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写作攻略
第二十九讲 审题——抓住关键信息,让目的明确 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审题。审题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偏题或离题,作文的得分可想而知。 审题时,需将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然后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以便对文题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一般来说,只要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及命题者的意图,写作是比较容易的。 审题时,先要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写什么”。审题时确定“写什么”,远比确定“怎么写”重要得多。“写什么”包含两点:一是题目要求写什么;二是根据题目要求,“我”可以写什么。 , 技法荟萃) 1.审清题目的限制 仔细阅读题目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文体、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 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 限制了写作对象:事。 限制了写作数量:一件事。 限制了取材范围:我身边的事。 限制了文章中心:有趣的事。 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 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2.审清题目的重点 (1)捕捉、推敲题眼。 ①如果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 如:“他(她)真美”的题眼是“美”,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明确“美”在文中的含义,揭示“美”的本质。 ②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 如:“战胜自卑”的题眼是“战胜”,写作时就必须交代是什么推动主人公“战胜”自卑的,“战胜”的过程如何,在“战胜”过程中有些什么感受,获得怎样的启发。 ③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在修饰语上。 如:“不寻常的考试”的题眼是“不寻常”,说明这个“考试”是与众不同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考试,而是指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考验,因此要选好写作的对象和材料。 ④如果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就不应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而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 ⑤我们还应注意题目中的一些虚词。 如:“他也是我的老师”的题眼是“也”这个虚词。“也”字说明“他”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学校里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在生活中或社会上给自己教诲、技能、处世的道理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选准对象,然后重点写出“他”不是老师,却是“我的” 老师的原因。 (2)审清修饰词的限定和要求。 “最”“也”“还”“更”“其实”等修饰词如果出现在题目中尤其要注意,它们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稍不注意,可能就成了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 如广东省中考题“最好的奖赏”, “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情感的,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个性心理的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 题目中在“好”字前用了副词“最”,这就暗示了下列要求:避开物质性的“奖赏”,最好能亮出精神、情感或能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虚为最”。 (3)领会题目的隐含义。 有些题目,语意双关,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要考虑其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如审题时能考虑到题目的寓意,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选材。 如“路”这个题目,可从字面意义看,指的是任何一条供人行走的路;也可从象征意义去分析,理解为“人生之路”“奋斗之路”“青春之路”等等。如果取其象征意义,就可扣住“任重而路远”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主题去发挥。 3.重视导语的品读 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揣摩。 示例: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点拨:如果仅看题目,“大爱无声”好像似曾相识,可能不少学生都觉得读过类似的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但又一时无从下笔。因此,认真阅读作文题前面的导语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刚读完第一段就开始匆匆动笔,甚至有的学生就用“眷眷的爱”“殷切的爱”“纯真的爱”“诚挚的爱”“融融的爱”作为小标题逐一描写。这当然偏了题,这种记叙描写或者大而无当,或者蜻蜓点水,是不扎实的。其实稍稍用心阅读材料就会发现,审题的关键在“但是”之后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也就是说,从细微之处体悟大爱、体悟真爱才是本题的要求。认真审题,一要把握“大爱”,二要把握“无声”,三要“于无声处见大爱”。 4.重视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1)要注意“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包括本人、家长、亲属、老师、同学等)、校名” 一类词语。 考生如果忽略了这些规定中所隐含的“扣分”信息,往往会在不经意之中丢失了宝贵的分数。 (2)要注意字数。 不按要求字数去完成考场作文也要扣分,好多考生不了解这一点,或者在写不出的时候马虎了事,结果篇幅不够;或者希望得到好的评价而尽情展示,超过规定的字数,糊里糊涂被扣了分还不知道,这也是很可惜的。 (3)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用。 有些题目对写作内容或文章体裁有限制,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题目是“小议骨气”,文章如果成段成篇地描写,就不符合该题目要求写议论文的暗示。 另外,有的文题对规范书写、标点占格、如何运用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图画等,也都作了说明,考生在读题时均应予以注意。