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
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月考二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网络小说是当下中国文学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文学现象,2017年网民人数3.6亿,文学网站储藏的原创小说1600余万部,日更新达1.5亿汉字。网络小说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多产生比较热烈的社会反响。网络小说在海外迅猛发展:一是海外专门搭建了翻译传播中国网络小说的平台,如北美最早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二是中国的网络小说网站也积极搭建海外平台,如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起点中文网国际版。问题在于,我们既欣慰于当代网络小说的迅猛发展,更期盼网络小说能够涌现一批大家精品。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小说粗放型发展阶段可以过去了,精品意识应该树立。 中国网络小说并不缺乏传奇的故事和多变的人性,缺乏的是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 精神高度是指看得见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它需要历史的思考,更需要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考量。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无一不是在对时代现实的剖析中揭示人性的伟大和深刻。中国当代网络小说虽然有了一些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剑仙、玄幻和后宫的描述中,网络小说作家所关注的生活似乎基本疏离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那些疏离现实的生活描写,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可以产生离奇,写出人性的变异,却不能产生时代效应,形成人生的震撼。这是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缺少精品最为重要的原因。 文化内涵既指世界优秀文化,更指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正能量和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根。大多数当代中国网络小说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将世界大众文化的一些要素移植到小说中来,会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却很难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只有将时代的精神高度、表现中国文化内涵与高超艺术价值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精彩的中国故事,呈现出中国小说的独特性。 精神高度需要作家的思想境界,文化内涵需要作家建立宏大的文化格局,这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着必然联系仅认为网络小说创作门槛低可以尽情发挥或仅看到网络平台传播可以获取人气和经济利益,看不到这是贡献声响和色彩、展现诗情和意境的崇高创作途径,是无法创作出精品的。这确是当代中国网络小说创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节选自汤哲声《中国当代网络小说呼唤精品意识》)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小说在当下中国文学市场异常繁荣和活跃,因此中国网络小说已经度过了粗放型发展阶段。 B.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可以产生离奇,写出人性的变异,却不能产生时代效应,形成人生的震撼。 C.精神高度需要作家的思想境界,需要作家对历史的思考,需要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考量。 D.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的当代中国网络小说,只能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不能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中国网络小说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证明了网络小说在海外得到迅猛发展的观点。 B.文章第二至五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使论证思维更加严密,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C.文章先指出中国当代网络小说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再论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证层层深入。 D.文章以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为基本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网络小说应该树立精品意识”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作者认为,文学精品都是在剖析时代现实中揭示人性的伟大和深刻。 B.中国网络小说有传奇的故事和多变的人性,所以它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 C.文学作品包括网络小说是否具备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着必然联系。 D.当代中国网络小说不能只盯着人气和经济利益,还得贡献声响和色彩,展现诗情和意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仁者之心 张晓林 清早起来,范希文搬一个小木板凳,去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弹琴。槐花已经开了,一串一串挂满枝头。坐在槐树下,槐花的清香让人沉醉。这样的心境,最适合弹琴。 琴声在槐花间穿梭。槐花和着琴的旋律开始舞蹈。这个时间,范希文的妻子李氏开始下厨做饭。李氏对这支曲子再熟悉不过了,这些年来,她都是听着这支曲子做早饭的。这是一支名叫《履霜》的曲子,是她手把手教给丈夫的。范希文只会弹这一支曲子,再教他,他说:“会弹一曲《履霜》就行了,会那么多干什么?”李氏就打趣他:“我看干脆叫你范履霜吧。” 