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桐乡高级中学沈叶芳淳安睿达实验学校袁春建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题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襄王会之于河阳,诸侯毕朝。孔子写《春秋》时将此事讳写成“天王狩于河阳”,理由是“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狩”。该事件中的“襄王”应是 A. 周天子 B. 诸侯王 C. 卿大夫 D. 士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以臣召君,不可以训”可以看出,襄王为周天子,故选A;B,C,D皆排除。 2. “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材料所述职官设置是在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三司”是在宋代设立而非在汉代、唐代、明代设立,所以本题选C。 点睛:本题是对宋代政治制度的考查。从材料中枢密,三司,可以看出为宋代。 3. 唐宋以来各地瓷窑各具特色,苏轼曾先赞“定州花瓷琢红玉”,诗中所赞瓷窑位于 A. 河北 B. 江西 C. 浙江 D. 陕西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定州花瓷琢红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定窑,据所学可知定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故A项正确;江西、浙江、陕西均与题意无关,故BCD项排除。 4. 《汉书·食货志》载:“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该建议体现的治国策略是 A. 严刑峻法 B. 工商皆本 C. 等级严明 D. 以农为本 【答案】D 【解析】文章名称《论贵粟疏》,注意具体内容。材料中晁错认为“使民务农”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而“务农”就必须要通过“贵粟”实现。这皆反映出晁错贵粟重农的思想,故选D;A、B、C都不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 5. 钱穆认为战国时期各家思想的出发点有两类,一类“以人群全体生活的理想为出发”,一类只从“统治阶级的片面利益来衡量”。下列派别属于后者的是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儒家 【答案】A 【解析】解题时紧扣“统治者阶级的偏面利益来衡量”,也就是该思想主张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据所学可知法家是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与题意相符,故A项正确;道家代表的广大的贫苦百姓,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墨家是小手工业者的代表,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儒家是没落的奴隶贵族的代表,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各派别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准确识记,再结合“统治者阶级的偏面利益来衡量”综合判断即可。 6. 梁启超曾称赞图中著作为一部“奇书”,下列有关该书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 该书作者为浙东学派创立者 B. 最精彩处在于批判君主专制 C. 对两千年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了批判总结 D. 为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提供有力武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夷待访录》为黄宗羲所创作,他属于浙东学派创立者,最精彩处在于批判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提供有力武器,排除A,B,D项;为批判君主专制,并非对两千年多年的文化遗产的批判,故选C 。 7. 唐代某一书法名家与“诗仙”李白齐名,其书法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这位书法名家应是 A. 王羲之 B. 柳公权 C. 张旭 D. 欧阳询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可判断该字体应该是草书,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与“唐代”不合,故A项排除;柳公权唐代书法家,以楷书著称,故B项排除;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著称,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故C项正确;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故D项排除。 8. 王祯《农书》记载:“前任宣州旌德县县尹时,方撰《农书》,因字数甚多,难于刊印,故尚已命创活字,二年而工毕。”该记载中的事件应该发生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王祯是元代农学家,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故选C。 9. 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对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做出这样的判断:“盖世界由弋猎变为耕牧,耕牧变而为格致,此固世运之迁移,而天地自然之理也。”其中“格致”是指 A. 科技 B. 民主 C. 理学 D. 教育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盖世界由弋猎变为耕牧,耕牧变而为格致,此固世运之迁移,而天地自然之”可以得出把历史划分为“弋猎——耕牧——格致”,即游牧——农耕——科技,这是明确从生产方式上划分历史阶段,故A项正确;民主、理学、教育均不属于生产方式,故BCD项排除。 10. 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都是破题儿第一遭,在我国近代军事史上,是第一次以现代武器、现代组织、现代法则,所打的大规模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在我国近代军事史上,是第一次以现代武器、现代组织、现代法则”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因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在战争中使用“现代武器、现代组织、现代法则”,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现代武器不合,故B项排除;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与“第一次”不合,故D项排除。 11. 读下图,图中所示战役应为 A. 徐州会战 B. 渡江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淮海战役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打不出去,走不了”、“撤出徐州”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揭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D项符合史实和图片的描述,符合题意;A项属于误选项,但徐州会战属于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日军的会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渡江战役在1949年4月开始,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图片的描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故选D。 