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在分封制下,诸侯的“国”与卿大夫的“家”“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能效忠其中一个“国”或“家”。这实际上揭示了分封制包含了国家分裂的因素。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BD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 啬夫由中央任命 ‎【答案】C ‎【解析】‎ 秦时就已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故A项错误。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包括在新收复的边远地区设置郡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述,郡县制度下的亭乡制度中的长官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并且百姓相当重视,以致“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这是中央集中管辖的郡县下的地方自治特点,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亭乡则是郡县之下小的民间自治机构,长官不由中央任命,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考查古代地方基层的管理制度,解题关键是根据信息“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进行判断,也可用排除法判断。‎ ‎3.《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 夷夏大防的观念 B. 因俗而治的政策 C. 天朝上国的心态 D. 维护国家的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唐朝,外国人犯罪,依照外国的法律处理,唐人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之间的犯罪,依照唐的法律处理,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因俗而治的政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夷夏之防”即夷夏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以防止以夷“乱华”和夏“变于夷”,与材料不符;C选项错误,天朝上国体现的是以中国为中心,与材料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维护国家主权的相关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实质上反映了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权力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中央政府对此有警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中央利用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反映出中央权威的削弱,地方权力的上升。‎ ‎5.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A. 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 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 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可知,宋朝并没有体现为分权制衡原则,排除A;但由此可知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所以答案选C;由材料“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B说法有误,排除;从材料不能得出政事堂的设置成为是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所以排除D。‎ ‎6.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宣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 A. 木兰秋狝是清朝一直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 B. 木兰秋狝主要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 C. 木兰秋狝的举行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 D. 木兰秋狝的制度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中可以看出清朝木兰秋狝有特殊的政治军事目的,故C项正确;该做法是乾隆之后逐渐废止,故A错误;B、D项与实际不符。‎ 点睛:材料“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7.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 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的“委身皇权”这个字眼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皇权强化即专制制度的强化而造成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变化和小农经济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法纲常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委身皇权”和科举制度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8.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建立了官僚政治 B. 打击了贵族政治 C. 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B ‎【解析】‎ 克利斯提尼改革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了 4 个血缘部落,这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利益;嬴政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两者的共同点是打击了贵族政治,故B正确;“建立了官僚政治”只符合秦朝,故A错误;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并未改变雅典的社会性质,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二者的共同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克利斯提尼改革和秦朝郡县制的史实出发,找出“打击贵族政治”的相同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9.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 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认为公民大会做出的决定是荒谬的,直接民主弊端暴露无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的是直接民主,而不是民主政治;C选项错误,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思;D选项错误,没有挖掘出话语的本质内涵。‎ ‎10.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这一变化 A.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 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 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 D. 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 ‎【答案】A ‎【解析】‎ 材料“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反映出妇女地位的提高,这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万民法,故C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分庭抗礼”。‎ 点睛:材料“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是解题的关键。‎ ‎11.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概况,旨在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属于对题干信息“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的错误解读,排除;内阁是英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因此又可以控制立法权,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C项“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的说法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排除;D项“混乱不清”的说法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史实,排除。故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概况 ‎12.一位代表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的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 A. 保守派认为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会威胁社会稳定 B. 大小州之间关于如何分配权力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C. 美国独立初期的邦联体制不利于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化 D. 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了美国建国初期资产阶级领导人对松散的邦联体制下各州民主力量强大的担忧,主张通过联邦宪法来强化中央权力以抵消各州的民主力量,故选C项。材料所反映的时间是在制宪会议上说明1787年宪法还未出台,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大小州之间和中央政府内部权力分配的问题,故B、D两项错误。‎ ‎13.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 A. 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 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 C. 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 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封建贵族占据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德国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故B项正确;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故D项错误。