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 (一)教材第61页思考 ‎1.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结合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二者。‎ ‎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可以在学习本课之前和学习本课之后,说出对湿地生态意义的不同认识。‎ ‎3.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变成商品粮食基地,虽然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使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作为湿地的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及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作用降低。‎ ‎(二)教材第63页思考 ‎1.湖泊干涸、消失,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胜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 ‎2.对“围湖造田”问题的认识分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大多情况是因为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恶性循环;二是如何解决,简单地讲是“开源节流”,开源指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生存问题,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节流指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三)教材第64页思考 思考提示:从佛罗里达南部大沼泽疏干的教训中,可以看出湿地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不合理地利用湿地(如疏干沼泽),就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保护它。同时,人类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提高,即从现状维持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湿地。‎ 7‎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独具特色,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分布来看,湿地大多分布于(  )‎ A.内陆地区 B.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 C.沙漠边缘 D.高纬度地区 ‎2.广东省是我国湿地大省,其重点保护的湿地类型是(  )‎ A.淡水湖     B.红树林海滩 C.水稻田 D.鱼塘 解析:第1题,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通常有各种类型的湿地发育。第2题,红树林海滩是广东重要的湿地资源,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 答案:1.B 2.B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完成3~5题。‎ ‎3.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 7‎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由于本区地质形成较晚,煤和石油较少。‎ 答案:D ‎4.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提高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北部地区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湿地具有多种环境功能,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并不是提高气温,②说法错误。‎ 答案:C ‎5.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解析: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必然要排干湿地,不利于湿地的保护。‎ 答案:D 下图所示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湿地沼泽,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完成6~7题。‎ ‎6.甲区域湿地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气候湿热,降水丰富 C.冻土广布,利于下渗 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7.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C.市场需求 D.国内电商发展快速 7‎ 解析:第6题,甲区域位于东北地区,东北湿地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地平,多洼地,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下渗。故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湿热错误;冻土广布不利于下渗;东北平原不临海,因此洋流影响弱。故B、C、D错误。第7题,市场需求量和市场需求类型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的类型,因此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C正确。‎ 答案:6.A 7.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 材料二 三江源地区图。‎ 材料三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75亿元,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小康生活。‎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3)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减少的原因及湿地保护的措施。第(1)题,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从图中的位置来看,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源头金沙江,④是黄河。从而得知答案为D。第(2)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作用,此处湖泊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河流的发源地,‎ 7‎ 最主要的作用是生态作用,为三大河流的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世界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第(3)题,目前湿地减少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加剧了湿地退化过程。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使得蒸发量加大,地温升高,冰川、冻土层得不到水分回补,使得冰川回退。人为原因:主要是水源地周围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源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 答案:(1)D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自然原因:“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地温上升。人为原因:草场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行为使植被遭到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回答9~11题。‎ ‎9.下列有关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1.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解析:第9题,本区纬度高,气温低,燕发弱;气候寒冷,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位于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该地区多湿地。第10题,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鸟和水禽的栖息地,对其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第11题,‎ 7‎ 湿地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城市降水量最大的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6月至9月降水量最大、径流量最大。‎ 答案:9.A 10.D 11.C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 12.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13.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2题,宁夏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我国重要的农耕区。20世纪80年代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过度围垦湖泊。结合材料中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可说明湖泊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选C项。第13题,湖泊湿地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和降低气温的年较差;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的作用。故选B项。‎ 答案:12.C 13.B ‎14.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年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 7‎ 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