李氏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世代书香门第。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打心底敬佩范希文的,在她看来,能遇到这样的丈夫,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刚过门的那些日子,她那脸上皱纹多得像几张重叠的蛛网一样的婆婆,常常向她谈起范希文小时候的事,每逢谈到儿子,婆婆满脸的皱纹就一下子舒展开来。 婆婆说:“希文进京赶考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给家里节省点口粮,他就住进了淄州长白山下的一座寺庙里,和他一起住的还有个姓刘的秀才。每天黄昏,他们都在一口锅里煮粥,这些米粗糙无比,咽下去刮得喉咙疼。煮好一锅粥,倒进瓦盆里面,算是第二天的三顿饭了。经过一夜,瓦盆里的米粥结成了块,希文他们用刀把粥切成六块,吃的时候各捞出一块儿用开水泡着吃。” 每当婆婆说到这儿,李氏都要插话问一句:“他们也不吃菜吗?” 婆婆瘪瘪嘴,慈祥地看着媳妇,说:“有时吃有时不吃,全凭老天爷了。春夏二季,去山上寻些野葱,七八根,十几根,就着下饭;十冬腊月,雪封住了寺门,就倒上小半瓶的醋汁,加上一小勺盐……”婆婆开始用衣襟揉眼,“这种日子,希文一过就是三年呐!” 婆婆心疼儿子。在李氏看来,这三年未必不是好事,也许因了那三年里,范希文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核算一下今天花了多少钱,这些钱花在了哪些地方,到底该不该花。如果这些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他就会把双手搭在已经有点发福的小肚子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否则,一夜将不能入眠。第二天一定把昨天不该花的那点钱省回来才心安。 其实,希文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他的心胸大着呢。李氏很清楚地记得,在苏州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块宅基地,一个堪舆大师看后私下对范希文说:“世代当出卿相。”希文笑笑,说:“若果如此,我不敢一家独享,应为天下人所共有。”于是,就把这块地捐出建了苏州府学。 想到这儿,李氏为丈夫自豪起来。 李氏在想着这些事的时候,范希文一曲《履霜》弹完了。他收了琴。他要简单吃点早餐,然后到朝堂去面见仁宗皇帝。一想起要见仁宗皇帝,范希文的心里就有些堵得慌。前两天西京光化军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如何处理这件事上,他与枢密副使富弼的意见简直是水火不容,二人争吵得面红耳赤。今天就是要到仁宗皇帝那里去寻个结果的。 平日里,他和富弼相处得很融洽,富弼像对待长者一样地尊重他,帮了他不少的忙。但希文也深知富弼的脾气,犟得很,他认准的事,八匹马去拉,他也不会轻易回头。这年暮春的一个上午。范希文和富弼一同站在了仁宗面前。仁宗问:“光化知军弃城逃跑一事如何处置,二位爱卿可商议好了?”富弼率先往前迈了一步,口气决绝地说:“应按军法处置,斩了他!”仁宗看了看范希文。范希文不慌不忙地向仁宗行了君臣之礼,然后说道:“光化城既没有城郭,也没有兵卒,强盗来势凶猛,光化知军不逃匿躲藏,他又能如何呢?望陛下从轻发落。”仁宗沉思了一下,说:“准范爱卿的奏。” 走出朝堂,富弼的火气还没消。范公太宽容罪犯了,这让仁宗如何治国!他第一次对范希文说出不恭敬的话:“参政是想修炼成佛的啊!”范希文笑笑:“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想成佛。但我的话有道理,等到政事院再给你细讲。” 富弼愈发显得不高兴。 到了政事院,二人坐下来,范希文从容地问:“你希望把皇上教唆成一个暴君吗?”停了停,他放缓了语气:“仁宗还年轻,我们岂能动不动就教他杀人,等他杀得手滑了,不但我们做大臣的常会有杀身之虞,天下百姓也会因此遭殃啊!” 富弼猛然惊醒,额头的汗水密密一层。 范仲淹,字希文,书法方正清劲,通脱儒雅,一如其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范仲淹只会弹一支曲子,还辩解说“会弹一曲《履霜》就行了,会那么多干什么”,意在塑造一个有缺点的真实的范仲淹形象。 B.小说中对婆婆的外貌及神态的刻画,将一个疼爱儿子的母亲形象真实再现,也从侧面反映出范仲淹早年的生活状况。 C.小说中“我看干脆叫你范履霜吧”“把双手搭在已经有点发福的肚子上”这些语言极具当代性,给小说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 D.小说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为基础的,但大量的细节描写则是借助了合理的想象,使小说既具真实性,又具生动性。 5.小说最后说范希文“书法方正清劲,通脱儒雅,一如其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6.小说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插叙了范希文妻子的回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 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 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 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5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秋晚客兴 苏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①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注】 ①越,古国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首联写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却没有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感。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幕来临时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场景。 C.颈联“冷”字一语双关,既是写晚秋天气的凉冷,也是写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深秋傍晚,作者旅居在外的愁绪更加浓烈,无法排遣,只好寄托于南归的大雁。 12.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与湿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 (2)《氓》中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 。