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佳作欣赏】 送他人一朵花 有一种花儿特别美丽,当你赠与他人的时候,它会让你心潮起伏,手留余香;有一种花儿特别神奇,当你赠与他人的时候,它会让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设悬念,骈句。化用印度古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和海子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盛赞“一种花儿”的美丽与神奇 ,令人心向往之。) 这朵神奇的花儿,曾经在公交车上开过。还记得那年妈妈生日,我买了一大束粉百合,我想给她一个惊喜。怀抱着这束百合,我快乐得像一位天使。汽车时快时慢,花儿在我的胸前也是一颤一悠,引来多少羡慕的眼光。有人一直在赞美,说这花儿真漂亮;有人悄悄地猜测,说这花儿会送给哪一位,惹得邻座的姐姐也禁不住想抱一抱。我嫣然一笑,将花儿递到了她手上,看着她那喜爱的模样,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下车时,我抽出一枝递给她:“姐姐,送你一枝吧!”那一刹那,她的脸一如那粉百合,好美!(人花相映,快乐犹如芳香可以传递。公交车上的这幅画面,意在刻画爱心之美,同时照应首段前半句话。) 这朵神奇的花儿,曾经在一家熟悉的早餐店里开过。那天上学的路上,我在早餐店点了皮蛋瘦肉粥、葱油饼,享受了一顿,可吃完后一摸口袋,空空的。该死,早晨换衣服时忘记带钱了。我手足无措,尴尬地立在那里,进退两难啊!老板看出了我的心思,哈哈一笑,继而手一挥说:“快去上学吧,明天带来!”那一刻,我发现老板是那样的和气,那样的善良,那样让人感动,尤其是那日日见过的笑脸,在那一刻似乎灿烂得像花儿一样,煞是好看。(老板的笑脸如花,善心更如花。早餐店里的尴尬的化解,意在突出诚信之美、善良之美、和谐之美。) 这朵神奇的花儿,还在小小的电梯间里开过。上楼时,我正好碰上带着大包小包的邻居叔叔。我忙跑上前去,帮他打开了电梯大门。叔叔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长大了嘛,会助人为乐了!”听着叔叔的话,我的心里喜滋滋的。下楼时,碰到楼上的奶奶下去散步,我不由自主地牵住了奶奶的手。看着老人那开心的笑脸,我也不由在电梯间里留下了一串长长的笑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是这个道理噢!(举手之劳却能收获无穷的快乐。电梯间里对邻里的帮助,意在体现助人与被助之乐。)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美丽的花园。那神奇的花朵,也许是一声轻轻的问候,也许是一次善良的帮助,也许是一个宽容的笑脸……朋友,采一朵心灵之花送给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吧,也许你会收获整个春天。(运用排比和比喻揭示主旨, 回答读者通过阅读已经逐渐明了的疑问——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儿,照应了开头。) 【亮点扫描】 “送他人一朵花”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题目,文章自然要写得富有诗意一些才能与之相衬。这位考生认真审题,分别赋予这朵花特殊含义:“这朵神奇的花儿”盛开在“公交车上”,盛开在“熟悉的早餐店里”;盛开在“小小的电梯间里”,而在文末则归纳了“这朵神奇的花儿”的象征意义,我们因此对这朵花的真正含义便明朗起来。正是这些熟悉的场面、感人的情景、精巧的结构、如诗的语言、朴实而高远的立意让阅卷老师青睐有加。 , 随堂演练) 一、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枯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 题目: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请写出你的审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生路上,有太多令我们感动、欣赏的美好东西,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刻感人的记忆:一缕翠绿,让我们欣喜;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一份真情,让我们幸福;一次信任,让我们鼓舞……他们都像一坛坛香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以“让_________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写出你的审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讲 立意——切合写作意图,让立意深刻 “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优劣。在各地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 技法荟萃) 技巧一:勤于点题 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老师的印象, 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如:中考作文“和_____________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 ,我陪伴你。”纲举目张,立意鲜明。 技巧二:抬头向前 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中考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如: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写“我多想自杀”“我多想早恋”“我多想离家出走”之类,肯定会被“打入冷宫”。 技巧三:标新立异 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平中见奇,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并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聚焦时代新风、当代科技、杰出名人、前沿理念;必须学会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体现独到见解;必须学会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观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新的主张;必须懂得巧妙地变换角度,科学地“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 如:中考作文“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该怎么写?某考生独辟蹊径,写“我渴望受罪”,因为,年轻时经受磨难,坎坷就会为“我”折腰,自我价值就能实现。这样的立意就让人耳目一新。 技巧四:以小见大 看问题的深度对一篇作文而言,至关重要。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探究,用心灵去审视,用情感去抚摸,让素材接受思想的光照,发掘生活的真谛。如写记叙文,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揭示出事情的普遍意义;写议论文则探究根源,辩证分析,指出危害……一滴水里见世界,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譬如可以透过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组小物件、一只小动物等等小题材,看到一份浓浓的人生情感,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如:作文“墙的故事”,某考生以“墙”为载体,写它当初的“斑驳”,检查团来时的“亮丽”,检查结束后的重新“老去”,从而道出了某些体制的弊端,见解不可谓不深刻。 