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集宁一中东校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理科数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的.每小题5分,共60分) 1.命题“”的否定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命题否定的定义进行求解,注意对关键词“任意”的否定. 【详解】解:由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可知: “”否定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是基础题. 2.若,则“”是“成等差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得b-a=c-b,所以成等差数列; 反之,因为成等差数列, 所以b-a=c-b,即, 故“”是“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故选C. 3.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为,则k的值为( ) A. 1 B. 3 C. 9 D. 8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椭圆的方程,通过焦点坐标为(2,0),求解k即可. 【详解】解: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为(2,0), 可得2,解得k=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考查基本量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等于( ) A. 132 B. 66 C. 110 D. 5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根据题意明确公差,进而得到,又,从而得到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则即,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是基础题. 5.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其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利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得到a,b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y2=24x的焦点:(6,0),可得c=6,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倾斜角为60°,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在x轴上. 可得,即,36=a2+b2,解得a2=9,b2=27.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6.到定点(2,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的动点的轨迹方程(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动点的坐标为(x,y),利用动点P到定点(2,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8的距离之比为可得方程,化简,由此能求出轨迹的方程. 【详解】解:由题意,设P(x,y),则 , 化简得轨迹方程是x2+2y2+8x﹣56=0.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已知双曲线满足,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双曲线方程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椭圆的焦点坐标为,据此可得,双曲线方程中: ,解得:, 双曲线的方程为.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具体过程是先定形,再定量,即先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形式,然后再根据a,b,c,e及渐近线之间的关系,求出a,b的值.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利用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再由条件求出λ的值即可. 8.已知P是椭圆E:上异于点,的一点,E的离心率为,则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点P与椭圆长轴两顶点连线的斜率之积的不等式,建立等式,考查椭圆的方程,即可确定a,b的关系,从而通过椭圆的离心率,求解即可. 详解】设,点,,椭圆E:, 椭圆的离心率为, ,,则,所以, 点P与椭圆长轴两顶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斜率的计算,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9.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则点P到点的距离与P到直线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 ) A. B. C. 3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焦点及准线方程,过P作PN 垂直直线x=﹣1,有|PN|=|PF|,连接F、A,有|FA|≤|PA|+|PF|,从而只求|FA|即可. 【详解】由y2=4x得p=2,1,所以焦点为F(1,0),准线x=﹣1, 过P作PN 垂直直线x=﹣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抛物线上一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到焦点的距离, 所以有|PN|=|PF|,连接F、A,有|FA|≤|PA|+|PF|, 所以P为AF与抛物线的交点,点P到点A(0,﹣1)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x=﹣1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FA|, 所以点P到点的距离与P到直线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简单性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中档题. 10.已知数列的前项积为,且满足,若,则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前项,确定数列是以为周期的数列,求出前项的乘积,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数列以为周期, 又, 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周期数列的应用,会根据递推公式推出数列的周期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1.实数满足条件.当目标函数 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时,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将目标函数化为,由题中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结合图像,由题意得到,再由,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得, 因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作出不等式对应平面区域如下: 由图像可得: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在轴截距最小,此时最小. 由解得,即, 此时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即,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的综合,熟记基本不等式,会求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2.如图,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分别是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为矩形,则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可知,|AF2|+|AF1|=4,|AF2|-|AF1|=2a(其中2a为双曲线的长轴长),∴|AF2|=a+2,|AF1|=2-a,又四边形AF1BF2是矩形,∴|AF1|2+|AF2|2=|F1F2|2=(2)2,∴a=,∴e==. 考点:椭圆的几何性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3.设,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先得到,,再由作商法,比较与,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 又,所以, 综上,最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熟记不等式的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4.