12. 1894年至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下列企业创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海轮船招商局 ②大生纱厂 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保兴面粉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1894年至1913年”结合所学可知,1897年,周廷弼在江苏建立苏经缫丝厂;海轮船招商局为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继昌隆缫丝厂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厂,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大生纱厂是1895年,实业状元家张謇创办的;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的记忆。对各项民族工业创办的时间要准确记忆。 13. 阅读下表,下列有关近代上海的表述,比较确切的是 时间 1915年 1920年 1925年 1930年 汽车 539辆 1899辆 4010辆 6896辆 硬面马路 94英里 132英里 路灯 电灯4743处 ——数据摘自《三十年来上海车辆消长录》 A. 汽车逐渐成为上海市民日常代步工具 B. 交通工具革新加速了上海城市化进程 C. 上海成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D. 上海已经逐步演进为国际化的大都会 【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得知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大量生产,加速了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故选B;虽然汽车增多,但没有成为代步工具,排除A;结合史实,C,D项错误,排除。 14. 一首怀念邓小平的诗歌写道:“你的思想……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一个睿智的回答,把自己遗失多年的孩子领回家,让全世界喜看我们祖国的大团圆。”此处主要赞扬邓小平提出了 A. 一国两制 B.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C. 改革开放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问题。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90年代”、“遗失多年的孩子领回家”,可推断反映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故选A。其他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下表为某一国际组织会议与活动内容摘录,该组织应该是 时间 会议与活动内容(部分) 2001年 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 2003年 举行首次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2004年 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峰会,胡锦涛发表《加强务实合作共谋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 A. 不结盟运动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联合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得知,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入,举行首次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得知应为上海合作组织;故选C。A,B,D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16. 2001年至2005年底,我国修改了《对外贸易法》等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覆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透明度、贸易政策的统一实施等各个方面。推动这一轮法治完善的直接动因是 A. “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开始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为了符合国际标准,修改多部法律,故选C; “依法治国”目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排除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在十四大,排斥B;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常识时间的记忆。 17.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具有最高的权威,出席公民大会的贫苦公民被给予津贴。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处于 A. 公元前8世纪左右 B. 公元前6世纪初 C. 公元前5世纪中叶 D. 公元前3世纪中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雅典的黄金时代是在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故选C。 点睛: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记忆历史时间是学生的易错点。 18. 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但是1935年5月该法被裁决为违宪,有权做出此裁决的应是 A. 总统 B. 最高法院 C. 国会 D. 选民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用三权分立原则,最高法院掌握着司法权,故选B;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 19. 米开朗基罗著名绘画《最后的审判》中,耶稣站在中间,下边作恶的人落入地狱,左边行善的人进入天堂,做出这一审判的耶稣是神之子,他是人,不是神。这幅画被称之为一部画出来的《神曲》,因为这两部作品都 A. 提出宗教改革 B. 寓意人的伟大 C. 歌颂男欢女爱 D. 以理性为旗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文艺复兴时期提倡重视人的作用,体现人的伟大,故选B;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A;C项说法有误,排除;以理性为旗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思想,学生应该明确记忆各项运动的思想。 20.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 马铃薯 B. 小麦 C. 水稻 D. 牛肉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6世纪50年代,马铃薯从秘鲁引进到西班牙,后经奥地利人推广到整个欧洲,后来由于在《圣经》中没有提及该食物,被教会禁用,到18世纪以后成为欧洲人的主食,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小麦、水稻、牛肉,本身就在欧洲,与题意不合,故BCD项排除。 21.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约5000万欧洲人到每外寻求发展,而印度、中国、日本、非洲等地有数量可观的人前往美洲、加勒比海等地区成为契约劳工。