【佳作欣赏】 家乡的个性 好久没回家乡看看了,虽然城市的生活便捷,却仍是想念家乡 。终于,在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坐上回家的车。(起笔交代时间、人物、事件的起因,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 哦,到了!我的家乡在一些错落的小高楼中十分显眼,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在灯光下宛如一条轻盈的绸带,让人感到一种空灵的美。我原本浮躁的心忽然沉静下来了。(写法上有鲁迅《故乡》的痕迹,只是心境完全不同。) 走近小河,一只小鸡摇摇晃晃地走着,看见我,却也不闪躲。(描写生动形象。)拐过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便映入我的眼帘,菜地中散落着农作的人们,突然,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了。我觉得自己冒失地闯进了这宁静的圣地,不禁加快脚步,不愿破坏这份古朴的美。(初显家乡的“个性”。) 回到家,爷爷欣喜地笑了,笑声爽朗。奶奶则忙着烧饭,他们用的仍然是烧柴火的炉灶,他们不愿改用煤气灶。奶奶倒下菜油,一种奇异而浓郁的家乡特有的香味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真香!”我忍不住赞道。奶奶直了直腰板 ,说:“这可是我亲手种的油菜榨出的油啊。”她的脸上掩不住自豪。(再显家乡的个性。) 晚饭是在院子里吃的,爷爷喝的,是他自酿的酒。夕阳被粉红的云霞簇拥着,美丽的云霞轻轻划过这淡蓝色的天际。落日把橘黄色的余晖洒在门前的老松树上,也洒在爷爷身上。(生动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正是一份淡然。)爷爷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酒,不像城里酒席上宾客的豪饮,他总是喝得很慢,品得很深…… 入夜,屋外一片漆黑。路上没有一盏路灯,似乎不愿破坏这份乡村的宁静。“装了灯,哪能看到这么多星星哟!”奶奶总这么说。我仰起头,果真看到繁星缀满天空,是我久违的天空。“城里太吵太亮了,星星还是喜欢待在我们这里呢!”奶奶得意地笑了。(处处扣题。) 我闭上眼,想忆起城市,却只记得那浅灰色的天空,冰冷的钢筋水泥,和那匆匆而过的僵硬面孔……城市总是如此千篇一律。(对比着写才凸显家乡的不同。) 我重新睁开眼,只见一片漆黑,但我似乎又看见酣睡的村庄,隐约听见小河流淌声。家乡的个性就如这条小河一样,淡然、古朴却又固执。小河不知疲倦地流了许多年,我知道,它仍会这样快乐地流下去……(既点明了中心,又有很强的表现力,耐人寻味。) 【亮点扫描】 选材精,角度新,立意深。“家乡”是什么?在张寒晖心中,她是由“森林煤矿”和“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组成的东北松花江;在潘安邦心中,她是由“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编织的澎湖湾;在韩红心中,她是由“一座座山川相连”形成的青藏高原……在小作者心中呢?她“淡然、古朴却又固执”,你看小河在静静地流淌,小鸡见人并不闪躲,农人在菜地里自由地劳作……最有代表性的是爷爷奶奶,他们用的是旧式的炉灶,吃的是亲手种的油菜榨出的油和自家酿的酒,照明的是满天繁星而不是破坏宁静的路灯……文章没有写大众化的“物产富饶”“人民勤劳”“经济发达”等等内容,而是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笔,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这些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温馨气息和生活情趣的“个性化”小场景,表现的却是个颇有深度的大主题:“传统”与“现代”能不能融为一体呢?这样的文章也就留给了读者一种久违的惊喜和亲切,一份别样的甜美和温暖,一个深长的思考和回味。 , 随堂演练) 一、以“玩”为话题写作文,下面的立意你觉得哪些较新颖?哪些较深刻?哪些不妥当? A.针对某些人整天挖空心思想出人头地,提出:人生天地间,少点“玩”心,多些诚实质朴,这才是做人的真谛。 B.写自己非常喜欢玩:课后,周末,寒暑假……先玩了再说,总是把作业留到最后的关头。反思:我要改正贪玩的坏习惯。 C.具体写某个熟人成天吃吃喝喝,打牌聊天,游山玩水,网络游戏,小日子过得自自在在。感叹:游戏人生,玩乐一切,才对得起自己“最可宝贵”的生命。 D.具体写某个熟人一门心思研究古玩,居然颇有心得。指出:会玩也是一门艺术。 E.针对某些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忘记了什么叫轻松,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知道什么是达观,提出:生活的本质就是学会“玩”,学会用“玩”心对待生活, 你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真正滋味。 F.写某个亲人被男朋友欺骗了感情,最后痛苦地分手。谴责:亲情、友情、爱情,怎么可以玩弄! G.针对初三生活中成天在背诵、计算、书写的单调练习中度过,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轮回。呼吁:我们也要玩! H.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既来则安乃正道,玩世不恭是歧途。 二、多角度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发散,从众多的角度(包括材料、立意、感情因素、文本样式等)中,确定话题的一个切入点,形成全文构思的过程。在中考作文中,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围绕题目多方位发散思考,进行多角度的立意,也可以选用大量素材从不同角度共同对同一个话题进行阐释。 下面做一个发散思维训练,请阅读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完成以下练习。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先生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的一般立意是:南郭先生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如果运用发散思维,能有多少种立意? 【发散提示】: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 3.从和南郭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 第三十一讲 选材——积累写作素材,让内容充实 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材料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血肉,为承载灵魂而服务;选材,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选材得当,就犹如作文打好了坚实的地基,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考试时,在充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作文主题与中心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且能吸引读者、打动老师的材料,是考场高分作文的重要保证。 , 技法荟萃) 1.选材的原则 写真不写假(确实是真的、可能是真的)。 写小不写大(小人物、小事件、小角度、小心思)。 写实不写虚(自己动情,再感染别人;自己相信,再说服别人)。 写曲不写直(事件的曲折、情绪的变化)。 2.选材的方法 技巧一:素材积累多元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写作只能“望纸兴叹”。