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自身与夏商周各代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 A.华夏正统的意识 B.家国同构的理念 C.王权独尊的观念 D.国家统一的趋势 ‎2.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3.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 )‎ A.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4.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智者”。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的教师。这一变化是雅典( )‎ A.教育完善的反映 B.经济发展的结果 C.政治体制的产物 D.文化繁荣的原因 ‎5.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 ‎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 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7.《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 )‎ A.五谷开始种植 B.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土地私有出现 D.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 A.满族贵族的特权被削弱 ‎ B.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 C.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 ‎ D.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 ‎9.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   )‎ A.确立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 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 D.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 ‎10.《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这旨在说明(   )‎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11.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12.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 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13.近代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D.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且试题艰涩 ‎15.1946年政协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民选省长,各省制定省宪等。政协会议作出的这些规定( )‎ A.加快民政府改组的进程 B.延缓了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的爆发 C.成为国共重庆和谈的政治基础 D.有利于解放区政权的存在和发展 ‎16.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 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 A.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17.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18.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19.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20.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苏联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 ‎ 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了受教育程度良好、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苏联 (   )‎ A.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 C.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 ‎21.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 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 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2.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邪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 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23.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24.柏拉图曾评价希腊民主制度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其中穷人“流放他们的反对派"依据的是(   ) A.希腊神话中的传统做法 B.克利斯提尼创设的陶片放逐法 C.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D.伯里克利时期公职人员津贴发放办法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类型 内容 ‎15-16世纪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宗主国在中南美洲等殖民地从事黄金、香料和奴隶贸易,从东方国家输入瓷器、丝绸。‎ ‎18-19世纪 制成品与原料生产的分工 英法等西方列强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获取棉花、天然橡胶、铁矿石等生产原料。‎ ‎19-20世纪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 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形成工业园、农业园、矿业园,生产与贸易国际化。‎ ‎20世纪70年代后 生产类型或生产环节的分工 跨国公司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分工,冷战结束后,形成组织、生产、销售三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 ‎——据阎学通、杨原著《国际关系分析》(第二版)‎ 上表为近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历程简表。解读表格信息,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   材料一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   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材料三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 ‎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华夏正统意识对战国时期诸候国国史编撰的影响。材枓强调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追溯自身与商周各代的过往关系反映了以华夏为正统的意识,故A项正确:家国同构的理念反映的是国家内部政治关系与家族内部关系的一致性.与题意不符合. 故B项错误:王权独尊的观念强调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与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以华夏为正统的意识. 没有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趋势,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秦朝郡守的任命有皇帝决定,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色。故选D。ABC三项都未准确的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真正的含义。因此均错误。 点评:‎ 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随时替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秦朝实行的其他的重要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法律制度等都需要掌握。‎ ‎3.答案:B 解析:“改变了中国……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利的,B项正确;“1903年”国家的机构依然由清王朝统治,A项错误“实业救国”在晚清时期是一项民间活动,非官方机构活动,C项错误;材料的前半部分强调对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而不是为工商业者提供法律保护,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智者”的含义变化的原因。“智者”含义的变化跟社会对修辞、辩论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需要有关,不是因为教育完善,故A项错误:社会对修辞、辩论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的需要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公民具有修辞,辩论和演说等知识技能,故C项正确:这种修辞、辩论和演说等知识技能对推动文化的繁荣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故的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材料没有提及行省的内部纷争. 故排除A项:材料提及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议拟咨来与B 项矛盾.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可以看出行省拥有一定的自决权.故C项错误; 材料第一句反映遇有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禀明请示.第二句中提及公事”合与决从公依例与决故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区”等信息可知,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A、D两项分别是三大战役的结果和意义;C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影响。‎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人善治之,则亩数盆”,说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项正确。A项的“开始”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铁犁牛耕”广泛使用于汉朝,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不是“土地私有”,C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人巡抚人数增加,说明汉族地主地位上升,满洲贵族地位相对下降,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影响的扩大,汉族地主利用镇压起义军的机会,势力坐大,在地方上的自主性增强,使清政府中央集权得到削弱,故B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注重党 的领导地位,故选A项。 ‎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初期的分封制的认识。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结论正确.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据材料得出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去.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雏形出现是在战国时期,D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成衰落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泰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承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地方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贞观年间强调官员责任意识的意义根据材料“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谏官、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可知.这种规定有利于皇帝勤政、吏治清明.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些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官员合理、公正、客现地行其职能, 其秦事弹劾的渠道依旧炀通无阻.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专制皇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史官的职责仅仅是将官员的奏事内容记录在册而已,并没有涉及其地位的提升,故D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英德两国虽然都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德国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英国不是;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德国不是;德国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英国不是。因此BCD均错。英德两国的君主虽然权力不同,但都为国家最高元首。故选A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内容 陷入僵化,考生的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限制。材料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科举制消极作用的体现. 故A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946年政协会议。1946年政协会议期间,国共关系尚未破裂,政协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和平建国。宪法草案规定的中央与地方分权、自治、民选、省宪等内容,对解放区政权的发展是有利的,D为正确选项。‎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法令出台的整个过程都由公民参与和监督,并最终由公民大会决议并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民主运作方式的公开透明,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法律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非保护平民的利益;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与司法审判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并未表明公民参政议政的真实态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司法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的诱惑或情感的左右,洞察事实真相,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材料中提及仅仅是苏联国内的农产品收购和面粉的零售价格,这与“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没有任何联系,故A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的特点是 “重工业优先”“重工轻农”和“牺牲农业保障工业”,这些都可以从材料中得到体現,为了积累工业资金而极大牺牲农民利益,故B项正确: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于1936年,故C项错误;“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状况——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国内经济交流处于一种不活跃的状态,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十月革命前俄国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故A、B、C都不正确。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弊端。根据题干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推动之下短期内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并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取得了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骄傲成就,但后期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20世纪70 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但经济发展趋于停滞,故C项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经济前期发展较快后期趋于停滯,主要原因是制度性因素,故排除A项;集权体制在前期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后期体制改革未能跟进,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应一分为二综合判断,故排除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得以成功实现的原因即为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也只有高积累低分配才能通过国家力量快速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中“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的信息,可知当时欧洲的工业生产十分落后,所以,欧洲对外贸易是通过在亚洲市场购买商品,然后转运到其他地区销售,故本题D项符合当时欧洲的经济特征。题干体现不出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故A项错误。题干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欧洲贵金属的流出,故C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的边疆地区,故A项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邪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罝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人口众多,地方事务繁杂,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项正确;以上地区位于中原或北方,没有体现出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据材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频繁,申国在对外贸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将白银用于享乐,后来走向了衰落,故B项错误:英国工业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与原料产地,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晚清以银元结算,未涉及国际白银市场,故D项错误。‎ ‎24.答案:B 解析:据材料“穷人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创设的陶片放逐法针对可能威胁雅典民主的人,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希腊神话中的传统做法,不属于当时流放反对派的依据,故A项错误;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不属于希腊,故C项错误;伯利克里时期公职人员津贴,与流放反对派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B。‎ 二、材料题 ‎25.答案:示例: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从中南美洲掠夺金银,从东方国家输入奢侈品,商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19—20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英、法等工业国家向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亚、非、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亚、非、拉国家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综上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差异,国际关系的变迁是国际分工的必然反映。‎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发展„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表格列举的几个时间段以及内容实际上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演变,题目要求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首先根据材料确定论题,如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然后结合材料选取两个时间段 ‎ 15—16世纪和19—20世纪,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知识来论证分析,最后根据唯物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来总结。‎ ‎26.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素质高的帝王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抵御外来侵略和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 解析:(1)根据材料中“直接”、“自由和平等”、“轮番”、“集体议决”、“少数服从多数”等处信息即可对应总结出其特点有: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2)依据材料中“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代议政体”、“一系列法案的颁布”等处信息可以将实现方式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史实可直接概括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即素质高的帝王统治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制的原则;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至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