若实数满足,则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令,则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结合图像求出的范围,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下: 因为,令,则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 与定点连线的斜率, 由图像可得:; 由直线,易得,, 因此,,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根据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会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5.设F为抛物线的焦点,A、B、C为该抛物线上的三点,若,则_______. 【答案】18 【解析】 【分析】 根据,可判断点F是△ABC重心,进而可求x1+x2+x3的值,再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抛物线焦点坐标F(3,0),准线方程:x=﹣3 设A(x1,y1),B(x2,y2),C(x3,y3) ∵, ∴点F是△ABC重心, ∴x1+x2+x3=9. 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FA|=x1﹣(﹣3)=x1+3,|FB|=x2﹣(﹣3)=x2+3,|FC|=x3﹣(﹣3)=x3+3, ∴||+||+||=x1+3+x2+3+x3+3=18, 故答案为18.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求得x1+x2+x3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若此数列为等比数列,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求出,;再由数列是等比数列,得到也满足,列出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数列的前项和, 所以, ; 又,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则也满足, 即,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等比数列前项和求参数,熟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三、解答题(共70分) 17.已知为实数.命题:方程表示双曲线;命题:对任意,恒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真可得,解不等式即可得到所求范围;(2)由真可得判别式小于0 ,解得的范国,由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可得一真一假,分两种情况讨论,对于真假以及假 真分别列不等式组,分别解不等式组,然后求并集即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若命题为真命题,则,即的取值范围是. (2)若命题为真命题,则,解得.即. ∵命题“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和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 若真假,则,解得; 若假真,则,解得或. 所以,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通过判断或命题、且命题真假,综合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解答非命题、且命题与或命题真假有关的题型时,应注意:(1)原命题与其非命题真假相反;(2)或命题“一真则真”;(3)且命题“一假则假”. 18.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点在双曲线上,求 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设出双曲线的方程,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2)利用点M(3,m)在双曲线上,求出m值,进而利用S|F1F2|•|m|,即可求△F1MF2的面积. 【详解】解:(1)∵,∴可设双曲线的方程x2﹣y2=λ ∵双曲线过点P(4,),∴16﹣10=λ,即λ=6 ∴双曲线的方程x2﹣y2=6 (2)由(1)知,双曲线中a=b ∴,∴, ∴|F1F2|=4 ∵点M(3,m)在双曲线上,∴9﹣m2=6,∴|m| ∴△F1MF2的面积为S|F1F2|•|m|=6 即△F1MF2的面积为6.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确定双曲线的方程是关键. 19.已知点,椭圆的离心率为是椭圆E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2,O为坐标原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M、N,且,求k的值. 【答案】(1);(2)或.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ac,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得c的值,即可求得a和b的值,求得椭圆E的方程; (2)设直线l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由韦达定理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得k的值,求得直线l的方程. 【详解】解:(1)由离心率e,则ac, 直线AF的斜率k2,则c=1,a, b2=a2﹣c2=1, ∴椭圆E的方程为; (2)设直线l:y=kx﹣,设M(x1,y1),N(x2,y2), 则,整理得:(1+2k2)x2﹣kx+4=0, △=(﹣k)2﹣4×4×(1+2k2)>0,即k2, ∴x1+x2,x1x2, ∴, 即, 解得:或(舍去) ∴k=±,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椭圆的求法,弦长的计算,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 20.已知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两点. (1)求证:; (2)当的面积等于时,求实数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通过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两直线斜率乘积为,即可说明两直线垂直; (2)求出直线与轴交点,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面积为,解方程即可求出实数的值. 【详解】(1)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且. 联立,消去,得. 如图,设,则,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因为在抛物线上,所以,,.因为,所以. (2)设直线与轴交于点, 令,则,即. 因为 , 所以,解得. 【点睛】(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21.设,为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n=1时,解得a1=1,n≥2时,an﹣an﹣1=1,由此求出数列{an}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从而an的通项公式,由已知得{bn}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从而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能求出数列{cn}的前n项和Tn. 【详解】解:(1)n=1时,2S1=2 a1=a12+a1, a12﹣a1=0,解得a1=0(各项均为正数,舍去)或a1=1, n≥2时, 2Sn=an2+an, 2Sn﹣1=an﹣12+an﹣1, 2Sn﹣2Sn﹣1=2an=an2+an﹣an﹣12﹣an﹣1 an2﹣an﹣12﹣an﹣an﹣1=0 (an+an﹣1)(an﹣an﹣1﹣1)=0 ∵数列各项均为正,∴an﹣an﹣1=1, ∴数列{an}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n=1+n﹣1=n. ∵数列{bn}满足b1=2,bn+1=3bn+2(n≥2,n∈N *), ∴ ∴{}是首项为3,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2)由(1)可知:cn=anbn=n, ∴Tn=3+23,① 3Tn,② ①﹣②,得:3 ∴.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 22.已知动点P与平面上两定点,连线的斜率的积为定值. (1)试求出动点P的轨迹方程C; (2)设直线与曲线C交于M,N两点,判断是否存在k使得面积取得最大值,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1(x≠±2),(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斜率之积即可求出轨迹方程; (2)把直线方程,与(1)中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表示面积,求最值即可. 【详解】解:(1)设P(x,y),有kPA•kPB得• 整理可得1(x≠±2), ∴C的方程为1(x≠±2), (2)设M(x1,y1),N(x2,y2),其坐标满足 消去y并整理得(4k2+1)x2+8kx=0, 故, 即, 此时,直线方程为: 【点睛】本题以斜率为载体,考查曲线方程的求解,关键是利用斜率公式,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椭圆内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