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山丹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下图为双星伴月奇观图,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了一张笑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类型包括 A. 恒星和卫星 B. 彗星和卫星 C. 恒星和行星 D. 行星和卫星 ‎2. 金星和木星分别属于 A. 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B. 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 C. 巨行星和类地行星 D. 远日行星和巨行星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金星、木星和月球,其中,金星、木星为行星,月球为地球的卫星,因此选D。‎ ‎【2题详解】‎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据此选A。‎ ‎【点睛】‎ 行星自身不会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使自己发亮,它们绕恒星运行;围绕行星运行的星体为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 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 木星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4. “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 A. 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 B. 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 C.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材料得知,γ星为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构成的是恒星天体系统,与太阳系级别相当,B正确。木星系指的是木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与材料描述不符,A不选。γ星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所以该天体系统不是银河系或河外星系,排除CD。‎ ‎4题详解】‎ 昼夜温差适中,有适宜温度,或者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单存在适宜的温度或者大气,不一定有生命存在,AB不选。外观和位置特殊,不是具备生命的必备条件,C不选。水是生命之源,行星表面温度适宜且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那是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D正确。‎ ‎5.行星冲日是指该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代表行星。天文专家介绍,2018年太阳系中将有五大行星轮番上演“冲日”现象,这五大行星是指图中的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⑦ D. ④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图中①是水星、②是金星、③是地球、④火星、⑤是木星、⑥是土星、⑦天王星、⑧是海王星,由材料“行星冲日是指该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可知,能出现冲日的只能是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D正确。‎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 ‎6. 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保持一致 B. 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的规律 C. 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D. 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不到北极地区的2倍 ‎7. 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 B. ‎ 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 C. 西藏比云南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强 D. 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答案】6. C 7. A ‎【解析】‎ ‎【6题详解】‎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没有地球大气影响,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不一致,A错误。分布没有纬度变化的规律,B错误。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与北极地区相同,D错。‎ ‎【7题详解】‎ 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的说法,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A正确。江南丘陵因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B错误。西藏比云南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C错误。四川盆地因地形封闭,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 ‎8.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 太阳能路灯 B. 燃煤锅炉 C. 行驶中的汽车 D. 地热发电 ‎【答案】D ‎【解析】‎ 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有图A太阳能路灯,A是。图B燃烧的锅炉中煤是转化的太阳能,B是。图C行驶中的汽车燃油是转化的太阳能,C是。图D中地热发电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不是太阳辐射能,D不是。‎ 下图为一次太阳剧烈活动产生的巨大发光现象,同时还催生了太阳表面一团炽热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图文材料推测该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是 A. 黑子和耀斑 B. 黑子和太阳风 C. 耀斑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 ‎10. 下列应对此次太阳剧烈活动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A. 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B. 尽量增加室外锻炼活动 C. 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D. 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材料中“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可以判定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可判定太阳活动的类型为太阳风,据此分析选C。‎ ‎【10题详解】‎ 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减少太阳活动对航天器的影响,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动,A对;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防止紫外线伤害,晒伤皮肤,B错;关闭所有通信设施是不现实的,C错;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备也不现实,D错。据此分析选A。‎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照片拍摄地点位于 A. 广州郊区 B. 青藏高原 C. 赤道附近 D. ‎ 极地附近 ‎12. 为了取得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应提前查询的信息是 A. 太阳辐射强度 B. 太阳活动周期 C. 夜晚最低气温 D. 八大行星位置 ‎【答案】11. D 12.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多发生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高空。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极光是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有关,为了取得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应提前查询太阳活动周期的相关信息。故选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最基本的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们的特点也影响了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 月球西升东落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河岸对称分布 ‎14. 同一纬线上,在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大致相同的是 A. 太阳方位 B. 昼夜长短 C. 太阳高度 D. 日出时间 ‎15. 下列哪一项地理现象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直接影响 A. 地球表面大气温度适中 B. 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 C. 赤道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D. 北极点极夜期极光绚丽 ‎【答案】13. C 14. B 1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学生要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13题详解】‎ 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故太阳东升西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C正确。月球东升西落,A错误。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B错误。河岸在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往往不对称,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太阳方位、太阳高度、日出时间与地球自转有关,所以同一纬线上不同经度,太阳方位、太阳高度、日出时间不同,ACD错误;昼夜长短是由昼夜弧比例决定的,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大致相同,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地球表面大气温度适中是日地距离影响的,A错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短,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B对;赤道没有昼夜长短变化,C错误;北极点极夜期极光绚丽是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极点为南极极点 B. 