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甘肃省会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会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 一、选择题 1.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A. 4个精细胞 B. 2个精细胞 C. 1个精细胞 D. 3个精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分析图解可知: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会产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最终变形形成4个精子,A正确。B、C、D错误。 2. 右图是某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精细胞、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 2n、2n和2n B. 2n、2n和n C. n、n和2n D. n、n和n 【答案】C 【解析】 【详解】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它们所含染色体数目均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即n;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其所含染色体数目为n+n=2n。综上所述,C正确。 故选C。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 ) A.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 DNA是遗传物质 C. 糖类是遗传物质 D. 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故选B。 4.假如某一DNA双链分子中的胞嘧啶(C)的含量是20%,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G)的含量是(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B 【解析】 【详解】DNA双链分子中,C与G碱基互补配对,C=G=20%,B正确。 故选B。 5. 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 ) A.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 C. DNA片段 D. 氨基酸片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氨基酸片段,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氨基酸片段,D错误。 故选A。 6. DNA复制,不需要( ) A. ATP B. DNA模板 C. 4种核糖核苷酸 D.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DNA复制需要ATP供能,A正确; DNA复制需要以DNA为模板,B正确; 需要的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正确。 故选C。 7.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A. 自交实验 B. 测交实验 C. 正交实验 D. 反交实验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示可知,是杂合子与隐性个体交配,属于测交。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人类遗传病有多种诊断方法,通过患者对颜色的判断来进行诊断的遗传病是 A. 21三体综合症 B. 抗维生素D佝偻病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人类红绿色盲症 【答案】D 【解析】 【详解】A、21三体综合症通过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进行判断,A错误; B、抗维生素D血佝偻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诊断,B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症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诊断,C错误; D、人类的红绿色盲可以通过患者对颜色的判断来进行诊断,D正确。 故选D。 9.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诱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病毒感染 B. 紫外线照射 C. 秋水仙素处理 D. 摄入亚硝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病毒感染属于生物因素,A正确; B、紫外线照射属于物理因素,B错误; C、秋水仙素处理属于化学因素,C错误; D、摄入亚硝酸盐属于化学因素,D错误。 故选A。 10.基因工程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是( ) A. 无子西瓜 B. 四倍体葡萄 C. 转基因抗虫棉 D. 试管婴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实例,A错误; B、四倍体葡萄也是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实例,B错误; C、转基因抗虫棉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C正确; D、试管婴儿技术是胚胎工程的应用实例,D错误。 故选C。 11.人脸颊上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无酒窝的夫妇生出有酒窝小孩的概率是 A. 0 B. 1/4 C. 1/2 D. 3/4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题意可知:无酒窝是隐性性状,该对无酒窝的夫妇均为隐性纯合子,不含有有酒窝的显性基因,所以生出有酒窝小孩的概率是0,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故选A。 12.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 ) A. 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受精作用 D. 细胞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示精子与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C正确。故选C。 13.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题时先画出简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知规律: 则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则A+G=C+T=50%=500个,则G=300个; 故选C。 14.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A. 1/2 B. 1/3 C. 1/6 D. 1/8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复制2次后,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是22 =4个,由于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不管复制多少次,子代中始终有2个DNA分子含有亲代链,故经2次复制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4=1/2,A正确。 故选A。 15.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B 【解析】 【详解】测交指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故选B。 16.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 ) A. 保持不变 B. 减少一条 C. 减少一半 D. 增加一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减数分裂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C正确。故选C。 17.“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深入了解自身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 A. mRNA的碱基序列 B. DNA的碱基序列 C. tRNA的碱基序列 D. rRNA的碱基序列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测定时选择了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故选B。 18. 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遗传病中,由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是( ) A. 21三体综合症 B. 白化病 C. 猫叫综合症 D. 红绿色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据题意,21三体综合症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 B、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 C、猫叫综合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红绿色盲为伴性遗传,D错误。 故选A。 19.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于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经鉴定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理变异 B. 遗传变异 C. 形态变异 D. 性状分离 【答案】B 【解析】 【详解】雄性不育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变异;进行杂交实验进而产生杂交水稻的现象属于遗传和变异。故选B。 20.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诱发基因突变。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X射线 B. 紫外线 C. 亚硝酸 D. 病毒 【答案】D 【解析】 【详解】A、X射线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A错误; B、紫外线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B错误; C、亚硝酸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化学元素,C错误; D、病毒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生物因素,D正确。 故选D。 21. 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图中⑤所代表的过程称为( ) A 逆转录 B. 转录 C. 复制 D. 翻泽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中①是复制,②是转录,③是逆转录,④是RNA复制,⑤是翻译。故选D。 22. 不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的物质是( ) A. mRNA B. rRNA C. tRNA D. D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合成多肽链的直接模板,A正确; B、rRNA是核糖体的成分,核糖体是翻译过程中的场所,B正确; C、在翻译过程中,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C正确; D、在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过程中不需要DNA,D错误。 故选D。 23.在DNA复制产物中,(A+G)与(T+C)的比值为( ) A. 0.5 B. l C. 2 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DNA复制产物为DNA,DNA双链中,A=T,G=C,(A+G)=(T+C),因此(A+G)与(T+C)的比值为1。故选B。 24.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将TMV变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酸组成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可以得到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为 ( ) A. 变种X B. X蛋白质包裹Y核酸的病毒 C. 变种Y D. Y蛋白质外壳包裹X核酸的病毒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新病毒的核酸来自于变种Y,因此子代病毒都应该是变种Y。 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其中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控制病毒的遗传;根据题意,将TMV变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酸组成新病毒,则新病毒的核酸来自于变种Y,因此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得到的大量病毒为变种Y,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25.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分布示意图,由下图可知 A. 甲乙都是二倍体 B. 甲是三倍体,乙是二倍体 C. 甲是二倍体,乙是四倍体 D. 甲是三倍体,乙是四倍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含有3个形态一样的染色体,故有3个染色体组,乙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它们都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如果都是直接由配子发育而来的都是单倍体,B正确。 故选B。 26. 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 科学家将甜椒种子送往太空接受辐射一段时间后,在地面种植和筛选,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这种育种方法称为( ) A. 