促成这种超大规模移民的因素主要有 ①奴隶贸易的盛行 ②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③欧美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④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而奴隶贸易盛行于14世纪左右,排斥①;故选B。 22. 1941年,沉浸在喜悦中的希特勒将目光转向新的区域,叫嚣将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布尔什维克从这片土地上消灭。此时纳粹德国的主攻目标是 A. 波兰 B. 法国 C. 英国 D. 苏联 【答案】D 【解析】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故而此时主攻目标为苏联,波兰,法国,英国皆是之前的主攻目标,故选D。 23. 克林顿在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下列属于在他任职期间的史实有 ①推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 ②在西雅图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庆祝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④带领北约向东扩展制衡苏联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苏联与1991年解体,故④说法有误,故选B。 24. 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下列不属于此类保障的是 A. 限制垄断行为 B. 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C. 调节收入差异 D. 制定社会经济计划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可得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 ........................... 25. 表中位于“U”型图底端的“组装”业务多在发展中国家中进行,而利润较多的其他工序一般都由发达国家掌握。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国际分工程度越来越深化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深入发展 C.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依然存在 D. 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竞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获利多,发展中国家获利少,其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反映了这一现象,但不是这一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反映了这一现象,但也不是这一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多极化也未涉及国际竞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 【加试题】新近学者研究认为英国光荣革命的和平、顺利只不过是两百年来政治家和学者所共同塑造的表象而已,英国的革命和其后的法国、俄国、中国等革命并没有基本分别,现代化转型往往不可能避免流血、斗争、混乱,即使那么成功的光荣革命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对辛亥革命及为革命前仆后继的许多先烈感到释怀。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不断推翻原有历史结论才能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 B. 对历史理解的变化影响着现实中人们的历史情怀 C. 厘清历史真相的价值有利于人们判断现实的是非 D. 历史学者的职责在于不断创新对历史的判断理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对辛亥革命及为革命前仆后继的许多先烈感到释怀。”可以得出对历史理解的变化影响着现实中人们的历史情怀;故选B。A,C,D皆与题意不符,排除。 27. 【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哲学上、艺术上都产生了极盛的成就,下列能够作为代表的是 A. 康德、贝多芬 B. 卢梭、贝多芬 C. 卢梭、莫奈 D. 康德、毕加索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B、C错误,因为卢梭是法国思想家。而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故D错误。康德是德国启蒙思想家,贝多芬是德意志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音乐家,故本题选A。 28. 【加试题】毛泽东1930年对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寻乌县进行调查,那时全县公田(用于地方公费)占全县耕地的40%,其中60%为族产,20%为与信仰相拳庙产,10%为学田,还有10%为桥会、路会、粮会一类的社会公益田地,收支多由乡绅管理的机构来处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寻乌县宗法式的社会秩序尚未瓦解 B. 土地革命推动农村耕地使用多元化 C. 当时中国已经局部出现公有制经济 D. 毛泽东此时开始注重农民问题研究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60%为族产,20%为与信仰相拳庙产,10%为学田,还有10%为桥会、路会、粮会一类的社会公益田地,收支多由乡绅管理的机构来处理”可以总结出宗法式社会秩序尚未瓦解,故选A;1930年中国正值战乱年代,农业经济落后,排除B,公有制经济在建国后开始形成,排除C;1930年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究,而并非开始注重农民问题研究,排除D。 29. 【加试题】1917年,土耳其的一家地方报纸写道:“这是俄国人民的行动,将来某一天会变成一个太阳并照亮全人类。”而美国的芬兰矿工移民中“一提到列宁的名字心就颤动不已”。在几乎无人知道俄国在哪里的古巴,烟草工人组成了“苏维埃”。这些现象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A. 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B. 推动无产阶段革命进入新时代 C.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D.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正式诞生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故选B;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列宁主义的诞生是在1903年,排除D。 30. 【加试题】《世界遗产名录》登录标准第五条为“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下列遗产符合该条标准的有 ①雅典卫城 ②颐和园 ③明清故宫 ④皖南古村落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可以得出为皖南古村落,①②③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演讲 (1)指出图中所示对外贸易路线的名称,并列举汉代支撑这种贸易的技术发达的表现。 当此种贸易在罗马引发纠纷时,由哪一法律体系进行规范和调整? (2)结合当关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概括指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指出的有利条件。 【答案】(1)(陆上)丝绸之路。极为轻薄的素纱襌衣;有立体感、层次分明的起绒锦。万民法。 (2)条件: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十多年。(答出两点即可,满分为 【解析】(1)结合所学,由长安出发到罗马,应为丝绸之路。