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C. 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E) D. 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1∶2‎ ‎17.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丁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A. B. C. D. ‎ ‎【答案】16. C 17. C ‎【解析】‎ 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位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正午12点。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0,即水平运动物体在赤道上不偏转。‎ ‎【16题详解】‎ 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为北极上空观看的日照图。图中极点为北极点,A错。甲、乙、丙、丁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错。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位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正午12点,直射点位于(0°、120°E),C对。此时60°W经线时刻是0点,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2∶1,D错。故选C。‎ ‎【17题详解】‎ 图中丁地位于赤道,地转偏向力为0,即水平运动物体在赤道上不偏转。能正确表示丁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图C,C对。图A中水平运动物体向在偏转,在北半球,A错。图B、图D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在南半球,B、D错。故选C。‎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完成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坠落于163°W,14°S的南太平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A. 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 B. 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 C. 天空中的飞鸟 D. 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 ‎19. 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的区时是 A. ‎4月1日13:15 B. ‎4月2日13:15‎ C. ‎4月1日13:23 D. ‎4月2日13:23‎ ‎20. 天宫一号坠落时关于凯里(106°E,26°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昼长长于北京 B.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北京 C. 昼长长于坠落点且昼逐渐变长 D. 已经进入夏季 ‎【答案】18. B 19. A 20.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的概念及判断。时间的计算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8题详解】‎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包括恒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天空中的飞鸥、和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都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故都属于地球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天体,只有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存在于宇宙中,属于天体,故ACD错误,答案选B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由材料分析可知,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为 ( 163°W,14°S ), 经过计算可知,落点所在的时区为西11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9个时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4月2日8时15分,因此落点的时间=‎4月2日8时15分-19小时=‎4月1日13时15分。 故答案选A。‎ ‎【20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此时为‎4月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凯里的纬度低于北京纬度,因此昼长短于北京,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京, B错误;与坠落点相比,纬度高于坠落点,昼长长于坠落点,C正确;凯里(106°E,26°N)位于亚热带, 4月份该地处于春季,还没有进入夏季, D错误。故选C。‎ ‎【点睛】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 ‎21.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题。‎ 该时刻,40°N纬线上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 ③夜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地当日日落为地方时17时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及分布特征。‎ ‎【详解】根据图示,此时昼弧范围是15°E-165°E,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说明此时昼弧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并不是全部,①错误。根据昼弧所占经度165°-15°=150°,即10小时昼长得知此时昼短夜长,②正确。根据图示,夜弧中包含了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夜弧上各地日期不在同一天,③错误。P地同一纬度,同纬度日出日落时间相同,该地10小时昼长,根据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间-12)×2得知,该纬度日落时间为17时,④正确,故选B。‎ ‎2018年10月23日‎10时,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当日某记者赶去拍摄港珠澳大桥日落照片。‎ 回答下列小题。‎ ‎22. 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23.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新加坡(1°N,104°E)还需多长时间迎来下一个日出 A. 21个小时 B. 9个小时 C. 20个小时 D. 3个小时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10月23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日落方向,是西南方向,B对。A、C、D错。‎ ‎【23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时间,是23日10时,新加坡位于104°E,是东7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此时是新加坡时间9时。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是地方时6点,还需约21个小时迎来日出,据此分析选A。‎ ‎【点睛】‎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是地方时6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为了保证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理论上使得相邻南楼的影子不能遮挡北楼底层(见下图)。读我国部分城市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日照间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 回答下列各题。‎ ‎24. 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25.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116°E)修建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 ‎185米 B. ‎120米 C. ‎200米 D. ‎‎150米 ‎26. 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理论日照间距 A. 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 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 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 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答案】24. B 25. A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住宅楼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理论上使得相邻南楼的影子不能遮挡北楼底层。冬至日我国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根据表中的四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所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①④③②,B对。A、C、D错。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116°E)修建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26°34′,与④地相近,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1.86h,h表示楼高,间距约是‎185米,A 对。B、C、D错。故选A。‎ ‎【26题详解】‎ 表中反映出冬至日我国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我国建筑物的理论日照间距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对。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没有东西方向差异,C、D错。故选B。