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2017-12)
台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统练试题 高三 语文 命题人:卢临晨 冯丽照 审题人:方永敏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鹜,潜心阅读。有时,甚至需要一点香菱学诗那样挖心 搜(sōu)胆的精神。其中的精华部分还需要反复咀嚼(jué)。 B. 凭心而论,电影市场并不缺硬汉形象,但受欢迎的无疑都是外国制造。而吴京的 《战狼2》, 则展现出中国人的彪(biāo)悍之气,令人血脉贲(pēn)张。 C. 一款游戏成为现象级,足见其魅(mèi)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随着 “王者荣耀”的风靡,坊(fáng)间的声讨之音也不绝于耳。 D. 中印对峙(zhì)的洞朗地区,一度成了中国、不丹之间的争议地区,近年来终于尘埃落定,但因离印度东北咽喉不远,印度方面曾多方阻挠(ná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小题。 [甲]禅宗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儒家的传统,是一个入世的、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传统。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想要恢复周礼,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克己复礼。[乙]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不行还得立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要靠社会的承认,一个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上去体现。与之相反,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我们要反省自身,去寻找一个清净境界。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在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官场争斗之外,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如用书法休养生息,什么间架结构都不能太刻意,自然就好,一定要挥洒自如。 禅宗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现代的西方世界受到文化冲击的时代。[丙]大家可能听说过那个时候有所谓“垮掉的一代”,出现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反越战运动。 在西方对自身文化强烈质疑、挑战和反叛的这么一个运动里面,禅宗的很多思想借着这个机会在西方变得非常流行,以至成为很多人信奉的文化和研究的题目。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清净 B. 休养生息 C. 挥洒自如 D. 以至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借九寨沟地震,以络募捐名义实施诈骗、借机敛财,公安机关已掌握 相关违法犯罪线索,正在抓紧开展打击查处工作。 B.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普遍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衡 量标准,让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C. 刷手机乘地铁实际是需要一张“手机一卡通”,只要市民所持手机具有NFC功能,下载手 机指定APP后,即可随机生成一张“手机一卡通”。 D. 全球首例批准上市的北美转基因三文鱼体内植入的鲑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太平洋奇努 克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这样能使其快速生长。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 ① ? 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 ②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 ③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6.“中学生领导力培训营” ,旨在培养中学生的领袖气质。参加该培训营,需个人申请,同学推荐。请根据下面校园微博上的一些推荐贴子,为高二1班班长黄强同学写一封正式的推荐信。要求: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青春小鸟:强哥,牛人!学校的大型学生活动,都是他一手组织,艺术节、辩论大赛、才艺展现大赛,你看了木?那才叫精彩! OOKKO猪:黄兄,岂只帅,还是全国数学、物理竞赛金牌获得者,真有才!崇拜啊! 天地英雄:亲,谁能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云集,黄强是也!高二(1)班在他统领下,抱成团儿,获奖多多。佩服死丫! 临水花人:小强很强大,篮球队长是他,晚会司仪是他,书法第一还是他!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独行女侠:小女子佩服,大侠虽武功高强,却从不独来独往,你兄弟众多,让小女子自愧不如。 推荐信 尊敬的校领导: × × × × 月 × 日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把他们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 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又经常流动于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节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有改动) 7.下列选项中关于“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士”阶层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 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 “士”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C. “士”的原型就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 国君“礼贤”运动。 D. 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士”,这 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士”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所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 重的势力。 B. 春秋时期起,“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从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 分的“士”转变为“文士”。 C. 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 他们。 D. 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 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 9.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索 画 柳喜和 犟黄老退休了,在风情小镇上买了房,便常住在此。犟黄老姓黄,但因脾气犟,人们背后常称他犟牛黄,当他面则称他犟黄老。犟黄老是当代著名书画家,画作盈尺便价格数万。 犟黄老落户风情小镇的消息,像风一样,没几天就传开了,不少人都想结识犟黄老,以便索得他的画作。 最早登门索画的,是小镇上唯一一家经营书画商店的老板的儿子小屠。 那日,小屠来到犟黄老家,说明来意。犟黄老问:“索画何用?”小屠思索了片刻,就避重就轻地说:“我们单位的领导崇拜您,特别喜欢您的画儿,就派我来求一幅。”犟黄老问:“你们领导是管什么的?”小屠说:“我们领导权力可大了,譬如住宅楼的水电气暖,我们领导都管。”犟黄老冷冷道:“你让你们领导把我的水电气暖都停了,把我困在屋里以后,你们再来取画!” 小屠回家把索画的过程告诉了老屠,并强调说,局里最近要提拔一批科长,咱家又无长物,商店里卖的字画都是一些粗俗之作,我们领导根本就看不上眼。 老屠很拿儿子的事当回事儿,就装上鼓鼓一提包钱来找犟黄老。 犟黄老见老屠,依然是那句话:“索画何用?”老屠不假思索言道:“我是搞书画经营的,想买您的画,或销售,或作为镇店之物悬于店中。”犟黄老不屑一顾,说:“我不卖画,买我的画请到拍卖行去拍。” 老屠回到家,不仅带回了那鼓鼓一提包钱,还带回鼓鼓一肚子气。老屠和小屠大骂犟牛黄不识好歹,不进油盐! 某日,犟黄老家来了一个村妇,她衣衫破旧,也来索画。 犟黄老和村妇见面,还是那句开场白:“索画何用?”村妇说:“我是个农民,又是一个寡妇,儿子大学毕业,在市里找了一个媳妇。媳妇家有房有车,我什么也做不了,眼看儿媳妇要娶回家了,可我这当婆婆的连个见面礼也拿不出来。听说儿媳妇家一家子都是文化人,我想一准儿喜欢个书呀画呀的,今天我就舍下这张脸,求您给我画一张画。我要啥没啥,等秋完了,地里的庄稼收成了,我再来感谢您!” 犟黄老听后有几分感动,便吩咐保姆把村妇领入会客室,看座,上茶,唠家常。 