所以海明威说:“如果一个作家停止观察,那他就完蛋了。” 观察就是为了积累素材。从途径看,通常有两条渠道:直接观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听、闻、尝、摸、踩、想;间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 浏览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第二手信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细致、勤勉、善思。从内容看,和“我”有关的素材十分宝贵,它们可以给人真实感、亲切感;无“我”的素材同样重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视野更开阔,境界才更高。 如:中考作文“漫步历史”,从《诗经》中孑然独立的女子写起,说到陶渊明东篱采菊的悠然,李太白的月下独酌,一直谈到范仲淹的壮志难酬,林黛玉的“冷月葬花”,写出了自己收获的“淳朴与感动”,盛赞了古代诗词曲赋“像一条遒劲的树根”“滋润着华夏民族的灵魂”。由此可见,充实的内容与作者的广泛积累是不可分的。 技巧二:取舍加工典型化 素材毕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为“题材”,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首先要去伪存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间接得来的材料,有可能鱼目混珠,真真假假;即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说不定也会被假象悄悄地蒙蔽,因此,一定要甄别素材,确保真实,以防误导读者,混淆视听。 其次要去粗取精。“意犹帅也”,材料一定要听帅令,跟帅走。如果某个材料与文章中心搭不上边,即使它再怎么催人泪下,千古难觅,就这篇作文而言,你只有一个选择——忍痛割爱。如果它只是跟中心隐隐约约有点联系,那不到万不得已时也尽量不用它。只有那些最有代表性、最典型、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才是真正的“精华”。 如:中考作文题“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美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关于“爱”,可说的实在太多太多。一考生并未把琐琐碎碎一股脑儿全搬出来,而只写一个内容——母爱是一杯水。每天一早醒来、上学之前、放学到家,妈妈总要为“我”倒上满满一杯水,叮咛我喝下去,可我常常偷偷地倒掉一大半。前些天,妈妈出差,我不再坚持喝水,终于嘴唇干裂,嗓子发炎,被迫输液。现在,我每天乖乖地主动喝水了。这样的材料就能发挥“以一当十”的奇效,很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技巧三:单一材料扩散化 为了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是一个好办法。 对一个材料的精华部分展开充分的描写也是一个好办法,关键处浓墨重彩地描绘一番,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写景状物就会栩栩如生。 如中考作文“分享”,写“我”与姐姐分吃苹果:“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地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中再咬一大口……”,这样的描写就非常细腻,非常传神。 把不同的材料搭配、组合,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往往也可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如用下面这段话来论证“要善纳人言”,就既有说服力,还颇有气势: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家破国亡的下场?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诫,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反过来说, 假如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 ?假如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怎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技巧四:叙议角度个性化 “良桐方能斫美琴”,具有独特价值的优质材料才能打造出好文章。首先,要尽量选取熟悉的材料。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的成长历程,亲身经历的事情,实际去过的地方,往往与众不同,而且稍加回忆便能历历在目,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其次,要尽量选择新颖的材料。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和各种资料,发现生活中常人易于忽视的新鲜事物,挖掘旧资料中特有的某种含义,捕捉最新发生的新信息、新成果、新问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耳目一新。另外,选取角度小一点的材料更容易写出深度。小人物、小物件、小事情,“看似平常实奇崛”,反而更具有典型意义,更能发挥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佳作欣赏】 打开一扇窗 望着那女孩离去时活泼的倩影,我一时陷入沉思当中。那女孩教会我如何为心灵打开一扇窗。(开头扣题,设置悬念。) 夏天被一声声蝉鸣迎了过来(表达生动。),不过打心底我恨透了夏天,汗流浃背,炎热不给你一丝逃跑的机会。所以一到夏天我的心也跟着浮躁了起来。 一天,我从补习班出来,到了车站,太阳如一个油淋淋的鸡蛋黄淋了下来,天空似乎发出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车站牌似乎要被烤焦,我望着远远的赁笛湖水似乎也要沸腾起来。“什么鬼天气!”我嘟嚷着。(写天气的炎热及对它的“恨透”以至咒骂,为下文作铺垫。) 不过我的救星来了,一辆公车开了过来,我不顾一切跳了上去,找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下。不知何时旁边又坐了个比我小两三岁的女孩子,手中和我一样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天气太热了,我早早就将水一饮而尽。(“一样”,但其实又“不一样”。) “哥哥,你能帮我打开一下窗户吗?”一声甜如蜜糖的话(确实很“甜”。)从旁边传了过来,我侧过脸,只见那女孩扎着两条麻花辫,有瓷器般光洁白皙的皮肤,脸上浮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简洁的外貌描写,但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灵美。) “开什么窗,车里开着空调,一开窗岂不热煞我也?”我调侃道。 小女孩用手指指向窗外,示意向外看。映入眼中,像是一个巨大的麻袋,似乎装着不少塑料瓶,视线向下移,竟是一个矮小的老人,背弯得像个虾米,皮肤被烈日烤得焦黑,光着脚行走着,五官聚拢,表情痛苦,显然,他以捡破烂为生。 公车正遇到交通拥堵,老人越来越靠近,我转过脸,看见女孩那双清澈得如清泉的眼瞳,怔住了。 红灯转成绿灯,我好像被针刺了似的一个激灵,打开窗户,女孩将手中的瓶子递放在我手中,老人接住这两个瓶子,抬起头,给了我们一个和善的微笑。(写老人的表情由“痛苦”而“微笑”,其实是在间接地写“小女孩”。)汽车启动了,我看见老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似乎读懂了些什么。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窗轻轻推开,又将自己的帮助献给他人,他会收获得更多,因为此刻三月暖人的春晖也透过窗户,悄悄射进心房,让心灵不再阴霾。 (这就是“我”读懂的内容。此处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中心。) 【亮点扫描】 角度新颖,真实典型 打开一扇车窗,将空塑料瓶递给捡破烂的老人,其实同时也就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这种虚实结合的构思,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天热难耐——坐上空调车——接到开窗请求——不愿开窗——明白真相”,一波三折的叙述,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就题材的选择来看,打开车窗,递出一个空塑料瓶,这实在是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了,我们根本无需怀疑它的真实性。但作者正是透过这样的小事,捕捉了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新东西,领悟到了“推开自己的心窗,让暖人的春晖射进别人的心房,也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 ”这一精神,主题既明确集中,还颇有深度。 作者较深厚的写作功底,还使他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好的作文材料的效用。无论是对炎热天气的描写,还是对小女孩和老人言行举止的刻画,作者都能恰当展开,绘声绘色。个人内心的波动,虽用笔不多,也充实了内容,让人感同身受。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文章恐怕就要陷入“空洞”的泥潭之中了。 , 随堂演练) 一、辨析以下所给的材料,哪些符合题意?哪一个最典型? 题目:慈母心 题解: 人们常说,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唐朝诗人孟郊曾在《游子吟》中用“三春晖”来象征一个贫寒母亲对子女的关心。题目中的“慈母”,从狭义来看,是指和善的母亲;从广义来看,也可指像母亲那样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人。“慈母心”就是对下一代无限关怀的一颗拳拳之心,一腔挚爱之情。 文章可写一个中心事件,也可从不同侧面写几件小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本题可选用的材料很多,但“感情导于前,华章成于后”,各人应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最动情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文章才可能感动读者。 选材: (1)母亲自己省吃俭用,而让子女吃好穿好。 (2)母亲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养育子女,生活拮据。但孩子需购参考书籍,或添置文化用品,她从不说一个“不”字,她还省下自己添冬衣的钱,为孩子买了学外语用的袖珍录音机。 (3)孩子长大了,与母亲产生了“代沟”,觉得母亲的教诲、约束使自己不能自由,但终于有一天孩子发现母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强烈地感受到了“拳拳慈母心”。 (4)一趟趟的家庭访问,一次次的耐心教育,一课课的单独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像母亲,胜似母亲。 (5)母亲离孩子而去了,父亲承担起了当爸、当妈的两副担子。孩子生病,他彻夜不眠,细心照料;孩子要去春游,他不仅买来了面包、水果,还有小小的一包晕海宁;粗笨的手捏起了针线为孩子钉纽扣……谁说是严父,分明是慈母啊! (6)母亲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她十几年如一日,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满腔热忱,她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常常备课到深夜,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有时甚至还带病工作。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所教的班级,在全乡统考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母亲也连年被评为模范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选材要求,辨析选材之优劣。 题目:我的邻居 题解: (1)这个题目是有限制的。它要求记叙的对象只能是自己的邻居。 (2)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从一个或几个侧面写邻居的思想和性格,从而反映出文章的思想倾向和观点。 (3)就题目看,显然还要求写出邻居与作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选材: (1)我的邻居是位孤老太。她热心做好街道和邻里工作,10多年来,为街坊邻居排忧解难,大家都很尊重她,也很想帮她做些事,但总被她婉言谢绝;她临终时,还把几十年的积蓄30000元人民币全都捐赠给了托儿所。 (2)我邻居家的冬冬,是我的同班同学。他自小聪明好学,成绩在我班总是第一;他还乐于助人,经常帮我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可是,由于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最后又离了婚。冬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成绩日益下降,最终被迫辍学,回乡下奶奶家去了。 (3)我家与邻居杜伯伯家因占用公用楼梯放破烂而引起了争执,两家多年来互不理睬。这次老屋拆迁,我们都将迁入新居,在告别老屋的前夕,我父母经过思想斗争,终于带着我一起到杜伯伯家赔礼道歉。大人们两鬓都已挂上了银丝,小孩们也都已长大了;夜色浓,但格外温馨,两家人谈了很久很久。 (4)我的邻居小王是位个体户,开始,我家用老眼光看他,背后议论他是“死要钱”,称其为“孔方兄”。一次,爸爸出差了,妈妈在家里得了急性阑尾炎,我吓得直哭。小王知道后,立即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和我一起把妈妈抬下楼,并找车送到医院,又用他自己的钱替我们交了入院费,办理手续,跑前跑后,忙了半天,把自己的生意也耽搁了。从此,我们终于了解到他除了能勤劳致富外,还有一颗热爱生活、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5)邻居赵大婶是位下岗工人。下岗后,大婶在家里也闲不住,做饭、炒菜、洗衣,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干净,全家人生活很愉快。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二讲 结构——合理布局结构,让层次清晰 好的作文,不仅要在内容上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要在结构形式上做到“言之有序”。如果把文章主题比作人的“灵魂”,材料比作人的“血肉”,那么结构就像人的“骨骼”。骨架好,身材就好,心态也好;反之,肉体就会疼痛,心灵也备受折磨。所以,如何根据文章内容和体裁的需要,把要说的“话”自然、连贯、完整、巧妙、周密地表达出来,对写好一篇作文来说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各地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 , 技法荟萃) 特受青睐的作文结构 文章好的结构如模特身材,产生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的形体魅力,也容易在阅卷场上以熠熠光辉吸引评卷老师的双眸。 