极为轻薄的素纱襌衣;有立体感、层次分明的起绒锦。万民法。 32. 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二 第一条缔约双方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长期全面地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16日) (1)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并概述该原则提出与完善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概括该条约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新型国家关系?简述这种新型国家关系对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背景:①朝鲜战争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②中国外交从重视意识形态走向务实;③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发表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亚非会议上进一步完善。 (2)中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世界和平和发展。 【解析】(1)结合材料“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并接合所学可知背景:①朝鲜战争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②中国外交从重视意识形态走向务实;③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发表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亚非会议上进一步完善。 (2)结合材料“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建立中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世界和平和发展。 33.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必须考虑和比较错综复杂地交强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道难题,只有天才的真正眼力才能在其中迅速地找出正确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讲,拿破仑说得很对:这是一道就连牛顿那样的人也会被吓退的代数难题。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 ——克劳塞维茨(1780-1831)《论战争》 材料二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美、法立即缔结废弃战争的协定,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同时建议该条约不应只限于美、法两国,而应包括主要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该公约在美法两国提出的条约方案基础上签订。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摘编自《非战公约始末》 (1)概括材料一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军事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战役和走向末日的决定性战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非战公约》的特点,并简述公约在20世纪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意义。 【答案】(1)认识:战争是极为复杂的。战争就是暴力的政治手段。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莱比锡会战。 (2)《非战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放弃武力的思想,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解析】(1)结合材料“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必须考虑和比较错综复杂地交强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并结合所学可知认识:战争是极为复杂的。战争就是暴力的政治手段。奥斯特里茨战役。莱比锡会战。 (2)结合材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并结合所学可知《非战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放弃武力的思想,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34.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戏曲取得了极大的繁荣。汤显祖作为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他的昆曲剧本《牡丹亭》是一部“以情格理”的杰作。 ——摘自黄建华、任丽青:《明代的城市文化》 材料二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代昆曲发展进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如何认识16世纪明末的以礼教运动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另一种则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答案】(1)魏良辅:革新昆腔,使其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梁辰鱼:创作传奇《浣纱记》,将昆曲推上戏曲舞台;汤显祖:创作出了“以情格理”的杰作——昆曲剧本《牡丹亭》。 (2)赞同第一种观点: 理由:从表现形式和结果去比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例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批判封建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而明末反礼教运动没有具备这样的形式与影响。 赞同第二种观点: 理由:中国明末反对封建礼教思想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都提倡个性解放,要求挣脱外在束缚,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解析】(1)结合材料“他的昆曲剧本《牡丹亭》是一部“以情格理”的杰作。”并结合所学可知魏良辅:革新昆腔,使其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梁辰鱼:创作传奇《浣纱记》,将昆曲推上戏曲舞台;汤显祖:创作出了“以情格理”的杰作——昆曲剧本《牡丹亭》。 (2)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从表现形式和结果去比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例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批判封建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而明末反礼教运动没有具备这样的形式与影响。 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中国明末反对封建礼教思想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都提倡个性解放,要求挣脱外在束缚,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