也就是三五杯茶的工夫,村妇被保姆引入犟黄老的画室。村妇至画案前,见犟黄老正往一幅四尺斗方水墨画上加印。 这幅画是犟黄老最擅长的水墨画,洁白的宣纸上仅有一支火苗跳跃的老式油灯和一只双须舒张的静伏蟋蟀。油灯用小写意笔法,显得古香古色;蟋蟀用工笔画法,描得惟妙惟肖。油灯的火苗随风摇曳,静伏的蟋蟀呼之欲出。犟黄老在画的空白处还现配了四句诗: 窗外秋风朔,屋内暖如春。人忙天时短,夜已五更深。 整幅画面皆为墨色,浓淡相宜,只有油灯的火苗为下润上枯的一笔朱红。这幅画可谓犟黄老触景生情之作,虽是一挥而就,但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村妇见这幅画如此简单,神色有些黯然地说:“怎么连一朵花儿也没有?” 保姆看了一眼犟黄老,对村妇解释说:“这幅画的意境是夜深人静了,别人都熟睡了,只有母亲还在灯下操劳,教育人不要忘本,别忘感恩!” 村妇卷起画作,临出门时说了一句:“画一幅大红牡丹花儿多好,多热闹。” 犟黄老听后心中一沉。 半年后,犟黄老接到一个电话,说是要和他核实一幅画的真伪和这幅画的价格。犟黄老问是一幅什么样的画,打电话的人描述了画面的构图,念了了画幅上配的四句诗,这让犟黄老想起了村妇索画的事情。犟黄老说:“有情物落于无情之水,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花落去……” (有删改) 10.小说第一段介绍了犟黄老的个人情况,有何作用?(4分) 11.概括犟黄老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2.小说以“索画”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13.小说以犟黄老在电话中的感慨结尾,请探究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说 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①。弦以被音,轸以机弦②,徽以比度③,越以亮节④。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⑤圆也,徽取其数次⑥也,越取其中疏⑦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驰,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古文鉴赏大辞典》,有删节) 【注】①机弦;控制琴弦。②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度数。③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④栝(guā):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⑤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⑥中疏:指琴体中间空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尤:怒,怪罪。 B. 是以宫商不诚职 宫商: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二个音阶,此指音阶。 C. 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 道:通“导”,治理。 D. 朴其中,文其外 文:雕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是病于材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 浅以隘故声应沉伏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凡攻琴者,首选材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 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制琴喻用人,由物及人,以小见大,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 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 B. 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 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 C. “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借仲鹖之口来绾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 在意理,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D. 仲鹖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更换琴弦,调整琴 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苏舜钦集·沧浪亭记》)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4分) (2)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9-20题。(8分) 上太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9.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 20.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1.语段①中,孔子认为应该和 之人交往,至少也该和 之人交往。(2分) 2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 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对于《哈佛凌晨4点半》这本“伪书”,对于其风靡一时、迷倒众生的原因,你怎么看?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台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统练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 语文 1.D(A项,“鹜”应为“骛”; B项,“凭”应为“平”;贲“pēn”应为bēn;C项,坊‘‘fáng”应为fāng。) 2.B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此处应为“修身养性”。 3.C(“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反越战运动”属于句子成分中的并列成分,应该用顿号) 4.C(A项,成分残缺,“针对”的宾语中心语缺失,应在“敛财”后加上“的现象”;B项,不合逻辑,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应在“全面”前加“能否”;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将“植入的”“改为“植入了”或去掉“这样”。) 5,①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②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③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答出一空给1分,两空给3分,三空给5分) 6.黄强同学是高二1班班长,能团结同学(有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有高的威望。现推荐黄强同学参加中学生领导能力培训营。 7.D(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项“只能”太绝对B项“最高的”文中没依据;C项 “就是”应改为“主要是”,“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说法有误原文说“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8.A(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项““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从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数量的增加和“士”的性质变化并无因果关系;C项是墨子观点,并非“如儒家”的主张,文章第三节中说的很清楚是墨子;D项错在“受此影响”,无因果联系。“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并非是因为“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 9.(1)“士”能提供政治秩序所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2)“士”能担当建立与维持政治秩序的重任;(3)“士”能操纵各国的政治舞台。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概括的能力。题目要求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然后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分点有条理的概括“士”的作用。有效区间是:第一节最后一句“‘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第三节中, “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文章最后一节中说“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 10.