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冲刺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冲刺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 第十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 ‎24.下表是学者对先秦和两汉时期溢号的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两汉时期 时代 获得谥号的君主(位)‎ 获得恶溢的君主(位)‎ 获得谥号的臣子(位)‎ 获得恶谥的臣子(位)‎ 先秦 ‎234‎ ‎30‎ 缺少资料 缺少资料 两汉 ‎23‎ ‎1‎ ‎582‎ A.官员品质操守下降 B.君主权威得到加强 C.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D.地方基层治理恶化 ‎25.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A. 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 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 C. 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26.朱熹同吕祖谦及湖湘学派的张栻及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別是淳煕二年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辩论。这些活动 A. 促成理学的统治地位的确立 B. 沉重打击了心学思想的发展 C.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D. 促进了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 ‎27.明清时期土地交易更为频繁,表1是有关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买卖类型的材料。由此可知,当时 类型 具体作法 活卖 卖方在契约上写明“卖活契",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 找贴 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经济补偿,反复几次后,原主人才会完全丧失土地。‎ 绝卖 卖方一开始就通过立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允许赎回、找价。‎ 表1‎ A.租佃关系与契约关系盛行 B.土地高度集中现象严重 C.土地所有权变更灵活多样 D.土地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28.史学家雷颐认为:改革愈迟,所付出的“利息”也将愈大。然而清廷对此毫无认识,他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原本是上一个阶段应做的事情,而且拒不“付息”。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从根本上导致了 A. 清政府对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力 B. 清政府对改革思想认识不到位 C. 清政府直接被革命的洪流推翻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9.(2020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8.)20世纪初,对欧美社会认真作过考察的孙中山认识到只有国家繁荣富强这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他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 A. 走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B. 工农劳苦大众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 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 D. 西方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30.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下图为共和国的国徽与国旗,据此可知 A. 中国革命道路未突破俄国模式 B. 当时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C. 中共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D. 政权建设具有明显中国特色 ‎31.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 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 5‰,私营商业放款 为月息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这一政策 A. 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 B. 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 C.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D. 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2.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来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 A. 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B. 成年男性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C. 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 D. 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33.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上述主张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 ‎34.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这些言论旨在 A. 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 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 D. 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35.1947年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破迫改名,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必须陈述其对马克思的看法。 美国的做法 A. 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态势 B. 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C. 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 D. 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威斯特伐利亚公会(1643-1648年)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确立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标志近代国际法产生,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法发展有重大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民族自决、不干涉内政、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接受,成为国际法的原则。 一一摘自顾肖荣《国际法的理念和运作》 从路劳秀斯开始,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与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适用国际法来调整。列强之间的霸权政治和侵略战争使国际法规范的遵守大打折扣。马克思(1818-1883年)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粗暴践踏国际法行径的同时,提出和平原则、道德与正义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一系列国际法原则。 ‎ ‎ 一一摘自蔺运珍《马克思恩格所对近代国际法的丰富和发展》 材料二:传统国际法认为,承认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针对某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新中国认为,承认不仅是法律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行为,承认应该是相互承认,不仅仅是单方承认。在承认问题上,新中国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图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以此作为承认和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新中国关于承认的理论和实践,完善了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 一一摘自王军敏《新中国外交对国际法的积极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国际法原则提出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明新中国对近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法的基本态度。综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提出的国际法承认的理论及实践有何意义。