故选B。‎ ‎14.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 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 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 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抗英斗争中爱国乡绅的进步思想。材料“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反映了保家卫国的爱国思想,体现了初步的民族主义观念,故选A。B、C所述均不符合史实及材料信息,故排除;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尚未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 ‎15.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提及了移民政策的逐步调整,但无法得出其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排除;“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由“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可得出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到了外来侵略的影响,故C项正确;由清朝政府“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可得出政府是放松了对于东北地区的管辖,故D项排除。‎ ‎16.“官有三畏:畏洋人、畏革命党、畏姨太太;民有三畏:畏民贼、畏蠹国虫、畏卖国奴;顽固党有三畏:畏拆城、畏剪发、畏易服;学生有三畏:畏作文、畏考试、畏读国文。”——1911年宁调元作。这段材料说明 A. 中国进行政治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必要 B. 北洋政府官员统治腐败,教育落后 C. 民国剪辫易服法令遭到顽固派的抵制 D. 清朝政府统治腐败,科举考试扼杀人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官、民、顽固派的三畏说明政治革命的必要,学生的三畏说明文学革命的必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尚未建立,北洋政府更未出现;C选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科举考试在1905年已经被废除。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强烈的排满色彩 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 明显的限袁倾向 D. 最终成一纸空文 ‎【答案】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帝已经退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反帝评价,故B项错误;从材料“‘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故C项正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果,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因人设法”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结合《临时约法》设立的直接目的选择即可。‎ ‎18.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 A. 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 B. 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 D. 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应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相联系,广泛传播世界民主革命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消息,故体现了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而是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排除A。材料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而是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排除D。‎ ‎19.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孙中山闻讯后致悼词:“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孙中山评价的依据是 A.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新型人民政权 B. 列宁把苏联建成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列宁推动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 列宁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建此新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称赞列宁建立新国家的功绩,即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把苏联建成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的是斯大林,不是列宁;C选项错误,孙中山称赞的是列宁建立新国家的功绩,不是推动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该表述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领导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是斯大林,不是列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1930年,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B. 提倡恢复儒学传统教育 C. 推广白话文运动成就斐然 D.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文中教材《三字经》内容可知其宣传工农联盟、男女平等和社会不公平引发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题文中《三字经》宣传的是近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不是传统教育思想;C、D两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 ‎21.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B. 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入侵积极准备 C. 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广泛支持 D. 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都是从生活习惯和文明举止等角度对国民的规定,显然有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故D项正确;新生活运动属于民众素质的培养,不能说明国民政府意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故A项错误;此项措施与应对日本侵华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的信息,故C项错误。‎ ‎22.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 “十四年抗战”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多年的研究成果”可知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有了定论,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C项说法本身有误,应排除;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十四年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多年的研究成果”、“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分析理解即可 ‎23. 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 中共表明抗日形式和立场 C. 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 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全民族抗战是在国共两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A项不正确。中共通电,表明自己的抗战形式是追随国军抗战,立场是抗战到底,“决一死战”,B项是正确的。从材料看,抗日救亡运动还局限于党派和军队,“民间”的表述不符合事实,C项是错误的。当时,国共两党还没有达成共同抗战的一致意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故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从日本角度分析: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从中国角度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人民的支持等)‎ ‎(3)从国际角度分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24.马克思:“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完全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B. 国家政权性质具有不明确性 C. 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政权 D. 政治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不仅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包括其它城市平民,故A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故B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且没有联系和发动农民阶级,故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在政治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D选项正确。‎ 第II卷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武宗死后,他既无子嗣,也无亲兄弟,由大学士杨廷和主持,得到孝宗皇后(武宗之母)张太后支持,决定立宪宗(武宗的爷爷)已故的第四子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继位。