突出了他特长和“犟”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拒绝小屠、老屠父子索画的情节做铺垫。 11.(1)为人正直。(2)体谅贫弱。(简要分析省略) 12.(1)(情节结构上)“索画”贯穿全文,使情节更为集中。(或:事件均围绕索画展开,使结构更为严谨)(2)(形象塑造上)通过写犟黄老对小屠、老屠父子索画和村姑索画的不同态度,使犟黄老这一形象更为丰满(鲜明)。(3)(主旨表现上)通过写犟黄老对不同人索画的态度和索画的结局,使主旨更为突出(深化)。 13.(1)犟黄老因画作被卖而感慨自己的一番心意付诸东流,增添了感伤氛围。(2)情节巧妙,与上面村妇所说的“花”形成呼应。(3)起到留白的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4)运用暗喻,点出这幅教育人不要忘本、不忘感恩的画才是真正的“花”。(5)化用古诗文,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14.C(“道”通“导”,导引。) 15.D(D项,连词,并列,有加强对比的作用;A项:介词,在/介词,到。B项:连词,并且/介词,按照。C项:代词,的人/助词,定后标志。) 16.D(D项,语义双关,一方面指改换琴弦,重新调整松紧。另一方面指戴仲鹖听了何子的话,改变了看法。(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17.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君子”后可不断) 18.(1)即使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钩弦柱指”“按节临操”“谐”) (2)假使造琴人制琴符合规格标准,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中”“畜”“斫”) 参考译文(一): 何子有一张琴,三年没有上弦。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弹奏它,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不成曲调,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 这个毛病出在做琴的材料上。我看它黑黑的,歪斜而且朽坏。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的拉力),所 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 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慎重地制造琴的各个部件。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不超过限度,音节调和就能使声音应弦而发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合乎次序,越要取琴体中空的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 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不能忠诚地尽职,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 “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本是一个平常的材料却偏偏要求它是最好的材料,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却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事理,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 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兼济天下),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独善其身)。所以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座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 参考译文(二): 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19.①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衬托(反衬),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动静结合”和“衬托”的手法,然后结合全文分析特征。 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20.(1)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忘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2)侧面烘托,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苍茫壮阔之景烘托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正面描写(肖像、动作)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21.中行(中道) 狂狷 22.儒家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2分)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1分),我们应该把握好做事的尺度,求和谐而不能无原则地混同。(1分) 23.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曲终收拨当心画 唯见江心秋月白 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4. 作文参考立意: 首先明确自己的立场:对于《哈佛凌晨4点半》这本“伪书”,你怎么看?对于其风靡一时、迷倒众生的原因,你又如何看?立场可以不同,看法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能联系现实、言之成理: 观点一:这本书自有其价值和流行的理由,无可厚非。理由:① 励志、传播正能量。成功需要努力,努力就有可能走向成功,无论其所写内容是事实还是想象,这种通过加倍的努力走向人生成功的思想对莘莘学子具有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②符合中国人崇尚勤学、苦学的传统教育理念,让望子、望生成龙的家长和老师从中找到激励孩子勤苦学习的有力证据;③利用名校效应,使“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经验因“哈佛”之名而更令人信服。 观点二:这本书宣传的凌晨4点半哈佛学子仍在苦读和中国人信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都是只问努力与否,不问身心健康,只问投入多少,不计成本效益的做法,倡导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观。理由:①睡眠太少,精力不济,学习效果不一定好;②长期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③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观点三:《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投射。理由:①渴望成功、崇拜成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②各大书店,“成功学”一类的书籍经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对各种成功学趋之若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③哈佛学子是学业成功的代表,“哈佛经验”也是成功学的一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观点四:《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正是国人易于想当然、易于盲信盲从,缺乏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体现。理由:①社会上各种“伪鸡汤”、伪科学、假消息大行其道,不少友不辨真伪,胡乱传播,不少市民盲目相信。②只要稍微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别,就知道西方人并不喜欢做“拼命三郎”,“加班文化”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特色,“头悬梁锥刺股”大约会被西方人认为有违人性。因此,哈佛图书馆怎么可能天天凌晨4点半即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对此无人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质疑精神。 观点五:《哈佛凌晨4点半》的流行折射出国人普遍的“名校情结”。理由:①如果把“哈佛”换成一所其名不扬的普通学校,会有这样的畅销效应吗?不会。②无论成绩暂时如何,都有一个“清北”梦想,一些成绩佼佼者甚至宁肯复读也要非清北不上;不问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如何,把考个好大学放在第一位。③用人单位划定高校档次,一些单位无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非“985”“211”不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