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3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线上月考文综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5月线上月考文综试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着洋装成为时尚的表现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2.下列企业中,介于官办与商办之间,“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安庆内军械所 3.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 ) A.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 D.采用机器生产的方式 4.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平均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 C.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5.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资本侵入 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C.官僚资本的重压 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 6.下面是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较表(单位:%)。据此可知,这时期东北地区(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B.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 C.逐渐摆脱了对日本经济的依赖 D.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7.1919年,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实践( ) A.加速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B.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热情 C.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 D.最终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8.1921年推行某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这种“退却”( ) A.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B.是计划经济的体现 C.不利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9.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10.下表是1930-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表格中的这些措施( ) 时间 国家 措施 1930年5月 美国 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9月 英国 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年12月 日本 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年 德国 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年4月 美国 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A.帮助各国顺利渡过了经济危机 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加剧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 11.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他从整顿金融入手,推出百日新政。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这表明( ) A.整顿金融是新政的核心措施 B.经济危机根源于金融危机 C.金融整顿是经济恢复的前提 D.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的管控 12.沃尔特·拉非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1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4.1979年,英国的股东人数约为300万人;1993年约为12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截至2008年,在人口超过6000万的英国,七成以上的家庭都承认自己有这方面的投资。这些变化体现出英国( ) A.资本社会化趋势 B.国有企业私有化 C.股权集中程度高 D.政府干预的强化 15.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为走出困境,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对外援助经费 B.减少经济干预力度 C.扩大社会福利开支 D.收购国内私有企业 16.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和政治危机中……当时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下列关于“这场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改革过程中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C.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 D.要求国家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18.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19.1950〜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一变化( ) A.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B.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D.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20.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2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 22.“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高潮 D.改革开放时期 23.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粮食产量快速增长,1984年,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为了深入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我国(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 D.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25.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 《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局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世纪最大遗产是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国内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中国给出的答案是( ) A.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激发农民干劲 B.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C.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加强引进外资 D.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 27.历史地图是表达历史知识的手段,又是获取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研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包含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的省份是( ) A.A B.B C.C D.D 28.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改革开放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9.在古代,有“闻七不闻八,闻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 ) 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 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C.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 D.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 30.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B.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C.社会上民众缺乏改革观念 D.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3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 32.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 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西方世界较早走出“滞胀”困境的国家。( ) 34.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35.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可知,人们普遍穿着洋布制成的衣服,土布的使用量大大减少,这说明西方商品大量倾销到了中国,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穿土布的人仍有十之二三,说明自然经济未完全解体,排除A;着洋装成为时尚无法得出,排除C;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排除D。 2.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官督商办,属于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A选项符合题意。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D属于洋务运动中的军用企业,排除。 3.【答案】D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属于近代洋务企业,大生纱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B;实业救国是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大生纱厂创办属于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C项错误。不管是洋务运动企业,还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采用大机器生产,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在第一个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及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在第二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故C正确。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放松的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符合1927—1936,A错误。第一个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国内政治局面不稳定;第二个时期有日本侵华,也不稳定,B错误。第一个时期,有北洋军阀当政,不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第二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D错误。 5.【答案】C 【解析】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故答案为C项。ABD与材料“中央来了更遭殃”对应不上。 6.【答案】B 【解析】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有较大增长,这一变化是由于日本掠夺工矿资源维持侵华战争的需要,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故答案为B项;东北地区是日战区,A项不能反映;东北地区的经济被日本控制,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完善和优化”,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1919年到1921年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特征就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A排除;余粮收集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排除。 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和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A错误;新经济政策不是计划经济的体现,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C错误。 9.【答案】A 【解析】材料中得出,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是因为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建设,为工业化积累资金,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投入不足的内容,B错误。材料只体现粮食减产,没有体现其与工业发展速度的关系,而且粮食出口量增多是为了支援国家的工业化建设,C错误,D选项没有解释出口量增多的原因,错误。 10.【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了提高关税、货币贬值的措施,其结果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 A项错误;这些措施大大破坏了世界贸易,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C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的形式整顿金融,这样加强了政府对金融的掌控, D正确。A错误,工业复兴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金融整顿是经济恢复的前提。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D项排除;题干未体现自由系放任政策,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福利制度的推行无关,排除B项。 1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建立 “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等,故①④正确;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改革社会制度,只是借鉴了计划经济,故②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14.【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英国股票持有人数不断增加,这体现出“人民资本主义”,即资本社会化,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指明企业的性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股权日益分散,故C项错误;D项不能得出,且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错误。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经济“滞涨”,为走出困境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B正确。 16.【答案】B 【解析】A是列宁时期,B是赫鲁晓夫时期,C是斯大林时期,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故选择B项。 1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他要求国家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内容,;C选项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 1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只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C只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 19.【答案】B 【解析】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土地改革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通过1953-1956年的农业集体化后变为土地公有制,A项错误;C项无法体现;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材料只说的是农业方面的改造,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这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故A项正确;B、C属于“左”倾错误,不是成功探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不是1956年,故D选错误。 21.【答案】C 【解析】从C到D对应的时间大约为1960—1965年,1960年,党中央进行国民经济调整,提出了八字方针,其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等,故选C项。A 、B是1958年,排除。 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2.【答案】B 【解析】“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一目标明显不切合实际,是浮夸风的表现,发生在“大跃进”时期,故选择B项。 23.【答案】C 【解析】给农民土地是指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50年代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社,提高土地公有化是指人民公社运动,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是指7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C项。 24.【答案】A 【解析】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我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故选A;国有企业改革在城市,逐步开放沿海城市也在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无关,B、C错误。D说法错误。 25.【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所学,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正确;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排除A;发展非公经济是中共十五大提出,排除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才提出,排除D。 26.【答案】D 【解析】包产到户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不符合材料中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故A错误;全面展开城市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 B错误;开放四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C错误;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根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国际局势的变化,南方讲话后,故D正确。 27.【答案】B 【解析】新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 位于广州,厦门位于福建,B正确;A位于江西、C位于浙江、D位于安徽,均没有首批开放城市,排除。 28.【答案】B 【解析】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B正确。A、C包含在B中,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D错误。 2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上升,粤语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因此D选项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 30.【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是因为他们受到人民公社体制和相应思想观念的阻碍;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是因为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思想观念的阻碍,选D项;A冷战与农村改革与对外开放无关;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从属于D项。 二、判断题 31.【答案】× 【解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三座大山指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于1927年后,故本题说法错误。 32.【答案】√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以行政命令手段干预经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工业化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故题干表述正确。 33.【答案】×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西方世界较早缓解经济大危机的国家。缓解“滞涨”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干预。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4.【答案】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化落后的面貌,并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35.【答案】√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本题表述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