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设想自己前生是月中人,想乘风飞向月宫,接着以“ , ”两句写月宫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第二卷(语言基础知识与写作 共90分) 三、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4.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匪我愆(qiān)期 白头偕(jiē)老 尔卜尔筮(shì) 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jiù)言 夙(sù)兴夜寐 渐(jiàn)车帷裳 载笑载言(zǎi) C.将(qiāng)子无怒 咥(xì)其笑矣 隰(xí)则有泮 靡室靡家(mǐ) D.氓之蚩蚩(máng) 乘彼垝垣(yuán) 自我徂(cú)尔 于(yú)嗟鸠兮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垝恒 信誓旦旦 言笑晏晏 B.桑葚 渐车帷裳 总角之宴 C.沃若 及尔携老 氓之嗤嗤 D.殒落 夙兴夜寐 隰则有畔 16.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 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17.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18.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19.下列各组句中,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彼路斯何 B.忧心孔疚 C.岁亦莫止 D.小人所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锦旗里面也有辩证法。它承载着荣誉,更写满了责任;它表达了谢意,更倾注了期待。一位基层干部在长期工作中收到了上百面锦旗,一面一面 ,又颇为感慨:做了分内之事,群众却送来锦旗,本身就说明工作有不足。所以,每当看到锦旗,除了欣慰,更有压力。郑板桥诗云衙斋卧 听萧萧竹,( )。”对世界的感应,常常是心灵的写照。竹涛阵阵,一心忧民者,自然“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官老爷们,对百姓冷暖则 ,想的是送礼声、升官令。同样,对群众的表扬,有的干部举一返三,想到了更普遍的问题、更多人的急难事,多做 的实功;而有的人却视之为“政绩”的道具,图虚名装门面,不啃硬骨头,专搭花架子,最后都是“客里空”。锦旗虽小,分量不轻。很多时候,它拷问着思想观念的公与私,检验着工作作风的实与虚。 不求就里,难寻病根;不务实情,难办实事。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从“最不作为奖”的揶揄,到送时钟、鸭梨、皮球等委婉提醒,尽管有时失之偏激,但带刺的“表扬”,不也多少反映了现实积弊、民意呼声?可称道的是,不少单位不仅接下这 份尴尬的“礼物”,而且 ,力求把痛点变成亮点。 20.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数家珍 不以为意 雪中送炭 反躬自省 B.敝帚自珍 不以为然 雪中送炭 反躬自省 C.如数家珍 不以为意 疏财仗义 见贤思齐 D.敝帚自珍 不以为然 疏财仗义 见贤思齐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最苦百姓难为生 B.疑是民间疾苦声 C.宁为民间疾苦悲 D.怎堪人间苦悲情 22.文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是收到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B.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C.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D.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23.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 )(3分) 上联: , 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 A、收竿肩挂一壶月 B、下竿钩触一江天 C、垂钓江沉一轮月 D、收竿钓起数条鱼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郁闷。”“在找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夸!”“丢了仍不暴躁,极为优雅,赞!”……近期,这类夸夸群风靡社交网络,连知名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在群里无论说点什么,马上会得到各种夸赞。某大学生说:“现在我压力一大,就上夸夸群,全靠它‘续命'。” 有人说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脆弱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有人说那些夸赞虚假生硬,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人认为夸夸群提供了低成本的减压方式,满足了快节奏现代生活的需求…… 材料二: 2019年国庆游行,女排队员与兵哥哥的互夸令人动容,他们致敬“世界第一”,她们呐喊“你们最帅”,钢铁与玫瑰,如此和谐。 强者互相致意,是因为深知:做到极致的背后,都是风雨兼程。这对普通人而言,何尝不是启示?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连城一中(上)学期月考(2)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把未然当成已然,且强加因果,“网络小说在当下中国文学市场异常繁荣和活跃,因此中国网络小说已经度过了粗放型发展阶段”中表述强加因果,据原文“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小说粗放型发展阶段可以过去了”可知,“中国网络小说已经度过了粗放型发展阶段”的说法把未然当成已然。 B项,扩大陈述对象(偷换概念),“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可以产生离奇,写出人性的变异,却不能产生时代效应,形成人生的震撼”表述错误,原文“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的只是“那些疏离现实的生活描写”,并非“中国当代网络小说”,选项的概念扩大了。 D项,表述绝对化,“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的当代中国网络小说,只能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不能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中“不能”说法绝对,据原文“大多数当代中国网络小说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将世界大众文化的一些要素移植到小说中来,会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却很难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分析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化。 