意高老太爷安排的婚事,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的”是觉民。‎ ‎21.‎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并且不会产生歧义。下面一则广播稿的部分内容,有五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自从我省中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都十分牵挂震灾情况,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卫生部门同时警告灾区民众要注意卫生清洁,有些昆虫是会致病的。‎ ‎【答案】①“震灾”改为“受灾”;②“逾”改为“超过”;③“100万之巨”改为“100万元人 民币”;④“警告”改为“提醒”;⑤“致病”改为“传播疾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并且不会产生歧义。下面一则广播稿的部分内容,有五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等分析是否得体。本段文字是一则广播稿的部分内容,广播稿只能听,所以要注意谐音词,否则会产生误会。“本市各界都十分牵挂震灾情况”中“震灾”和“赈灾”是谐音字,故不可以在广播稿中出现,此处应该用“受灾”;“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中“逾”是书面语,不适合广播稿,此处应改为“超过”,“之巨”是书面语,使用不当,并且捐款数额单位不明确,“100万之巨”应改为“100万元人民币”;“卫生部门同时警告灾区民众”中“警告”一般用于有可能犯错误的人或对象,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提醒”;“有些昆虫是会致病的”中“致病”和“治病”是谐音词,故不可以在广播稿中出现,此处应改为“传播疾病”。‎ 五、(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朋友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②当他们来抓共产主义者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 ‎——马丁·内莫勒 ‎③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以上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这,与我有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回首过去,人们无不感叹着世界越变越小的现实,但即便如此,和大自然相比起来,我们还是显得十分卑微与渺小。不管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每个人却都能在世界中扮演这样或那样的角色,万物皆与我有关,我很重要!‎ 这自然的繁花嫩草因我而存在,我很重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色故然怡人,但没有了我,谁又会驻足欣赏呢?没有了我,谁又会谱写那美的赞歌呢?没有了我,谁又会为你的枯萎凋落而黯然神伤呢?花草因我而美丽,我要发现它们的美。这与我有关。‎ 父母的美满生活需要我,我很重要。生活中,父母是与我最亲密相关的人,父母的爱是洒满我心田的阳光,黑暗中给予我光明,严寒中给予我温暖。现在父母老了,该是轮到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感恩父母,这,与我有关。一次贴心的谈话,一杯温暖的热茶,一份优秀的成绩,这些都能让他们欣喜。‎ 社会的进步需要我,我很重要。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更要多一份勇气与担当。对社会的贡献,不必多么惊天动地,不必多么轰轰烈烈,也许只是简单的一次弯腰,将胡乱丢弃的垃圾送进垃圾箱;也许只是一次和声细语的交谈,令一次即将爆发的争吵瞬间消逝;也许只是一次温柔的抚摸,让流浪的猫儿狗儿感受一下来自人性的关爱。环境保护需要我,和谐社会需要我,播洒爱心需要我。“无穷的地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声音,不单是对过去的反思,更要将它化作实际行动,使世界的每个角落遍布我的足迹。‎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不知你是否因此深思,可我却生出良多感慨。我们曾以为我们拥有了一个孤独的灵魂,我们圈地为域,画地为牢,将自己圈禁在只有自己一人的空间里,对着命运的终止唏嘘不已,却忘记抬起头望向远方,却忘记去感受周围的人与物,却忘记我们不属于孑然一身,其实,生活中的一切都与我们有关。‎ 这世界需要我的地方太多太多,花草的生长看似无意,却需要我的欣赏;父母的付出看似理所应当,却需要我的感恩;社会的进步看似必然,却也需要我的贡献。‎ 这世界与我有关,世界因我而精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三句话来谈自己的感触和思考,要求考生以所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这就要求考生分别解读这三句话,把握各句的中心话题,分析三句话的关系,然后选定一个最佳立意角度作文。‎ ‎【审题】‎ 首先解读每一则材料的内涵。第一则材料是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一句话,“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朋友的沉默”,这里的中心词的“朋友的沉默”,“朋友的沉默”代表的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漠然,一种处身事外的疏离,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看客心态,这是最为让人寒心的举动;第二则材料是马丁•内莫勒的一段话,“当他们来抓共产主义者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前面连续列举三个自己漠然旁观的事例,因为与己无关,自己选择沉默,最后指出这种沉默的危害,当自己陷入危境的时候,便孤立无援了;第三则材料是鲁迅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如果说前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沉默”“无关”来说的话,鲁迅的这句话则是从“有关”的角度来强调个人与世界的关联。