怎样的形式更容易具有形体魅力呢?从结构布局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画面组合 画面组合,也叫片段组合,或“蒙太奇”手法,就是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典型的生活片段、故事情节或景物描写等,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在中考作文中,有的同学利用这种手法,将那些时间或空间跨度大、线索纷繁的材料串联起来,灵活巧妙地诠释主题,体现了组材能力和写作的应变能力。 一般格式为: 【佳作欣赏】 面带微笑忆童年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现实中的梦,是梦里含泪的微笑。(题记挺有味道,也能点题。) ——题记 童年,有许许多多善良的人给予我微笑,让我欢欣,令我愉悦。这些纯真的微笑,让我的童年充满幸福。我愿将这些微笑一一翻阅,并附上我的微笑,永存它。 微笑·栀子花 “栀子花开,so white……”美丽的栀子花,如此之洁白, 引得我和外婆驻足观赏。年幼的我看到如此白皙的花儿,又看看自己黝黑的皮肤,不禁怯怯地问:“外婆,你觉得我能变得像栀子花那样纯白吗?”外婆安详地看着我,嘴角一翘,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并和蔼地对我说:“好孩子,不用担心,长大后就会变白!”(确实是童年的往事,但不是“长大后”的现实。笔触也很配合“童真”,纯真、简约如画。) 美丽的栀子花中,是外婆甜甜的微笑。在这甜甜的微笑中,我安然入梦!(扣住“微笑”意象,点本节题,也点主题,十分紧凑。) 微笑·杨柳树 杨柳,魁拔也。老家门前有一排高大的杨柳,那个高,真是高不可攀啊!可那时的我偏偏想爬上去一探究竟。于是,我问爷爷:“爷爷,你说这些杨柳高吗?” “嘿嘿,它们当然高了!”爷爷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我能不能爬上去呢?”我急切地追问。 看着好探究的我,爷爷不禁笑了起来,微微地笑。我从他的双眼看出了他心底的快乐。许久,爷爷才边抚摸我的头边说:“小子,要想上树还要多吃几年饭哪!哈哈!” 魁梧的杨柳哟,让我想起了爷爷的微笑,是那么快乐,那么自在。 微笑·树上蝉 一到夏天,聒噪的蝉声便阵阵传来。池塘边,大树上,到处有蝉的合唱歌声。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一棵树下,循着声音仔细寻找蝉。一个伙伴突然高叫,伸出手指:“看!有只蝉在这里!”我们沿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只鸣叫正酣的蝉。这时,小伙伴欢欣起舞,喃喃自语道:“还是我的眼睛最明亮,最明亮!那只蝉是我的!”我们一伙看到他如此沾沾自喜,都暗自窃笑。大家一齐对他微笑,只有我忍不住爆发出咯咯的笑声:“恭喜你呵!” 树上鸣叫的蝉啊,你唤醒了童年伙伴们的微笑,天真调皮的笑。对了,还有我那爽朗的笑!(选例变换角度,丰富了童年的内涵。) 童年中的历历往事,如风如梦。让微笑永远定格在纯真的童年里!想起那快乐的童年,我又忍不住微笑了。(再扣“微笑”,点题。首尾呼应,画卷合拢,成一个圆轴。) 【亮点扫描】 三个画面,选材很妙,落点很小;寥寥数语勾勒人物,生动真实,画面的意蕴却丰富,共同构成了清新、动人的画卷。面对这样的画卷,“长大后”,不梦忆也难。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童年,心能回到童年,笔下却不造作,语气始终是平静、自然的。这在写童年的文章里,是很难得的,也是比较少见的。 2.尺水兴波 短短篇幅,情节发展却能一波三折,这就是尺水兴波。其目的是吸引读者,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1)巧设悬念 设置悬念的关键在于“巧”,设置在适当之时、适当之处。悬念可设置一处,也可以设置多处,环环相扣,当读者的欲穷其源之心达到一定程度时,方抖开谜团,文章也同时戛然而止。这会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给人一种回味无穷之感。 (2)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欲抑先扬运用诀窍是:抬得高,跌得重;“抬”是手段,“跌”是目的。行文中,宜多在“抬”上下功夫、做文章,但实际力量全在“跌”上。“抬”是为了造成更大的陡势,更高的高度,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获得强烈的效果。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大力赞扬的对象,却先贬抑;等到时机成熟,再颂扬。即作者对写作对象先有某种负面看法,后来又在原来基础上否定了看法,得出一个新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是“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 (3)误会法 由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就是误会法。它求新、求意外,但又须真实得有道理。只有符合情理的人和事,才能波澜曲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佳作欣赏】 名 师 学校请了一位名师给我们班上一节课。第二天早上8点整,名师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三十来岁,人长得清清瘦瘦,个子也不高,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大英俊的形象。(一贬“外形”不英俊。) 开课后,名师先来了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等会儿,我讲课的时候,如果我讲得不对的地方,只管提,我这个人脸皮厚,大家不要担心我找不到地缝去钻。有什么问题想提问,可以随时举手,我的话也不是金口玉言,打断了也不用赔钱。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够好,可以看点儿闲书,也可以打瞌睡。不过我要提醒大家,尽量不要交头接耳,以免吵醒那些打瞌睡的同学。废话完了,言归正传……”(二贬“开场”不威严。) 我在心中给这位名师的亮相打起了分,但分数不高。老师在学生面前就该树立起师威,怎么能这样嘻嘻哈哈呢? 名师没有带教案,手里只捏着一支粉笔,却把课讲得言辞活泼,生动有趣,章法分明。讲课间隙,还不时地穿插些互动游戏,让我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始终没有出现看闲书和睡觉的现象。(初扬“讲课”生动有章法。) 临近下课的时候,名师又别出心裁点了几名学生,让他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被点的学生都很兴奋,先报自己的名字,再讲收获的一二三。点到王旃的时候,出了一点儿意外。王旃没有老老实实报自己的名字,而是兀自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王旃”两个字,然后一脸坏坏地笑望着名师,说:“老师,这就是我的名字。”王旃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也不知道他的爸爸从汉语大词典的哪个旮旯里翻出了这么一个字,有好几次王旃就是用这种办法,让不少初上讲台的老师下不了台。这道难题我们的班主任也碰过,不过他没让王旃得逞,因为这一损招,班主任让他在教室后面站了整整一堂课。现在轮到这位倒霉的名师了。(插叙一段,名师“倒霉”成必然。如何化解?开启下文。) 名师看看黑板上的字,又看看王旃,温和地说:“比脑筋急转弯还难呢。不过我也要行使一下我的权力,哪位同学愿意帮我念一下?”(三贬“问字”字不识。) 没有人搭腔,大家都屏息静气。(原来,初“扬”不是目的,只为引出此处尴尬。) “好……”名师转向王旃说,“这位同学,你的名字起得不错。不过老师很惭愧,这个字我也不认识,你能告诉我吗?”名师的回答让王旃一愣,也让班上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一愣。