(12分) ‎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唐王朝,开拓西域、稳定西域、治理西域被置于国家大战略的首要目标。在唐初,面对多个敌对势力,唐代制定了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先退后进、先北后西、重点向西的策略,成功应对了各种安全挑战,化解了各种安全威胁。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武力打击那些执意与唐朝为敌的强悍势力,一经达成军事目的,迅即施行和亲羁縻之策。唐代在西域地区推行两套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套是与内地相同的直属州县制,一套是保留游牧部落旧制的羁縻体制。同时,唐政府确定了与当地“地方精英”共同治理西州的基本原则。唐代还依托西北军镇、精兵布控、屯田和戍边相结合。在边疆防守兵力的征调与召募上,唐代从各个民族征募兵员,以蕃兵为主。唐代对西域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摘编自周德钧《略论唐代治理西域的大战略》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治理西域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代治理西域的意义。(7分)‎ ‎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统计图:纳粹德国“文化清洗运动”的规模 仅就是1933年这场知识难民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7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8名即将要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德国1933年以前的获奖者在世的只剩下7个人了,由于有以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这批欧洲新生科学家的加盟,美国远远地超过了德国,达到了25人。成为了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当中还不包括以1945年以后在美国获奖的欧洲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当年随着父母来到美国,完成学业,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所以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到来,才为美国带来了德国科学体系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最严谨的学风。所以,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已经超过了200人。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术竞争氛围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 ‎——据李工真《文化的流亡》整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进行“文化清洗运动”的原因,及对德国造成的影响。(9分)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欧洲的知识难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分) ‎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医学家,后人称其为“药王”。他出身贫寒,幼年即可“日诵千言”,14岁能对诸子百家学说领会贯通,还通佛教经籍,知识渊博,被誉为“圣童”。隋开皇十二年,长安一带瘟疫流行,因目睹惨状,立志习医救人。当时政府设立了太医署、尚药局等,进行教学和管理医药。当时的名医有许智藏、许澄等,名著有《诸病源候论》,更有医方256部,4510卷。到唐代时,孙思邈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他指出:“故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栽!”“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又告诚医者,“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 ‎——摘编自王宪章《孙思邈》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思邈选择从医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言行体现出的医德内涵。(6分)‎ 十三模历史解析 ‎24.【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获得恶溢的君主比例较高,而两汉时期获得恶溢的君主比例大幅下降,这反映出两汉时期君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官员获得恶道并不一定是官员品质操守下降,更多是君臣的政治矛盾,材料中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排除A项;道号的评定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判断地方治理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 ‎2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项正确;免役法有利于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并非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越加松驰是免役钱征收的客观作用,排除D项。故选A。‎ ‎2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朱熹与不同的学者进行辩论,进一步丰富了理学体系,促进了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故D项正确;这些活动只会影响到理学自身的发展,与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这些活动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学的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矛盾无关,捧C项。‎ ‎27. D ‎28.【答案】D【解析】清政府不愿改革,顽固坚持封建专制制度,导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故答案为D项;AB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均排除;C项中的“直接”说法错误,清政府是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的方式结束统治,排除。‎ ‎29.【答案】C【解析】孙中山认识到革命不仅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还要解决民生问题,由此提出了“社会革命”。这表明孙中山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要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才能避免欧美的弊端,故C正确;孙中山并不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问题,故B错误;孙中山未批判西方民主共和政体,故D错误。‎ ‎30.【答案】C【解析】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徽与国旗中的镰刀、锤子标志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政权,故C正确;此时中国已经探索了与俄国革命不同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A错误;俄国革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故B错误;苏维埃共和国体现了俄国特色,故D错误。‎ ‎31.【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的放款月息相对私营企业和私营商业相对较低,说明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采取的是扶植发展的态度。结合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国家在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正确;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排除;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排除;践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排除。故选A。‎ ‎3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材料“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反映了以竞技比赛为核心的公共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城邦的力量,故D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重大公共活动的作用,而不是主要突出人文主义精神,故A排除;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成年男性是城邦政治的核心,故B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凝聚城邦的力量,而不是英雄人物的塑造,故C排除。‎ ‎3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荷兰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荷兰殖民扩张的内容特征和,近代早期列强殖民扩张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具备对外殖民扩张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所以,他们会提倡海上自由,主要是为自己在海上进行殖民扩张和贸易运输服务,这就为荷兰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正确答案为A。