然后要分析三则名言的关系,从上述分析可知,这三则名言方向一致,可以采用求同法进行立意。从正面角度立意:正如材料所说,每个人都与“我”有关,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祖国的一个成员,都是世界的一分子,所以可以正面立意,呼唤“爱心与奉献”;之所以旁观,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事情与自己无关,对他人、生活、社会缺少责任感,放眼历史,那些彪炳千秋的伟人,哪一个不是有高度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呢?他们认为天下苍生的疾苦与己有关,国家的兴亡与己有关,所以才忧国忧民,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所以可以呼唤“责任感”。从反面角度立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与他人没有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正如第二则名言所说“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其实,过于“自我”就是孤立自己,相反,助人就是助己。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立意即可。‎ 供选立意有:(1)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2)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3)批驳自私自利、“与我无关”论,呼唤无私。‎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亮丽的标题——《这,与我有关》,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或者化用名言来增加文化底蕴,也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明观点。其次开门见山切入话题,表明观点态度,如上述例文“万物皆与我有关,我很重要”。正文主体部分先由“自然”到“生活”再到“社会”逐步分析“我”与一切有关,凸显自我的主体价值,体现出个人的责任感,接着扣住材料中的名言来分析,最后总结上文并照应开头,回扣标题。‎ 素材:‎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岛少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 约翰·多恩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孕在人类之中。‎ 巴菲特,这位富可敌国的股市传奇,即使他完全有能力去造一座更为奢华的住所,然而他没有,——时至今日,都与其子女住大约100多平方米的普通公寓。同时,他将其99%的财富都奉献给了这个社会。他说:“我赚的每一分钱都与每一个人有关,每一个人也与我有关,我应该予以帮助。”‎ 一个小女孩在海滩上玩耍时,看见那时被海浪遗留在海滩上的垂死挣扎的鱼,便径自将一条又一条的鱼扔回大海。一旁的大人疑惑了,而她只说:“它们想要回家,这每一条鱼我都要放回大海,它们都与我有关。”‎ 有人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两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80后”、“90后”的这一代青年绝不是“自私的一代”,而是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的一代。汶川地震救灾前线上有他们的身影,北京奥运志愿者中有他们匆匆的步履,国庆阅兵式上有他们飒爽的英姿……‎ 印度首富花费20亿打造的豪宅终于完工,工程之浩大,装饰之奢华,自是不用多言。这一幢6人居住的豪宅将雇用600个佣人。20亿、印度,6人、600人,当你看见这四组名词时,你是否感到一种莫大的讽刺。当印度街头仍难免有人处于饿死的困境时,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已冰冷的矗立。那仿佛是一种蔑视和一种无底的冷漠,一种对这个国家底层贫苦人群的不理睬。‎ 大楼上装裱的黄金,即使在夜晚都闪着光。‎ 网络流行的微博总是时不时传来一些感人的只言片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微民写了一句这样的话“冬天来了,可玉树的孩子们还只穿着两件薄衣。”此言一出,两个星期后,玉树灾区的校长说:“谢谢各位的好意,只是你们的礼品都快让我们抬不动的。”我愕然,其实,我们并不是缺少爱,只是缺少伸出双手的方向。‎ ‎【点睛】名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 一、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所谓内涵,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所包含的哲理。解读是为作文立意做准备,因此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还要初步联系社会生活,即弄清名言适应的对象或范围,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 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理论上说,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找到其关联。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 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两三则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重构关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