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 作业
►板块四 选修部分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9·广东揭阳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地人。他的太叔祖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这使周瑜自添了几分儒雅。他的叔叔丹杨太守周尚深知其侄乃人中龙凤,于是让周瑜来到丹杨,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兴平二年,周瑜的至交孙坚之子孙策途经历阳时,驰书周瑜,邀其共创天下,周尚把周氏一门之部曲家丁连同粮草船只悉数相赠,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孙策死后,作为淮泗集团首领的周瑜对孙权“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 ——摘编自崔兰海《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 (1)根据材料,指出周瑜成为一代“人杰”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瑜在巩固东吴政权中的作用。(8分) 解析:(1)原因:根据“他的太叔祖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这使周瑜自添了几分儒雅……于是让周瑜来到丹杨,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得出家庭环境的熏陶;根据“周尚把周氏一门之部曲家丁连同粮草船只悉数相赠”得出周尚的教诲与支持;根据“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等得出周瑜本人在历练中逐步成长。(2)作用:根据“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得出,树立了孙权的权威,增强了东吴政权的凝聚力;根据“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得出,举贤荐能,为东吴政权的兴盛提供了一批人才;根据“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讨伐山越,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根据“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得出提拔本土将领,笼络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有利于巩固政权。 答案:(1)原因:家庭环境的熏陶;周尚的教诲与支持;周瑜本人在历练中逐步成长。 (2)作用:树立了孙权的权威,增强了东吴政权的凝聚力;举贤荐能,为东吴政权的兴盛提供了一批人才;讨伐山越,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提拔本土将领,笼络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有利于巩固政权。 2.(2019·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 《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得出长期心血结晶;据材料“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得出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据材料“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得出中西融合;据材料“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得出注重实践。第(2)问,应从明末这个社会大背景和当时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答案:(1)特点:长期心血结晶;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中西融合;注重实践。(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3.(2019·福建南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嵩焘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但是,郭嵩焘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嵩焘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利,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嵩焘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嵩焘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可知,郭嵩焘与曾纪泽皆主张与西方平等外交,建立近代化外交模式,反对传统外交观念,维持当下中西关系。根据材料“郭嵩焘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曾纪泽认为……‘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加强国内军事备战”可知,二人在对外求和上区别在于通商与备战两种手段。第(2)问根据题干可知曾纪泽提倡“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可从外交观念的更新、推动外交近代化、激发爱国思想分析积极意义,同时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阐述曾纪泽外交模式难以实现的局限性。 答案:(1)同:平等交往的观念;近代化外交;维持中西现状,避免外交冲突;反对传统“华夷观”。 异:郭嵩焘主张通商求和;曾纪泽提出“备战求和”。 (2)积极意义: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冲击传统的外交观念;推动外交近代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局限性:在当时背景下,其外交近代化模式无法实现。 4.(2019·云南大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埃比尼泽·霍华德是一个英国皇室记者,城市规划是他的爱好。他观察了19世纪晚期伦敦穷人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让如此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是对自然的亵渎。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在那儿,城市中的穷人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围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3万以内。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深受其无处不在的原则的影响。 ——摘编自黄小凡《百年前城市病的拯救者们》 (1)根据材料,概括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积极作用。(9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可得出霍华德主张问题城市推倒重来,由此可见他的改革理念比较彻底;依据材料“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围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可知霍华德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且关注城市的居住生产、消费和文化功能;依据材料“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3万以内”可知霍华德认为城市与政府管控之间有密切联系,而他的这种花园城市还有建设规模较小的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结合第一问中花园城市的特征可知这种城市构建模式是对自然的尊重,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花园城市模式被一些国家采用,对欧美国家的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该模式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这种理念影响了城市规划者的思想,丰富了城市改革、规划的思想和理念。 答案: (1)思想特征:主张问题城市推倒重来,改革理念比较彻底;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关注城市的居住生产、消费和文化功能;城市与政府管控有密切联系,城市建设规模较小。 (2)积极作用: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丰富了城市改革、规划的思想和理念;对欧美国家的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5.(2019·河南中原名校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伽利略勇敢地宣传哥白尼的学说,1616年,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1632年,伽利略由于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被判处终身监禁,他的书也被列为禁书。在狱中伽利略继续力学的研究,并于1638年完成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由于教会的禁令,这部书无法在意大利出版,只能在荷兰秘密刊行。这部书是伽利略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伽利略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坚持自然科学书籍要用数学来写的观点,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这种研究方法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642年,伽利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78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伽利略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伽利略对科学发展所做的贡献。(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伽利略勇敢地宣传哥白尼的学说”结合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以及“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综合分析。第(2)问,据材料“在狱中伽利略继续力学的研究”结合所学可知,他敢于挑战权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人们起到鼓舞作用;据材料“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这种研究方法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知重视实验,把数学作为表达方式的研究方法,开启了近代科学;从材料“伽利略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得出力学上的研究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答案:(1)特征: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人们开始怀疑传统的神学世界观;天主教会的势力依然强大,科学的发展受到宗教神学的压迫和束缚。 (2)评价:他敢于挑战权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人们起到鼓舞作用;重视实验,把数学作为表达方式的研究方法,开启了近代科学;力学上的研究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6.(2019·惠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8年起南非的白人政权就长期推行种族隔离制度,占人口多数的黑人遭受严重的种族歧视。作为南非黑人中的杰出分子,曼德拉放弃继承其父的酋长地位,于1944年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走上了领导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道路。1952年他发起“蔑视不公正法”运动,跑遍全国各地的城镇和黑人住区,发动群众参加斗争。1960年曼德拉提出了将非暴力斗争转变为武装斗争的建议,组建非国大的武装力量“民族之矛”。1962年8月被捕入狱,1964年4月被判终身监禁。曼德拉入狱后,仍利用各种机会与白人政府周旋、交涉,敦促其放弃种族主义立场。1989年7月,尚在狱中的曼德拉第一次提出了通过和平谈判、政治解决南非问题的思想。1990年2月获释出狱后,曼德拉广泛宣传种族和解立场,争取白人民众对政治解决进程的支持。同时大声疾呼并力促黑人消弭纷争、加强团结。 由于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促进种族和解斗争中的突出贡献,曼德拉于1991年、1993年先后被授予联合国“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和“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9日,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后当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摘编自黄昭宇《南非第一位黑人 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1)根据材料,概括曼德拉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曼德拉反种族隔离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7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作为南非黑人中的杰出分子……走上了领导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道路”可知曼德拉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民主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由材料“曼德拉入狱后……敦促其放弃种族主义立场”可知曼德拉信念坚定,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由材料“1990年2月获释出狱后……力促黑人消弭纷争、加强团结”可知曼德拉倡导大度包容的和解理念及热爱和平。第(2)问,由曼德拉坚持斗争的时间“1948~1990年”联系史实可知此时期世界民主平等潮流的推动及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曼德拉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也是原因之一;由曼德拉不断坚持斗争可知曼德拉本人不屈不挠的努力与贡献。 答案: (1)精神品质: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民主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斗争,百折不挠;倡导大度包容的和解理念;热爱和平。 (2)世界民主平等潮流的推动;民族和解政策的实施;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曼德拉本人不屈不挠的努力与贡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