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圆的周长 |冀教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圆的周长 |冀教版 (3)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报送市 课题 圆的周长 教材 授课教师 姓名 单位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设计思考】‎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在本单元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可以“绕一圈量”“放在尺子上滚”,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测量多个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3.经历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4.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  【学习重点】‎ ‎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  【学习难点】‎ ‎  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  ‎ ‎【教学流程图】‎ 步骤 大致用时 教学操作流程 导入 ‎2分钟 情景引入,出示学习目标 演示 ‎10分钟 学生上台演示两种测量方法 操作 ‎7分钟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师让同学把测量结果分享到大屏幕。‎ 探究 ‎11分钟 利用EXCEL计算出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练习 ‎10分钟 根据学习目标进行练习,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教师谈话。‎ 师:动物王国正在举行运动会,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小山羊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猜一猜谁跑的路程长?‎ ‎2.复习正方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正方形,问: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3.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圆的周长你会计算吗?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正方形周长是进行圆的周长概念教学的基础,教学中进行类比思维,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创设小动物比赛这个情境是为了突破教材,以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概念,引发猜想。‎ ‎1.教师提问。‎ 师:圆是由什么围成的图形?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 ‎2.学生思考。‎ ‎3.指名回答。‎ ‎4.引发猜想。‎ ‎(1)圆的周长可能跟它的什么有关系?‎ ‎(2)猜一猜: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二)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1)启发思考。‎ ‎①教师谈话。‎ 师:可以怎样验证猜想?你有什么好建议?‎ ‎②学生思考。‎ ‎③全班交流。‎ ‎(2)测量方法演示。‎ ‎①教师谈话。‎ 师: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如何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 ‎②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 ‎③集体评价。‎ ‎④播放视频,介绍测量方法。‎ 要求:边观看边思考,动手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①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两人互相配合,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入表格里。(提醒学生:要有科学精神,注意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量得的数据以厘米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圆 周长 ‎(单位:cm)‎ 直径 ‎(单位:cm)‎ ‎ 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 圆1‎ 圆2‎ 圆3‎ ‎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③教师适时让各小组长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 ‎(4)小组汇报。‎ ‎(5)教师利用EXCEL计算出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6)观察数据,全班交流。‎ ‎①教师谈话。‎ 观察表格,上面不同大小的圆,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大部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 ‎②学生观察并思考。‎ ‎③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再填写观察表格,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及计算得出结果的成功体验。而且把不同圆的有关数据,通过EXCEL表格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 ‎(三)介绍圆周率。‎ ‎1.教师谈话。‎ 师:其实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刚才算出来的都不同,是因为测量时有误差。到底是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3页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完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小结: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四)推导公式。‎ ‎1.教师谈话。‎ 师: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学生思考。‎ ‎3.同桌交流。‎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 我们从“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也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6.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师: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 用d表示直径,用r表示半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达?‎ ‎(2)学生尝试写公式。‎ ‎(3)指名学生,教师板书。‎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三、巩固运用 ‎(一)回应情境,解决问题。‎ ‎1.教师谈话。‎ ‎2.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小山羊和梅花鹿比赛的情境中,运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首尾呼应,使整节课完整有序。】‎ ‎(二)进一步理解圆周率。‎ ‎1.出示判断题。‎ ‎2.学生思考并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3.师生评析。‎ ‎(三)解决问题。 ‎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 C=4a 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 直径 ‎= 圆周率 ‎ ‎ (π) π≈3.14‎ ‎ 圆的周长= 圆周率×直径 ‎ C=πd ‎ C=2πr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