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 高二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汲黯(汉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力求国家少事。他抨击重“教化”的公孙弘之流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指责张汤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据此可推知 A. 黄老之学与儒、法矛盾尖锐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法家巧言诋毁、为人所不齿 D. 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一致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汲黯力求国家少事”指的是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公孙弘重“教化”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张汤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体现的是法家思想。因此,汲黯抨击公孙弘和张汤体现的是黄老之学与儒、法矛盾尖锐,故A正确;显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材料没有关系,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抨击法家思想,故C错误;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是不一致的,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2.义门陈氏即江州陈氏,从731年起,这个家族延续了332年不分家,合居一处的家人最多达到3900多人。史载陈氏“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历代统治者给予江州陈氏各种优待奖赏。据此可知 A. 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B. 帝王表彰陈氏以宣扬纲常伦理 C. 唐宋以来儒学的正统未受冲击 D. 儒家思想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B 【解析】江州陈氏“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延续332年不分家,而受到历代统治者优待奖赏。由此可知,历代统治者表彰陈氏的目的是为了宣扬以孝为核心的伦理纲常,故B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治国平天下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儒学的正统是否受冲击,故C错误;儒家思想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题意无关,故D错误。 3.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代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 A. 格物致知、浪漫主义 B. 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C. 知行合一、写实主义 D. 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答案】B 【解析】《爱莲说》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王冕《墨梅图》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因此二者都是托物言志,都从对一样事物的研究获得知识,因此是格物致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浪漫主义、托物言志、写实主义、反省内心、变化万端不是二者的相同点,故ACD三项错误。 4.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B.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C.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表明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说明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伦理道德,故A项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朱熹和王阳明属于宋明理学思想家,排除B;材料主要说明个人日常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5.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更可信性 B. 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C.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D. 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体现了其反对废除一切伦理的思想,五四时期肯定李贽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对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则体现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由此可知,对李贽的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故D正确;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也不一定更可信,故A错误;综合多人评价也不一定能够还原历史人物,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故C错误。 6.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B.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江南地区的士大夫宴款、演戏必请昆班,以示高雅。由此可知,这些史实说明昆曲符合了士大夫的文化品味,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故B正确;雅乐不适合市民阶层的需求,故A错误;材料和社会等级无关,故C错误;京剧是在晚清形成的,故D错误。 7.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 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 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 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答案】B 【解析】“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作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表明这位先生的著作不符合教会的说教,对宗教神学思想有很大冲击,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动摇了欧洲神权统治的根基,故B正确;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涉及宗教领域的问题,排除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赞美人类的伟大、力量,不会引起教会的迫害,排除C;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一般规律,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对教会说教没有直接、致命冲击,不会引起教会的迫害,故排除D。 8.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曾经为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出来后,虽然带来一定震撼却受到普遍抵触。后来他将原地图中央的子午线向西移动了1700度绘制出改进版(如图,与现行中国版世界地图格局大体一致),才得到认可并沿用至今。据此可知 A.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B. 受抵触主要因为否定天圆地方说 C. 早期传教士没有改变中国人观念 D. 明朝士大夫阶层开始睁眼看世界 【答案】A 【解析】利玛窦迎合了中国士大夫的“天朝上国”心理,将《坤舆万国全图》中央的子午线向西移动了1700度,将中国放到地图的中央,该图才得到认可。由此反映出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是有一定研究的,故A正确;该图受抵触的主要因为是把中国放到了一边,和否定天圆地方无关,故B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中国人观念的改变,故C错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晚清的林则徐,故D错误。 9.近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曾有一个通过“留学教育计划”,汲取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一变为少年新中国”的梦想。在李鸿章的支持下,1872—1875年共派出120个幼童留学(期限15年)美国,但在1881年被要求全部撤回,他的“留学教育计划”也就此夭折。据此推知 A. 容闳和清政府的根本目的一致 B. 李鸿章希望借此培养维新人才 C. 归国留学生将助力中国近代化 D. 夭折的根源是顽固派从中作梗 【答案】C 【解析】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是通过汲取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一变为少年新中国”的梦想。据此可知,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是致力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故C正确;留学计划被清政府叫停,这说明容闳和清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不一致的,故A错误;李鸿章希望借此培养洋务人才,故B 错误;留学计划夭折的根源是清政府的愚昧落后,故D错误。 10.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曾说道:“岁在戊戌,南皮张孝达大司马(张之洞)著《劝学篇》二十有四(该书主要是宣扬‘中体西用’思想)……天下皆曰,中国风气从此开矣。”英国泰晤士报还将其翻译为《中国唯一的希望》。据此推知 A.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联合 B. “中体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 C. 《劝学篇》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 D. 英美并不认同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答案】B 【解析】美国传教士林乐知认为“中体西用”使中国风气大开,英国泰晤士报把“中体西用”翻译为《中国唯一的希望》,说明“中体西用”顺应了近代化的时代潮流,是中国进步的表现,故B符合题意;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在材料中能够反映出来,不符合“推知”,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维新变法,排除D。 11.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 推动中国近代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中国工业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思想近代化。