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人:赵宪彬 审核人:王秀彦袁洪波张琨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 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C. 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D. 神权对立于王权 【答案】D 【解析】商代的政治特点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不是对立,故D错误,符合题意;A、B和C项均符合事实,排除。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2. 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其中内服制主要管理 A. 商族活动区域 B. 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 C. 黄河中上游地区 D. 长江流域地区 【答案】A 【解析】内服主要管理商朝组内的区域,故A正确;B属于外服管理的范围;商朝主要活动区域是河南河北地区,C和D主要是地理位置,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消除诸子矛盾 C.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 实现长治久安 【答案】A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疑生争,争生乱”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立适子”即嫡长子继承制。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的世卿世禄,故此题应选C项。选项A,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内在纽带,目的在于分封制。选项B,消除诸子矛盾错误,只能是解决矛盾。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分封制的目的,保障分封制传承秩序的稳定,继而通过分封制达到长治久安,故目的不在长治久安,故D错。 点睛:宗法制的作用主要在于两点。其一,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其二,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 《洪范》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 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5. 2017年10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上述材料 A.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B. 可以从古代禅让制里找到历史根源 C. 我们应该主要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 D. 所反映的古代制度,是我国官僚政治的开始 【答案】A 【解析】中秋节属于合家团圆的日子,属于家族亲情的体现,是古代宗法制的现实影响,故A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的首领承袭制度,故B错误;革命史观是从革命角度阐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官僚政治开始于秦朝,故D错误。 点睛: 6. 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实行长子继承制度 B. 宗子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 C. 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D. 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 【答案】B 【解析】宗法制度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错误;宗法制实际上执行的是世袭制度,没有废除世卿世禄的特权,故C错误;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错误;宗法制度下宗子享有祭祀祖先的特权,故B正确,符合题意。 7. 秦国能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 商鞅变法的成功 C.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 秦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故D正确;A.C是客观原因;B从属于D项原因。 8.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提到“制曰”可见是一种制度。“始皇帝”可见是皇帝制。“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可见是将帝位传之子孙。故选C项。A项分封制错误,秦朝时废除分封制了;B项中的中央集权材料没体现;D项中的两个制度材料都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 9.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通过“推恩令”消除王国问题,故B项正确;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发生在夏朝建立时期,故A项错误;行省制属于元朝,故C项错误;内阁制属于明朝,三省制属于唐朝,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关键词“社会政治大转型”,学生可以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即可正确判断。 10.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 A. 设立皇帝称号 B. 规定王位世袭 C. 分封子弟为王 D. 推行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根本决定”冲击了贵族政治,强化了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而秦朝推行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项正确。设立皇帝称号有利于加强君权,但与题干中“根本决定”不符,排除A。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启时期,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分封子弟为王与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根据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并结合郡县制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11.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表明,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故只要走进历史,随处可见到他的影响,因此答案为B。郡县制在战国末期已出现,A错误;C项与秦不符;D始于商鞅变法。 12. 西汉前期相权极重,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此问题的措施是 A. 设“中朝” B. 置枢密院 C. 置刺史 D. 设三司使 【答案】A 【解析】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选拔亲信和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中朝”,故选A;枢密院和三司使是宋朝设立的,排除BD;刺史是汉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而设立,排除C。 13.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 A. 加强专制皇权 B.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 建立内阁辅政制度 D. 提高相权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清题目强调的是“在中央”,而三省六部既是辅助皇帝的最主要机构,同时也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机构,三省六部制是分散相权以便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B属于地方制度,不属于中央;C是明朝时期实现制度;材料明显是分散相权,故D错误。 14.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相权削弱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 15. 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 A. 君弱臣强权臣擅权 B. 相权仍能制衡皇权 C. 官员文化素养较高 D. 中央集权制度削弱 【答案】B 【解析】当宋真宗试图立宠妃为贵妃时,宰相李沆可以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甚至烧毁诏书,而宋真宗对此也无可奈何,这说明当时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选B。A项夸大了君臣关系的事实,CD项无法体现,均排除。 16.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和D,A是依据血缘关系、门第出身,D是依据科举考试成绩。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禅让制并非选拔人才,而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因此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C项正确。 点睛:材料“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是解题的关键。 17. 《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 【答案】B 【解析】古代门下省负责政令审核,“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属于监督机构,应该归属门下省,故B正确;A属于政令草拟机构;C属于政令执行机构;D属于司法机构,不随宰相入朝议事。 18.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 B. 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C. 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 D.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也不可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和D符合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事实。排除。 19.