迟疑了一下,王旃回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红色的曲柄旗。”(二扬“诚意请教”读音。) “嘿,寓意不错。”名师伸出了拇指,“谢谢你今天教了我一个字,你便是我的一字之师了。”说完,名师低下头向王旃鞠了一躬。这大大出乎王旃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片刻的宁静之后,教室里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三扬“一字认师”出意料。高潮,也是结局。如潮掌声是最高的波澜。) 【亮点扫描】 本文波澜起伏,具体情节如下图: 本文先抑后扬,但却不是直抑直扬。名师第一印象很一般,可是讲课带来了情感提升, 这是第一次波澜起伏;王旃刁难一发,“讲课好”顿时化为乌有——原来“讲课好”只为引起刁难,这是第二次波澜起伏;名师的真诚和谦逊巧妙化解了这场危机,故事在掌声中收笔,这是第三次波澜起伏。三次起伏,人物形象也在这跌宕中鲜明动人起来。 3.一线贯穿 清代学者刘熙载讲,“唯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就记叙文而言,有一条乃至多条线索,可以把丰富而散乱的材料串联缝合,组合成浑然一体的艺术珍品。 打造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能让文章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不容易偏题跑题。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线索可以是实体的物,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在文章写作前打造一条线索,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 (1)特定“实物”一线串 以一个具体的实物来结构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巧妙地展开故事情节。如重庆一考生的中考作文“因为有了期盼”,以“风铃”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理解。 (2)特定“事件”一线串 记叙文以叙事为主,因此以事件为线索是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故事情节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事常有起因、经过、结果。所以,交代事件时,要依其过程清楚交代它的来龙去脉,以便给人完整的认识。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全文是紧紧围绕“爬悬崖”这一核心事件展开的,具体线索脉络为:“小伙伴提议爬悬崖——跟随伙伴爬悬崖——不幸被困于悬崖——父亲指导下悬崖——感悟爬悬崖”来构思全文,反映事件对“我”一生的重大意义。 作品构思别具匠心,富有艺术魅力,其中线索的安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特定“情感”一线串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行文达意,这对一些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的文章,尤其适用。如杨朔的《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结构: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灌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完整的结构。 , 随堂演练) 一、给下面的片段续写结尾并拟标题,尽量前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__________ 某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续写故事,运用悬念手法,尽量使故事有波澜。 材料:一个军人把鞋放到修鞋铺去修,却一直没有去取…… 以“鞋”为线索,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构思一篇小小的记叙文,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片段练习。 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写一段文字。(如:教科书、笔、树、花鸟鱼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三讲 语言——精心锤炼语言,让文采飞扬 在语言表达上,文从字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文采斐然、个性鲜明是我们的更高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一类作文的基础等级是“通顺、流畅、得体”,发展等级是“语言有文采”或“表达有特色”。“有文采”包括四个方面:用词丰富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意蕴。 , 技法荟萃) 一、锤炼语句,写出文采 话要一句一句地说,文章得一句一句地写。每个句子写好了,就为写好整篇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具体是一种美,运用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能不能写具体。 但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笼统的、表达平平的语言。比如写“静”,我们说“这里很静”,语言就是笼统的、抽象的。如改为“这里很静,只听见笔和纸摩擦的沙沙声”,这样写就具体些了。 具体到事物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是新鲜的闻、睹、摸、感,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2.化叙述为描写 在写作中将叙述转化为描写,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情感转化为物景,都能使语言更富文采。请看下面的叙述句: 我和好朋友吵架了,他不再理我,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为了尊严,我也忍着一直不去理他。 这种粗略概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怎么吵架?心里怎么难过?大家互不理睬的情形有多折磨人?光叙述,没有描写,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改为描写句: 我和好朋友吵开了,虽不是仇人,却怎么眼红了呢?是因为我们为了星期天干什么这点小事,一句句地你来我往,却每一句都准确地直戳入对方的心脏。吵完后我斜眼瞅着他,却只见他发了一会愣,然后抓起文具盒,猛地砸向地面——“啪”!吓得全班都静默了三分钟。此后,我们就成了陌路人。 可每一处的林林总总,都曾留下过深深的记忆啊,却要处处回避着;明明有些只有彼此才懂的“暗语”想要说出口,却要忍着像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默契……唉!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一万次地懊悔冲突爆发的那一刻自己怎么就没有再忍一忍呢?个性和友情相比,有这么重要吗?唉!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难过呢…… 改动后以心理描写为主,动作描写为辅,写出了好朋友吵架的情形,刻画入木三分。 3.把句子写深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把句子写得深刻,就得以语文修养和生活阅历作为基础。生活的积淀越厚实,鲜活的语言便容易喷发出深刻的思想和丰厚的意蕴。