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其主张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其主张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章太炎属于革命派,其主张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属于维新派,其主张有利于促进国民思想近代化,因此上述人物的共同诉求在于推动中国近代化,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只是章太炎和梁启超的思想倾向,不是四人共同诉求;C选项错误,实行中国工业化也不是四人共同诉求;D选项错误,启蒙也并非材料中四人思想的共同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如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比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更加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科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答案】C 【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1929年以后,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明显高于之前,这反映了国民政府比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更加重视科学教育,故C正确;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故A错误;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要低于1912年,这无法体现“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故B错误;1929年前的自然科学课程比重是有起伏的,这不能反映出政府对科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故D错误。 13.1901年前后,梁启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等四弊,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等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现象说明 A. 维新思想已成社会共识 B. 国人民族意识日渐觉醒 C. 梁启超开始对清廷不满 D. 西方学说已被广泛接受 【答案】B 【解析】由“梁启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等四弊”可知,国人已经能够区分“朝廷”和“国家”;由“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等观点”可知,国人关注社会的进步;由“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可知,国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已成社会共识”太绝对,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的史学观点,无法反映出其政治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午饭反映“被广泛接受”,D 项不符合题意。 14.“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材料表明 A. 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 同盟会已经解散革命党人另组政党 C. 孙中山先生完成了思想历程的伟大转变 D.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内容。新民族主义明确了反帝要求,这是孙中山对中国国情有明确认识的结果,表明孙中山先生完成了思想历程的伟大转变,故C正确;此时满清贵族统治已经被推翻,故A错误;国民党是由同盟会等政党组织改组整合而来的,故B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材料主旨未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已经蓬勃开展,故D错误。 15.下列言论的共同诉求是 地价之增益……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毛泽东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邓小平 A. 实现民族独立 B. 消灭贫富不均 C. 关注人民生活 D. 完成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毛泽东提出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土地需要,邓小平主张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的主题皆为关注民生问题,故C符合题意;三则材料皆未体现民主革命的主张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排除AD;邓小平的主张中未体现消灭贫富不均的内容,排除B。 16.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 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 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 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排除D。 17.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可知,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C;材料与认识资本主义弊端无关,排除D。 18.仔细观察下面的一组图片,若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准确的应是 A. 尽快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 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夺取胜利 C. 走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 D.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都是进攻大城市,结果因为敌人力量强大而最终失败。中共由此认识到,城市武装暴动夺取胜利的苏联经验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革命要想取胜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三次起义的教训无关,故A错误;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夺取胜利是苏联的经验,故B错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故D错误。 1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 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 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 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看法,排除A;材料“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可见邓小平表达了对外开放的思路,故选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排除D。 20. 如下图所反映的教育状况(图中成绩单内容:政治、劳动、技术成绩均为满分5分)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 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B. 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 彻底抛弃了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 D. 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答案】D 【解析】从成绩单内容(政治、劳动、技术)可以看出该时期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初期注重政治教育,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总体上看,我国的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也缩小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指的是文革期间,故选D 21.“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下列时代特征与此描述吻合的是 A. 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开始萌发 B.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C.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起步 D.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广泛确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描述的这个时代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开始萌发是在古希腊时期,故排除A项;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的是启蒙运动时期,故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传播,近代自然科学开始起步,故选C项;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广泛确立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22.瑞土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A.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 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 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可以得出,所述为文艺复兴,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彻底”说法不正确;C是宗教改革的结果;D是启蒙运动的内容。 23.18世纪以来,奢侈消费经济在英国兴起。有人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这场大讨论 A. 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 B.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 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 D. 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 【答案】B 【解析】18世纪以来,英国奢侈消费经济兴起,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这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B正确;奢侈消费体现满足个人欲望、追求现世享乐,符合人文精神,排除A;C与材料无关,排除;奢侈消费促进社会消费的增长,D错误。 24.“我理解这一名词(共和制)不仅是指一种贵族制或者一种民主制,而是一般地一切被公意、也就是被法律所指导的政府。政府要称其为合法的,就绝不能与主权者混为一谈,而只能是主权的执行人;这样,君主制本身也还是共和制。”