‎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陆地上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B. ②属于地幔 C.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D. 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岩石圈 ‎28.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我国青藏高原某地某日发生较强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答案】27. D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特点,地壳在陆地上的平均厚度大约33千米,A错误。图中②是地壳的硅镁层主要为大洋地壳,B错误。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慢,C错误。①层是硅铝层,和②层都属于岩石圈,D正确。故选D。‎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我国青藏高原属于大陆区域,地壳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纵波先传播到地面,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D对。A、B、C错。故选D。‎ 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0. 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 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 D.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有山峰,代表岩石圈。有流水,代表水圈。有植被,代表生物圈。有大气,代表大气圈。D对,A、B、C错。‎ ‎【30题详解】‎ 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A错。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错。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错。‎ 点睛:地球外部圈层有四个,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题,共40分。‎ ‎3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公转轨道距离地球更近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它们都属于_________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2018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天津大学星”,这颗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中的一员。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轨道之间。‎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金星 (3). 类地 (4). D (5). 火星 (6). 木星 (7).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8).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C ‎,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公转轨道距离地球更近的是金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火星,字母是D。‎ ‎(2)2018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天津大学星”,这颗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中的一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日期为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图中晨线是_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东或西)侧。‎ ‎(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时。‎ ‎(5)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乙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 ‎【答案】 (1). 12 月 22(冬至) (2). (90°W,23°26′S) (3). AB (4). A>D>E (5). 东 (6). 12 (7). 3 (8). 12 (9). 18‎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南极点俯视图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特征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1)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分布规律,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该日为‎12月22日前后。‎ ‎(2)E点所在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90°W,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 26' S,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90°W,23°26'S)。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图中昼夜半球分布可知,AB为晨线。‎ ‎(3)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而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D、E。地转偏向力在南半球左偏,所以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经度为90°W,地方时为12点;乙所在纬线此时昼弧长为270°,所以昼长为18小时。‎ ‎(5)A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昼长为12小时;乙点所在纬线的昼弧长与夜弧长比例为3:1,所以昼长为18小时。‎ ‎33.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______圈,b是_______圈。‎ ‎(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的名称分别是____,c、d之间的界面是_____,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____(深、浅),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 ‎(3)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其位于___层之上,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___。‎ ‎(4)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 ‎【答案】 (1). 大气 (2). 水 (3). 地壳 (4). 莫霍界面 (5). 深 (6). 陆壳比洋壳厚 (7). 岩石 (8). 软流 (9). 古登堡界面 (10). 横波(S 波) (11). 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详解】(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 a 在最外层,并且位于高空,是大气圈,b 是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从外向里是地壳、地幔、地核,因此 c是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d是地幔,它们之间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地势高,莫霍界面深度大;地势低莫霍界面深度小。莫霍界面最深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地区,大约60-70千米深;莫霍界面最浅的地方位于大洋的海沟处,大约5‎-6千米深。‎ ‎(3)c 和 d 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成为岩石圈,其位于软流层之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注意不是顶部,地幔以下的圈层界面是古登堡面。‎ ‎(4)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横波(S 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而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所以横波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34.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1)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 ‎(2)西侧高于高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 ‎(3)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为背景,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据图分析,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东部呈东西走向,基本上和纬线平行,可知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的。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一致的,主要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造成的。‎ ‎(2)从图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等值线看,西侧太阳辐射多,东侧太阳辐射少。主要原因是地形对气候影响不同造成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候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云雾里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3)根据表格日照时数数值可知,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原因主要从纬度、地势、气候和天气等方面进行回答。具体包括,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纬度较低,海拔高,大气层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点睛】关于等值线走向特点的分析,一定要注意联系纬度、海陆、地形分析。对于表格的分析,要注意对表头的理解,并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相关数据比较分析。而对于原因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