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杂交育种 D. 转基因育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科学家将甜椒种子送往太空接受辐射一段时间后,由于辐射诱变,使植物出现基因空变,再通过地面种植和筛选,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因此,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的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A正确。 故选A。 28.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这种现象属于( ) A. 优胜劣汰 B. 适者生存 C. 生殖隔离 D. 性状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造成了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即产生了生殖隔离,C正确。故选C。 29.科学家对人群某一基因位点进行调查,发现等位基因A对基因a为显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A与Aa表现型相同 B. Aa与aa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基因A由基因a突变产生 D. 纯合体aa一定会导致遗传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由于A是显性,所以AA和Aa都表现出显性,aa表现出隐性,A正确;B错误; CD、由于本题没有告知A和a谁是致病基因,所以CD无法判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A. 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发生基因突变的比列增高 B. 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C. 近亲结婚者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 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发生基因突变的比例不会增高,A错误,人类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控制的,B错误,来自同一祖先的个体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近亲结婚者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但不一定必患遗传病,C正确,D错误。 31. 某核酸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下图为其结构示意图。该核酸为( ) A. mRNA B. rRNA C. tRNA D. DNA 【答案】A 【解析】 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该过程中mRNA是合成的直接模板,如图mRNA是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呈链状,A项正确;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不作为直接模板,B项错误;tRNA是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其核糖核苷酸链经过折叠,像三叶草的形状,一端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另一端的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C项错误;DNA不直接参与翻译过程,且DNA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项错误。 32.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方法,它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 染色体数目增加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数目减少 D. 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C错误。 B、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依据原理为基因重组,B正确。 D、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3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图为该病病因的图解。根据此图可知 A.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B. 生物的性状不会改变 C. 生物的性状不由基因决定 D. 生物的性状与DNA碱基序列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了生物形状的改变,由此得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故选A。 34.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疾病都是遗传病 B. 都为单基因遗传病且发病率不高 C. 都由显性基因引起且发病率很低 D. 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监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类遗传病是有人类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人类疾病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故A错误;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其中显性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较高,故B错误; C、人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故C错误; D、人类遗传病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监测,故D正确。 故选D。 35.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低温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 A. 促进细胞生长 B. 抑制DNA复制 C. 促进染色体配对 D. 抑制纺锤体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低温处理根尖,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加倍,D正确。 故选D。 36.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的花蜜可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他断定一定有一种具有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50年后的确发现了这样的昆虫,这一事实表明( ) A. 该兰花是独立进化的 B. 该花矩没有生物学意义 C. 任何物种都不是独立进化的 D. 该昆虫的细长口器是独立进化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中兰花与昆虫的关系证明了生物与生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进化的,故C正确。故选C。 37.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直毛与卷毛 B. 人的酒窝与雀斑 C. 西瓜的红瓤与黑色种皮 D. 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狗的直毛与卷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的酒窝与雀斑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西瓜的红瓤与黑色种皮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38.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遗传病,婚检筛查治病基因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其原因是 A. 可降低患儿的出生率 B. 改变致病基因的进化方向 C. 降低正常基因的突变率 D. 显著降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筛查治病基因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都是为了降低患儿的出生率,故A正确; B、不能改变基因的方向,故B错误; C、也不能降低正常基因的突变率,故C错误; D、降低了患儿的出生率会减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39.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说明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可知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时期有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题干已知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则其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是2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是12,所以看到12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即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0.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有浅灰色斑点。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 ) A. 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 B. 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突变率很低,但是本题无法看出突变频率的高低,A错误; B、生物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也有有利变异,B错误; C、环境改变,黑色椒花蛾越来越多,说明浅灰色斑点蛾被淘汰,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性的,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1.下图是表示某生物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期细胞;图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个。 (2)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其子细胞为_________。 (3)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三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 【答案】 (1). 减数第一次分裂 (2). 后期 (3). 4 (4). 8 (5). 4 (6). 体细胞 (7). 卵细胞和极体 (8). 甲图 【解析】 【详解】(1)图甲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有染色体4条,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2)图乙中细胞着丝点分裂,并且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由于此时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同源染色体也加倍为4对,其子细胞为体细胞。 (3)图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应属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图中只有甲图中含有染色单体。 42.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__。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定律。 ②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____,红色植株占_____。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 红色:白色=2:1 (2). 分离 (3). 白色 (4). 1/2 (5). 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种群中的红色均为杂合体,因此该种群红色是显性,而只有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才能有该现象出现,红色Aa自交后代分离比应该为:1AA(致死):2Aa:1aa,所以后代表现型比例是红色:白色=2:1.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如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因此符合分离规律;该植株能合成酶A酶B所以表现型是红色.根据分离规律该植株自交时各产生Ab、aB两种雌雄配子,因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1AAbb:2AaBb:1aaBB,表现型之比:红色:白色=1:1,所以红色占1/2,纯合体不能同时合成两种酶都是白色。 (3)由题意可知: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因此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茎的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又因为该花是闭花授粉,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是自交,所以后代基因型的比为:9C_D_:3C_dd:3ccD_:1ccdd,由于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表型之比为:9粗茎:3中粗茎:4细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