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宋、郑、吴、秦等都是 A. 以氏族为姓 B. 以国名为姓 C. 以居住地为姓 D.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宋、吴、秦等是西周建立的诸侯国,因而这些姓氏来源于封国,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宋、郑、吴等是国名,而不是氏族,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宋、郑、吴、秦是西周时期的封地,因此这些是以国名为姓,而不是居住地,故C选项错误;宋、郑、吴、秦是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而不是先人的字或名,故D选项错误。‎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 B. 兄终弟及 C. 大宗与小宗对立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不立庶,即只有嫡子(正妻所生子女)才有继承权利,而庶子(正妻之外的其他妃子所生子女)则无继承权,即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B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补充形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 ‎3.《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 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B. 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 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D. 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可见秦国已经使用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至全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用河流运送粮食,不能得出水路是主要运输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的强大而非统一六国的趋势,故D项错误。‎ ‎4.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 打倒封建阶级 B. 加速社会流动 C. 推动士阶层兴起 D. 保障社会平等 ‎【答案】B ‎【解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代表着人人都有机会做官提升自己的地位,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贵族势力集团,每个人的地位都随时可能受到挑战,因此加强了社会流动,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说法错误,各个阶层都会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士阶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5.“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 创立皇帝制度 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 推行郡县制度 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详解】‎ ‎6.“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范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建立 B. 奴隶制度的废除 C. 百姓地位的下降 D. “大一统”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从黔首这个词的原始意义来看,秦始皇认为大一统之后天下万民都是他的“战俘”,也就是说普天之下都是他的领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特点;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7.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弱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故排除A项;推恩令与是否巩固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无关,故排除B项;推恩令将地方封国进行拆分,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排除D项。‎ ‎【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8.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 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 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相权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宦官和外戚才得以通过皇帝的信任而掌控大权,C项正确;皇帝权力衰微是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影响,而非根源,A项排除;宦官专权与宗族观念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没有涉及地方权力,D项排除。所以选C ‎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健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83年,前秦领袖苻坚为了实现统一,南下同东晋王朝在淝水进行决战,最后打败了前秦,故材料中的流亡政府是东晋,故C选项正确;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于25-220年期间统治,故A选项与材料不符;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存在于265-316年,故B选项与材料呈现的时间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打败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是东晋,而不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于386-534年存在,故D选项错误。‎ ‎10.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 A. 曹魏 B. 蜀汉 C. 孙吴 D. 东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可知,哪个朝代能够定都洛阳,哪个朝代就被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曹魏定都洛阳,因此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曹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蜀汉定都成都,因此不符合材料“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故B选项错误;孙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也不符合材料“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故C选项错误;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也不是定都于洛阳,故D选项错误。‎ ‎11.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扩充国学规模 C. 注重虚心纳谏 D. 加强边疆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以民为本”、“以食为命”、“禾黍”等关键词判断,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扩充国学”信息,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纳谏”信息,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边疆管理内容,D错误。‎ ‎12.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 A.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 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 C. 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 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等信息可知,在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有频繁的交流和融合,导致唐朝皇后、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后裔,故C选项正确;材料“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不代表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没有体现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没有体现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故D选项错误。‎ ‎13.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了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途径。在原始人类生活的年代,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故D选项正确;神话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但口说无凭,不能成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故A选项错误;史书记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但只能作为对考古发掘的情况提供旁证,而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故B选项错误;学者推断中含有很多学者个人的想法和推测,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故C选项错误。‎ ‎14.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 考点: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的起源·炎黄传说。‎ ‎15.《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 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16.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A. 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B. 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说明商代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统治受到削弱,排除A;材料与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无关,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7.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材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是分封制的逐渐瓦解,C正确。‎ ‎18.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B. 对华夏族的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 “戎”,称东部民族为“夷”,由“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 “戎”,即没有将对象当作异族,可以推断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族间已经产生认同观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记述和体现华夏各族间存在血缘关系,A项错误;材料没有农耕、游牧文明间剧烈冲突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没有明确“华夏”敌对各国中具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共识”,D项不符合题意。‎ ‎19.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 D.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一制度提升了底层军人的作战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秦国军队成为“虎狼之师”,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的主要原因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这提升了底层军人的作战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作战武器锋利先进并不是秦国军队有“虎狼之师“之称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是秦朝军队战斗力极高的一个原因之一,但不是秦国军队有“虎狼之师“之称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 ‎20.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是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 道家:顺其自然,无而治 D. 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秦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开始逐渐强大起来,走上了统一六国的道路,而商鞅正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王嬴政信任法家人物李斯,最终统一六国。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主张法治,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说明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主张法治,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墨家,故B选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而秦朝通过商鞅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后统一了全国,说明法家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求,而不是道家,故C选项错误。‎ ‎2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 夏启 B. 秦始皇 C. 大禹 D. 秦二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的是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启没有建立封建国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秦始皇,而不是夏启,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学者认为大禹建立了夏朝,有人认为夏启建立了夏朝,总之,大禹没有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而不是秦二世,秦二世是秦始皇的继承者,故D选项错误。‎ ‎22.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的产生,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丞相制度 D. 皇帝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名号”“最高权力”可知,题干描述的制度是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后,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核心和权力主体,是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因此皇帝制度符合题意,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与材料中“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不符,故A选项错误;三公九卿上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因此皇帝制度符合题意,而不是三公九卿,故B选项错误;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与材料信息“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故C选项错误。‎ ‎23.央视大型节目《国家宝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如此详细的法律规定最主要是为了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制定法律规范社会行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疆域拓展的关系不大,排除A。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排除B。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奖励功臣的关系不大,排除D。‎ ‎2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 秦朝统一文字 B. 秦朝统一货币 C. 秦朝疆域辽阔 D. 