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应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B错误。使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直接因素,是荷兰海上商业贸易发达,不符合题意,C错误。17世纪初当时的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海上的殖民霸权,D错误。‎ ‎34.【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了英国议会下院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上院是贵族院,而下院由民选产生,是国家权利中心,题干中强调下院可以扭转上院做出的决定,即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A正确;1839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完成,垄断资产阶级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题干主旨是下院对上院的制衡,这种制衡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内阁集体负责主要指的是内阁阁员和首相之间的关系,与议会上下院无关,排除D。‎ ‎35.【答案】C ‎【解析】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进行“忠诚调查”,学校教学、体育、娱乐活动等受到影响和波及,反映出美国固守冷战思维,C项正确;1947年美苏争霸态势尚未形成,A项错误;美国国内多个行业受到冷战政策的冲击,不能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动,B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的“主要手段”,D项错误。‎ ‎41.‎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以及马克思对国际法原则提出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新中国对近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法的基本态度以及新中国提出的国际法承认的理论及实践的意义。需要掌握近代西方国际法和新中国国际法承认的理论相关知识。 (1)特征: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观念的体现;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背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文国家主导制定的国家法本身的局限;列强之间的霸权政治和侵略战争使国际法规范的遵守大打折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发展。 (2)态度:基本承认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强调遵守各主权国家间建立在平等和独立基础上的各项原则和规则;并在对外关系中积极使用这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推动本国外交发展;拒绝、排斥与否定传统国际法中维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利益的原则和规则。 意义:新中国对国际法承认的理论,完善了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士完整;避免新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42.【答案】‎ 示例一:‎ 观点:梁启超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 解释:梁在一战刚刚结束这一特殊历史时刻游历欧洲,他看到了科学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肯定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看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弊端,如因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而认识到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不是万能的。梁结合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有人认为民主和科学能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激进的说法,让国人反思新文化运动中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即全盘西化的不合理性。‎ 总之,对待科学需要理性的态度,合理运用。‎ 示例二:‎ 观点:倭仁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独立依靠传统的儒家思想 解释:晚清社会的中国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在华夷观念支配下天朝上国的观念影响深远。面对外国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传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程朱理学,不思进取,空谈义理,反对社会变革,排斥西方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经历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近千年前的程朱理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总的来说,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选择其它任意材料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选择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人物观点。可以根据“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拟定梁启超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观点,也可以根据“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拟定倭仁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独立依靠传统儒家思想的观点,结合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5.【答案】(1)特点:重视对西北地区的治理,推行正确的地缘战略;实行刚柔相济,文武兼施的策略;行政建制方面,采取因地制宜,一区两制的双轨并行制;军事上,屯戍结合,实行汉族和少数民族--体的军事动员体制。‎ ‎(2)意义:保障了西北边疆的安全利益;推动了西北边疆的开发;促成了唐王朝盛世局面的形成;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 ‎46.(1)原因:希特勒提倡“民族优越论”,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恶劣的民族,为了争取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驱逐消灭犹太等劣等民族;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大肆驱赶、屠杀犹太人。‎ 影响:导致德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孤立;会导致德国科学文化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德国最终的战败;会导致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转移。 (2)贡献:是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 ‎47.(15分)‎ ‎【答案】(1)原因:亲历瘟疫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受儒释道思想影响,重视生命,怀仁济世;政府对医学的重视;良好中医环境的熏陶。(任答4点,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内涵:崇尚医德,言行一致;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热爱医学,不慕权富;博采众长,精研医学;平等施救,仁爱待人。‎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中“隋开皇十二年,长安一带瘟疫流行,因目睹惨状,立志习医救人”可知,亲历瘟疫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使孙思邈立志从医;由“对诸子百家学说领会贯通,还通佛教经籍,知识渊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受到儒、释、道的思想影响,重视生命,怀仁济世;根据“政府设立了太医署、尚药局等,进行教学和管理医药”可知,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促使孙思邈选择从医;“当时的名医有许智藏、许澄等,名著有《诸病源候论》,更有医方256部,4510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良好中医环境的熏陶也是孙思邈选择从医的原因。‎ ‎(2)内涵:根据材料中“立志习医救人”,“孙思邈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等可知 孙思邈言行体现出的医德内涵有崇尚医德,言行一致;根据“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知其尊重生命,救死扶伤;根据材料中“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栽”等可知,其博采众长,精研医学;根据“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 等,可知孙思邈注重平等施救,仁爱待人,并且热爱医学,不慕权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