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下表),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进士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出身于平民或贫寒家庭,因此D是错误的;AC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官吏在任官前的出身,因此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一般的平民百姓有了参政的机会。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研究·科举制 20.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针对这种现象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A.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B. 地方实施“推恩令”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 【答案】D 【解析】“方镇相望于内地”属于隋唐五代时期实行藩镇割据,由于地方财权和军权过大导致对抗中央,为此宋代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故D正确;A属于分割宰相权力;B属于汉武帝时期解除王国问题措施;C属于唐朝中枢机构改革。 21. “……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立行中书省”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所反映的制度是行省制度,而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而非唐朝、宋朝以及明朝,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行中书省”就是行省的意思。 2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有 ①秦始皇建立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朝时由于设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不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可将含有③的选项排除,故选D。 23. 北京故宫中清朝中央某机构遗址有如下文字介绍:“……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随侍左右 B.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参与决策 D. 掌管军队,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材料文字“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些实际上是对清军机处的军机大臣职权的描述:跪受笔录,上传下达,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 24.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弭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演变切入考查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从三公九卿制至清代的军机处,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特别是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B项正确;A项“在于不断的改革”说法是错误的;C项“改革的根本”说法错误;D项“弥合”、“国家稳定的基础”说法是错误的,君权与相权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对基本矛盾,这制度下的稳定基础依赖于皇权。 25.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捍卫了国家领土的主权,保卫了多民族国家的有效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值得赞赏,故A正确;B属于消极的措施;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落后于世界潮流,故C错误;明清时期实行高压政策和特务制度,社会环境相对紧张,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百官制》 (1)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从政治和思想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1)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有利于政治安定;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西汉的推动: 政治:解决郡国并行制出现的王国问题(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整体更为巩固;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固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文化“一统”加强政治“一统”。 (2)传承: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 创新:地方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对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1 )在回答“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问时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大一统”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二是“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不难总结出答案是“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只能是奠定了基本格局,还不能最终定型。西汉时期推进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发展的措施应该包括“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等常考的措施。 (2)在回答“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这一问时,一是传承,就是继承了宋代的那些制度,继承了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中书省负责民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政事务;二是创新,元朝初期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置上,所以不难总结出答案: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藏族地区实行管理。地方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而至于“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的积极意义应该包括行省制度的意义和宣政院的设置上的两个方面的意义”。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 地方管理 选官制度 秦朝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军功授爵制 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察举制 隋朝 三省六部制 藩镇割据 科举制 宋 二府三司制 集中军、政、财 通判、设转运使 科举制 元 中书省 行省制度 明 废丞相 设内阁 八股取士 清 南书房 军机处 八股取士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目: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阐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期间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地力“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因此,中央集权制吸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知,表格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变化,从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叙述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何强化的史实说清楚即可,也可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等内容重点阐述也可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表格的信息从“中央集权逐步强化”角度提取题目,材料中的表格可知,表格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变化,从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叙述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何强化的史实说清楚即可,也可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根据内容,如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等内容重点阐述也可以。 2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之法”的动力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是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的。 【答案】(1)动力: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2)理念:弱民,即将国家与人民对立。 贯彻:实行文化专制,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实行连坐法,加重对民众违法的处罚力度;重农抑商,对商业征收重税,并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 【解析】(1)依据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的信息逐条归纳。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政作民之所恶,民弱”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从文化、法律以及经济政策等归纳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