故选C。 2.A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曲解文意,“文章第一段通过中国网络小说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证明了网络小说在海外得到迅猛发展的观点”表述有误,文中第一段证明的观点应为“网络小说是当下中国文学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文学现象”。 故选A。 3.B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B项,于文中无依据,“中国网络小说有传奇的故事和多变的人性,所以它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中 “它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于文中无依据,据原文的内容信息来看,文中不能推断出“它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 故选B。 4.A 5.①方正清劲:他不因私废公,坚持原则,与富弼据理力争。 ②通脱:操琴而又不执着于琴艺,生活清苦而能自适,不乱花钱却能毫不犹豫捐出风水宅地,可见其心境通达洒脱。 ③儒雅:树下弹琴,心境优雅;同僚相争,态度从容。 6.①人物塑造上,将生活中的范希文和官场上的范希文互补,使形象丰满真实 ②情节上,使文章避免了平铺直叙,结构富于变化,对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③主旨上,补充的背景材料,使“仁者之心”有了基础,有利于突出主旨。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A项,“意在塑造一个有缺点的真实的范仲淹形象”错误。作者意在表现范仲淹的洒脱。 5.此题考核赏析文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最后说范希文“书法方正清劲,通脱儒雅,一如其人”,实际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方正清劲”是对范希文为官的评价,“通脱儒雅”是对范希文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的评价,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概括性格特征。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不因私废公,坚持原则,与富弼据理力争,为民止杀”概括其“方正清劲”;根据“操琴而又不执著于琴艺,生活清苦而能自适,不乱花钱却能毫不犹豫捐出风水宅地,可见其心境通达洒脱”概括其“通脱”;根据“树下弹琴,心境优雅;同僚相争,态度从容”概括其“儒雅”的特征。 6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插叙了范希文妻子的回忆的作用,此类试题一般从分析插叙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以及主旨的表达方面的作用,此题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插入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范希文,与官场上的范希文互补,使其形象更丰满真实;从结构看,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写范希文妻子的回忆,避免了文章平铺直叙,结构富于变化;从主旨上看,补充了背景材料,使“仁者之心”有了基础,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含义,范希文方正清劲、通脱、儒雅等。如树下弹琴、心境优雅;同僚相争,态度从容;不因私废公,坚持原则,与富弼据理力争,为民止杀等,更有力的表达主旨。 7.B 解析: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 8.C 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9.C 解析:“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 10.(1)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关键点:“唯”,只;“帝”,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苟”,如果;“当”,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代指前面的事情。 (2)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呢。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條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條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 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11.B(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手法。) 12.①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在重阳节看到中意的菊花盛开的欣喜之情。②用语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畅。“又喜”“可意”“是处”等词口语化,有助于作者情感直接自然流露。③感情由悲转喜,层次丰富,提升了诗歌格调。前三联抒发悲秋之情,尾联以喜悦之情作结,显示出诗人的豁达性格。 13.(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4)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4.C(A偕xié;B渐jiān 载zài;D 氓méng 于xū) 15. B(A垝垣 C偕老 蚩蚩 D陨落 有泮) 16.D(以: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其:他,代词;表祈使、商婉的副词) 17.B(①②言,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③思,料想;④思,思念。) 18.A(①吁 勿 ②脱 ④畔 ⑤嗤嗤) 19.C(暮) 20.A 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疏财仗义: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21.B 文段的主题是由锦旗观为官之道。