请看下面中考经典例子: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但是想起来我就充满感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宽容处事,人生就会更精彩! (满分作文《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小作者引用古文、成语,增强论据的厚度和论点的深度,将“宽容”之于人生的意义揭示得十分透彻,读罢全文,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巧用比喻,生动形象 比喻有助于说理和描写,精彩的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文章增色,令人过目难忘。 如:理想信念可以指引我们找到奋斗的方向,而太阳、启明星、指南针、灯塔等也是具有方向性的事物,所以,“都具有方向性”就是理想信念和太阳等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就有了这样的比喻: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它为我们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理想是人生的启明星,一直引导着我们向前去。 2.善用排比,强化气势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手法,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列起来。使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语言富有气势。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 如:爱心(本体)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喻体一),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喻体二),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喻体三),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以上三个喻体是并列关系) 三、引用名言,增添文采 古今作家都十分重视引用。有人总结引用的作用时,曾这样说:“可以用来写情,可以用来言志,可以充实内容,可以突出主题,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可以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从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闻,陶冶情趣。”一句话,可以起到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之妙用。 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为文章增添色彩,无疑能使得分的档次明显提高。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四、巧用幽默,风趣睿智 风趣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风趣幽默的语言代表着一种智慧。作文中适当地风趣幽默一下,“灵动”气韵的同时,还闪耀智慧,可说是非常难得的。这会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将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以及时空错位、移花接木等方式巧组妙合,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诙谐而不失庄重,搞笑而暗藏机智,能让人在轻松愉快中受感染,在潜移默化时生共鸣。只要场合适当,不失时机地幽上一默,必然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如: 原文:一早起床,我到处找袜子,结果发现在鞋子里面。 改文:一早起床,我到处找袜子,结果发现鞋子私藏了袜子。(运用拟人,将找不到袜子的责任推给鞋子,含有点责怪自己粗心的自嘲味道。) 【佳作欣赏】 阅读,曾让我感动 独倚轩窗,窗外细雨纷纷,品一杯香茗,亮一盏小灯,拥一本好书,任泪水涌出了眼眶。 无云时借两缕阳光暖暖身子,有雨时对着雨儿倾诉心肠。闲暇时静坐读书,在书中感悟古今中外的悲喜人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跌宕起伏的情感漩涡,一次又一次地被阅读感动。 我曾被唐诗宋词中文人的大情怀所感动过。我仿佛看到范希文在岳阳楼上悲壮地呼喊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聆听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赤诚吟哦。是啊,帝王昏庸,官场黑暗,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多少有志之士沉迷在温柔乡忘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雄心壮志一点一点被西湖歌舞销蚀,追名逐利最终害了自己苦了百姓。红尘世俗莫不如此,就连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慨叹“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连在朝堂之上让贵妃磨砚,力士脱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也游山玩水去也。满身正气怎能在官场上污了自己?盛唐也罢大宋也好,是杜拾遗、范文正公们,酿一坛烈酒,留后人畅饮;播一份正义,嘱咐岁月收藏。 我也曾被元曲杂剧中的男女痴情所感动。她是大府千金小姐,他是十年寒窗穷书生,她女扮男装入学府对他倾心,无奈他太过愚钝不知她是女郎,两人的情愫,感天动地,她是祝英台,他是梁山伯,他许她一个承诺,生生世世,他还她个化蝶,缠缠绵绵,比翼双飞。这样的爱情,被珍藏在书中,吟诵其中的一字一句,像一杯清茶,时久弥香,永世不忘。 又何人让我潸然泪下?《史记》中的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汉家天子早已换人,可你依旧拿着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眺望远方,痴痴地等,痴痴地盼,守候一份忠义气节,你足以让我感动! 我细细地咀嚼文字,细数阅读带给我的感动。嗅着袅袅不绝的书香,让感动流过每一条血脉,打开心扉,让感动静静地在心中荡漾,把泛起点点的涟漪,永久珍藏。 日记里留下如下诗句:昨夜寒窗月下,浅斟慢吟品茶,一帘清雨悬挂,书香漫卷泪花。 【亮点扫描】 考生文学素材积累丰富,诗词名句,历史故事,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渗透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考生在阅读中诉说着自己的感动。 开篇颇具画面感的语言引起下文,结尾诗句深化了自己的感动,升华了文章主题。 , 随堂演练) 一、语言润色练习 对下列语段引用诗文进行润色: 1.原文: 感谢小草教给我坚强,感谢落花教给我奉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王勃、范仲淹、鲁迅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巧用幽默”对下面一段话进行改写: 1.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不算漂亮,还有一脸的青春痘。她总爱对着镜子边发牢骚边使劲地挤啊挤的。有时走在大街上,生怕别人看见她长了痘痘,总是躲躲闪闪的。一次,卖小菜的大叔凑过来对她说:“大姐,买菜吗?”把姐姐气得要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