秦朝统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可知,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背景下能够交流,并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秦朝统一文字,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A选项正确;秦朝统一货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秦朝疆域辽阔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秦朝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5.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姓)”。‎ B. “四维(指礼义兼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 C. “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D.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答案】D ‎【解析】‎ A 选项是文化专制,排除;B 是说君臣关系紊乱,秦朝皇室成员遭到迫害,排除;C 是说秦朝举国覆灭而投降受辱,就在秦灭六国不久之后, 这是结果,排除;D 是说秦人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夷狄,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半数,随意征发平民去服兵役,引起了陈胜吴广的灾祸,这些是说秦朝的暴政的,符合题意。‎ ‎26.《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 察举制 B. 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并结合所学可知,贾谊主张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C错误;封国制是汉初实行的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贾谊的主张是为了解决封国的弊端,而非提出实行封国制,D错误。‎ ‎【点睛】“推恩令”及作用: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7.《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 A. 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 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化上结束战国”,即就是文化层面改变了战国文化的“百家争鸣”局面。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成为封建政府的正统思想,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结束了西周的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故A选项错误;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指“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故B选项错误;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是汉武帝在政治方面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 ‎28.‎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 本题较易排除A、B两项;D项所指在当时主要是指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等;只有C项把题中材料的抑制豪强大族与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问题(土地兼并)相联系。‎ ‎29.有人认为:“严格来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A. 动机与效果 B. 目的与手段 C. 背景与影响 D. 原因与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目的并未实现,结果无意之中开通丝绸之路,目的与结果(或者说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是目的,而开通丝绸之路是效果,而不是手段,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认识历史视角的动机与效果,没有体现背景与影响,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认识历史视角的动机与效果,没有体现原因与结果,故D选项错误。‎ ‎30.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A. 外戚宦官专权 B. 地方豪强并起 C. 军阀割据混战 D. 黄巾起义爆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东汉的统治。根据所学知识,东汉中后时期,政治腐败,经济崩坏,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而题干中“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 现象正是外戚、宦官操纵朝政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东汉后期出现的“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发生在中央,而不是在地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爆发后,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的混战,不是被朝中“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印证的结果,故C选项错误;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是黄巾起义爆发的背景之一,不能印证黄巾起义的爆发,故D选项错误。‎ ‎31.识读下表,对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减受社会治乱影响 B.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 北方人口一直多于南方 D. 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数量少;西汉唐太宗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西汉末年增加;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逐渐减少,所以对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增减受社会治乱影响,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中国人口受社会治乱影响而增减不一,而不是持续增长,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人口数量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北方人口一直多于南方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中国古代人口增长不稳定,故D选项解读材料有误。‎ ‎32.如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 A. 西晋短命而亡 B. 十六国的建立 C. 少数民族内迁 D. 匈奴取代西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可知,图片中不同阴影部分代表了鲜卑、匈奴、羌、羯、氐等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因此可以推断图片主要体现了西晋少数民族的内迁形势图,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晋存亡的时间,无法得出西晋短命问题,故A选项错误;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十六国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晋末年的鲜卑、匈奴、羌、羯、氐等少数民内迁的情况,没有体现匈奴取代西晋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33.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 黄河流域少数民族大交融 C.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 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故A选项材料无关;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方人口南移,推动南方开发的问题,不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是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3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 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 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 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融合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往往出现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等,促使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5.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皇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了“共天下”,而不是取代皇权政治,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对皇权具有一定威胁,而不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故B选项错误;东晋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独立性强,不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故C选项错误。‎ ‎36.“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 建立隋朝 B. 统一全国 C. 开通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由隋文帝杨坚建立,而不是隋炀帝建立,故A选项错误;建立统一王朝隋朝的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没有统一全国,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肯定了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而不是肯定科举制,故D选项错误。‎ ‎37.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 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 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 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从“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可以看出,这段话认为以民为本的根源是在以农为本,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特点,因此主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深层次的思想根源;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选项错在没有抓住重农抑商这一政策。‎ ‎3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她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B. 其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肯定某一历史人物主要是看该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方向,所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则天主要功绩是其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故B选项正确;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依据是她统治时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与她是否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故C选项错误;武则天统治时期一定程度上重用有才能的人,但这不是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故D选项错误。‎ ‎39. 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 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 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 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D. 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出《步辇图》的信息:这幅画描绘的是唐太宗坐在龙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四个选项都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只有D 项能与画面相符。‎ 考点:唐朝的民族政策 点评:《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40.如图是位于吐鲁番西10千米处的交河故城遗址,唐朝安西都护府曾设置于此。下列关于西域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唐中央派驻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 B. 促进西域和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C. 是为控制西突厥而设置的军事机构 D. 它们分别维护天山南北地区的安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置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而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政府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在边疆地区设置的机构,这两个机构都有利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促进了西域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故B选项正确;唐中央派驻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安西都护府,而西域都护府是汉朝建立的机构,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而西域都护府是西汉建立的机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两个机构有利于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促进了西域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史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史料二的数据印证了史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根据史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答案】(1)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 ‎(2)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 趋势:连续增长(上升)‎ 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达到全盛。‎ ‎(3)安史之乱破坏了社经济;唐朝由盛转衰;节度使权力加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解析】‎ ‎【详解】(1)社会现实,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出的经济繁荣景象,从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因此材料内容反映的社会现实开元盛世。印证,材料二户数的增长反映了此时期粮食充足,人口增长,印证了材料一中“小邑犹藏万家室”,其意为小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 ‎ (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数据,639-751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趋势。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主要是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出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人口增长奠定基础;武则天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为人口的连续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达到全盛,继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稳定,人口持续增长等从唐朝出现治世的几个统治者分析回答。‎ ‎(3)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身,实力膨胀,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时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对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