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刘永敏, 审核人余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王国维曾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在他看来,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 封建子弟之制 B. 宗法及丧服之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题时既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看出,“立子立嫡之制”即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故选C。其他的制度,分封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故排除A项。礼乐丧葬制也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故排除B项。D项不是核心,也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宗法制 2.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能用于佐证中国古代丝织技术起源的是 A. 记载有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C. 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蚕 D. 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和丝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考查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1956年,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绢片、丝带、丝线,经鉴定原料为家蚕丝,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距今4700多年,钱山漾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实物见证,故本题选项D符合题意;A项不能用于佐证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起源,故排除。B项是在西汉时期的,故排除。C项也不能证明起源,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丝织业的发展 3. 先秦某思想家指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该思想家是 A. 庄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能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庄子,庄子还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加以绝对化,发展成为相对主义,即“万物齐一”。所谓大小、贵贱、美丑、善恶,这些差异只是人们心中的成见,在“道”面前,根本没有差别,故本题答案为A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庄子 4. 宋翔凤这样评价宋代某词人:“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耆卿”即为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柳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根据材料中“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得知其评价的宋代词人是柳永,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年轻时常出入歌妓馆,为乐工歌妓撰写歌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其余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柳永 5.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 历史信息 ①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②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③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④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④② 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以推断出①是秦朝对市的管理措施。②为明朝,王阳明为明朝人士,“计工受值”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③“五都”为汉代的五个都城。④参知政事为宋朝的官职,《武经总要》是宋朝的书籍,故C项排序正确。 6. 吴江县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作为一例个案,上述记载反映出明清时期 A. 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B. 工商业市镇的崛起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注意题干提示“作为一例个案”,根据材料中“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得知,作为个案吴江县盛泽镇的发展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崛起,故本题选项B符合题意;A项结论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C项表述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材料反映的是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7. 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的是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中“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得知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是指政治范畴,①③是黄宗羲的政治主张,都反对君主专制,故本题答案为C项;②是李贽的主张,强调人的正当合理欲求,与题意不符;④是洋务派提出,与材料中“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思想主张 8. 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振兴教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根据材料中“苟欲攘外……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得知郑观应实际上主张变法图强,故本题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从属于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变法 9.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当时梁启超所言的是 A.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 “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 “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选自梁启超《变法通议》,主要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的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A与题意相符;B项是康有为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评价;C项是严复的观点;D项出自谭嗣同的《仁学》,是对封建礼教伦理制度勇猛的抨击。故排除BCD三项。 10.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这一论断可用于分析 A. 英国“光荣革命” B.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 美国宪法的制定 D. 辛亥革命的结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中“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排除C项,美国没有经历过君主统治;英国虽然长期经历君主统治,但在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得以长期保持,故A项与材料中“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不符;B项斯大林模式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与材料中“获得了自由”不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后袁世凯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故本题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结局 11. 《夏津县志》载:“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材料描述的情形开始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时期 C. 中华民国初年 D. 改革开放以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材料中“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描述的是当时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形开始出现于民国初年,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法令移风易俗,人们思想观念开始解放,故本题答案为C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风俗文化的变迁·民国时期 12.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征途。”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红军反“围剿”失利②遵义会议的召开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④红军长征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材料中“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反映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踏上长征之路,①④正确;材料中“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征途”反映了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项;③是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 13.《八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前后 B. 华北事变前后 C. 西安事变期间 D. 七七事变以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得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据材料中“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得知蒋介石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据此判断这份宣言出现在1935年华北事变前后,1935年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标志着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故本题答案为B项;A项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在《八一宣言》发表之前;C项1936年底为了劝谏蒋介石发动的西安事变在《八一宣言》发表之后;D项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的史实 14.下表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2—1956年中国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 土地改革正在进行 B. 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C. 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953—1956年三大改造运动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称农业合作化运动,从表格时间来看正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时期,故答案为C项。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从1958年开始,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1966年,排除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农业合作化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内容。农业合作化运动即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是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自此之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只存在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的两种公有制形式。 15.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材料出自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 D.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根据材料中“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得知台湾自1949年同祖国分离,由此判断材料应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三项时间均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 16. 1919年7月,苏俄政府表示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不平等条约。于是,“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上述“亲俄之风”表现在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②中共“一大”的召开 ③新三民主义的提出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发生在“1919年7月”之前,故①不选;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进行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故④不能体现“亲俄之风”;由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诞生;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17.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双方商定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予以配合。上述会谈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 B. “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C. 中国成功爆破了原子弹和氢弹 D. 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注意材料时间“1967年8月”和题干要求“直接历史背景”,材料中反映了美日之间就中国核武器达成的协议,其直接历史背景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故本题答案为C项;A项是1950年;B项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了“尼克松主义”的萌芽主张,故D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重大科技成果·两弹一星 18. 《十二铜表法》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以死刑;限制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等等。上述规定 A. 集中体现平民斗争的成果 B. 较好地保护自由民的权利 C. 反映出罗马司法程序严格 D. 凸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材料中“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非经审判,不得被处以死刑”等规定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故本题A项正确;B项“自由民”说法错误;C项“司法程序严格”从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表述有误,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罗马法·特点 19.下表直接反映出1498-1505年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的变化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价格革命 C. 商业革命 D. 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注意题干要求“直接反映出”,从材料时间判断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表格看出威尼斯香料进口总值下降,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上升,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贸易中心从原来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本题答案为C项;A项是商业革命的原因;B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表述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 20.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国王已放弃行政权 B. 议会主权地位的强化 C. 国王的“统而不治” D. 