由上下文语中文境可知,引用郑板桥的诗正是要说明官吏对百姓的关心,对下文“竹涛阵阵,一心忧民者” 相呼应。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听”到“民间疾苦声”,最符合常理。 22. D 画线句子共两处语病: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与“反而”不搭配;句式杂揉,“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应改为“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 23.A 24. 赞美的力量 有一种力量,它至柔,也至强,它能让人信心百倍,一往无前;也能让浪子回头,真金难换。古今中外,因这种力量受益匪浅者不胜枚举。生活中,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就是赞美。 赞美,使人自信。童话故事里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性格内向,是个不引人注目的“灰姑娘”。一次圣诞节,卧病的妈妈给了她一枚硬币,一再鼓励她去礼品店买一件小礼物。走进礼品店,她发现了一款漂亮的发卡,平日不在意外表的她犹豫一番后买了一只,戴在头上,店员看见了笑着赞美她:“小姑娘,你戴上发卡好看极了。”女孩一时间竟愣住了……第二天上学,她第一次抬起了头:为了让所有人看到她的发卡。第一次,她主动跟别人打了招呼;第一次,她上课发了言……老师同学惊喜异常,一次次赞美她,说她如何漂亮,女孩深信是发卡带给了她这一切。一周后,这个变得乐观开朗的女孩来感谢店员卖给她的“有魔力”的发卡,店员先笑了:“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你出门时发卡掉在了门口,我一直替你保管着呢。”其实,带给她这一切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赞美。 赞美,比训诫更有力量。在美洲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中,沿袭着这样一个传统:一旦有人犯了大错,整个村落的人都会聚集起来,把犯错者围在当中,没有责骂,更没有毒打,村里的人会从晚辈到长辈,依次上前赞美他,赞美他的优点,他的贡献。等到全村人用赞美“教训”过他之后,即使是无恶不作之徒,也会从心底涌出忏悔的泪水。从古到今,为了惩治犯人,人类想出了无数刑罚:或苦役,或酷刑,可社会却从未因此而真正实现和谐安定。“尚未开化”的印第安部落,居然用赞美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不说是对我们高度工业文明的人类群体的一种嘲讽。 赞美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剂良药。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从未如此遥远,冷漠。一种流行性瘟疫正吞噬着人性,它就是与赞美大相径庭的冷嘲热讽,以在别人的心灵伤口上撒盐为快。为了挣脱这一瘟疫,赞美变得尤为重要。人际交往中多一句赞美,往往能换来对方的一片赤诚;职场中多一句赞美,往往能更加引人注目。 朋友,请别吝惜你的赞美,只有分享它,人生才会因此而熠熠生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一写的是夸夸群对年轻人的鼓励以及大家对夸夸群评价。现在的年轻人背负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夸夸群里得到一些鼓励,可以减压,放松身心。材料二写的是女排队员与兵哥哥的互夸。材料最后写到“强者互相致意,是因为深知:做到极致的背后,都是风雨兼程。这对普通人而言,何尝不是启示”,这句话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比如:夸奖的重要性,以及值得夸奖应该有实力和资本。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①真心夸赞如暖阳;②充实自己,赢得赞扬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④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是一种对人性的体谅 可用素材: 1.欧阳修有次外出,曾与一小青年同行,小青年不认识欧阳修,居然指着路边的一棵死槐树,当着欧阳修的面做起诗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枝桠。”显然,这是一首不堪救药的打油诗,既无文采又无内涵。但欧阳修听了不但没有挖苦半句,还笑眯眯地夸了一句:“好诗,好诗!如能加上两句,想必会更好。”青年问:“加哪两句?”欧阳修回答说:“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青年听了,连连点头并深有所悟。不是吗?春天树上有青苔,那绿色就是它的生命;冬天树上有积雪,那洁白就是它的风采。尤其令人深思的是,欧阳修的赞美与续诗,不仅把山穷水尽变成了柳暗花明,而且给了年轻人无限的力量和信心。自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赞美,那小青年才矢志不移,从此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2.一次,女教师在课堂上想问一个小男孩:“假定有一个小朋友非常聪明,那么,我们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喜爱呢?”小女孩怯怯地站起来,红着脸,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句:“就是,就是……”然后怯怯地低下了头,等待着女教师的批评或责怪。可是没有,女教师一边示意她坐下,一边笑眯眯地夸奖着:“好,回答得很好!”老师听懂了,你的意思是说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太可爱了,可爱得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小女孩笑了,心里甜丝丝的,从此真诚地爱上了语文课。后来,她毫不犹豫地上了师范,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3.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便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它如春风晨露,可以催开最美的花朵!学会赞美吧。在许多时候,赞美就是点石成金。谁会赞美,谁就能点亮美好人生的希望。 4. 顾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者,子房有焉。—— 《资治通鉴》。懂得在赞美,荣誉,财富中急流勇退,视名利为浮云,视金钱为粪土。看淡周遭的赞美,懂得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这也是张良终得善果的原因。在张良离去后的千百年里,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他看淡了赞美,人心却是公正的,给予他的是更多的赞美,更多的荣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