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共和制遵循“主权在民” ②共和制政体中唯一的样态 ③要注重共和的精神与实质 ④权力在法律之下分立制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仅是指一种贵族制或者一种民主制,而是一般地一切被公意、也就是被法律所指导的政府”可知,强调共和制政府应被公意指导,即强调共和制应遵循主权在民,①正确;“共和制政体中唯一的样态”的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强调共和制政府应被公意、法律指导,更注重共和精神和实质,③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权力的分立制衡,④错误;因此①③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25.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 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答案】B 【解析】A、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可知统治者并不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B、据材料“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故B项正确;C、材料无法体现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故C项错误;D、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当时中国科技发展并未与世界保持同步,故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道义)事君,不可则止。”子曰:“弑父与君(为君主而杀父亲),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君臣关系。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有何不同?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材料三 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 (3)材料三对君臣关系有何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 【答案】(1)孔子认为:①君臣关系要遵从道统,否则君臣关系即可解除。②子不能因君弑父。 (2)不同:①君权神授;②君权独尊(或提出“三纲”理论);③大一统。 作用:①加强君主专制;②强化中央集权;③巩固国家统一。 (3)新认识:主张君臣平等。 评析:①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②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③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④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客观上体现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解析】 (1)“如何处理”,根据材料一“……所谓大臣者,以道(道义)事君,不可则止”“弑父与君(为君主而杀父亲),亦不从也”得出:君臣关系要遵从道统,否则君臣关系即可解除;子不能因君弑父。 (2)“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得出:“三纲”理论;由材料信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得出:君权神授、大一统。“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 (3)“新认识”,依据材料三信息“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张君臣平等。“评析”,依据所学知识从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新民本思想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新民本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新民本思想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客观上体现了封建制度的衰落等角度思考。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思想家 思想主张 ① 苏格拉底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 ② 彼特拉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材料一中①②两种思想有何共同之处,各体现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同样,如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材料一中①②两种思想的关系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请予以说明。 材料三:“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孙中山“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 【答案】(1)相同之处:人文主义 时代特征:①奴隶制民主政治②资本主义兴起 (2)概括:人类文化是在继承古典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符合 说明: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变化: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共同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革命 【解析】 (1)共同之处:从“美德即知识”可知是对人的研究,完善人的道德;从“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知,是对人追求的肯定,故二者都对人的研究,肯定人和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 (2)观点:从材料“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可知,人类文化是在古典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说明:结合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如材料一中苏格拉底是人文主义的起源时期的人物,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3)变化:从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张共和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此得到近代中国思想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变化,作用:从两者的主张出发,其作用主要体现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 材料2: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莱布尼茨……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材料3:1865年~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 年度 专利和设计专利注册数 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 1865~1869年 10895 283 1875~1879年 13689 634 1885~1889年 21666 1609 1905~1909年 33220 3556 1913年 33917 4212 (1)根据材料1,指出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2、3,分别指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德两国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1)变化: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原因:①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③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2)美德科技发展迅速。德国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成就突出;美国重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并大量引进外来技术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一曲线走势可知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推动等角度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和材料三“1865年~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美德科技发展迅速;德国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成就突出;美国重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并大量引进外来技术。 29.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焘使英开创了近代中国向外派遣公使的先例……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他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同僚目之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也有人连声叹息:“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好事者甚至编了付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 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固守的传统观念在近代受到挑战。 简述:一方面,郭嵩焘使英遭到许多人反对与不屑表明当时天朝上国思想、夜郎自大的观念在当时的人们之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期顽固派百般阻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同样也说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郭嵩焘愿意担任出任英国公使,正是他认识到中西方差距、领略到西方先进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向西方学习的实际举措,是向中国传统落后观念思想的公开挑战。 同时,清政府向外国派出公使,虽是当时无奈之举,但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典型范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郭嵩焘的出使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并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该论题必须明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概括得出:固守的传统观念在近代受到挑战。“论述”,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一方面郭嵩焘使英遭到许多人反对,另一方面郭嵩焘愿意担任出任英国公使等角度论述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