法律至上的政治生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根据材料中“1698年”“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得知反映了当时英国议会主权地位的进一步加强,故本题答案为B项;A项表述本身有误;C、D两项表述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 考点: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权利法案》 21. 美国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与下级法院的法官忠于职守者,得终身任职。”美国实行法官任期终身制是为了 A. 确保司法独立 B. 限制总统权力 C. 体现议会主权 D. 维护民主共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实行终身制,即:法官一经被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美国的体制是三权分立,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方负责监督另外一方,以防任何一方的权力过于集中。司法部门负责审查立法和行政部门的活动以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免受由大众和强权利益制定的专断政策的压迫。因此美国实行法官任期终身制是为了确保司法的独立性,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美国联邦宪法·内容 22.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人们的“反思”之一是当时欧洲兴起的 A. 人文主义思潮 B. 现代主义思潮 C. 社会主义思潮 D. 和平主义思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材料中“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得知当时人们的“反思”是指欧洲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即工业革命时代对其局限性和弊端的反思,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潮;B项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流派总称;D项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是反对战争或暴力的一切形式,追求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背景 23.新航路开辟以来,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更新,在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企业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国东印度公司 ②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③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 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 :英国东印度公司出现在1600年,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出现在线1882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出现在177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出现在1903年,此题选A项。 24.1807年9月,某工程师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使轮船开始真正成为水上舞台的主角。该工程师是 A. 惠特尼 B. 史蒂芬孙 C. 阿克莱特 D. 富尔顿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美国发明家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了新型水上运输工具——轮船,它迎来了人类水上航行的机械化时代,故D项正确;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排除A项;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排除B项;阿克莱特改进发明了新型的水力纺纱机,排除C项; 25. 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A. 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B. 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世界的形成。根据材料表述得知“另一场战争”是指美苏“冷战”,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由此“杜鲁门主义”被认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C、D三项均在“冷战”开始之后。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争锋·杜鲁门主义 26.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这样说到:“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为达成“愿望”,罗斯福采取的直接举措是 A. 颁布《紧急银行法》 B. 出台《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D. 推行《社会保险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注意题干要求“直接举措”,根据材料中“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得知罗斯福采取的直接举措是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与之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联邦救济和众多的公共工程建设对缓解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以及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A项主要是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B项是政府为了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项是1935年罗斯福签署的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和养老金的法案。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内容 27. “该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了先河。”该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根据材料中“三国合作”“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了先河”得知该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故本题答案为A项;B项成立于1989年,地跨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差异;C项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D项成立于1967年,目前成员国有10个。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28. 下列言论,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②“绝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①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文学家彼特拉克的言论;②强调理性的作用,与启蒙运动相符;③是出自文艺复兴扩展时期英国卓越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言论;④出自陈独秀《敬告青年》,反映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其余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内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 29.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这一言论出自 A. 卢梭 B. 狄德罗 C. 洛克 D. 孟德斯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材料中“人的本质是自由”“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体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故本题选项A符合题意;B项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是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C项洛克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代表人物,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D项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代表人物,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启蒙运动·卢梭 30. 某位科学家曾说:“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根据材料中“时间和空间”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位科学家是爱因斯坦,20世纪初,他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爱因斯坦·相对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英年即位,即锐意革新,谋兴礼乐。其事虽经一度挫折,终于走上复古更化的路。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却无根本的变动。 ——据《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秦人”为“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指出材料中“复古更化”的含义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代行省制创立的意义。为什么说历代地方管理制度“却无根本的变动”? 【答案】(1)贡献:攻灭六国,实现统一;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拓展疆士;将“西南夷”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含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学开始确立其独尊的地位,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2)意义: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或“利于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为以后所沿用。理据:中央集权的本质属性未变。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 “秦人统一”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则回答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拓展疆士;将“西南夷”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即可。 根据材料中汉武帝的“复古更化”,可知其含义所指是指重新重视儒学,并对儒学加以改造,结合所学可得知是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2)问,行省制的影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历代地方的管理体制的作用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其本质属性没有变化,故无根本变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刘宗绪 材料二“(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了什么事件,并据材料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市场总是在扩大”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上述“工业中的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地区的联系;地区性贸易向全球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地区史开始演变为全球史。() (2)原因:圈地运动和海外扩张。影响: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国与各行业间经济的互补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技术条件;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的相关内容。第一小问直接据材料表述得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世界市场初露端倪”“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市场形成、地区联系加强、地理知识丰富等方面概括。 (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分析市场扩大原因,即圈地运动和海外扩张;第二小问注意题干要求“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物质条件、技术条件方面回答,最后指出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影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及影响 33.科技文化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文艺复兴”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5年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1988年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995年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据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提出的背景,并请结合一例史实说明该论断在推动我国运载火箭研究方面的实践价值。 【答案】(1)表现:思想:理学兴盛;文学:宋词繁荣;科技: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艺术:文人画兴盛,书法艺术发展;社会生活:世俗化等。(三点即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都市的繁盛,文化知识的普及。(经济角度,其他角度,不得摘抄原文。) (2)背景:国内:“文革”使我国科技事业受挫;邓小平恢复工作;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动科技的改革(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国际: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凸显。(任)实践价值:19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5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举一例即可)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若答出“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可得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宋朝思想、文学、科技、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可以商品经济、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等方面概括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表格中时间和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文革的影响、邓小平的作用、重要会议的落实以及国际社会的状况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政权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总之,我要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摘自《伯里克利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公元前431年) 材料二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希腊的学校”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结合所学,概述该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启蒙思想影响了美国政治?结合所学,指出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相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1)表现:民主政治。影响: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公职选举和任期制。 (2)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说。()发展: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代表制选举取代抽签选举。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得知政治方面的表现;第二小问注意题干要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以及公职人员选举和任职期等方面。 (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民主政治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对比可得知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民主形式和选举方式的发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内容及影响;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启蒙运动·内容;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美国联邦宪法·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