1521年朱厚熜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这就是在位长达45年的明世宗。朱厚熜即位第五天,便下令礼官集议生父兴献王的祀典和尊称。杨廷和等廷臣主张尊孝宗为皇考,称武宗为皇兄,尊生父兴献王为皇叔。因为他们维护孝宗、武宗一系,史称“护礼派”。新进进士张璁等“议礼派”则主张以孝宗为皇伯考,以兴献王为皇考,以武宗为皇兄的主张。张廷和等拒绝受命,并使张璁去南京主事刑部,远离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仪之争再起,世宗诏张璁入京,形成一个反对杨廷和等执政派官僚的政治集团,并听由杨廷和辞职。杨廷和之子杨慎聚集朝臣200多人扶阙哭争,世宗下令逮捕193人下狱,其中17人被杖死,护礼派受到沉重打击。……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奉皇考献皇帝为睿宗,供奉于太庙。至此,大礼仪之争以明世宗意愿实现而告结束。‎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等 材料二 1696年,玛丽女王病故,威廉三世获嗣无望。王位继承问题很快提上日程。部分托利党人提议将王冠传给詹姆士的儿子弗朗西斯·爱德华,引起辉格党人和其余托利党人的强烈反对。多数议员主张,王位应由玛丽女王之妹安妮继承。1700年7月,安妮11岁的儿子夭亡,王位继承问题重新引起极大关注。经过反复讨论,议会于1701年1月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而应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王室的索菲亚及其后裔继承。‎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英两国在王位继承上体现了哪些势力斗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解决王位继承问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案】(1)明世宗议礼:皇帝与旧阁权集团、旧阁权集团与新进士大夫、儒家礼教内部。英国王位继承: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议会与王权、新教与天主教。‎ ‎(2)明世宗议礼评价:加强了君主专制;打击了内阁等旧官僚;新进士大夫崛起;冲击传统礼法;为嘉靖改革提供条件。英国王位继承问题评价:议会主权地位巩固;辉格党和托利党关系得到协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巩固;社会长治久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杨廷和等廷臣主张尊孝宗为皇考……因为他们维护孝宗、武宗一系,史称“护礼派””“ 新进进士张璁等“议礼派”则主张以孝宗为皇伯考”,可以看出明朝在王位继续上主要是皇帝与旧臣之间的争斗,同时结合儒家思想的观念可得出是儒家礼教内部的争斗,同时杨廷和等廷臣代表的是旧阁臣,而张璁代表的是新进进士,这两者之间也有争斗。英国:根据“部分托利党人提议……引起辉格党人和其余托利党人的强烈反对”得出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根据材料“议会于1701年1月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而应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王室的索菲亚及其后裔继承。”,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及特点可知还有议会与王权的争斗,同时还涉及到教会之间的争斗。‎ ‎(2)中国:根据“大礼仪之争以明世宗意愿实现而告结束。”,并结合明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可从皇权的加强、对旧势力的打击、对礼法的冲击、对改革的促进等方面概括。英国: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的影响,从两党矛盾的协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英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角度概括。‎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杜会的进步。‎ ‎【解析】‎ 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合理、明确,必须源于材料;(3分)‎ 史实引用合理、准确;阐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 唐代是御史监察制度比较发达和完备的时代。设置目的在于监察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言行职事是否合乎法律规范。所谓“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初始)“御史台……有弹邪佞之文,无受词讼之例”。开元十四年始规定受事御史之制,弹奏前往往是“推覆理尽,然后弹之”。御史台推鞠狱公(包括举弹前的推覆)和受命推按,往往不是一日而毕的事,这就需要“留问”——暂时拘捕,于是设置监狱,称为“台狱”。御史台初期只审判皇帝交办的案子,即所谓“制狱”。它与刑部、大理寺联合组成“三司”,具有联席会审的性质。一般说来,几经御史台推鞠落实后的案子,还得移交大理寺法官详刑定谳,量罪判处。终唐之世,御史台并没有发展成为纯粹的司法机关。唐后期,御史台的职权渐被侵削。在地方上,御史台对割据和跋扈藩镇是难以行纠举之职的。在中央,宦官势力是御史台不得侵犯的禁区。‎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官制》‎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御史台的职权范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御史台作用。‎ ‎【答案】(1)范围:监察百官;起诉和审判案件;拘捕官员;弹劾官员.‎ ‎(2)作用:对官员的监督,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初期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有效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司法机关,职权容易被牵制削弱;后期由于专制主义集权的削弱,其监察作用受到抑制.‎ ‎【解析】‎ ‎(1)依据材料“唐代……设置目的在于监察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言行职事是否合乎法律规范”“ (初始)‘御史台……有弹邪佞之文,无受词讼之例’。开元十四年始规定受事御史之制,弹奏前往往是‘推覆理尽,然后弹之’。御史台推鞠狱公(包括举弹前的推覆)和受命推按,往往不是一日而毕的事,这就需要‘留问’——暂时拘捕”,概括得出唐朝御史台的职权范围,即监察百官,起诉和审判案件,拘捕官员,弹劾官员等。‎ ‎(2)依据材料“终唐之世,御史台并没有发展成为纯粹的司法机关。唐后期,御史台的职权渐被侵削。在地方上,御史台对割据和跋扈藩镇是难以行纠举之职的。在中央,宦官势力是御史台不得侵犯的禁区”,结合材料中御史台对官员监察信息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唐代御史台的作用。‎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 从1944年6月6日至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进行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做出了错误判断。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还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盟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诺曼底登陆对二战形势的影响。‎ ‎【答案】(1)成功在战术上欺骗德军;投入大量的兵力并取得战场主动权;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警惕;战前准备充分。‎ ‎(2)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联在东线的压力;迫使德军迅速投降;使美军得以集中主力对抗日军;加快了二战胜利的进程。‎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可见成功在战术上欺骗德军;由材料“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可见投入大量的兵力并取得战场主动权;由材料“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可见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警惕;由材料“长达近一年的准备,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还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可见战前准备充分。‎ ‎(2)由材料“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可见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由材料“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可见减轻了苏联在东线的压力;由材料“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可见迫使德军迅速投降;由材料“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可见使美军得以集中主力对抗日军;由材料“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可见加快了二战胜利的进程。‎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 ‎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建国号梁,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优容士族的政策。他修订士族谱牒,设州望、郡宗、乡豪,专掌举荐旧族子弟;多立州郡增加官职,以保障士族的特权。但是,门阀士族中的人才已经满足不了统治的需要,所以,梁武帝也比较重视拔擢寒门中的俊才。他认为“设官分职,唯才是务”,规定“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例,勿有遗隔”。这是以通经作为选才考试内容的开始,已经可见科举制的影子了。‎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1)根据材料,指出梁武帝对待士族与寒门的不同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武帝的用人政策。‎ ‎【答案】(1)对士族:修订士族族谱;增设官职。对寒门: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2)提高士族政治地位,保障士族特权;考试选官,提拔寒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吏素质;缓和社会矛盾;对科举制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实行优容士族的政策。他修订士族谱牒,设州望、郡宗、乡豪,专掌举荐旧族子弟;多立州郡增加官职,以保障士族的特权。”得出对士族:修订士族族谱;增设官职。根据材料“也比较重视拔擢寒门中的俊才”得出对寒门: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对士族地位及特权的提高与保障、对统治基础的扩大、对后世选官制度的选拔、对官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概括。‎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